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四

存旧曲礼下第二礼记郑氏注【古木足利本】谨按二本各篇篇题为尔古本礼记郑氏注五字后人或圈而从刋削之例但每卷卷首独存其旧矣足利本礼记二字或有或无参差不一其于每卷卷首整齐无异于古今今亦随其处详记之其卷内有数篇者例可推识

凡奉者当心【曲礼下】

考异古本注高下之节下有也字

执天子之噐至士则提之

考异古本注谓与心平下谓下于心下共有也字

执主噐操币圭璧

考异古本注谓行不絶也也上有地字

立则磬折至无借者则袭

考异古本注俛仰之节下谓附于身下袭充羙亦质下共有也字 则委于地下有之也二字疏言琢为谷稼【四叶右六行】宋板言作盖 是聘礼记云【七行】云作文 不言裼袭者贱不裼【五叶右九行】裼下有也字

补遗释文折之列反【二叶】反下有又市列反四字补脱【三叶】见羙贤遍反疏享后璋以锦【四叶左三行】宋板璋作琮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

考异古本注父时老臣下有之也二字

补遗宋板疏当谓娣也【六叶左二行】谓作为

君大夫之子至世子同名

考异古本注未除丧之名下有土地者下未除丧之名下共有也字 亦辟其君之子辟作避谨按古本辟天辟僭之辟共同今本参差不齐有如此者矣 世或为太下有之也二字太作大足利本宋板同疏放此疏世子欲不得同【七叶右三行】宋板欲作贵

君使士射不能

考异古本经作君使士射士不能则辞以疾注忧或为疾下有也字

侍于君子不顾望

考异古本注率尔而对而作先对下有者也二字宋板率作帅足利本作帅尔先对

君子行礼至而审行之

考异古本注居他国下有也字 若夏殷下有者也二字疏封鲁因商奄之人【九叶右六行】宋板鲁下有公字

去国三世至告于宗后

考异古本注而犹不变者下复立其族下相赴告下无列无诏者下共有也字 立臧为矣作立其弟臧为矣反告亦谓吉凶也谓下有告字足利本同疏将明得

变改上先明【十叶右四行】宋板改作故

补遗古本注若臧纥奔邾臧下有孙字

去国三世爵禄

考异古本注与已无恩下有也字 卿大夫下有之也二字疏黒緑不伐苍黄【十一叶右四行】宋板伐作代

补遗宋板疏正义郑云【十一叶右五行】郑下有意字

存旧礼记正义卷弟六【宋板】

君子已孤至不为父作諡

考异古本注亦重本下无贵贱下共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言亦者以上行【十一叶右九行】以作亦

居丧未葬至不言妇女

考异足利本经丧复常读乐章丧下有毕字谨按陈澔注本亦或有毕字 古本注各于其时下有也字

振书端书于君前

考异古本经倒防侧防作策下文及注同注甫省视之下有也字

龟防几杖至公事不私议

考异古本注龟防嫌问国家吉凶家下有之字吉凶下有也字长老下丧冠厌伏下苞或为菲下并同 为其形防下有之也二字释文輤于见反正误于当作千齐衰本又作斋元文齐作疏不得入公门【十三叶右四行】宋板公作君 蒲席为边墙也【九行】为上有以字 厌帖无梁纚【十三叶左五行】梁纚作耆疆正德嘉靖本作者疆谨按宋板正嘉三本不可知何谓也万厯崇祯本又据何本改作梁纚皆为可疑耳 及棺中服噐也【十四叶右五行】服作明行列之数多少【十四叶左一行】少下有也字

补遗释文輤于见反【十二叶】于作千疏唯公门有税齐【十三叶左七行】宋板齐下有衰 唯扱卜衽【八行】卜作上

君子将营宫室

考异古本注及国之用下有也字

凡家造至不斩于邱木

考异古本经凡家造祭噐为先造下有噐字足利本同注家始造事下以税出牲下宜自有下共有也字疏大夫磬乐皆具【十五叶右七行】宋板磬作声 同官同可以共有【九行】无下同字正德嘉靖本作可似非

大夫士去国至寓祭噐于士

考异古本经不逾竟竟作境注及下文同注所作下后还下共有也字疏注云此用至亲也【十五叶左七行】宋板作注云此用君禄所作取以出竟恐辱亲也诸本注云上无圈与上文接

大夫士去国逾竟

考异古本经三月而复服而下有后字足利本同注鬋鬋鬓也鬓作须 嫌恶其君也其上有于字 为幕下有也字疏不蚤翦者以治手足爪也【十七叶右四行】宋板以作蚤

补遗宋板疏自变处也【十六叶左五行】变作恋 与童子垂髦同【十七叶左一行】髦作发

大夫士见至不敢答拜

考异古本注君皆答拜下而先拜之下君拜其辱下共有也字

补遗古本注亢賔主之礼下有也字

大夫士相见

考异古本注尊贤下有也字

凡非吊丧

考异古本经非见国君下有也字注礼尚徃来下有也字 士贱下有之也二字

大夫见于至相答拜也

考异古本经同国始相见下有也字注不臣人之臣下辟正君下共有也字 以明之作故以明之也足利本同有故字疏俗本云男女不相答拜【十九叶左七行】宋板拜作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

