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观撰

礼记注疏第三

凡为君使者至而受命【曲礼上】

考异宋板注君有言则以束帛如飨礼君作若飨作享谨按宋板为是 古本如飨礼下于其臣下于其君下共有也字

博闻强识至以全交也

考异古本注敦厚下衣服之物下共有之也二字 欢谓饮食下有也字

礼曰君子至不乐不吊

考异古本注昭穆同下乃下之下礼之下共有也字疏及七祖之属【三叶左三行】宋板祖作记正嘉同 君致齐不复出行【四叶右三行】宋板君作若 以虎縁之也【四叶左一行】宋板无也字

居丧之礼至处于内

考异古本注废丧事下谓骨见下共有也字 常若亲存存作在 所以养衰老人五十始衰也作所以养衰老人人五十始衰也宋板作所以养老人人五十始衰也足利本作所以养衰老人年五十始衰也谨按三本各异而易致错杂故各记其全句但古本多一人字宋板无衰字多人字足利本五十上有年字耳

补遗古本注若亲存作若亲在也 隧道也也上有之字

生与来日死与徃日

考异古板注贬于大夫者下则死三日下共有也字与或为予下有之也二字

知生者吊知死者伤

考异古本注各施于所知也所上有其字 此施于生者下退皆哭下共有也字

吊丧不能赙

考异古本注皆为伤恩也为作谓宋板同 见人见行人作见人者见行人也 将不与也也上有之字

适墓不登垄至不在君侧

考异古本经不辟涂潦辟作避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则下有必字注为其不敬下墓茔域下绋引车索下礼以变为敬下无容乐下非叹所下送杵声下非乐所下所哀在此下宜相配下必正立下不能备物下不在刑书下轻死之道下共有也字 临丧宜有哀色下有之也二字 介甲也下有胄兠鍪也四字足利本同 不与贤者犯法作不与言者之犯法也 为怨恨为害也怨上有其字释文引棺本亦作引车索悉各反元文棺下有索字 临旧力鸠反正误鸠当作鸩疏不与贤者犯法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九叶左六行】宋板无此十九字 谓顦顇忧国也【十叶右一行】诸本顦顇作憔悴补遗古本注葬丧之大事下有也释文临旧力鸠反【七叶】鸠作鸩疏礼谓有知【九叶右九行】宋板谓作为 大夫以下适甸师氏【十叶右三右】下作上 阍杀吴子余祭【左二行】杀作弑

兵车不式至德车结旌

考异古本注不崇敬下亦兵车下乘车下共有也字释文绥耳崔反元文崔作隹疏绥谓垂舒散之也【十叶左八行】宋板垂舒作舒垂正嘉同

史载笔至各司其局

考异古本经左青龙青作苍注书具之属下则士众知所有下水鸟下士师谓兵众下士或为仕下共有也字盟要之辞下主指者下共有之也二字 虎取其有

威勇也虎下有皮字 释文 貔执夷反虎属元文无反字谨按执夷兽名认为翻切陋亦甚矣疏逢值之礼【十三叶右一行】礼下诸本有也字 左东右西朱雀【二行】宋板西下有也字雀作鸟下用雀同 始前旣敌【十四叶右一行】既作就

父之雠至不同国

考异古本注父者子之天下杀之乃止下或为朋友下共有也字 杀之备下有之也二字 讐不吾辟辟作避疏○使呉首兵【十五叶右九行】谨按文接于上圈当删去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宋板】

四郊多垒至士之辱也

考异古本注则多垒下有之也二字 不能安下有也字 荒秽也荒下有犹字疏独为大夫之辱【十六叶右一行】宋板辱字下有不云士辱者但大夫官尊入则与君同谋出则身为将帅故多垒为大夫之辱三十字

