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

五官之长曰伯【曲礼下】

考异古本注为三公者下九命作伯下主东西者下是或为氏下共有也字 召公主之召作邵

补遗释文陜式冉反依字当作陜【一叶】下陜作□

  其摈于天子也至于其国曰君

考异古本注谓三公也谓下有之字 天子畿内下有也字

九州之长至于其国曰君

考异古本注于邦国作于封国谨按邦作封非 而建其牧下九州之中下不为牧下共有也字 辟二伯也辟作避

其在东夷北狄

考异古本经西戎南蛮下有也字注诸伯之地作侯伯之地谨按惟万厯与崇祯本同 同名曰子下有也字

于内自称至曰王老

考异古本注谦称下戎狄之中下共有也字释文谦称尺澄反正误澄当作证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

考异古本注谓戎狄谓上有孤字 举尊言之作举尊言耳也疏及介传命【五叶古八行】宋板命下有则字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七【宋板】

天子当依而立

考异古本注挚作贽 一作壹 而序入下以遇礼相见下今七下共有也字疏南而以对诸侯也【六叶左一行】正误而当作面 欲其求之早【二行】正误求当作来 侯大夫之朝也【九叶右九行】宋板侯作俟

补遗宋板疏南而以对诸侯也【六叶左一行】而作面 欲其求之早【二行】求作来 字当门自蔽【七叶左九行】字作恒 公侯朝于内朝【九叶左九行】侯作族

诸侯未及期

考异古本经相见于郤地郤作郄注同注读其盟书下有也字 誓之辞尚书见有六篇作大誓之辞尚书见有其六篇焉也疏不人君也【十一叶右八行】宋板不作下 兴兵伐之也【十一叶左四行】伐作征

诸侯见天子至寡君之老

考异古本注奉珪请觐珪作圭足利本同觐下有也字亦然下除丧下辟天子下策辞下且字下受国下其礼亡下及諡所宜下其礼亡下上大夫下并同疏言葬后见于王而执皮帛【十四叶右六行】宋板见于王作未执玉补阙言葬后未执玉而执皮帛 当未葬之前【八行】当未作故将补阙故将葬之前谨按正德嘉靖本未执故将共系磨灭万歴本强补而崇祯本承之今更标补阙目朱以围之【今系重围】其说具于凡例云 使大夫来行聘问之礼也【十四叶左一行】来行作行象补阙【三行】言象聘问之礼者解经中类字 ○玉藻云【四行】玉上有按字 称于已君【五行】称作若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

考异古本注賔入门皇门下有曰字 又曰皇且行皇下有皇字足利本同 者曰众介北面锵锵焉者作又宋板足利本同锵作跄宋板无一锵字谨按聘礼文与今本所引正同惟锵锵焉作跄焉古本亦不可殚信也卑者体蹙下有也字释文锵士良反元文士作七

蹙子六反子作将疏故穆穆威仪多也【十五叶右一行】宋板穆穆作行止 而皇皇庄盛【二行】皇皇作犹有 郑注聘礼云皇皇庄盛也【同上】下皇作自字谨按聘礼注作皇自庄盛也宋板为是补阙【四行】都无容仪并自直行而已 济济文王【五行】文作辟 聘礼人臣而云皇者【六行】人作是补阙【七行】宜已申也 亦聘礼文也

天子之妃至自称曰某

考异古本经自世妇以下下有者字注夫之言扶下孺之言属下妇之言服下妻之言齐下去上中下诸侯之时下嫌其当下通男女下于天子为士下晋士起下有德之称下高子来盟下共有也字 若时事见作若以时事见者也足利本亦有者字 小童若云未成人也童下有者字 言子者通男女无者字 晋韩起聘于周于作于谨按此注正嘉二本有磨灭崇祯本备矣疏妃邦君之合配王【十六叶右九行】宋板作妃配也判合配王补阙【十六叶左一行】以特牲少牢是大夫士之礼 【二行】故继其王言之曰王后也 与人为亲属【三行】与人作言其正德嘉靖本人作之 上下通称按春秋【四行】称按作名故 言妇通称之辞【五行】通称作有姑 则上下通曰妻【六行】上下作贵贱 正义曰独言诸侯举其上者【七行】独作今诸作公 故但得以一人正者为夫人【八行】但得以作以敌体故公侯之夫人无子【同上】侯之作羊云补阙【九行】文家先

