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全文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後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於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於我灭後当尊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殖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求度。不得苞藏瑕疵显异惑众。於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於坑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可畏甚於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动转轻躁但观於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於好於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取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後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杀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睡。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於诸庄严最为第一。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世後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於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耍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起火非所应也。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疾灭之。谓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心而行乞耶。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善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馀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若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著没於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失。是名为定。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於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闇大明也。一切病苦之良药也。伐烦恼树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是为智慧。

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汝等比丘。於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欲利益皆以究竟。汝但当勤而行之。若在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修之。无为空死後致忧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导。之不行非导过也。汝等若於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尔时阿?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道实是真道。更无馀道。世尊,是诸比丘於四谛中决定无疑。於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阿?楼驮虽说是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

汝等比丘。勿怀忧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已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我今得灭如除恶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生老病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诲。

猜你喜欢
  降魔救世与抗战建国·太虚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中·道宣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卷·李通玄
  卷第三·契嵩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二卷·一行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四·道忞
  净慈要语序·永觉元贤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太虚
  第二十七章 瞿毗旃陀罗王等时期·多罗那他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四(本)·窥基
  答李守中问(二则)·太虚
  卷第九·佚名
  居士分灯录叙·朱时恩
  卷三百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一回 说怀胎遂成话柄·陈端生

    第五十一回说怀胎遂成话柄诗曰:二女同居佯说孕,权辞以对竟恢谐。遂成话柄传扬去,二老闻之喜慰加。节孝夫人点首应,低低说是我知闻。于时转入屏风内,亮堂堂,引道双挑二盏灯。舞彩宫中方等候,闻敲云板就知临。苏家奶奶门旁接

  • 第三十二出 哭像·洪昇

    〔生上〕蜀江水碧蜀山青,赢得朝朝暮暮情。但恨佳人难再得,岂知倾国与倾城。寡人自幸成都,传位太子,改称上皇。喜的郭子仪兵威大振,指日荡平。只念妃子为国捐躯,无可表白,特敕成都府建庙一座。又选高手匠人,将旃檀香雕成妃子生

  • ●卷六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七。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七日戊辰,尽八日已巳。   七日戊辰车驾诣种师道宅浇奠。   中书舍人孙觌上殿劄子乞弃三镇。   臣蒙恩召还不胜区区忧国之心以谓新宰相当国北方边事必有一定之论起居郎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三·乾隆

      宋【依通鉴晋纪例不书南】  髙宗皇帝【髙宗南渡迁都依晋元帝例加序】  帝名构徽宗第九子初封康王二帝北行遂即位于南京后迁都临安【本余杭郡南渡后开临安府为行在所】  【丁未】建炎元年夏五月康王构即皇帝

  • ○夺嫡妖乱志七则·许指严

    康熙帝既立胤禛为太子,以为天下无事,娱情内典,藉自颐养,不日且内禅。而诸子众多,俱以胤礽长厚,无奇才异能,坐跻大宝,心不甘服,咸思帝制自为。其间权力最盛、党羽广布者,则推胤禛、胤禵、胤礻我、胤禟.胤禛即世宗,有异禀,膂力过人,

  • 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一百六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五 朱批柏之蕃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二十日山东兖州总兵官【臣】柏之蕃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畀以封疆重寄深惭逾分夙夜冰兢惟有清 白自矢毫无欺隐以图仰报 皇上知遇之恩【

  • 卷二十四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四中 朱批陈世倌奏摺 雍正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山东廵抚【臣】陈世倌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窃【臣】接准部咨奉 旨道府同知通判州县等官有

  • 卷104·陈邦瞻

    ○李璮之纳理宗景定三年二月,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以京东来归。璮李全子,既降蒙古,为山东行省,葺旧海城,将窥海道。已而陷海州、涟水军,拔四城,杀官军几尽,淮扬大震。自蒙古主蒙哥卒,忽必烈立,璮始萌南归之志,前后所奏凡数十事,皆恫

  • 备城门第五十二·墨子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出,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厘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

  • 卷八十四·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马政 诗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臣若水通曰此诗言僖公牧马之盛由其立心之逺也駉駉腹干肥

  • 卷一百七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十九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六【宋板】儒行第四十一考异宋板疏又儒者儒也【一叶右六行】下儒作濡下能儒其身同鲁哀公问至不知儒服考异古本注而

  • 卷十四·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四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曹 周武王封弟叔振铎於曹之地在禹贡兖州陶邱之北雷夏菏泽之野今为济隂定陶尧尝游成阳因葬焉舜尝渔於雷泽其遗风重厚多君子务稼穑薄衣食以致积蓄其後富而无教

  • 四分比丘戒本疏卷下·定宾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定宾撰自下第四大段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文亦分三。如前应知。尼萨耆者此翻为尽舍。波逸提者此翻为堕。谓犯此罪牵堕三恶。此就总名故称为堕。若犯此堕要先舍财后忏堕罪故云舍堕。然三十戒细分即有三十

  • 卷第一百八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一行纳息第五之二若成就过去空彼过去无愿耶。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若未已灭设已灭而失则不成就。问此说在何位。答若已灭不失则成就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离三衣学处第二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诸苾刍多畜三衣。随安居处所得衣财。浣染刺已内衣袋中。系缚使牢寄主人苾刍。便著上下二衣游行人间。既去

  • 释鉴稽古略续集(二)·佚名

    归安杏溪蘧庵比丘大闻 幻轮 汇编蘧庵居士 严尔圭 校梓(皇明初建都应天府为南京 次迁都顺天府为北京)。&middot;太祖&middot;建文帝&middot;成祖&middot;仁宗&middot;宣宗&middot;英宗&middot;景泰帝&middot;宪宗

  • 马普尔小姐探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马普尔小姐探案》侦探小说,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该小说讲述了关于马普尔小姐的八个故事,其中包括两个灵异故事。马普尔小姐不愧是人性专家,在所有的案子里,她都能通过对人性的分析,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