临祭不惰至必自彻其俎

考异古本经祭服敝则焚之敝作弊下皆同注必已不用下有也字 不知鬼神之所为作不敢知鬼神之所为也疏大夫以下或人归之【十六叶左三行】宋板或下有使字

卒哭乃讳至入门而问讳

考异古本经入竟而问禁竟作境注大夫有名恶作其大夫有名石恶 春秋不非下有之也二字 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作言征不言在言在不称征之也不至于祖名下此谓庶人下失事正下于下则讳上下共有也字 孝子闻名心瞿瞿作惧 犹讳祖下有耳之也三字足利本亦有耳字 不辟家讳尊无二也宋板足利本共无也字 辟君讳也君作公 为有事于高祖为作谓 质犹对也也上有之字 于宫中言辟之下有耳字足利本同 禁谓政教下有之字国城中也也上同疏改为熊君【十八叶右七行】宋板君作居正德本同逮事王父母者【八行】谨按崇祯本逮上有阙捡诸本与

上文相接非有阙误也 问讳而以门为节者【十九叶左三行】节作限

外事以刚日至卜筮不相袭

考异古本经卜筮不相袭下有也字注居内为阴下小事筮下共有之也二字 孝子之心下命龟筮辞下求吉不过三下共有也字 冠取之属也取作娶也上有之字下卜取放此疏七百年十茎【二十一叶右二行】宋板十茎上有生字 九曰筮旅【二十二叶右三行】旅作环正德本同谨按为是 郑注古人【同上】古作占 吉乃宫戒【二十二叶左三行】宫作官正德本同谨按作官为是少牢注官戒戒诸官也 尔泰筮有常【二十三叶右三行】常下有者字 鲁郊转卜三正【二十四叶右七行】转作博 周五月得一吉【九行】一作二谨按今以公羊传注考之转作博一作二皆为是

龟为卜防为筮

考异古本经畏法令也定犹与也也上共有者字足利本同注无非之者下有也字

君车将驾至不上于堂

考异古本注且为马行下展軨具视下共有之也二字白已驾下调试之下车上仆所主下攘古譲字下备

制非常者下则下歩行下同爵则不受下共有也字谓羣臣陪位侍驾者谓上有辟字 君式则下歩行足利本作君式则下歩下行 自下拘之拘作抱谨按古本拘作抱与经文不合足利本行上有下字亦似非也非挚币也挚作贽疏言与中服相次序是也【二十七叶左三】

【行】宋板无是字 至于大门者君至外门【二十八叶右二行】下至字作最正嘉同 则自下而拘之者【二十八叶左三行】无而字 男子倚乘妇人坐乘【九行】妇人上有而字 犬则执緤马则执勒【二十九叶右一行】緤作绁勒作靮

补遗宋板疏必欲右者【二十七叶右八行】宋板欲作从

故君子式至齿路马有诛

考异古本注未至而下车下不诬十室下世人乱之下恶空其位下远嫌下为若自矜下为惑众下谓轮转之度下巂或为繠下入国不驰下彗竹帚下路马君之马下共有也字 驰善躙人也躙作蔺宋板正德足利本皆同嘉靖本作躏 御当作迓迓作讶宋板足利本同下皆放此 蓌则失容节蓌下有拜字足利本同 君存作君在 奇车猎衣之属作奇车犹猎车之属也足利本衣作车无犹字也字 嶲或为繠繠作橤宋板同为掩在后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齿欲

年也作齿欲知年也足利本同 诛罚也也上有之字释文跛披我反元文披作波疏吉车为平生时所乘【三十一叶左一行】宋板为作谓 死葬时用为魂车【同上】用作因卢氏云不如法者之车也【三十二叶右五行】法作御正嘉同则前十六歩半也【三十二叶左一行】也作地正德本同 则有责罚也【三十三叶右六行】有作被

补遗释文为其于伪反下注为惑为掩同【二十九叶】注下有为若二字疏既不空左改亦【三十三叶右四行】宋板改作故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五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湛若水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吕柟
  卷四十八【起昭公十七年尽十九年】·杜预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林语堂
  卷八十九·山井鼎
  卷九·李光坡
  卷五·僧祐
  观察品第六之二·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十·欧阳竟无
  ○戒憍奢意第二·玄觉
  序·觉岸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二·圆悟克勤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五·钱澄之

    陈谱略【陈者太皥虙戏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頼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妫满于陈都于宛丘之侧与黄帝之后封于蓟尧之后封于祝者共为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无名山大泽西望外

  • 初集卷三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一百三首【丙寅六】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廸韵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纱?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昔

