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遂人/土均

遂人掌管王国的野地。按照地图划分田野,制定县鄙等的区划。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四里为一酇,五酇为一鄙,五鄙为一县,五县为一遂,都有一定的地域,挖沟种树为界,使各自掌管区域内的政令、刑罚和禁令,按照一年的四季清查区域内的人民,而授给他们田地,检阅他们的武器和器械,教他们种庄稼。凡治理野地:用最低服役人数的名册来征召民夫[服役],用田地和房宅使民众安定,用鼓励民众成婚来使民和顺,用各种土壤所适宜的种植来教民种庄稼,用兴起互助来使民获得好处,用铸造四时所用的农具来鼓励农民耕作,用多授给强有余力的农民土地来任用民力,用按土地合理征收赋税的法则来使赋税公平。

辨别野地的土地,分为上地、中地、下地,据以颁授田地和宅地。上地,一夫授给一处宅地,田一百亩,休耕地五十亩,余夫也照这样授田;中地,一夫授给一处宅地,田一百亩,休耕地一百亩,余夫也照这样授田;下地,一夫授给一处宅地,田一百亩。休耕地二百亩,余夫也照这样授田。 

凡治理野地的田地,夫与夫的田之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与十夫的田之间有沟,沟上有畛;百夫与百夫的田之间有洫,洫上有途;千夫与千夫的田之间有浍,浍上有道;万夫与万夫的田之间有川,川上的路,通达畿内各地。

按照一年的四季登记男女人数的多少,以及六畜、车辆的数目,辨别老幼、残疾和那些应当免除赋税徭役的人,以分配职事使民众工作,以使民众缴纳贡赋,以征调民众参加征伐、田猎,以起用民众服劳役。如果起用野地民众服役,就命令[属吏]各自率领所治理的民众到来,用遂的大旗召集他们,有不服从命令的就加以诛罚。凡国家举行祭祀,命令供给野地所牧养的牲畜,供给柴炭。凡接待宾客,命令修治野地的道路并具备粮草。有大丧,就率领六遂的役徒而到大司徒那里,并掌管有关役徒的政令。到出葬的时候,率领役徒牵引六绰。到下棺的时候,就陈列役徒。凡有[兴建工程的]事就召集野地的役徒,而有征伐、田猎的事就征调野地的民众,率领他们到来,掌管有关他们的政令、治理和禁令。

遂师各自掌管所治理的遂的政令和戒禁,按时登记遂中男女人数的多少,以及六畜、车辆的数目,辨别其中应当免除徭役的以及可以胜任役事的人。在田野上划分田界和井田,辨别今年可以耕种的土地,全面了解它的数量而任用农民耕种,据以征收赋税。征发役徒就听断有关的事项和争讼。巡视地里的庄稼,而安排农民互助,以帮助农忙时节[困难农户的]农事。

凡国家举行祭祀,督察遂民遵守誓戒,供给野地所牧养的牲畜。[把所征收的]野地民众的从业税、地税[适合于王用的]交给玉府。[将有]宾客到来,就巡视所修整的道路,具备粮草。有大丧,[大宰]使遂师率领下属拿幄、帘先行,引导野地的役徒[前往墓地]。到下棺的时候,手持执绰人名册[查核和陈列役徒],供给用笼取土填圹起坟以及从蜃车上卸下棺柩所需的役徒。征伐和田猎,整齐野地服役民众的队伍,掌管有关的禁令,比较、排列役徒的工作表现而行赏罚。

遂大夫掌管本遂的政令,按照一年的四季稽查遂中男女的多少,以及六畜、田地的数量,辨别遂中可任役事的和可以免除役事的人,教他们种庄稼,考察他们的工作成绩,掌管有关的政令和禁戒,听断有关的事项和争讼。命令治理邑里的属吏,每年[夏历]年终总结政事上报。

[夏历]正月,检阅农具,[教民]做好各项备耕工作。三年大校比,就率领属吏荐举民众中贤能的人,表彰属吏中有功的人,聚集各级属吏[教导他们做好工作]。凡治理邑里的官吏,告诫他们以四项大事作为工作的重点,并据此对他们进行赏赐、诛罚、罢免或提升。

