首页 / 正文

德治与法治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

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免:避免格:至,来,引申为归服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

【读解】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较行的通一些。

猜你喜欢
  卷四·杨士勋
  近思录集注卷七·江永
  卷十三·佚名
  宪问第十四·智旭
  卷十五·程公说
  卷四十三·冯复京
  卷五·吴廷华
  卷十一·易祓
  卷五十三·顺治
  原学·章太炎
  卷二百二十·佚名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全文·佚名
  原跋·智旭
  中日佛法之异点·太虚
  重刻禅源诠序·宗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私引·李渔

    (净扮鸨母上)接客的人家都不怕,刚刚只怕得穷措大;一夜沾身定有几夜闲,只为晦气侵人难洗刷。——自家非别,乃勾栏中一个鸨母。只因女儿邓蕙娟,被那侯酸丁睡了许久,不见一厘嫖钱,前日已经谢绝。这几时不见上门,今早着人

  • ●南柯记目录·汤显祖

    第一齣 提世第二齣 侠槪第三齣 树国第四齣 禅请第五齣 宫训第六齣 谩遣第七齣 偶见第八齣 情著第九齣 决壻第十齣 就徵第十一齣 引谒第十二齣 贰馆第十三齣 尙主第十四齣 伏戎第十五齣 侍猎第十六齣 

  • 卷十七·乾隆

    卷十七襄阳杜甫诗九移居夔州郭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原选者评。黄庭坚曰。好作奇语自是文章一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词顺。文章自然

  •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三月。丁卯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乙未皆如之。黄绫本  ○谕内阁、李兴锐奏、特倢■<曰融>■<石木>办理教案不善之地方官一摺。江西署建昌府试用知府崔湘

  • 十国春秋卷四十一·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七列传郑顼 潘岏 李纮郑顼延陵人高祖建节西川以顼为节度押牙言论风采倾动一时景福元年朱全忠时为宣义节帅高祖命顼使于全忠全忠问劒阁道路险易顼极言其危峻全忠曰贤主人何以过得顼曰若不上闻恐误令

  • 石守信传·脱脱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奉事周祖,得以隶属周祖帐下。广顺年间(951~953)初期,历次升迁,做到亲卫都虞候之职。跟随周世宗征战晋阳,在高平遇到敌人,奋力拼战,升为亲卫左第一军都校。部队回师,升为铁骑左右都校。又随从皇帝征战淮南,任

  • 卷107·陈邦瞻

    ○元伯颜入临安帝隰德祐二年春正月,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于元。先是,元军既迫,朝廷遣柳岳奉书如元军前,称廉尚书之死,乃盗杀之,非朝廷意,乞班师修好。岳见伯颜于无锡,泣请曰:“嗣君幼冲,在衰绖中,自古礼不伐丧。凡今日事至此者

  •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李叔同

    追求就是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快乐,只有痛了,你才会停下来思考,然后终于醒了。先度自己,再度他人要度他人先度自己,人的智慧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里,如果总是想着别人那里有智慧,是还没有真正懂得智慧的含义,只有把自己的事做

  • 序·梁漱溟

    ([说明]本文作于1966年下半年,背景如作者附记所云。1986年发表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并收入于当年出版之《东方学术概观》(文集)一书。后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七卷。现据《全集》文本收入本卷,并校正个别讹误。)作者附

  • 卷五十三(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四正胜道善巧。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修般若波罗蜜多故。道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便生欲乐。勇猛策励发勤精进。摄持

  • 佛陀学纲·太虚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nbs

  • 目录·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目录卷第一 七佛   释迦(一)卷第二 七佛   释迦(二) 诸经(附)卷第三 应化圣贤(西天)   文殊 善财   无边身 维摩   殃崛摩罗 天亲   舍利弗 城东老姆   广额屠 波罗提  

  • 六韬·吕尚

    《六韬》是中国古代兵书。相传为周初吕尚(姜太公)作,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作品。现存六卷, 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故名。该书重视武器和战法的革新,主张分进合击,阐述了步、车、骑各兵种的运用及其协同问题,并

  • 灵宝六丁秘法·佚名

    述祭醮及存思六丁、服六丁符印以占卜、隐遁法。

  • 香宋词·赵熙

    三卷,四百十四首。赵熙撰。民国六年(1917)霜甘小阁成都版。有自序。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称其蜀中山水之作,“皆摩诘诗中之画,读之可作卧游者也”,“随手拈来,皆为秀句”。

  • 前汉纪·荀悦

    中国汉代断代史。全书共30卷。为东汉荀悦撰写。系编年体别史,《汉书》的改编本。原名《汉纪》,献帝以《汉书》文繁难懂,乃令荀悦依《左氏传》体改编。作者于建安三年(198年)依照《汉书》,撮要举凡,存其大体,于建安五年编成

  •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敕金刚萨埵令说珠数之功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