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现在我们若为唐以下的中国社会,安立一个它自己应有的名称,则不妨称之为科举的社会。这一种社会,实在是战国游士社会、西汉郎吏社会之再发展。这一种社会之内在意义,仍在由代表学术理想的知识分子,来主持政治,再由政治来领导社会,这一套中国传统意识之具体表现。这一种社会,从唐代已开始,到宋代始定型。这一种社会的中心力量,完全寄托在科举制度上。科举制度之用意,是在选拔社会优秀知识分子参加政府。而这一政府,照理除却皇帝一人外,应该完全由科举中所选拔的人才来组织。

由有科举制度,遂使政府与社会紧密联系,畅遂交流。不断由规定的公开考试中,选拔社会优秀知识分子,加进政府组织。政府亦由此常获新陈代谢,永不再有世袭贵族与大门第出现。而科举制度又规定不许商人应考,又因官吏不许经商,因此官僚子弟仍必回到农村去。那一批参加科举竞选的知识分子,遂大部出身农村,因此也抱有传统的防止商业资本过度发展,及加意保护下层民众最低限度水平生活的政治意识。这一种社会之最大缺点,则在平铺散漫,无组织,无力量。既无世袭贵族,又无工商大资本大企业出现,全社会比较能往平等之路前进。

但社会不平等固是一弊,而组织与力量,则有时需从不平等带来。直到现在,人类智慧尚未发现一个既属平等,而又能有组织有力量的社会。那种平等性的社会,若范围较小,弊害亦可较轻。不幸中国又是一个绝大范型的社会,而时时处处用心在裁抑特殊势力上。封建贵族社会崩溃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始终未产生。门第社会消灭了,军权社会也难得势。终于走到科举制的社会上,而停滞不前。这是中国社会在其已往演变中的一个客观历史的真相。

这样一个平铺散漫,无组织、无力量的社会,最怕的是敌国外患。北宋为金所灭,南宋的学者们已深切感觉到中央集权太甚,地方无力量,不能独立奋斗之苦,而时时有人主张部分的封建制度之复兴。直到明末满清入关,中央政府倒了,各地虽激于民族义愤,群起抵抗,也终于全部失败。那时著名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他们更都同情于古代的封建,要想斟酌模仿重定一个理想的新制度。他们在大体上,还是注意到一般平民在制约经济下之均衡状态,但更偏重的,则为如何在社会内部,自身保藏着一份潜存力量,不要全为上层政治所吸收而结集到中央去。

猜你喜欢
  本纪第五 宣帝·姚思廉
  卷二百十八 列传五·赵尔巽
  第三十二回 武则天革命称尊 狄仁杰奉制出狱·蔡东藩
  续录卷二·昭梿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绎史摭遗卷十八·温睿临
  稽古录卷二十·司马光
  第二十七册 天聪四年四月·佚名
  三六六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遵旨查办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原板折·佚名
  卷之二十五·祁韵士
  李纲传·欧阳修
  卷一百·杨士奇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允禄
  卷六·叶隆礼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蜀中妓·唐圭璋

      市桥柳   送行   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敬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 卷六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六十三白居易【六】近体诗【一】社日关路作晩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嵗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燕归来簃随笔 (近人)张次溪 撰·张次溪

    ●目录 燕归来簃随笔  梨园馆  九皇会  小唱  广和楼  余秋室  徐小香  緑儿  戏提调歌  瘿公死事  《鞠部丛谈》  梅家衍庆  梅孟联因  《缀玉轩话别图》  梅母之殡  赠慧寳诗  蕙芳能画  刘喜奎娴

  • 西村诗集巻下·朱朴

    (明)朱朴 撰○投赠画梧竹寄友人石上双梧碧玉枝露寒丛筱共华滋清商古意无人解掇取冰纨寄所知寄顾子重两年闻道更移家鸡犬图书载几车寄语春风湖上酒一尊重醉木兰花邵主政藕湖荷花荷叶锦成团人在风亭倚画阑收尽碧房秋水阔

