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五

太宗

太宗初名匡又改赐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宣袓第三子母昭宪皇后杜氏初仕周爲供奉官都知太祖即位拜殿前都虞累进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畱守封晋王建隆二年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曰汝百嵗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夫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泣曰敢不受命后因顾枢密直学士赵普谓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即榻前爲誓书普于纸尾署曰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开寳九年冬太祖属疾王在南府命宦者王继恩中夜驰诣府邸召王入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后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避逊状旣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王曰好爲之帝崩即皇帝位以弟廷美爲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先帝子德昭爲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徳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遂改是嵗为太平兴国元年命太祖子及齐王廷美子并称皇子四年帝北伐武功郡王德昭从征幽州军中常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爲言上大怒曰待汝自爲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諡曰懿后改呉王又改越王寻以平北汉功进齐王廷美爲秦王七年或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隂谋窃发上不忍暴其事遂罢廷美开封尹授西京畱守先是卢多逊专政屡谮赵普谓普初无立上意普深衔之防普再相廉得多逊与廷美交通事上闻上怒责授多逊兵部尚书下御史狱捕系中书守堂官赵白等六人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杂治之多逊自言累遣赵白以中书机事密告廷美去年九月中又令赵白言于廷美云愿宫车晏驾尽力事大王廷美遣樊德明报多逊云承旨言正会我意我亦愿宫车早晏驾至是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赵白等处斩诏削夺多逊官爵并家属流崖州勒廷美归私第诏称贵州防御使德恭等仍爲皇侄皇侄女适韩氏去云阳公主号降右监门将军韩崇业爲右千牛卫率府率仍去驸马都尉号并发遣西京就廷美居止贬阎矩爲涪州司户叅军孙屿爲融州司戸军皆秦王廷美官属坐辅导无状也赵普以廷美居西洛非便复讽知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过而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诏降廷美爲涪陵县公房州安置命崇仪使阎彦进知房州监察御史袁廓通判州事以伺察之雍熙元年廷美至房州因忧悸成疾而卒上闻之呜咽流涕谓宰相曰廷美自少刚愎长益凶恶朕以同气至亲不忍寘之于法俾居房陵冀其思过方欲推恩复旧遽兹殒逝痛伤奈何因悲泣感动左右遂下诏追封廷美爲涪王諡曰悼后上谓宰相曰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后出嫁赵氏生廷俊朕以廷美故令廷俊属鞬左右而廷俊泄禁中事于廷美迩者凿西池水心殿成桥梁未备朕将泛舟徃焉廷美与左右谋欲以此时窃发不果即诈称疾于邸俟朕临省因而爲变有告其事者若命有司竆究则廷美罪不容诛朕不欲暴扬其丑及卢多逊交通事发止令居守西洛而廷美不悔过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房陵廷俊亦但从贬宥朕于廷美葢无负矣言未讫爲之恻然李昉对曰涪陵悖逆天下共闻西池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初昭宪太后遗命葢欲太祖以次传位故帝即位之初即令廷美尹开封迨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絶廷美始不自安已而柴禹锡等告廷美隂谋上疑以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宻奏臣忝旧臣爲权幸所沮因言预闻顾命及先朝上表自愬事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遂大感悟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爲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他日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于是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普之爲也帝在位二十二年以至道三年三月癸巳崩諡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眞宗即位追复皇叔涪王廷美西京畱守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河南尹秦王赠兄德昭爲太傅元符三年改封秦王爲魏悼王魏王爲燕昭王

【臣】等谨按以弟嗣兄非继体之正杜太后只知国有长君爲社稷福不知以次传位迭啓猜疑易滋祸本太祖之曲从乱命赵普之预立誓书胥失之也史家于光义嗣位毎多微词

御批通鉴辑览谓烛影斧声乃李焘长编汚蔑太宗之语证以宋史不书益明其妄苐太宗即位以后自私其子猜忌日深闻军中有立德昭之语意爲不怿其论太原行赏初非过举乃之已蹙致德昭不得其死

御批谓军中谋立本无形迹或谗人搆衅揣测而爲之太宗遽责以待汝自爲徳昭虽欲不死而不能允爲春秋诛意之论至廷美得罪成于赵普盖预窥太宗有渝盟之意故展转诬陷冀得固宠取容观其一误再误之对与榻前作誓前后异辙如出两人伏绎

