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床兀儿传

床兀儿,土土哈之第三子。奉诏随太师月儿鲁与海都叛军战于百搭山,有功,拜昭勇大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

大德元年(1297),承袭其父亲职位,率领北征诸军越过金山,攻八邻之地。八邻之南有答鲁忽河,其将帖良台以该河为屏障,并沿河竖立木栅,士卒皆下马持弓箭等待蒙古军到来。而蒙军的箭射不到对岸,马也过不了河。床兀儿则命吹铜角,全军大喊大叫,声震山林。对岸敌军不知是怎么回事,都争相上马。于是床兀儿麾军渡河,河水起浪,把敌军木栅漂散。床兀儿率师奋击,追杀五十里,俘获敌军人马帐幕。回军至阿雷河,与海都所遣援助八邻的孛伯军相遇。阿雷河上游有高山,孛伯军屯驻于山上,马不便下跑。床兀儿麾师渡河进攻,孛伯军战马下山迎战多跌倒,因此被床兀儿军击败。床兀儿追击三十余里,孛伯只身逃脱。大德二年,北边诸王都哇、彻彻秃等,偷袭火儿哈秃之地。该地有高山,为敌兵所据。床兀儿选勇猛而善于步战的士兵,持刀棍四面向上奋击,敌全军覆没。大德三年,床兀儿回朝,成宗亲解自己身上的衣裳赐给他,优加慰劳,拜镇国上将军、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寺少卿。仍回边疆屯驻。

这时武宗为太子,领军于北方,凡军事必咨询床兀儿。每有战事,床兀儿总是为先锋。四年秋,叛王秃麦、斡鲁思等侵犯边境,床兀儿在阔客之地迎战,乘敌军阵势还未布置好,便直至敌军前挑战,敌军抵挡不住,退却,床兀儿一直追过金山而还。五年,海都兵越过金山南进至铁坚古山,居高临下。床兀儿急领兵击败了海都军。又与都哇相持于兀儿秃,床兀儿以精锐骑兵冲其阵,左右夹击,杀敌不可胜计,都哇之兵几乎损失殆尽。武宗亲观其战,连声称赞说:“多么豪壮!从未见过这样勇猛的战斗。”捷报至京师,成宗遣御史大夫秃只等立即到赤纳思之地,召集诸王军将领了解战胜敌军的功劳,都认为床兀儿的功第一。遣使者将功劳簿进呈皇帝,成宗再次以自己御衣遣使赐与床兀儿。大德七年秋,床兀儿入朝,成宗对他说:“卿在北部边疆,累建大功,就是用黄金把你全身都装饰起来,也不足以完全表示朕的心意。”拜他为骠骑卫上将军、枢密院副使、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寺少卿,赐其军万人,钞四千万贯。

大德七年,诸王都哇、察八儿、明里帖木儿等共同商议,认为都是太祖的子孙,相互残杀,是自毁祖宗基业,且战而无功,不如遣使罢兵,相互和好,使士民老者得以赡养,少者得以成长,伤残疲惫者得到休息,不辜负太祖对子孙的希望。遣使到朝廷求和,成宗允准。于是明里帖木儿等罢兵入朝,并特设驿道驿站与朝廷通往来。十年,拜床兀儿为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不久又拜为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仍为钦察左卫指挥、太仆寺少卿。

成宗崩时,武宗正在浑麻出之海上,床兀儿请武宗速回朝即皇位,以副天下之望。武宗即位,加拜床兀儿为平章政事,仍兼枢密、钦察左卫、太仆寺的原来职务。回防边疆,又封为容国公,授银印。至大二年(1309)入朝,加封句容郡王,改授金印,准许他乘马轿至殿门下。

仁宗即位,召床兀儿入朝特授光禄大夫、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寺少卿。延..元年(1314),床兀儿在亦忒海迷失地方击败叛王也先不花等军,遣使入朝报捷。二年又在赤麦干地方击败也先不花所遣之也不干、忽都帖木儿,追逐出境。至铁门关遇敌大军于札亦儿,又将他们击败。四年,帝念其功而怜悯年老,召入朝商议中书省事,知枢密院事。至治二年(1322)卒,年六十三岁。后封为扬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李延寿
  卷四十三·志第十三·历象志中·脱脱
  ●卷第二十二·胡三省
  卷十一·舒赫德
  卷之三十八·佚名
  第十七卷 仕绩 八·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四十五·郑樵
  二六六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添派《四库全书荟要》校对折·佚名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一·佚名
  李叔同年谱(3)·李叔同
  第6章 消灭异己的蒋介石·冯玉祥
  代序一 我所认识的徐志摩和陆小曼·陆小曼
  袁枢传·姚思廉
  斛律光传·李百药
  卷二百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宋之小说杂戏·王国维

    宋之滑稽戏,虽托故事以讽时事,然不以演事实为主,而以所含之意义为主。至其变为演事实之戏剧,则当时之小说,实有力焉。小说之名起于汉。《西京赋》云:“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汉书·艺文志》有“《虞

