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九

昭公二十年

考异足利本经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卢卒卢作庐永懐堂同传郳申出奔郑申作甲永同 公説告晏子告下有于字 县鄙之人入从其政谨按足利本入下补国字不知据何本也 偪介之关暴征其私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征异本作刑 古者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者作若永同注光欲杀僚不利员用事杀作弑宋板永懐堂同 公孟灵公兄也孟作子恐非 鸿駵复就公乗駵下有魋字永同 霄从公故谨按诸本皆然惟林直觧作宵为是是则谓前文析朱鉏宵从窦出也 皆未死而赐諡及墓田终而言之无未字而字艺法制也言在政无法制在作布永同 齐益也泄

减也齐作济永同减宋永正嘉作灭恐非释文弑申志反【五叶】元文弑作杀 慼干厯反【六叶】干作千 嫡本又作适【同上】上作适 一本作终夕与燎【九叶】夕作多 愧本又作媿【十四叶】上作媿 刈本又作艾【同上】上作艾 田本亦作佃音同【十七叶】作自佃音田本亦作田 爽鸠氏之乐一本作乐之【二十五叶】作爽鸠氏乐之一本作之乐 毋本又作无【同上】上作无疏今贾又云【一叶左八行】宋板贾作賛谨按疏所引用有曰合賛者或作令賛未知孰是据宋板贾作賛则今字令若合误 当时写误耳【六叶右三行】作转 下文终夕与于燎【九叶右三行】文作云 又注哀十一年云【九叶左五行】一作二为是 孔子是时四十知未有子张【十叶左九行】知作一谨按正嘉误一作之万厯妄改作知崇祯本袭之 疟热寒□作【十三叶右一行】□作休正嘉同 帝言闰从全数【六行】闰作问正嘉同 关界上之关【十六叶右五行】下关作门 则一气不止为歌吹【十六叶右五行】止作主正嘉同 则与服少异【六行】少作不正嘉同 以其防清事之象也【二十叶右二行】防作徴正嘉同 宣气而芽物也【二十叶左六行】芽作牙正嘉同谨按律厯志作牙 而使隂气夷当伤之位也【二十一叶右一行】谨按律厯志注夷亦伤也位作物 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隂泠道舜祠下得白玉管【五行】文作大泠作呤正嘉共同 月之所在辰为农祥【二十二叶右八行】为作马正嘉同为是谨按此疏所引国语之文考之元文宋板正嘉有误万厯崇祯本稍是 日月合宿于箕十度【二十二叶左四行】十作一正嘉同 九歌之书尚书大禹谟【二十三叶左六行】上书作事 犹应伐有人矣【三十五叶右三行】伐作大正嘉同万厯作代

补遗宋板 颍州长平县州作川足利本同释文燎九召反【九叶】九作力 周疏本【二十三叶】疏作流 尽杀之本或作尽之杀衍字【二十五叶】作尽之本或作尽杀之杀衍字疏独使员【五叶右一行】宋板员作更 未成著【八行】成作咸 南北之揆七同也【二十二叶右九行】同作月 为南北之揆七同也【左七行】同作月 有七同也【同上】同作月 九于无善【二十六叶左一行】九作大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一

猜你喜欢
  闵公(元年~二年)·谷梁赤
  大质第三十六·佚名
  第一章 人生之苦·梁启超
  不要不懂装懂·孔子
  進春秋集義表·李明复
  齐大饥(1)·戴圣
  第1章·老子
  卷十六·苏辙
  书义断法卷五·陈悦道
  成色与分两·钱穆
  (十六)微子篇·钱穆
  卷四十七·道世
  成唯識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金刚般若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晫·唐圭璋

      晫字处微,绩溪人。生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开禧中,尝一至阙下,不就举试而归。栖隐山中,结庐曰环谷。嘉熙元年(1237)卒,年七十六。著有环谷存稿。里人私谥曰康范先生。   贺新郎   次韵初夏小集   田舍炉头语。便如

  • 序·李渔

    秦汉近古既久,文章一脉,遂移任于唐宋八家。秦汉宜古,八家宜今,虽君子才人,不能越其规彀。有明几三百年,不察秦汉所以浑异之故,又不察八家所以昌明之故,负今人之胸臆,袭古人之毛肤,浑异之气不一见,而昌明之言已尽失。满世颦巧,不分