考异古本注重伤其类下有也字

歳凶年谷至士饮酒不乐

考异古本经祭事不县县作悬注及下章同注皆自为作皆为自宋板同 礼食杀牲则祭先食下有有字足利本同 除治也除下有犹字 去琴瑟下有也字

君无故玉不去身

考异古本注丧病下有也字疏无故则有容饰【二十二叶右二行】宋板有下有其字 故郑前云【三行】云作注 故大夫言之耳【五行】耳作矣 小胥大夫判县【六行】小胥下有云字县辞题云【七行】县作说

大夫私行至再拜而后对

考异古本注不必有其献也有其作其有 告反而已下及所经过下有也字 问行谓道中无恙行上有其字无作不

补遗古本注谓道中无恙道上有问字足利本同

国君去其国至士死制

考异古本注殷勤之言下所受于君下众谓君师下共有也字 君师作军师宋板同疏故知有去国之义也【二十三叶左五行】宋板故知下有是字 ○注云【二十四叶右二行】与上文故不可去也相接正德本同谨按后来梓人遽认注云二字中间加圈且注字白书非也

君天下曰天子

考异古本经曰予一人予作余注余一人嘉之余作予谨按与觐礼文合 古今字下有耳字疏天下之大【二十五叶右二行】宋板大作人

补遗古本注天子谓外及四海也子作下宋板足利本同

践阼临祭祀

考异古本注唯宗庙称孝下有王字足利本同 而曰嗣王下有某字足利本同 外内下有也字疏天子曰孝王某【二十六叶右一行】宋板天子作内事 其招魂之辞其下文云【同上】无下其字 顾命成王殡未能逾年【四行】殡下有后字无能字作殡后未逾年 恐非辞义【二十六叶左二行】辞作郑

补遗宋板疏受顾命从古【二十六叶右五行】古作吉

临诸侯畛于鬼神

考异宋板注祝告致于鬼神致作至 古本周礼下有曰字 畛或为祗下有也字疏是尼父之类也【二十七叶右三行】宋板是作犹 正义曰致鬼神【六行】致下有于字

崩曰天王

考异古本注策辞下呼字下共有也字 呼魂辞也魂作魄谨按惟万歴与崇祯本同疏崩者自天坠下曰崩【二十七叶左一行】宋板天作上 复更生之义【七行】复作望正嘉作茔非也

告丧曰天王至死亦名之

考异古本经曰予小子予作余死亦名之亦作以注仙去云下有尔也二字作仙去云尔也耳 同之天神下祔而作主下敢称一人下三年称子下共有也字 天子号也号上有之字疏葢记之为题【二十八叶左一行】宋板之下有以字 虞数毕后之祭名也【七行】后作后 郑人以为人君之礼【二十九叶左一行】上人字阙谨按正德以下诸本皆作人字似不可解也

天子有后有夫人

考异古本注御妻下燕寝下贱者下共有也字 序作叙 于作于 燕作宴疏更以次序【三十一叶右三行】宋板以作与 阴阳契制【五行】阳字黒围无字谨按郑九嫔注无阳字宋板为是当并考九嫔注疏也

天子建天官至致贡曰享

考异古本注以神仕者下为六官下六物之税者下诏王废置下共有也字 鳬防段桃也防作栗足利本同段作锻宋板足利本同桃作铫 唯草工职亡工下有之字 萑苇之噐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同有者字释文丱辜猛反元文辜作革 冶氏作煎金煎金作箭簇疏故诗云济济多士也【三十三叶左二行】宋板也上有是字殷六卿外服别立此六官也【四行】服作复 故下文五官之长曰伯【三十五叶右九行】文作云

补遗宋板疏考工记以代之【三十四叶右七行】无以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六

猜你喜欢
  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佚名
  卷十一(闵元年,尽二年)·孔颖达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朱熹
  地图第二十七·管仲
  居业録卷六·胡居仁
  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林语堂
  卷三十九·顺治
  第六章计划性·梁漱溟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好喜品法句经第二十四(十有二章)·佚名
  印光法师文钞(四卷) 目录·印光
  耶诞节正名·太虚
  致陕西辛未讲经会电·太虚
  卷八十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八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279_1 【过司空曙村居】卢纶   南北与山邻,蓬庵庇一身。繁霜疑有雪,枯草似无人。   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何言张掾傲,每重德璋亲。   卷279_2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卢纶   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

  • 卷399 ·佚名

    王周 赠{上付下心}师 水中有片月,照辉婵娟姿。 庭前有孤柏,竦秀岁寒期。 坚然物莫迁,寂焉心为师。 声发响必答,形存影即随。 雪花安结子,雪叶宁附枝。 兰死不改香,井寒岂生澌。 晨鑪烟褭褭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一·杨仲良