立娣之子左氏亦夫人侄娣 【同上】谓夫人侄娣也其数二人 有妾者谓六人之外【十七叶右一行】六人作九女

天子不言至灭同姓名

考异古本注出名以絶之下有也字下絶之同 出居于郑于作于

为人臣之礼至则逃之

考异古本注为夺美也羙上有其字 言其君恶君下有之字 几微下有之也二字 无义则离作不义则离也疏若三諌不听【十九叶左二行】宋板听作从

子之事亲也

考异古本注在感动之下有也字疏冀有悟而改之【五行】宋板之作也

君有疾饮药至不服其药

考异古板注所堪下有也字 慎物齐也慎作损恐非

儗人必于其伦

考异古本经儗作拟注同注则有所防下有也字

问天子之年至未能负薪也

考异古本注至尊所能下有之也二字 长防可知下谓主事者下命为大夫下共有也字

问国君之富

考异古本注以多少对下民之赋税下共有也字释文畜许六反元文六作又

天子祭天地

考异古本注其方之官而已下有矣字 谓周制也作周制者也疏故孝经说文【二十三叶右五行】宋板文作云 于神州中更分为九州【八行】神作一 以报其功天神有六【二十三叶左五行】天神作其天

补遗宋板疏祭五祀既无差等【二十四叶左一行】差等作等差

凡祭有其至滛祀无福

考异古本注不嫌也也上有之字 妄祭神不飨作妄祭神不享飨也

天子以牺牛

考异古本注牺纯毛也纯作牷 用之下有也字释文牺音全元文牺作牷

支子不祭

考异古本注不敢自专下五宗皆然下共有也字

凡祭宗庙之礼

考异古本注号牲物也牲作牷谨按正嘉二本此注有阙字崇祯本备矣 腯亦肥也无亦字 翰长声也作翰犹长也宋板足利本同释文脡肥顶反元文肥作他腯徒反正误当作忽疏裁截方正也用之祭【二十】

【七叶右三行】宋板也作而 郑注云尹脯也【二十七叶左九行】尹下有祭字

补遗宋板疏或唯有鸡犬【二十七叶左八行】鸡犬作犬鸡

天子死曰崩至在棺曰柩

考异古本注之声下其禄下共有也字 言形体在也宋板足利本无也字释文补脱为人于伪反疏余声远劣于形压【二十八叶左一行】宋板余声下又有声字 不复变色【八行】色作也谨按白虎通作柩之为言究也久矣不复章也

羽鸟曰降

考异古本注降落也降下有犹字疏字异而意同者也【二十九叶右六行】宋板无者字

死冦曰兵至夫曰皇辟

考异古本注异于凡人下有也字 妻所取法也也上有者字释文称尺澄反正误澄当作证

补遗释文称尺澄反【二十九叶】澄作证

生曰父曰母

考异古本注妇功下有也字

寿考曰卒

考异古本注而不为者下从士之称下共有也字

天子视不上至倾则奸

考异古本注袷交领也交作衣足利木同 目不过此下视国君弥高下绥读为妥下不得旁下敖则仰下忧则低下倾或为侧下共有也字 绥读作绥当 妥视谓视上于袷作妥视妥谓视上于袷上之也 士视得旁游目士视作视士旁作傍下同 敖则仰敖下有慢字足利本同疏目不得平视于面【三十一叶右八行】宋板视作看正德嘉靖本同

君命大夫至问礼对以礼

考异古本经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无而字下文同今本虑作虞问礼对以礼对下有之字注谓欲肄所为也肄作有宋板足利本同 文书之处下志不在君下无所不用礼下共有也字 辍犹止也犹作中补遗释文肄本又作肄【三十一叶】下肄作肆疏必有异议【三十二叶左四行】宗板议作虑

大飨不问卜

考异古本注大飨腥下有也字

凡挚天子鬯至脯脩枣栗

考异古本经挚作贽下文及注皆同注所以唯用告神为至也以作之 以匹为鹜下有之也二字 用时物相礼而已用作以上有则字 马繁缨也繁作樊 射韝下本名下共有也字 椇枳也作椇枳椇也足利本同 榛实似栗而小作榛之实似防而小之也疏子男用璧【三十四叶右五行】宋板男下有则字 野外亦曰时物【三十五叶右三行】曰作申谨按申恐用字误

纳女于天子

考异古本注壻不亲迎壻作聟 百二十人二十作廿贱妇人之职下有也字宋板无贱字疏故云姓也【三十】

【五叶左六行】宋板姓上有百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七

猜你喜欢
  商书·说命下·佚名
  卷第十一·董仲舒
  春秋辨义卷二十九·卓尔康
  卷八·高攀龙
  卷二十五·段昌武
  卷十一·熊过
  卷四十一·江永
  卷四·江永
  卷七十五·秦蕙田
  卷十·崔子方
  卷十一·王安石
  李克书·李克
  昭公·昭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卷三·僧伽斯那
  性 释·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名逋·李渔

    〖破阵子〗(生冠带,外扮院子随上)吏隐难张雀网,名高也集蝇膻。太史真同牛马走,只为才多却受鞭,无能反是仙。〔鹧鸪天〕暂脱朝冠髩未蓬,苍生尽望黑头公。身随一鹤官如水,赋卖千金道不穷。仇画卷,怪诗筒,悔将末技擅雕虫。踏穿门限

  • 谭苑醍醐卷六·杨慎

    易字説説文引秘书説云日月为易象隂阳也参同契之説亦与此同罗泌云日月为易而文正为勿勿者月彩之散者也故曰散于日下则为易散于日上为曶相对为明对而亏为昒易者朔也所谓朔易昒者晦也明者望也昒者望而食者也是故西曰昒谷

