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三十四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四十四【宋板】

礼不王不禘至及其高祖【大传】

考异古本注祭之于坛墠下有也字释文大祖大王者同正误者当作皆 泛配芳敛反正误敛当作剑疏又命包云【二叶右二行】宋板作元

补遗古本注皆用正嵗之正月用作由释文大祖大王者同【一叶】者作皆 泛配芳敛反【同上】敛作劒

牧之野武王至卑临尊也

考异古本注逡奔走在庙下有也字 于殷犹为诸侯殷下有时字疏凡国野十里庐【三叶左一行】宋板庐上有有字 二十里有宿【同上】二作三 谓周公摄政之年【五行】之作六 又与武成异【八行】异作违 文王称王早矣【四叶右四行】文上有云字 于时称王九十六也【六行】王下有年字君王其后抚诸【七行】后作终

补遗宋板疏载文王本主【三叶左三行】本作木

上治祖襧尊尊也

考异宋板疏因治亲属合族之礼【四叶左二行】因作外 上正治祖【二行】祖下有襧字

圣人南面至变革者也

考异古本经民不与焉作民不得与焉注未遑余事下明政之难下徽或作祎下共有也字 察有仁爱也也上有者字宋板足利本也作者 纰缪犹错也宋板足利本无缪字释文后除注頴者长并同頴作逮谨按作建为是见于十叶右七行疏是以理相承顺之道【六叶右六行】宋板以作人 言始有天下【八行】始有作新制 器谓輵豆房爼【六叶左二行】輵作揭 为铭名以其物【七行】名作各补遗释文械尸戒反【五叶】尸作户疏至于民变革者也【六叶右七行】宋板于作与 是欲号与此同矣【左七行】欲作徽

同姓从宗合族属

考异宋板疏则展氏藏氏是也【七叶左七行】藏作臧 若子孙若为卿【八叶右一行】下若作不 氏族对文为别【二行】文作之

其夫属乎至可无慎乎

考异足利本注男女无亲无下有相字 古本则逺于相见下有也字疏谓之为母【九叶右七行】宋板母作妇补遗古本经妻皆母道也妻上有其字注则尊之下则卑之下共有也字

四世而缌至周道然也

考异古本注无属名下所由生下辨昭穆下共有也字疏以下至已兄弟【十叶左二行】宋板无以字 防姻无可以通乎【九行】无作应

补遗宋板疏虽百世防姻不通者【十一叶右六行】世下有而字

服术有六

考异古本注夫之党服下有也字疏幼为诸殇【十二叶右二行】宋板为作谓

从服有六至有从轻而重

考异古本注母之党下君之党下外兄弟下共有也字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

考异宋板疏父为恩爱渐近【十三叶右七行】为作母

补遗古本注自犹用为为作也宋板足利本同 用恩则父母重而祖轻用作由下用义同

君有合族之道

考异宋板疏有合食族人之道【十三叶左六行】食作会 多有纂代之嫌【七行】纂作簒 令逺自畀逺【同上】令作今

庶子不祭至尊祖之义也

考异古本经继别为宗宗上有大字足利本同注后世以为祖也足利本祖上有宗字 与大宗凡五下有也字疏下文云不祭襧【十四叶左五行】宋板文作又 又承上继别为大宗之下【十五叶左五行】又作文 弟之子为别子【同上】为作者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

考异宋板疏以前经明卿大夫小宗大宗有小宗【十六叶右四行】上小宗作士有 是有无宗【八行】无下有之字 公子是也【同上】也下有者字

公子有宗道

考异古本注亦莫之宗下有者字足利本同足利本莫作无疏士大夫之兄【十七叶右一行】宋板兄作身 同丧宗子之妻也【八行】丧下有服字 郑于此注宗释前耳【十七叶左三行】宗作遥

絶族无移服

考异古本注其族亲疏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族属既絶者【十七叶左七行】者作故

自仁率亲至此之谓也

考异古本注且承之下有也字 无厌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疏始周家邦【十八叶左八行】宋板周作于 则后于社稷保重也【同上】于作乃 故郑答晁谟云然也【十九叶右九行】晁作炅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六

猜你喜欢
  轻重庚第八十六(缺)·管仲
  能天第十八·鹖冠子
  道赋第十二·桓谭
  泾野子内篇卷二·吕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
  读书不为稻粱谋·孔子
  家礼卷一·朱熹
  第五章 23·辜鸿铭
  第十六卦:《豫卦》·佚名
  卷七·陈大章
  卷二十七·何楷
  衔枚氏/司仪·佚名
  怎样去作军官·太虚
  生命之起源·太虚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一·善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五十六·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八月。己亥。秋分。夕月于西郊。遣顺承郡王庆恩恭代行礼。外记  ○谕内阁。大学士宝鋆等奏。内阁大库。失去物件。请饬拏犯究办、并有请议处一摺。据称内阁大库。尊藏实录圣训。本月十三日。直班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纪昀