御批以赵普始因多逊之毁请备枢轴以察奸变继乃搆成寃狱图报夙嫌而于廷美略无顾忌至讽李符上言必欲置之于死地则天良澌灭诚论语所称鄙夫无所不至

丹毫评隲斧钺昭然岂爲大臣受顾命者所宜出此夫传位至重虽嗣服承祧尚不宜显行册立致召衅端岂有经歴数传由弟及侄欲奉太后遗言保其勿替乌可得乎是故宋室之祸昭宪啓之太祖成之若赵普者徒自爲身计旣负太祖誓言又陷太宗于不义律以荀息忠贞之谊其又何辞乎元

裕宗

裕宗讳珍戬世祖嫡子也母昭睿顺圣皇后鸿吉哩氏【按鸿吉哩氏原作洪吉拉氏今译改后仿此】中綂三年封燕王守中书令四年兼判枢密院事至元初省臣奏请王署敕每月必再至中书十年二月立爲皇太子十六年秋九月诏太子叅决朝政省院台司之事皆先啓后奏时阿哈玛特【按阿哈玛特原作阿合马今译改后仿此】擅国太子恶之未尝少假顔色十九年春三月皇太子从帝如上都阿哈玛特畱守京师益都千户王着因人心愤怨阿哈玛特宻铸大锤与妖人高和尚谋击杀之以太子素恶其奸乃遣二西僧至中书诈称太子还都作佛事省中疑之诘问不伏着复矫太子令俾枢密副使张易发兵夜防东宫易不察遽以兵往省中遣使出迎悉爲僞太子所杀夺其马入建德门夜二鼓至东宫前立马呼省官至前责阿哈玛特数语着即牵去以所铸铜锤击其脑立毙继呼郝镇至杀之囚右丞张惠是时高觿张九思宿卫宫中开门大呼曰此贼也叱卫士急捕之多就擒时帝在察汗淖尔闻之即遣和尔果斯【按和尔果斯原作和礼霍孙今译改后仿此】归讨为乱者皆弃市和尔果斯入相太子曰阿哈玛特已死汝任中书诚有便国利民者母惮更张茍或阻挠我当力持之江南行省以嵗课羡钞四十七万贯来献太子怒曰朝廷但令汝等安百姓百姓安钱粮何患不足百姓不安钱粮虽多能自奉乎悉却之行台治书侍御史王恽进承华事略二十篇太子覧之至汉成帝不絶驰道唐肃宗改綘纱服为朱明服心甚喜曰我若遇是礼亦当如是于时世祖春秋高太子在中书日久明于聴防闻四方科徴挽漕造作和市有系民休戚者多奏罢之中外归心焉二十年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言事者请禅位于太子太子闻之惧台臣寝其奏不敢遽闻而阿哈玛特之党以台臣隠匿乗间发之世祖大怒太子益惧未几遂薨太子初爲燕王时刘秉忠荐中山王恂辅之又尝从姚枢窦黙学仁孝防俭爲世所称成宗即位追諡文惠明孝皇帝

【臣】等谨按裕宗爲太子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政柄所归中外闻风畏忌固其宜也阿哈玛特当国既久威福自专人心愤怨已非一日乃奸人王着等僞托太子名遂召而杀之虽阿哈玛特罪恶贯盈死有余辜亦可见太子专权擅命举朝但知有太子不知有世祖矣厥后台臣奏请内禅事属非常阿哈玛特之党乗机搆衅以太子之贤竟至忧惧不安而卒论者惜之

御批通鉴辑览谓内禅本非臣下所宜请珍戬之祸不始于请禅之日而伏扵预叅朝政之时且我遇是礼亦当如是岂爲人子者所忍言使当日但令养徳承华羣小何由窥伺即阿哈玛特之事奸徒亦何由假名以酿祸机防绎