县正各自掌管本县的政令、征发和校比,而颁授田地和宅地,分配各种职事,掌管听断有关的事项和争讼,督促人们耕作,并进行赏罚。如果将征用野地的民众参加征伐、田猎、巡狩、劳役,或调用民众帮助困难户.就率领役徒到来,,掌管有关的政令。役事完毕后,就稽考、总结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加以赏罚。

鄙师各自掌管本鄙的政令和祭祀。凡征调民众服役就掌管有关的戒令。按季节清点鄙中的民众,考察他们的表现好坏而加以赏罚。[夏历]年终,就总结本鄙的政事而向上级报告。

酇长各自掌管本都的政令,按季清查登记酇中男女的多少,治理酇中的丧事、祭祀等事。如果征调酇民服役,就率领役徒带着旗鼓兵器和甲胄到来。如果到了每年按季检查农具、武器和器械的时候,就同遂大夫共同统计。凡一年四季[上级卡,达的]最令,都接受而执行、督促酇民耕作,考核妇女的工作成绩。

里宰掌管清查本里男数的多少,以及六畜、武器和器械数,执行有关本里的政令。按照一年的四季在锄处对农民进行耦耕的搭配,以进行耕种,督促农民耕作,安排[农民相互帮助以行耦耕的]先后次序,以待执行遂人和司稼征税的命令,而征收里中的赋税。

邻长掌管[使邻中居民]相互纠察和相互托付。凡[上级下达]里中的政令都协助执行。[邻中有居民]迁徙到别的邑里,就跟从[迁徙者]把他交付给当地官吏。

旅师掌管储积野地的锄粟、屋粟和闲粟而(在必要时]加以运用。[用时]凭质剂会聚民众,平均地颁授所征收储积的以上三种税粮,以救济民众的生活和生产,而使[有关救济的]政令执行得公正。凡所用粮,春季借贷[给困难的民户]而秋季要收回。凡新迁来的民众有所请求都处理答复,[在一定时期内]使他们不负担赋税徭役,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级[授给他们]。

稍人掌管发布有关井田[出车徒]的政令。如果有会同、征伐、田猎、巡狩、劳役的事,就依照县师的指示,征发公邑各同的士徒和车辆,率领着来到[大司马那里],掌管[对于所率徒众的]政令,而听从大司马的指挥。有大丧,率领蜃车及其役徒到来,掌管对于题率役徒的政令,而听从大司徒的指挥。

委人掌管征收野地的从业税,收取薪柴和饲草,凡草木的果实、木材,凡可以蓄聚之物[都加以收取储备]。用稍地的蓄聚物接待宾客,用甸地的蓄聚物供应寄居的旅客,用县地、都地的蓄聚物颁授[困难的民众]或赏赐[所喜欢的人]。依旧例供给祭祀所需的粗细薪柴和木材,接待宾客供给所需的饲草和薪柴,有丧事供给所需的粗细薪柴和木材,有征伐供给所储备的薪柴、饲草和草木果实,供给守卫野外储备所需的武器和器械,以及为苑囿设置藩篱所需的木材。凡助王征伐的诸侯,为他们安排馆舍。

土均掌管使土地税合理,使山林川泽之税合理,使各种从业税合理,使[各诸侯国进献的]贡物合理。宣布有关诸侯国和采邑的政令、刑法、禁令以及免除赋税徭役的原则,礼俗、丧事、祭祀,都依据土地的好坏作为轻重的原则而加以实行,掌管有关的禁令。

猜你喜欢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江永
  卷一○○·邱濬
  卷八·胡广
  卷八十·程川
  卷三·毛应龙
  第25章 宪问篇第十四(2)·孔子
  第八 摩篇 3·王诩
  正賫送·章太炎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五·魏了翁
  卷二·佚名
  卷一百一十六·佚名
  卷十七·佚名
  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太虚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下·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和清真词 全文·方千里

    方千里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清真者,

  • 苏苏·徐志摩

    苏苏是一疑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

  • 二集卷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七古今体六十三首【庚午四】题黄公望烟树溪亭小幅日日身在画中行何用行幐擕画卷以画证境妙趣多此中会心良不浅小幅周方不逾尺纵目顿有千里远惨澹经营素所工

  • 卷四·佚名

    二十七、回家见父归窗束起书和剑,带将愁恨落舡心。流水潺潺花自落,恼人秋色断人魂。归到家中忙上岸,梁生堂上见双亲。父子相逢多喜色,相公堂上把言陈:芸窗切要勤书史,来秋奋志去登云。夫人笑对孩儿语:昨日吾儿定了亲。吏部尚