    唐纪 【五】 中宗二睿宗 ○中宗二 神龙元年 【考异曰新纪长安五年正月壬午大赦甲辰太子监国改元按则天实录神龙元年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元旧纪唐厯统纪 会要皆同纪年通谱亦以神龙为武后年号中宗因之新纪误也】 春正月癸

  • 凡例·佚名

    凡例一、本书系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档案史料汇编,所辑史料起自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正月,迄于嘉庆九年(一八○四)二月,计一千五百八十件。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抖晒、清查文津阁书籍的奏折、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五·佚名

    宋太宗太宗初名匡又改赐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宣袓第三子母昭宪皇后杜氏初仕周爲供奉官都知太祖即位拜殿前都虞累进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畱守封晋王建隆二年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曰汝百嵗

  • 床兀儿传·宋濂

    床兀儿,土土哈之第三子。奉诏随太师月儿鲁与海都叛军战于百搭山,有功,拜昭勇大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大德元年(1297),承袭其父亲职位,率领北征诸军越过金山,攻八邻之地。八邻之南有答鲁忽河,其将帖良台以该河为屏障,并沿河

  • 卷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八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广言路上上真宗乞追寝章疏不得留中诏书李 邈【景德四年五月二十九日上谓王旦等曰朕以臣僚上殿者劄子不列姓名言者请留中不下是皆攻人之短发人隂私而不欲明行弹纠者

  • 卷82·陈邦瞻

    ○韩侂胄专政光宗绍熙五年秋七月甲子,皇子扩即位。乙丑,立皇后韩氏。后,琦六世孙,父曰同卿,侂胄则其季父也。被选入宫,能顺适两宫意,遂归嘉王邸。至是,立为后。己巳,以赵汝愚兼权参知政事。汝愚首裁抑侥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八大理寺国初置大理司正三品衙门设卿少卿丞洪武元年革十四年复置始改为大理寺正五品衙门其属置左右二寺设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及审刑司官十九年审刑司革二十二年复陞正三品衙门二十

  • 卷六·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六      明 王樵 撰甘誓序曰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陆氏曰啓禹子嗣禹为天子扈音户有扈国名与夏同姓马云姒姓之国为无道者按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也甘有扈郊地名马

  • 卷十九·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九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此言七月之日躔中星也火德既休土生金而金风司令於时为秋孟秋为建申之月日月交会於翼是为鹑尾己之次也昏则建星在南

  • 卷之一·牧云通门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一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文(甲)论观苦入道论世间法以不可力致者委之命与数故所遇穷达辽者惟顺受之此于世逵矣而其理有未穷乃出世法则不然以吾人之生斯世也修短不齐有富贵焉

  • 梭罗日记·梭罗

    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更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夜流转的顺序编排,择取了梭罗日记手稿中的精华篇章。这是梭罗于19世纪40和50年代栖居在康科德瓦尔登湖畔,日常交游远足,观察大自然的风物、景致、节候变换的心得,不仅包括了

  • 曙光中的机器人·阿西莫夫

    《曙光中的机器人》(The Robots of Dawn),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出版于1983年的科幻小说,第三部以以利亚·贝莱(Elijah Baley)为主角的科幻推理小说,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若干年后的未来,地球早已人满为

  • 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

    亦称《湛然居士集》。诗文别集。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十四卷。以诗为主,仅第八、十三、十四卷收有书序碑记。书中有关西域诗六十余首,为扈从元太祖西征时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元抄本。《四库全

  • 晋太康三年地记·毕沅

    区域志。原书不著撰人,清毕沅辑。一卷。有《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已著录。《旧唐书经籍志》、 《水经注》皆称《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新唐书艺文志》称《晋太康土地记》十卷。见于《宋书·州郡志》会稽郡始宁令下,

  • 玄帝灯仪·佚名

    玄帝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末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真君」及诸神仙灵官,礼拜赞颂,启告发愿,即可「求祈百福、殄灭千灾」,除罪延生。

  • 笔意赞·王僧虔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

  • 己酉避乱录·胡舜申

    一卷。宋胡舜申(详见《乙巳泗州录》)撰。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平江,宣抚周望出走。时胡舜申之兄舜陟举家避难。本书即记此事。书中颇有对韩世忠不满之词。近人陈懋恒为本书作《校勘记》一卷。有《京口掌故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