圣训所以咎始谋之不善者至深切矣

阿裕实哩达喇【按阿裕实哩达喇原作阿育师利达拉今译改后仿此】

阿裕实哩达喇顺帝长子母鄂勒哲呼图克【按鄂勒哲呼图克原作完者忽都今译改后仿此】皇后竒氏至正十三年诏立爲皇太子帝在位久怠于政太子春秋日盛军国事皆所临决后与太子遽谋内禅谕意丞相太平太平不答召至宫举酒由前意太平依违而已是时太子欲尽逐帝左右令御史劾帝所亲昵御史中丞图噜特穆尔未及奏而所令御史被迁官太子疑太平子额森呼圗克泄其事决意去太平政柄知枢密院事努都尔噶闻之数于帝前左右之故太子未得逞十九年十二月太子以左丞成遵叅知政事赵中皆太平所任用令御史诬其赃罪杖杀之二十一年九月阿勒呼木特穆尔兵逼上都太子言于帝令以太平爲畱守实欲置之死地会有引兵缚阿勒呼木特穆尔至军前者太平不受送阙下诛之宦者保布哈托欢【按托欢原作脱欢今译改后仿此】内侍太子外纳绰斯戬多骄恣不法御史傅公让劾之忤太子意坐左迁治书侍御史陈祖仁上书极谏太子怒令御史大夫鲁达实传谕祖仁以托欢等初无是事御史纠言不实已与美除昔裕宗爲太子凡事合奏者皆许啓闻非独我今日也祖仁乃复上书切言之台臣皆请罢于是太子以其事闻二人乃辞退帝又特令鲁达实谕旨祖仁复上疏论之帝大怒祖仁等皆左迁时鲁达实乃力持其事太子恶之谮于帝前遣之归初绰斯戬徇太子防诬鲁达实额森呼图克等谋不轨锻錬具狱帝知其无辜数谕太子寝事太子不从而绰斯戬保布哈皆附太子必穷究之额森呼图克等贬死又图沁特穆尔先与中书左丞额森布哈有隙额森布哈因谮其诋毁朝政而博啰特穆尔者素与图沁特穆尔善遣人白其非罪太子怒下诏削博啰特穆尔官职夺其兵博啰特穆尔輙拒命遂诏库库特穆尔【按库库特穆尔原作扩廓特穆尔今译改后仿此】出兵讨之博啰特穆尔知诏命调遣皆绰斯戬之所爲令图沁特穆尔举兵向阙知院伊苏【按伊苏原作也速今译改后仿此】等迎战不利太子率兵出古北口东走兴松图沁特穆尔兵至清河遣人即军中问故以必得绰斯戬及保布哈爲对乃执二人畀之皆爲所杀遂复博啰特穆尔官仍守御大同图沁特穆尔并授平章政事引军还大同先是太子至路儿岭诏追及之还宫遂命库库特穆尔调兵分道进兵讨博啰特穆尔博啰特穆尔畱兵守大同自率兵与图沁特穆尔鲁达实等复大举向阙太子率师拒之不利复出奔博啰特穆尔既専国事数遣使请太子还不报二十五年太子发诸路兵进讨博啰特穆尔大怒僞爲皇后书召太子遣兵攻上都之附太子者七月博啰特穆尔及鲁达实圗沁特穆尔等皆伏诛九月太子还大都方太子之奔太原也欲谋自立及还宫后传旨令库库特穆尔以重兵拥太子入城胁帝禅位库库特穆尔知其意未至京城三十里即防遣大军以数骑入朝太子深衔之二十八年明兵大至帝同太子避兵北行京城陥后二年帝殂太子从数十骑遁

【臣】等谨按顺帝预立太子令其临决军国重事是权已下移兼以帝在位久怠于政事遂宠结近侍讐害廷臣诸形悖戾建储之至斯极矣伏读

御批通鉴辑览谓太子与竒后初旣思爲内禅之谋继复图爲胁要之举其不知有君父逆恶已无可解坐致奸徒横恣内乱迭生宗社沦亡流离遁去良由顺帝孱弱事先不能防祸至不能救诚如

御批所引荀卿之言父报讐而子行刦者也可不戒哉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载记第三 刘曜·房玄龄
  卷十四 本纪十四·赵尔巽
  ●卷五·黎庶昌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一三三三 军机处为知照将盛京《职贡图》第二卷送京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佚名
  二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旨销毁折(缺)·佚名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第二章管乐器·李叔同
  南唐书卷二·马令
  卷三十五礼俗志二·黄遵宪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范晔传·沈约
  魏汉津传·脱脱
  卷二百十六之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332_1 【早春对雨】羊士谔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卷332_2 【永宁小园即事】羊士谔   萧条梧竹下,秋物映园庐。宿雨

  • 句四联·林逋

    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隐非秦甲子,病有晋春秋。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风回时带笛,烟远忽藏村。

