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宗门拈古汇集目录

卷第一 七佛   释迦(一)

卷第二 七佛   释迦(二) 诸经(附)

卷第三 应化圣贤(西天)   文殊 善财   无边身 维摩   殃崛摩罗 天亲   舍利弗 城东老姆   广额屠 波罗提   胜思惟 障蔽魔   须菩提 宾头卢

卷第四 应化圣贤(东土)   忻州老人 台山翁   金陵宝志 双林善慧   南岳慧思 天台丰干   天台寒山 天台拾得   明州布袋 杜法顺 西天祖师   迦叶(初祖) 阿难(二祖)   伏驮密多(九祖) 胁(十祖)   师子(二十四祖) 婆舍斯多(二十五祖)   般若多罗(二十七祖)

卷第五 东土祖师   菩提达磨(初祖) 慧可(二祖)   僧璨(三祖) 慧能(六祖) 旁出祖师  四祖旁出 (四祖信嗣)牛头法融(四一) (牛头威嗣)安国玄挺(四六)   鹤林玄素 (鹤林素嗣)径山道钦(四七) (径山钦嗣)鸟窠道林(四八)  五祖旁出 (破灶堕嗣)嵩山峻极(五三)  六祖旁出 (大鉴能嗣)荷泽神会(六一)

卷第六  六祖旁出 (大鉴能嗣)南阳慧忠(六一) 永嘉玄觉 (南阳忠嗣)耽源应真(六二)

卷第七 未详法嗣   先净照 因禅   僧肇 实性   圆通 寿圣   天台智者 公期   宋太宗 老子聃   茶陵郁(传灯列为杨岐会嗣) 凌行婆 亡名古宿   老宿(古德) 行者   住庵僧 守衣钵僧   烧庵婆 卖饼婆   跨驴人 施主   广南僧 长者   韩居士 曹溪出并二支 (大鉴能嗣)青原行思(六一) 南岳怀让 青一 (青原思嗣)石头希迁

卷第八 南一 (南岳让嗣)马祖道一 南二 (马祖一嗣)百丈怀海

卷第九 南二 (马祖一嗣)南泉普愿

卷第十 南二 (马祖一嗣)南泉普愿 归宗智常    盐官齐安 大梅法常

卷第十一 南二 (马祖一嗣)鲁祖宝云 盘山宝积   麻谷宝彻 东寺如会   西堂智藏 章敬怀恽   五泄灵默 百丈惟政   苕溪道行 三角总印   中邑洪恩

卷第十二 南二 (马祖一嗣)杉山智坚 石巩慧藏   紫玉道通 芙蓉太毓   鹅湖大义 台山隐峰   无业大达 西园昙藏   金牛 利山   乳源 逍遥   水潦 乌臼   石臼 百灵   龙山 则川   庞蕴

卷第十三 青二 (石头迁嗣)药山惟俨 丹霞天然

卷第十四 青二 (石头迁嗣)天皇道悟 长髭旷   大川 大颠通   大同济 南三 (百丈海嗣)沩山灵佑

卷第十五 南三 (百丈海嗣)黄檗希运 长庆大安    大慈寰中 平田普岸    安和寺通 百丈涅盘 (南泉愿嗣)赵州从谂

卷第十六 南三 (南泉愿嗣)赵州从谂

卷第十七 (南泉愿嗣)赵州从谂 长沙景岑   茱萸 子湖利踪   白马昙照 香严义端   日子

卷第十八 南三 (南泉愿嗣)云际师祖 陆亘大夫   甘贽 (盘山积嗣)普化 (麻谷彻嗣)良遂 (章敬恽嗣)金州操 (永泰湍嗣)秘魔岩 上林戒灵 青三 (药山俨嗣)道吾宗智(传灯作圆智) 云岩昙晟   船子德诚 椑树慧省   拍岩明哲 高沙弥

卷第十九 青三 (天皇悟嗣)龙潭崇信 (丹霞然嗣)翠微无学    孝义性空 (大川嗣)仙天 (大颠嗣)三平义忠 本生 (长髭旷嗣)石室善道 南四 (黄檗运嗣)睦州道明