  • 提要·吾丘衍

    (臣)等谨案竹素山房诗集三巻元吾丘衍撰衍字子行其先本太末人居于钱塘其名或称吾衍或称郚衍或称吾世衍其号或曰竹素或曰竹房或曰贞白工隶书精小篆兼通声音律吕之学所著有尚书要畧听玄集九歌谱重正卦气道书援神契说文续解

  • 明宗纪二·薛居正

    天成元年夏四月丙午,帝自兴圣宫赴西宫,文武百僚缟素于位,帝服斩衰,亲奉攒,涂设奠,哭尽哀,乃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易吉服班于位,帝御衮冕受册讫,百僚称贺。丁未,群官缟素赴西宫临。以枢密使安重诲为检校司空,守左领军大将军,依前充

  • 外篇 杂说下第九·刘知几

      ○诸史(六条)   夫盛服饰者,以珠翠为先;工缋事者,以丹青为主。至若错综乖所,分有失宜,则彩绚虽多,巧妙不足者矣。观班氏《公孙弘传赞》,直言汉之得人,盛于武、宣二代,至于平津善恶,寂蔑无睹。持论如是,其义靡闻。必矜其美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弘治三年五月壬子朔总督两广都御史秦纮言两广总镇等官多纵私人以扰商贾居私家以理公政滥杀无辜交通土官为奸请严加禁绝广潮南韶四府多盗请设社学以训诲其子弟编保甲以约束其强梁仍增设按察司佥事一员守备其地从之○癸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领饷议·丁曰健

    一、严定领解限期也。各营核造来年饷册,以本年八月为限;府委领饷人员,以九月为限;委员起行内渡,以十月为限;遵定例,年内到省由道就近严查。如有迟逾,不准以倒填月、日为凭,据实揭参。国帑、兵糈所系,人命生死攸关,

  • 李之才传·脱脱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进士出身,为人纯朴直率、自信,无少许矫揉造作和过甚的地方。他拜河南穆修为师,穆修性格急躁严厉落落寡合,即使像李之才这样的人也经常在呵斥怒骂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谨,终

  • 第三十九章 重建中枢,绥靖两湖·李宗仁

    一汪兆铭的再度下野,虽为促成蒋中正复职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蒋氏这次访日归来,传闻携有日本政府秘密借款,资本雄厚,复职实系必然趋势,毋待汪的下野而后定的。 据说,蒋先生在日住于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家中,利用头山氏在日

  • 卷十八·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释檀特师者,一名慧丰,不知何许人也。身虽剃染,率略无检制,饮酒啖肉,语嘿无常。逆论来事,后必如言。居于武威,肆意狂逸。时宇文仲和为刺史,请之入州,历观厩库,乃云:“何意

  • 怨家品第十四·佚名

    不怨而兴怨,不谤而造业。愚迷受轮回,今世及後世。先自作漏业,然後害他人。彼此相兴害,如鸟堕罗网。破他还自破,冤家遇冤家。毁他还自毁,瞋他还自瞋。斯何沙门行,不知正法本。寿既获短促,舍冤复结冤。众相共毁谤,各发恚怒声。欢

  • 佛说新岁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人俱。舍利弗目连等。前后围绕。听佛说经。佛处大会。犹如须弥众山之王。独峻高显。如月盛满照于群星。威光唯景。如紫金耀于是场地。皆

  •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佚名

      丹藏以此卷为下卷。以中为上。以下为中。今详始末。丹藏错耳。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贤者名曰须达。居家贫穷无有财产。至信道德往至佛所。头

  • 菩萨戒本宗要·太贤

      新罗 大贤撰大贤法师义记序大荐福寺僧道峰撰吾观。悠悠群动。营尘业。以增夫漏根。遑遑众人。攀垢缘。以津于惑树。譬乎空花起灭火轮施驰。故真梵哀夫。运之以宝筏。世雄宰化授之。以金章。若赜其精微。冥厥中秘

  • 雷公炮炙论·雷敩

    本草类著作。3卷。又名《炮炙方》、《雷公炮炙》等。南朝雷敩(生卒年不详)撰。雷敩,南北朝宋药学家。约成书于公元5世纪。原书已佚。近人张骥,今人王兴法先后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药性赋解》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