  • 提要·汪晫

    【臣】等谨案康范诗集一巻宋汪晫撰晫字处防以字行绩溪人当开禧间隐居县之环谷给事袁甫守徽州闻晫名求见不得叅政真徳秀属绩溪令李遇求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值徳秀卒事遂寝晫卒年七十六李遇私谥之曰康范先生是集末有晫三

  • 卷八十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四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三大家杜甫题张氏隠居【开元二十四年后游东都作】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歴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逺害朝防麋鹿游乗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

  • 志第九 音乐二·刘昫

    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安乐》者 ,后周武帝平齐所作也。行列方

  • 卷第六十一·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五十四宦官韩赞周(卢九德) 李国辅 高起潜 王坤 庞天寿(传阙)夏国祥(传阙) 张福禄(全为国)(传阙)韩赞周(卢九德)李国辅高起潜王坤庞天寿(传阙)夏国祥(传阙)张福禄(全为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一·陈厚耀

    晋 昭公纪年 晋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中行穆子围鼓【晋昭公五年】鼓人有以城反者不许军吏曰师徒不勤可得城奚故不受曰有以吾城反者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我独奚好焉赏所甚恶是失赏也若所好何若不赏是失信也奚以示民

  • 二百七十七 内务府奏审拟桑额等设计逮捕曹(兆页)家人吴老汉一案请旨摺·佚名

    雍正五年闰三月十七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案查审理内府佐领.管辖番役处值年郎中鄂善、常保禀送桑额与索住合谋,央烦番役蔡二格等设计逮捕吴老汉一案。 据萧林供称:我原系江宁织造府库使。有桑额等之家人,名叫吴老

  • 刘崧传·张廷玉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原名楚。他家贫却学习十分努力,寒冷时没火御寒,手皲裂,但抄录文章丝毫未停止。元朝末年乡试中举。洪武三年(1370),举荐为经明行修,改成现在的名字。太祖在奉天殿召见了他,授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到镇江征

  • 一一七、孟子自梁返齐考·钱穆

    孟子在威王世先已游齐,(已详《考辨》第九十八。)其后至宋过薛归邹至滕而游梁。惠王卒,襄王新立,孟子见襄王,谓其不似人君,乃遂自梁返齐。则威王已死,正宣之初立也。金履祥《四书考异》引《列女传 母仪篇》曰:“孟子道既通

  • 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九世职表【二】镶黄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

  • 卷07·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卯,遣使分赈诸州。是月,视学。诏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贤像,自为赞,书于孔、颜座端,令文臣分撰馀赞,屡临视焉。尝谓侍臣曰:“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于是臣庶始贵文学。帝尝讲求辅弼,谓左右曰:“朕

  • 卷首·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卷首看左氏规模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能如此看则所谓先立乎其大者然後看一书之所以得失试以隐公六七年间考之事事皆备所谓一代之所以升降者春秋之

  • 大哀品第六·佚名

    佛复告总{敖力}王菩萨。菩萨有十六事。常以大哀加於众生。何谓十六。於是菩萨除见贪身。众生处在若干邪见,则为断去迷惑疑业。为说经法。是为菩萨兴发大哀愍於众生。众生处在虚伪颠倒。非常想常。苦想为乐。无身想身。

  •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初分坚等赞品第五十七之四复次诸天子。极喜地离故。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离。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雲地离故。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离。诸天子。极喜地离

  • 卷九十三(後秦三藏法师罗什译)·佚名

    △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名曰善臂。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礼已卻坐一面。尔时世尊,告善臂菩萨言: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何等六。檀波罗蜜。尸波罗

  • ○三乘渐次第七·玄觉

      夫妙道冲微。理绝名相之表。至真虚寂。量超群数之外。而能无缘之慈。随有机而感应。不二之旨。逐根性以区分。顺物忘怀。施而不作。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设教多途。无乖一揆。是以大圣慈悲。随机利物。统其幽致。

  •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尔时佛告摩诃刹头诸天人民。皆一心听。佛言。人身难得。无为道亦然。佛世难值。吾本从阿僧祇劫时。身为白衣累劫积德。每生自克展转五道。不贪财宝弃身施与无所爱惜。自致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