  • 列传第一百七 二李崔萧二郑二卢韦周二裴刘赵王·欧阳修

    李固言,字仲枢,其先赵人。擢进士甲科,江西裴堪、剑南王播皆表署幕府。累官户部郎中。温造为御史中丞,表知杂事,进给事中。将作监王堪坐治太庙不谨,改太子宾客,固言上还制书曰:“陛下当以名臣左右太子,堪以慢官斥,处调护地非所宜

  • 第十七卷宋(四)(附金)·缪荃孙

    孝宗隆兴元年正月庚子,张浚进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开府建康。浚荐陈俊卿为江淮宣抚判官。二月己卯,赈两淮流民。三月丁未,诏建康府榷货务、都茶场监官分差粮料院并建康府教授等阙桩,留充荐举并升擢及试中人。五月壬寅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纪昀

    元纪 【十四】顺帝 【二】○顺帝二至正十三年春正月庚午朔用帝师请释放在京罪囚以中书添设右丞哈玛尔为中书右丞 【按哈玛尔传十二年八月为添设右丞 十三年正月正除右丞八月由右丞除宣政院使至十四年十二月始为平章政

  • 清代学人列传一·佚名

    ○包世臣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泾县人。幼从其父郡学君读。甫龀齿,读《孟子》至"五亩之宅",即问:"今日制民产何以不如此?"郡学君奇之。少长,虽亦习为举子业,而出语咸识本原。父寻卒,遂孤露,且家极贫。弱冠乃奔走四方谋衣食。客芜湖

  • 卷之四·沈有容

    古风大海波宁图歌破倭东番歌破倭东番歌和傅山人韵赠东征捷沈郎歌赠东番捷沈郎歌沈郎歌和屠长卿题鹰熊图寿沈将军五十初度保障闽海歌读乞归文草寿沈宁海大将军五十初度诗(二首)送沈宁海将军赴浙阃楼船将军歌赠赴浙阃横海

  • 卷之一  天潢玉牒(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天潢玉牒,一卷,千頃堂書目·史部·譜系類、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存目皆著錄,無撰者名氏。明紀錄彙編、清勝朝遺事均收入此書,題為解縉撰。解縉,字大紳,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明史卷一

  • 卷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一法祖康熙八年己酉六月戊子上谕宗人府自古帝王建国亲亲贤贤义在并重我太祖太宗世祖以来笃念本支敦睦九族咸加爱惜欲其成立以共膺福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四嘉礼官员【七品以上】自昏及为子孙主昏豫访门第清白女年齿相当者使媒氏徃通言俟许男年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身及主昏者无朞以上服皆可行【下士庻人同】右议昏纳采诹日主人具书【书辞

  •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

  • 物势篇第十四·王充

    【题解】汉时有人认为,人是天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万物也是天按照“五行相生”的说法有意识地造就出来的,而且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相制服、相吞食,都是天意。王充在本篇中则驳斥说,不是“天地故生人”,而是

  • 卷三十三·佚名

    △普贤菩萨行品第三十一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如向所说是微少说。何以故?一切如来应供等正觉。为受化者随应说法。愚痴众生诸缠所缠。计我我所。著吾我见。常随颠倒。生邪见惑。起邪虚妄。为缚所缚。流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方便品第六十九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如是方便力成就者,发意以来几时?&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是菩萨摩诃萨能成就方便力者,发意以来无量亿阿僧祇劫。&rdquo;须菩提言:&ldquo

  • 三元参赞延寿书·李鹏飞

    养生学著作。五卷。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集于1291年。作者自谓:宋咸淳四年(1268年)在杭州受官道人之教,始知人的年寿应有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共180岁。在此启发之下乃撰集此书。作者认为养生之要宜节欲,主张欲不可绝

  • 鸣凤记·王世贞

    传奇剧本。据传明王世贞门客作,一说王世贞本人作。四十一出。写大学士夏言欲收复久已失去的河套,奸相严嵩坚决反对,与总兵仇鸾勾结,阻挠出兵,并把夏言害死。兵部主事杨继盛、进士邹应龙等继续同严嵩斗争,最后严嵩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