卷第二十 南四 (黄檗运嗣)临济义玄

卷第二十一 南四 (黄檗运嗣)乌石灵观 (长庆安嗣)大随法真   灵树如敏 灵云志勤 (沩山佑嗣)仰山慧寂 香严智闲

卷第二十二 南四 (沩山佑嗣)径山洪諲 定山神英   延庆法端 米胡   九峰慧慈 晋州霍山   元康 三角法遇   王敬初  (赵州谂嗣)光孝慧觉   新兴严阳 (茱萸嗣)石梯 (子湖踪嗣)日容 (高安愚嗣)末山了然 (关南常嗣)关南道吾 (天龙嗣)金华俱胝 青四 (道吾智嗣)石霜庆诸

卷第二十三 青四 (道吾智嗣)渐源仲与 渌清 (龙潭信嗣)德山宣鉴

卷第二十四 青四 (翠微学嗣)投子大同 清平令遵 (船子诚嗣)夹山善会卷第二十五 青四 (云岩晟嗣)洞山良价 僧密   幽溪

卷第二十六 南五 (仰山寂嗣)南塔光涌 霍山景通   无着文喜 (临济玄嗣)兴化存奖 宝寿沼   三圣慧然 覆盆

卷第二十七 南五 (临济玄嗣)魏府大觉 善崔   谭空 灌溪志闲   万寿 桐峰   云山 定上座 (睦州明嗣)陈操 青五 (石霜诸嗣)九峰道虔 涌泉景欣   覆船洪荐 (夹山会嗣)洛浦元安

卷第二十八 青五 (夹山会嗣)韶山寰普 上蓝令超 (投子同嗣)牛头微 (德山鉴嗣)岩头全奯 雪峰义存

卷第二十九 青五 (德山鉴嗣)雪峰义存 高亭简

卷第三十 青五 (洞山价嗣)曹山本寂 云居道膺   踈山匡仁 青林师虔

卷第三十一 青五 (洞山价嗣)白水本仁 龙牙居遁   华严休静 九峰普满   北院通 洞山道全   乾峰 天童咸启   钦山文遂

卷第三十二 南六 (兴化奖嗣)南院慧颙 克宾   守廓 (宝寿沼嗣)西院思明 宝寿二世 (西塔穆嗣)资福如宝 (南塔涌嗣)芭蕉慧清

卷第三十三 青六 (九峰虔嗣)同安常察 禾山无殷 (岩头奯嗣)罗山道闲   瑞岩师彦 香溪从范   圣寿严 (雪峰存嗣)玄沙师备

卷第三十四 青六 (雪峰存嗣)长庆慧棱 保福从展   镜清道怤

卷第三十五 青六 (雪峰存嗣)云门文偃

卷第三十六 青六 (雪峰存嗣)云门文偃 鼓山神晏   翠岩令参 长生皎然   安国弘瑫 太原孚

卷第三十七 青六 (曹山寂嗣)金峰从志 曹山慧霞 (云居膺嗣)同安丕 嵇山章   朱溪谦 佛日本空 (龙牙遁嗣)报慈藏屿 (踈山仁嗣)护国守澄 南七 (南院颙嗣)风穴延沼 (芭蕉清嗣)芭蕉继彻 (西院明嗣)兴阳归静

卷第三十八 青七 (同安丕嗣)同安志 (石门蕴嗣)石门慧彻 (广德延嗣)广德周 (云门偃嗣)香林澄远   白云子祥 德山缘密   巴陵颢鉴 双泉师宽   洞山守初 北禅寂   奉先深 黄龙赞 (长庆棱嗣)招庆道匡 报慈光云   王延彬 (青峰楚嗣)净众归信 (罗山闲嗣)明招德谦 (玄泉彦嗣)黄龙诲机 (鼓山晏嗣)鼓山智岳 (白兆圆嗣)大龙智洪 (保福展嗣)报慈文钦 (玄沙备嗣)地藏桂琛   安国慧球 大章契如