  • 卷六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一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人】 古意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塞下曲 草

  • 卷八·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八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六十九首【起寜壬子秋尽十二月通守杭州时作】 愼按咸淳临安志先生初至杭沈立之为大守明年八月沈除审官院以去

  • 卷二十三·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三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八首 【起常州居住洎赴登州道中作是岁元丰乙丑先生年五十 施注缺今补】 李宪仲哀词【并

  • 卷二·本纪第二·柯劭忞

      ○太祖上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帖木真,烈祖长子也。母曰宣懿皇后诃额伦。烈祖讨塔塔儿,获其部酋曰帖木真兀格。师还,驻于迭里温孛勒答黑,适宣懿皇后生太祖,烈祖因名曰帖木真,以志武功。太祖生时,右手握凝血如赤石

  • 卷九 刘高卢陈李廖列传第六·陆游

       刘彦贞,兖州中都人,父信,初为群盗,战败奔吴,事武王数有功,王遇之厚,尝召信计,醉不能言,王嫚骂之,信即仗一剑弃去,左右请追之,王曰:信醉耳,醒当复来,明日果至,积功至镇南军节度使,宜王建国,加征南大将军,唐庄宗灭梁,遣谏议大夫薛昭文

  • ◎信江中学之鬼·李定夷

    江西上饶信江中学校有徐某者,一日晚间十一钟,独坐房内。时夜既深,校中人多入睡乡。忽有人以指弹扉,询以何事,对以乞火。声音颇类某学生,启户视之,则一素不相识之白发老翁。徐向有胆量,严词诘问。老翁亦不之答,但手舞足蹈而已,约

  • 第二十三 卷清光绪宣统·缪荃孙

    司 道 徐州道(光绪二年改徐海道为徐州道)吴世熊 浙江仁和监生,元年任。二年五月十一调江西督粮道。段 起 湖南清泉监生。三年五月十一调自江西督粮道,六年六月十五广东盐运使。薛书常 河南灵宝癸亥进士。四年补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纪昀

    列传元 【二十五】○元二十五彻辰巴图尔 奇奇哩【桑噶苏】塔本哲尔【塔尔齐 重喜】尼古尔【阿都齐 嘉珲 济延布哈】 阿尔斯兰哈玛尔图阿穆尔 博啰哈达约斡实 摩哩特默齐 巴图尔彻辰巴图尔奇奇哩 【桑噶苏】

  •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在旧笔记稿本中,找到一篇小文章,题曰“丁巳旧诗”,是关于那时的事情的,现在便抄录在这里:“偶然整理二十年前故纸,于堆中得一纸片,写七言绝句二首云:落花时节无多日,遥望南天有泪痕,槐茧未成秋叶老,闲繙土偶坐黄昏。(其二。)末署曰

  • 卷四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六杂记下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取妇已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此言居丧而冠及嫁取之礼也末谓服将除也若己居大功之丧而将除则可以冠

  • 卷二十二·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二孟子三万章上问舜徃于田章【幷下章】黄先之説舜事亲处见得圣人所以孝其亲者全然都是天理略无一豪人欲之私所以举天下之物皆不足以解忧唯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 大般若經第五分品目·欧阳竟无

      善現品第一 天帝品第二   窣堵波品第三 神咒品第四   設利羅品第五 經典品第六   迴向品第七 地獄品第八   清淨品第九 不思議品第十   魔事品第十一 真如品第十二   甚深相品第十三 船等喻品第十四

  • 不真空论第二·僧肇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

  • 目录·袾宏

    楚石琦禅师毒峰善禅师空谷隆禅师天琦瑞禅师杰峰英禅师楚山琦禅师性原明禅师雪庭 禅师笑岩宝禅师古音琴禅师附录古鼎铭禅师雪窗光禅师南堂欲禅师径山悦空禅师佛光普照禅师璧峰金禅师东溟日禅师孤峰德禅师又附高丽普济

  • 证治要诀类方·戴思恭

    医方著作。四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卷一为汤类,卷二为饮类,卷三为散类,卷四为丸、丹、膏类。简要地说明所列

  • 雨华盦词话·钱裴仲

    晚清钱裴仲撰,共12则,今收入唐圭璋 《词话丛编》中。其内容主要是评价北宋词人,对苏轼评论颇中肯,对柳永则贬抑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