      仁宗皇帝   议乐   景祐初议   仁宗景祐元年十月壬午,命龙图阁待制燕肃、集贤校理李照、直史馆宋祁同按试王朴律准。肃时判太常寺,建言:『旧太常钟、磬皆设色,每三岁亲祠则重饰。岁既久,所涂积厚,声益不协。』故

  • 卷八工政·郑观应

    技艺今夫远取诸物以制器,尚象古圣王之所由利用而厚民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劝工之典,并列九经,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无惑乎?器用朽窳,物业

  • 通志卷二十一·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年谱第一年谱序爲天下者不可以无书为书者不可以无图谱图载象谱载系为图所以周知逺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故古者记年谓之谱桓君山曰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则知成周纪年之

  • 七四三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汇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七四三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汇缴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山西巡抚臣喀宁阿谨奏,为汇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应禁书籍,钦奉谕旨,并准各省咨查及晋省自行查获各书,均经前抚臣节次奏明缴销在案。臣到任后,复严饬

  • 刘行本传·魏徵

    刘行本,沛人。 父亲刘瑰,仕梁朝,历任职务都很清显。 刘行本开始当武陵国的常侍。 碰上萧修以梁州投降北周,行本于是与叔父刘潘一起归顺北周,寓居于京兆府的新丰。 他常以读书为事,忘记疲劳,虽然缺衣少食,仍安然自若。 他生性

  • 卷五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一职官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职官考首叙官制次叙官数内官则自公师宰相而下外官则自州牧郡守而下以至散官禄秩品从之详自唐虞迄於有宋其间因革

  • 秦淮画舫录跋题·捧花生

    捧花生别三年矣。顷附邮筒,缄其近辑《秦淮画舫录》二册视余。余维秦淮佳丽,甲于虎疁萤苑、金牛湖诸胜。历朝以来,屡见名人诗咏,闻者莫不神移。降自胜国末年,尤为极盛。当四方兵戈纷扰,告警之书,日不暇给,而河上笙歌,尚复喧阗竟

  • 九年·佚名

    (甲寅)九年大明嘉靖三十三年春正月1月3日○甲辰,諫院啓曰:「星州牧使羅士愃,多聚同鄕人及族屬,貽弊多端,又與判官,分工師辦其私用,其鄙陋細瑣,擧此可知。判官崔汝舟,凡官廳貢賦雜物監納之時,不至於五六倍則不納,油蜜則穿竅於升斗之

  • 第41章&nbsp;儒行·戴圣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先生的衣服,大概是儒者特有的衣服吧?”孔子回答说:“我小时候住在鲁国,就穿鲁国的逢掖之衣;长大了住在宋国,就戴殷代的章甫之冠。我听人们说:君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学问要广博,衣服则入乡随俗,不求与众不同。我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三   [一]四念住者.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身念住云何.謂[二]緣身善有漏無漏慧。受念   住云何.謂緣受善有漏無漏慧。心念住云何.謂緣心善

  • 宗镜录卷第五十九·延寿

    夫有为无为二门。为当是一是异。答。非一非异。非泯非存。何者。若是一者。仁王经不应云。诸菩萨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悉皆成就。又维摩经云。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等。二义双明。岂是一耶。若是异者。般若经。佛

  •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咒·佚名

      南无素噜皤耶(一)怛他揭多(去声呼之)耶(二)怛侄他(三)唵(四)素噜素噜(五)皤啰素噜(六)皤罗素噜(七)莎呵(八)  右取水一掬咒之七遍散于空中。其水一渧变成十斛甘露。一切饿鬼并得饮之。无有乏少皆悉饱满。

  • 卷第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四入涅槃序曰。如来所说一代法门。其意在乎开显大事因缘而已。及乎人机既得大益。则又为之说云。所应度者皆已度毕。于是唱入灭度。以示化仪之有始卒

  • 九鼎神丹经诀·狐刚子

    全称《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作者不详,旧题狐刚子述。共二十卷,简称为《九鼎神丹经诀》。书中认为:凡欲长生而不得神丹金液是不行的,呼吸导引、吐故纳新及服草木之药,可以延年,但不免于死,惟服神丹令人神仙度世。于是书中列举多

  •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佚名

    凡二卷。略称宿曜经。唐代不空译,杨景风修注。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共分八品,内容系详叙二十七宿、七曜等事,及吉凶占卜之法。高丽藏与明藏中收之。

  • 西藏剌麻溯源·佚名

    佛教史书。清守一编辑。一卷。约成于道光年间(1820—1850)。原载于《圣武记》卷五,题名《溯查西藏剌麻来源》。无序跋。是一部汉地僧人撰写的藏传佛教历史著作。内容包括:(1)西藏的地理位置;(2)喇嘛的含义;(3)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