卷第三十九 南八 (风穴沼嗣)首山省念 广慧真 青八 (同安志嗣)梁山缘观 (地藏琛嗣)法眼文益 清溪洪进   龙济绍修 (白龙希嗣)东禅玄亮 (香林远嗣)智门光祚 (双泉郁嗣)德山慧远 (双泉宽嗣)五祖师戒 (奉先深嗣)祥庵主 (黄龙机嗣)枣树二世 (延寿轮嗣)归宗道诠

卷第四十 南九 (首山念嗣)汾阳善昭 叶县归省   谷隐蕴聪 广慧元琏   三交智嵩 青九 (梁山观嗣)太阳警玄 (智门祚嗣)雪窦重显 (法眼益嗣)天台德韶 法灯泰钦   报恩慧明 (文殊真嗣)洞山晓聪 (福严雅嗣)北禅智贤 (清溪进嗣)天平从漪

卷第四十一 南十 (汾阳昭嗣)石霜楚圆 琅琊慧觉   大愚守芝 法华全举   芭蕉谷泉 天圣皓泰 青十 (太阳玄嗣)投子义青 兴阳清剖 (雪窦显嗣)天衣义怀 (洞山聪嗣)云居晓舜   许式 (北塔广嗣)玉泉承皓 (北禅贤嗣)法昌倚遇 (开先暹嗣)云居了元 (天台韶嗣)永明延寿 严峰师木   瑞鹿遇安 (法灯钦嗣)云居道齐

卷第四十二 南十一 (慈明圆嗣)黄龙慧南 杨岐方会 (琅琊觉嗣)兴教坦 (大愚芝嗣)云峰文悦 青十一 (投子青嗣)芙蓉道楷 (云居舜嗣)蒋山法泉 (育王琏嗣)佛日戒弼 (天衣怀嗣)法云法秀 南十二 (黄龙南嗣)黄龙祖心 宝峰克文   泐潭洪英 积翠永 (杨岐会嗣)白云守端 保宁仁勇 (净因臻嗣)长庆惠暹 青十二 (芙蓉楷嗣)丹霞子淳 宝峰惟照   净因法成

卷第四十三 南十三 (黄龙心嗣)黄龙悟新 (宝峰文嗣)法云杲 九峰希广 (东林总嗣)慧力可昌 眉山苏轼 (白云端嗣)五祖法演 郭正祥 青十三 (丹霞淳嗣)长芦清了 天童宏智 (长芦信嗣)智者法铨

卷第四十四 南十四 (泐潭乾嗣)圆通道旻 (五祖演嗣)昭觉克勤 龙门清远   九顶清素 元礼   法閦 (琅琊起嗣)俞道婆 青十四 (开先宗嗣)岳麓海 (长芦了嗣)天童宗珏 (天衣聪嗣)吉祥元实 南十五至三十三 (昭觉勤嗣)径山宗杲 (太平懃嗣)何山守珣 (圆通旻嗣)吴居厚 (大随静嗣)莫将 (天童杰嗣)灵隐崇岳 (元叟端嗣)天宁梵琦 (天目礼嗣)育王如珙 (径山范嗣)净慈妙伦 (仰山钦嗣)高峰原妙 (吉庵祚嗣)天宁道济 (无闻聪嗣)笑岩德宝 (敬畏空嗣)径山性冲 (笑岩宝嗣)龙池正传 (径山冲嗣)兴善慧广 (龙池传嗣)天童圆悟 (兴善广嗣)普明妙用

卷第四十五 青十五至三十六 (天童珏嗣)雪窦智鉴 (雪窦鉴嗣)天童如净 (天童净嗣)鹿门觉 (鹿门觉嗣)普照一辨 (直翁举嗣)天童岫 (普照辨嗣)大明宝 (大明宝嗣)王山体 (王山体嗣)雪岩满 (雪岩满嗣)报恩行秀 (雪庭裕嗣)灵隐文泰 (灵隐泰嗣)宝应福遇 (宝应遇嗣)香岩文才 (凝然改嗣)少室契斌 (廪山忠嗣)寿昌慧经 (大觉念嗣)云门圆澄 (寿昌经嗣)博山元来 东苑元镜