  • 第一回 楔子·蒲松龄

    [鹧鸪天]区区小愿欲求天:近绕村居百顷田;膝下儿孙多似玉;堂中妻妄美如仙;朝朝饮酒暮烹鲜;耳目聪明牙齿坚;皓齿清歌细腰舞,糊突混过百余年。 [山坡羊]笑世人求仙求佛,这念头忒也谬妄。一个俗俗人儿,怎能把青天去上?就是那鹤壮如

  • 提要·谢宗可

    (臣)等谨案咏物诗一卷元谢宗可撰宗可自称金陵人其始末无考相传为元人故顾嗣立元百家诗选録是编于戊集之末亦不知其当何代也昔屈原颂橘荀况赋蚕咏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赋家流耳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雉寳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

  • 卷四百十七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丙午盡其月   十一月丙午,三省言:「在京堂除差遣,累有增改,尚書吏部闕少官多。今裁定:門下、中書省正言,尚書省左右司、六曹郎中,御史臺監察御史,祕書省正字,館職校理以上,寺監長、貳、丞,太常博士,太

  • 第三卷 防营·缪荃孙

    同治三年,曾国藩奏遣撤勇军。同治八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奏酌调额兵立营操演。上江两县志:同治八年(原误作二年),马端敏公以城中不可无重兵驻扎,分调瓜洲奇兵,青州、镇江等营兵,合之督标城守四营,挑选精壮,酌加津贴,立为新兵中、前

  • 卷之一百二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二十 传第一百四 公品级噶岱默特列传【居新疆之回爵】 噶岱默特乌什人初为拜城阿奇木伯克隶凖噶尔乾隆二十一年闻大军定凖噶尔弃拜城来归道遇逆贼阿睦尔撒纳使胁附不

  • 第十一章 詩人、名妓、高僧·林语堂

    杭州,在當年一如今日,是一個美妙難言的都市,諺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後來幾乎變成了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他初到杭州便寫出下麵的詩句: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杭州像是蘇東坡的

  • 文字修行·胡兰成

    文字修行这次我回到斯宅,是住在斯家楼上一间房里。房门反锁,邻居皆不知悉。我这样等於和尚坐关,但我若该有牢狱之灾,宁可自己囚禁,亦不落人手。斯伯母为求谨慎,不雇女佣,饮食皆亲自送到楼上,或由秀美送来。我遂开手写《武汉记

  • 焦度传·萧子显

    焦度字文绩,系南安氐人。祖父焦文王圭,避难到了襄陽,宋朝元嘉年间,寄居地建立天水郡略陽县,于是就隶籍于这个地方。焦度由于归国,被补为北馆客。孝武初年,青州刺史颜师伯出京镇边,朝廷差焦度领任幢主送他。索虏犯青州,师伯派焦

  • 李绛传·刘昫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曾祖李贞简。祖父李刚,官至县令。父李元善,任襄州录事参军。李绛应举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任满,补渭南县尉。贞元末,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以本官充任翰林学士。不久,改授尚书主客

  • 卷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一宗庙考后妃庙 私亲庙宋【臣】等谨案马端临考载宋之后妃私亲庙迄於光宗绍熙五年今考宁宗以後正史无可见惟王圻续通考载理宗端平元年五月诏沂靖惠王荣文恭王合依典礼置主祠堂园庙令

  • 卷十三·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三    宋 胡士行 撰文侯之命第三十       周书此篇作于东迁之初以上为成康为文武以下为春秋为战国乃消长升降之交会也文侯之命权犹自天子出夫子犹有望焉故序之书 委靡至鲁隐公

  • 金刚仙论 第八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八卷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等。此是断疑分中第五段经文。此所以来者。有疑故来也。云何疑。上第三段经云。菩萨不见彼是众生我为菩萨。即此断疑分中前第四经言。菩萨不见众生。亦不见清净

  • 三国志文类·佚名

    编辑人姓名不详, 60卷, 今流传有宋刊本(《四库全书》)。《柳河东集》卷21《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一文说到《两汉文类》的编例。《三国文类》就是沿其例,采《三国志》之文上涉东汉末,下至西晋初,分类排比而成。全书分为23门:论

  • 五行大义·萧吉

    隋朝阴阳学家肖吉的著作。《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艺文志》都在五行类著录5卷。《四库全书总目》附录《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称此书“博采经纬,搜穷简牒,略谈大义”。此书共分5卷24篇40段,卷1有释名、辩体性、论

  • 洪恩灵济真君祈谢设醮科·佚名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祈谢设醮科仪。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允祕

    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秘等奉敕撰。6卷。表1卷,详列封爵世系。传5卷,第1、2卷为亲王,第3卷为郡王,第4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5卷为获罪诸王及贝勒。记载有勋劳者31人,又附传21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完竣。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