  • 卷十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八     宋 陈起 撰敖陶孙上 陶孙字器之号体斋长乐人为太学生题诗三元楼吊赵汝愚为韩侂胄所捕亡命江湖侂胄败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官泉州签判有臞翁集见遗书本王士祯云臞翁古诗歌行颇

  • 卷二百二十一·表第十二·脱脱

        宗室世系七      《宋史》 元·脱脱等

  •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下·佚名

    宋孝宗二乙酉乾道元年春正月辛亥朔,车驾诣圆坛行礼,端诚殿受贺毕,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钱端礼等同班奏事于后幄。上宣谕曰:『宿斋日大雪,及飨京灵、太庙、圜丘,幸得晴霁礼成。』端礼等奏曰:『斯实陛下诚意格天。』端礼等退

  • 五一三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获应禁各书解京销毁折·佚名

    五一三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获应禁各书解京销毁折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初六日贵州巡抚臣觉罗图思德跪奏,为续获奉禁各书,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窃臣钦奉谕旨,饬查违碍书籍,业经先后查获应禁各书,两次缮折具奏,解京销毁在案。兹

  •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佚名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臣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谕:据杨景素奏

  • 桓温传·房玄龄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

  • 长孙晟传·魏徵

    长孙晟,字季晟,生性通敏,略涉书史,善于骑射,矫捷过人。 当时周朝崇尚武艺,贵族子弟都因有武艺而觉得了不起,每每与他骑马射箭,那些人都在他之下。 十八岁,任司卫上士,初不出名,人们还不认识他。 只有隋高祖一见他,就嗟叹不已,于是

  • 江阳王元继传·李延寿

    献文帝将南平王元霄的第二个儿子继、字世仁的作为江阳王吐根的后嗣。袭爵为江阳王。宣武帝时,元继任青州刺史,他随便把别人家的女儿拉来给自己的家僮当妻子,又强让好人家的女子当奴婢,因而被御史弹劾,免除官爵。  当灵太

  • 八、嘉庆朝之叛乱(摘录)·汪荣宝

    海贼之起原当教匪发难、西北骚动之际,而东南沿海有海贼之乱,共剧烈盖亦不下于教匪。自康熙二十四年海禁大开,内外市舶往来江、浙、闽、粤沿岸者不绝。及乾隆末,安南阮光平父子以力征经营得国,生财政上之困难,不得已而以盗贼

  • 第一章 满人当权·辜鸿铭

    位于帝国首都的翰林院是中国的牛津,整个帝国的知识分子精英都在那里,此地因而堪称知识精英荟萃的宝地。这个翰林院,正是我所说的“中国牛津运动”的策源地和总部。对于那些参与、坚持这场运动的年轻翰林们,我们

  • 卷之十九·佚名

    尚溫王即位元年【大清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月元旦,日食。即位元年正月元旦,因日食,故諸凢典禮於初二日舉行。方日食之時,主上扮粧慎待,復圓之刻改服。且又在職王子以至諸役人等奉命冠帶,各在該衙謹慎,待復圓之刻退衙。褒賞與那

  • 卷九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恤穷上 书周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臣若水通曰此周公作无逸以训成王之言也蔡沈传曰依者指稼穑而言小民所恃以为生者也农之依

  • 搔首问·王夫之

    “知仁勇之仁,乃君子成德之极;清任和之清,为学者入德之基。”此思宗皇帝与黄公道周论学语也。天下不知有清,而上不能全其仁,以致于倾覆,哀哉!壬辰冬,于安定侯所见思宗皇帝御书硬黄龙纹笺,书唐人“天涯尽处无征

  • 古文尚书冤词卷八·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古文皋陶谟栞木作刋木无傲作无教天叙五典作有典五庸作有庸明威作明畏根食作艰食绘作防薻火黺□作藻火粉米采政忽作在治忽帝曰无若丹朱傲禹曰娶于涂山删帝曰禹曰四字随山栞木此说文也【见前】无傲逸

  • 卷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幻住明禅师语录幻住明禅师语录卷二嗣法门人清尚等编小参住仙人山小参。天圆拽杖到邻阳,及第开张选佛场,幸遇众檀诚弼护,方能如是广宣扬,情与无情一躯,佛并众生不二,当体全现,逢缘立宗,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有

  • 元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元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