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地图第二十七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人之众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意,故主兵必参具者也,主明、相知、将能之谓参具,故将出令发士,期有日数矣,宿定所征伐之国,使群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议成败,人主之任也。论功劳,行赏罚,不敢蔽贤有私行,用货财供给军之求索,使百吏肃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缮器械,选练士,为教服,连什伍,遍知天下,审御机数,此兵主之事也。

猜你喜欢
  乡饮酒义·戴圣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晏婴
  着希第二·鹖冠子
  大学衍义卷三十六·真德秀
  第五章 17·辜鸿铭
  卷二十四·真德秀
  卷十六·真德秀
  卷二十·冯复京
  左传事纬例略·马骕
  卷三十二·严粲
  卷六·严粲
  卷十六·刘玉汝
  训俭示康注释·司马光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念常
  不可妄期圣证·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杜文澜

    卷十九角招赵以夫词、横溪略彴句、落横字、按此调为姜白石自制曲、似应先收姜词也、飞雪满群山张榘词、铃阁云蒸句、云蒸二字误作露熏、又来年须更好句、来年二字倒误、又衔枚飞渡句、枚误作梅、

  • 卷95 ·佚名

    方岳 梦寻梅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方岳 梦有饷予宝器一奁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别

  • 第四节 入学·老舍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怕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

  •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庚申年正月初三,前去与五部喀尔喀诸贝勒盟誓之使者归。次日晨,有蒙古布塔齐贝勒属下一人逃来,截拿后交付恩格德尔台吉、魏斋桑、巴杨阿众使者。是月,扎鲁特地方卓齐特扣肯之使者来曰云:&ldquo

  •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佚名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励守谦、钱樾、汪镛、何

  • 七五八 谕内阁所有四库全书各部俱各按撰述人先后依次编纂·佚名

    七五八 谕内阁所有四库全书各部俱各按撰述人先后依次编纂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昨据四库全书总裁奏进总目,请于经、史、子、集各部,冠以圣义、圣谟等六门。业经降旨,令将列朝御纂、御

  • ·上彭咏莪学使书·丁曰健

    台地闽、粤杂处,人情浮动,固非易治;而实在民风士习,细按之似差胜于内地。祗因各庄内一、二奸民,或构隙唆讼、或煽惑忿事,以致习俗日漓,祸患叠起;地方官又以远在海外,诸事易于弥缝,一时纠参不及,以致养痈贻患。有力

  •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吕思勉

    论起清代的社会来,确乎和往古不同。因为他是遭遇着旷古未有的变局的。这旷古未有的变局,实在当十六世纪之初——欧人东略——已开其端。但是中国人,却迟到十八世纪的中叶——五口通商——方才感觉到。自此以前,除少数——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二·周祖谟

    □,(错眇反。)嫽,(洛夭反。)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曰□,或谓之嫽。(今通呼小姣洁喜好者为嫽□。)好,凡通语也。朦,(忙红反。)厖,(鸱□。)丰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貌谓之朦,或谓之厖;丰,其通语也。赵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谓之丰人。燕记

  • 唯佛法能对治二障·太虚

    ──十二年正月在沙市佛教会讲──佛法不可说,说有不可,说无不可,说非有非无不可,说亦有亦无亦不可。然佛法随缘应机,说有亦可,说无亦可,说非有非无亦可,说亦有亦无亦可。佛法根本,是诸佛所证实相。法华经言:‘诸法真实相,不可以

  •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五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五卷沙门释光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四如前所说至有差别不者。此下第五明六种种姓。就中。一明六阿罗汉。二明六姓先后。三明从姓.果退。四明学.凡种姓。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时相。七明练根不同。

  • 锦江禅灯目录·丈雪通醉

    续藏经 锦江禅灯目录清 通醉辑锦江禅灯目录卷一  卷首 序 辩讹 凡例  后跋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三祖僧灿鉴智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祖弘忍禅师 六祖大鉴慧能禅师 四祖下第三

  • 序·书玉

    夫毗尼切要者。为大道心人利生修证之本也。凡人能读斯文。发斯愿。行斯行者。即同圆觉。无二无别。欲度众生。欲求佛道。要须行在一心。自然功成二利。其或行愿未备。则证入无由矣。先和尚愍惜於此。故从华严净行品。

  • 第二十四章 尼萨伽尸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后来室利曷舍王之子尼萨伽尸罗出世。他前生是一个三藏比丘,在一次王宫大宴会时,前来乞食,门卫驱逐,不得化缘。他断食将要饿死时,发愿成为供养三宝的国王,以食品满足出家众。由此力量转为国王的大受用,以精美食品供养四方一切

  •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太上隐书金真玉光一卷」;《无上秘要》等道书引《洞真金真玉光八景飞经》,皆指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又有敦煌抄本五件,写于唐武后如意元年(692),

  • 沧海遗珠·沐昂

    诗总集。明沐昂辑。四卷。昂字景高,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黔宁王之子。以都指挥同知代其兄晟(黔国公)镇云南。号令严明,颇有战绩。卒谥武襄。有《素轩集》。此集正统元年(1436)成书。以其所集为刘仔肩、王偁诸家诗选

  • 论语意原·郑汝谐

    宋郑汝谐(字舜举)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自谓于《论语》,“少而诵,长而辨,研精覃思,以求其指归”。既断以己说,复附以

  • 释迦方志·道宣

    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释迦方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书分为封疆、统摄、中边、遗迹、游履、通局、时住、教相等八篇。叙述佛教传播之地域及时期、佛教传说之须弥山及四洲之相状,以及中印佛教交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