卷首目录。原为便看读者。易於检讨。故不及赘以称呼。非慢也。且史鉴诸目。一皆直书名姓。槩未见有尊称之者。盖尊称具在本章。此固非急。

符稽首

猜你喜欢
  卷第七·佚名
  卷第三十五·元来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六卷·智愚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欧阳竟无
  月灯三昧经卷第七·佚名
  卷七十五·佚名
  云卧纪谈卷下·晓莹
  补续高僧传序·佚名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佚名
  显扬圣教论 第十九卷·无著
  法华经传记卷第六·佚名
  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太虚
  禅宗的方法:道不可告,告即不得·胡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佚名

    嘉靖四十年十二月丙辰朔以万寿宫灾遣英国公张溶等告谢 郊 庙 社稷是日御马厂房火延烧九十余楹○丁巳工部尚书雷礼言玉熙宫殿湫隘且地旷近水非可久御万寿宫系 皇祖受命重地王气攸钟偶值灾变寔 天启 皇上俾晣新丕基永延

  • 卷之一千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 第三十二·班固

    (司马迁)【原文】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适晋。晋中军

  •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九·佚名

    職官七 ○職官七 內務府 △內務府【總管大臣 堂郎中 主事 廣儲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織造監督 會計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內總管 副內總管 掌儀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御茶膳房總管大臣 尚茶尚膳正副侍衞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四国用考【六】蠲贷上赐复顺治元年京城遭明末寇贼蹂躏之後其民居被逼迁徙者免赋役三年被毁未迁者免一年大兵所经田禾被伤者除本年田租之半河北府州县卫免租三之一二年免河南被寇额赋有

  • 第二节 族 制·吕思勉

    宗族百口,累世同居,论者多以为美谈,此不察名实之过也。考诸史,聚族多者,非地方豪右,则仕宦之家。力耕之细民,则率不过五口、八口耳。《旧唐书·沈法兴传》云: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郡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元

  • 卷二十·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     元 吴澄 撰丧服四制【郑氏曰记丧服之制取於仁义礼知也】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隂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隂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

  • 卷一百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七大公封于营丘至丘首仁也【檀弓上】考异古本注齐曰营丘下礼乐之义下共有也字 正丘首下有犹字足利本同疏故云先王制礼乐者【一叶左四行】宋板作

  • 书经集传序·蔡沈

    庆元【宋宁宗年号】己未冬先生文公令【平声】沈作书集传【去声】明年先生殁又十年始克成编总若干万言呜呼书岂易【音异】言哉二帝【尧舜】三王【禹汤文武】治【平声澄之反邹氏季友曰治字本平声借用乃为去声故陆氏于诸

  • 序·柯尚迁

    周礼全经释原序先民有言泰和在成周宇宙间至治固不可得而见矣幸存周官灋度六篇其当时为治之迹矣乎因其迹以求其心得其心以推于政故成周之治百世可复作也今全经具存不曰周官而名周礼何哉盖礼也者道之体也灋也者道之用也

  • 第四 抵巇 2·王诩

    【原文】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①,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②,兆萌芽蘖③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注释】①因化说事:根据情况分析事情。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

  • 论语正义卷十六·刘宝楠

    子路第十三集解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注〕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 请益。曰:「无倦。」【〔注〕孔曰:「子路嫌其少,故请益。曰『无倦』者,行此上事,无倦则

  • 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八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地界清净故不虚妄性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地界清净。若不虚妄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水火风空识界清

  • 焦山佛学院碑志·太虚

    金、焦二山,同占长江形胜,亦同以佛刹著名;然高德如佛印禅师辈见僧传者,则金峤为伙。焦屿至中华民族建国二十三年,始有智光法师创立佛学院,雪烦、东初继持其事。中历倭变,讲学不辍,可谓难能矣!顷岁,余领导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决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四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根品之三说二定已。何法为命。偈曰。寿即命。释曰。云何如此。阿毗达磨藏中说。何者为命根。谓三界寿。此非可知。此寿是何法。偈曰。能持身暖及意识。释

  • 卷四十六·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六袁伯修中郎小修传袁伯修。名宗道。号香光居士。湖北公安人也。弟中郎。名宏道。号石头居士。小修。名中道。号上生居士。三人同母生。母龚氏。日诵金刚经。一日有巨蛛自梁下。绕经行数匝。俄对经蹲而伏。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