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

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照臣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谕:据杨景素奏,东省采访遗书,两次进呈书籍,内有借抄原本一百余种,同拣存未解之书五十余种,遵奉谕旨,赍发各州县,转饬各原主收领,取有领收附卷,并无遗漏,亦无胥役从中滋弊等语。所办甚是。曾经降旨,令各督抚将各家拣存之书,令承办书局人员逐一查验,按照所呈原单造册,先行发还,并饬该管官严行稽查,仍将如何还给及何日给完之处,具折覆奏。嗣据各省督抚陆续具奏发还遗书,俱已给领完竣。惟海成及裴宗锡折内,有现在饬令各属将本家领状报查,统俟报全之日,查明另行专折奏闻等语。迄今未据奏及。该省是否全行给领?有无收字可凭?海成尚任江西,何以未经再奏?安河裴宗锡虽已调任贵州,闵鹗元到任后此事曾否查及?着传谕海成、闵鹗元详悉查明,遇便覆奏。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臣查搜罗遗书,其拣存未解者,自应查照原单,先行发还。今江省初次发还拣存书六十五部,已据承办书局委员按照原单,发还各县,转给本家收领,经臣恭折具奏,并声明统俟报全之日,再行奏闻在案。

嗣又二次发还拣存书四十四部,三次发还拣存书五十七部,亦据局员查照原单,发县转给,均据各属陆续呈缴本家收领,先后详司存案,并无遗漏,亦无胥役滋弊情事。至第四次发还拣存书有二百三十一部,第五次有三百四十六部,兼有不应缴销之板片,均应发还。据局员查照原单,逐一包封,注明先后,亦发交各县,转给本家收领。所有领状,现据各县陆续呈缴,尚未齐全。兹又有拣存书三百七十六部,应作为第六次发还,现在接续办理。至拣存价买书一千七百二十九部,毋庸给还。臣谬以前后牵连未竣,拘泥未奏,致奉谕旨饬查,臣实不胜惶悚。此后,按次发还各书籍,一经取全领状,卽当于恭进书籍折内,将发还取全领状数目缘由,随折声明,恭呈圣鉴。

所有臣现在办理缘由,理合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九十三·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一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宋史全文卷三·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四十·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卷九·鄂尔泰
  绎史卷十二·马骕
  一〇一 自己的工作四·周作人
  七十七、—天的临时记者·包天笑
  第五章 潜往东北 四 白河偷渡·溥仪
  垣护之传·沈约
  刘宣传·宋濂
  卷三十三 河决之患·李有棠
  卷35·陈邦瞻
  羊祜·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475_1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李德裕   磬筦歌大吕,冕裘旅天神。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卷4

  • 卷十九·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九    宋 吕本中 撰次曾宏甫九日韵 僧园晓色散栖鵶强起新诗整复斜正想故人披宿雾忽蒙佳句洗昏花旧游往往违心事老病昏昏漫岁华辜负重阳一尊酒且来占雨又朝霞 九日赠曾宏甫二絶 荼花

  • 卷三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权德舆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裵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

  • ●卷一百九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   起绍兴八年十二月一日癸丑,尽其日。   太府寺丞某人再上书。   《书》曰:臣去年十月尝上收陈狂瞽之说冒千圣听继蒙睿恩召臣赐对擢臣太府今巳全年臣之说曰:臣闻天下事成败得失在理不在形形者

  •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九·佚名

    太宗二南平公主【张唐英】太宗论治之隆替不由于乐【温公】充容徐氏上疏【孙之翰】大征天下名儒为学官【吕温 刘禹锡 范祖禹】突厥【范祖禹】康国求内附不从【范祖禹】髙丽【范祖禹 孙之翰】薛延陁【温公 范祖禹】

  • 李安传·魏徵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 父亲李蔚,仕北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 李安很漂亮,善骑马射箭。 北周天和中(566~571),开始作官,任右侍上士,袭爵为襄武公。 不久授仪同、少师右上士。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把他带到自己身

  • 阿荣传·宋濂

    阿荣,字存初,姓怯烈氏。其父按摊为中书右丞。阿荣自幼就侍奉武宗,加入宿卫禁军,后官至湖南道宣慰副使。温迪罕为湖南宣抚使。事无大小都交阿荣主持办理。当时各郡发生饥荒,阿荣把自己的俸禄拿一部分买米煮粥,赈济饥民。广西

  • 郊事對第七十一·苏舆

      廷尉臣湯昧死言:臣湯承製,以郊事問故膠西相仲舒。臣仲舒對曰:“所聞古者天子之禮,莫重於郊。郊常以正月上辛者,所以先百神而最居前。禮,三年喪,不祭其先,而不敢廢郊。郊重於宗廟,天尊於人也。《王製》曰:‘祭天地之牛繭栗,宗

  • 论《牟子理惑论》·胡适

    &mdash;&mdash;寄周叔迦先生叔迦先生:前承先生赏饭,因事不能到,想能蒙先生原谅。今日细读大作《牟子丛残》,佩服之至。梁任公先生的&ldquo;辨伪&rdquo;,未免太粗心,殊为贤者之累。如云此书&ld

  • 卷四十二·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二天子之孝敬亲【臣】按圣圣相传之心一敬而已唐虞君臣之交儆伊尹傅説之告其君与夫文武之家法述之周公而受之成王昭于书策播于诗歌亦惟反覆于敬不敬之分以为

  • 卷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朱子曰伏羲仰观俯察见隂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

  • 附錄十誦比丘衆學法三本類勘表·欧阳竟无

      十誦比丘衆學法  梵本     有部本     藏本   〈一百一十三戒〉 〈一百一十三戒〉 〈九十九戒〉   〈一百一十二戒〉   一不高着內衣   一       二       二   二不下着

  • 佛说华手经卷第八·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众杂品第二十七  佛告舍利弗。有四救法。何谓为四。怖畏众生如来能救。入邪径者圣道能救。诸恶业者念处能救。在八难者菩萨能救。是名为四。舍利弗。有四安法。何谓为四。生得值

  •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延寿

    夫因相立名。因名显相。名已广辩。识相如何。答。诠表呼召。目之为名。行状可观。号之曰相。第六分别事识是名。取境染心是相。第七现识是名。无明熏妄心是相。第八藏识是名。心清净是相。第九真识是名。体性不改是相

  •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宁全真

    题为宁全真授,林灵真编。三百二十卷。据林天任所著灵真行状,谓灵真曾为温州路道录,退居琳宇,“为济度之书一十卷,符章奥旨二卷”。与实际三百二十卷不符,元明时道流续有增订,成此巨帙。凡开度,祈禳,设坛,醮仪,炼度,消

  •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彼时世尊,於後夜起三昧正受。号离垢光。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亦以普明三昧。弥勒菩萨导众大士普显三昧。於是贤者舍利弗。後夜寤起自出其室。发心往诣文殊

  • 禅林宝训·净善

    凡四卷。南宋净善重编。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惠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凡三百篇,各篇终皆记其出典。本书始为妙喜普觉、竹庵士圭二禅师于江西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