  • 栲栳山人诗集卷下·岑安卿

    (元)岑安卿 撰○近体诗【五七言律】次王敬助见寄韵六首开元古名刹独客思凄然不佩六国印原无二顷田吾犹甘自守人政不须怜堪笑陶朱子西施共上船发踈常自理心苦欲频搥夜月乆无梦秋风忽寄诗来同颜子乐聊复宋生悲何怪孔文举

  • 御选元诗卷七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十五七言絶句八黄公望张僧繇秋江晩渡图何处行来湖海流思归凭倚隔溪舟枫林无限深秋色不动居人一防愁苏东坡竹一片湘云湿未干春风吹下玉琅玕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王维秋林晩岫图【并序

  • 怨得·徐志摩

    怨得这相逢; 谁作的主?——风! 也就一半句话, 露水润了枯芽。 黑暗——放一箭光; 飞蛾:他受了伤。 偶然,真是的。 惆怅?喔何必!伦敦旅次 九月

  • 剧说卷四·焦循

    近伶人所演《陈仲子》一折,向疑出《东郭记》;乃检之,实无是也。今得杨升庵所撰《太和记》,是折乃出其中。甚矣,博物之难也。《辍耕录》云:“千夫长李某戍天台县日,一部卒妻郭氏有令姿,见之者无不啧啧称赏,李心慕焉。去县

  • 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脱脱

        苏辙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曰:   陛下即位三十余年矣,平居静虑,亦尝有忧于此乎,无忧于此乎?臣伏读制策,陛下既有忧

  • 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宋濂

        ◎舆服一   若稽往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大壮。冕服车舆之制,其来尚矣。《虞书》舜作十二章,五服以命有德,车服以赏有功。《礼记》虞鸾车,夏钩车,商大辂。至周,损

  • 提要·唐仲友

    【臣】等谨案帝王经世图谱十六卷宋唐仲友撰仲友字与政金华人绍兴中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后守台州与朱子相忤为朱子所论罢故宋史不为立传惟王象之舆地纪胜称其博闻洽识尤尚经制之学又朱右白云藁有题宋濓所作仲友补传云在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六月丙戌朔廷试天下万历三十一年及二十八等年岁贡恩贡选贡生员命辅臣同翰林院掌院学士严加考试取中上中卷各若干进呈下部知之○四川新谷安抚司差都纲番僧仰羊坚藏等八名贡珊瑚左髻等方物各赏给绢钞食茶○

  • 序言·周作人

    今年十月值鲁迅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有些报刊来找到我,叫写纪念文字,我既不好推辞,也实在觉得有点为难。这个理由很是简单明了的。因为我以前所写关于鲁迅的文章,一律以报告事实为主,而这事实乃是“事物”的一类,是硬性的存在,也

  • 袁彖传·李延寿

    袁彖字伟才,是袁靑的弟弟袁觊的儿子。袁觊好学,有很好的才能,很早就有清雅的声誉,在宋做官为武陵内史。袁彖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善于写文章和谈玄,被举为秀才,历经诸王府参军,没有就任。袁觊临终给哥哥袁靑的信中说:“史公的才

  • 古乐经传卷五·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附乐记乐教篇孟子今之乐由古之乐子夏对魏文侯分别古乐今乐而孟子谓今之乐由古之乐何哉愚谓必有孟子之意以为乐之本然后子夏之説可得而申也三代以下礼乐不兴其间在上之人颇有留意于斯者又为儒者迂大繁难

  • 宗镜录卷第二十八·延寿

    夫宗镜缘起自在法门。皆谈如理实德。法如是故。非约变化对治权巧。所说。一一法皆得全力。非是分力。尽为法界体。各住真如位。如大宝积经云。若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众生心界皆悉同等。当学般若波罗蜜。故知不归

  • 卷第一·佚名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超宣等编福建建宁莲峰禅院语录师于崇祯辛巳年十月初七日受众绅衿请就院开堂法座前拈疏云珠回玉转百匝千重佛祖纲宗尽在里许烦维那道破令四众咸知。指法座云宝华座最高层谁人敢踏上头行新长

  • 十门辩惑论卷中·复礼

    大慈恩寺沙门释复礼撰反经赞道门第六稽疑曰。提婆达多后为如来者。则是菩萨也。岂有菩萨而劝人害父乎。若业合害者。阇王必应自害。何为待劝而害也。若业非害者。菩萨初无害心。不应劝人令害也。圣人设教何至斯哉。辩

  •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丹霞颂古总序·投子义青

    续藏经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 宋 义青颂古 元 从伦评唱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丹霞颂古总序 古今拈颂不为之少。丛林户知之者惟四家而已。窃窥先觉利物之心。假以古人公案诱进群迷。故设筌罤令速获鱼兔於

  • 卷第三十一·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一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第二明德用所因者所建十玄之义皆通德用今能建立之因由从所建义以彰其名德用之所因依主彰名於十因中自有德用乃德用即所因持业建号。疏因广难陈等者探玄亦云亦彼列

  • 省心录·林逋

    《省心录》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所著,宋仁宗在其去世以后追封谥号“和靖先生”,所以后世也常称其为和靖先生。林逋自由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但性情却恬淡无争,隐居于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之上,一生未做官也未娶妻生子,林逋喜好养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