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晫

  晫字处微,绩溪人。生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开禧中,尝一至阙下,不就举试而归。栖隐山中,结庐曰环谷。嘉熙元年(1237)卒,年七十六。著有环谷存稿。里人私谥曰康范先生。

  贺新郎

  次韵初夏小集

  田舍炉头语。便如何学得、三变美成家数。村酒三杯狂兴发,拔剑偶然起舞。只么也、迎寒送暑。待草万言书上阙,似忧端、倚柱东邻女。卿相事,未易许。

  渔歌且和芙蓉渚。又何须、淫辞媟语,诃风诋雨。劝人生、且随缘分,分外一毫莫取。那富贵、由天付与。身蹈危机犹不觉,如布衣、自在都无阻。空博得,雪千缕。

  蝶恋花

  秋夜简赵尉借韵

  午夜凉生风不住。河汉无声,时见疏星度。佳客伴君知未去。对床只欠潇潇雨。

  素月四更山外吐。金鸭慵添,消尽沈烟缕。料想玉楼人念处。归舟日望荷花浦。

  念奴娇

  清明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

  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

  水调歌头

  次韵荷净亭小集

  落日水亭静,藕叶胜花香。时贤飞盖,松间喝道挟胡床。暑气林深不受,山色晚来逾好,顿觉酒尊凉。妙语发天籁,幽眇亦张皇。

  射者中,弈者胜,兴悠长。佳人雪藕,更调冰水赛寒浆。惊饵游鱼深逝,带箭山禽高举,此话要商量。溪上采菱女,三五傍垂杨。

  如梦令

  次韵吴郎子信残春

  几点弄晴微雨。翳日薄云来去。断送一番春,满径杨花飞絮。无语。无语。还是旧时院宇。

  贺新郎

  开禧丁卯端午中都借石林韵

  贴子传新语。问自来、翰林学士,几多人数。或道江心空铸镜,或道艾人如舞。或更道、冰盘消暑。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宫中、鬥草盈盈女。都不管,道何许。

  离骚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龙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谁肯向、贴中道与。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难阻。写此句,绛纱缕。

  又

  环谷秋夜独酌

  夜对灯花语。且随宜、果盘草草,两三杯数。翠玉环中园五亩,自唱山歌自舞。况今夜、尊前无暑。何用食前须方丈,更后车、何用婵娟女。这闲福,自心许。

  蓼花芦叶纷江渚。有沙边、寒蛩吟透,梧桐秋雨。羡甚满堂金玉富,未可学人渔取。怕天也、未曾相与。豹遁蛟藏泉可濯,有鬼神、呵护盘之阻。鲜可食,脍银缕。

  鹧鸪词

  春愁

  伤时怀抱不胜愁。

  野水粼粼绿遍洲。

  满地落花春病酒,

  一帘明月夜登楼。

  明眸皓齿人难得,

  寒食清明事又休。

  只是鹧鸪三两曲,

  等闲白了几人头。

  念奴娇

  汪平叔、王季雄、戴適之环谷夜酌,即

  席借东坡先生大江东去词韵就饯平叔赴任南

  陵尉。

  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

  看取东野诗成,南昌书就,奈征车催发。后夜山深何处宿,红豆寒灯明灭。一老堪怜,两生未起,应念星星髮。风传佳话,花村无犬惊月。

  西江月

  次韵李明府见寿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载将新意寿幽人。红袖持杯劝尽。

  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殷勤多谢祝长春。一笑东风夜静。

  沁园春

  次韵李明府劝农

  民吾同胞,剖破藩篱,元是大家。故见之诰诏,视如子弟,谆勤恳切,悃愊无华。孝悌力田,职当劝相,起早非干为看花。亲酌酒,老农唯诺,句句仁芽。

  晓来犹觉寒些。看雨湿风吹旗□斜。笑吾生八十,尽谙农事,公筵既彻,更共烹茶。高唱豳风,敬酬令尹,王道桑麻乐有涯。春务急,见溪头杨柳,已可藏鸦。

  如梦令

  属纩遗语

  一只船儿没赛,七十六年装载。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无碍,无碍。匹似子猷访戴。

  江城子

  咏木犀

  可是东风、当日欠商量。百紫千红春富贵,无半点,似渠香。

猜你喜欢
  空轩诗话 全文·吴宓
  ●卷二·钱振锽
  第三折·秦简夫
  卷七·陈肇兴
  七言巻二十·洪迈
  卷十九·冯惟讷
  临江仙·胡适
  卷三百二十七·曹学佺
  卷九·曹学佺
  卷三十六·陈邦彦
  御选元诗卷六十七·康熙
  卷上·惠洪
  ●霓裳续谱 万寿庆典(乾隆五十四年备)·王廷绍
  ●桃花人面·沈泰
  第三十三出 计议归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外扮王长者领家童上)(王长者诗云)箱内绫罗库内珍,盈仓米麦广收屯。诗酒笙歌丛里过,在城几个富豪民。小生姓王名真,字彦实,乃弘农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家中颇有资财。郭外多增田土。只因平生忠厚,敬

  • 巻三·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三明 李蔉 编苏轼二百四十五首古离别送苏伯固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夜逐君还梦绕湖邉路雷州下居近流水水巢依岭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

  • 天台集原序·李庚

    州为一集在昔有之近嵗东南郡皆有集凡域内文什彚次悉备非特夸好事资博闻也于其山川土宇民风士习互可攷见然则州集其地志之遗乎天台以山名州自孙兴公赋行江左迨今千禩大篇舂容短章寂寥未闻省录之者予来经年思防稡为一编

  •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二李颀李颀东川人家於颍阳擢开元十三年进士第官新乡尉集一卷今编诗三卷湘夫人九嶷日巳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佳期来北渚捐佩【一作玦】在芳洲塞

  • 所安遗集·陈泰

    (元)陈泰 撰天马赋【考试官评曰气骨苍古节悠然疑熟于楚辞者然不免悲叹意必山林淹滞之士天门洞开天马可以自见矣】若有龙兮渥洼之子荣河之孙产自月窟来于大宛筋权竒而虎脊兮肉磊磈而峰观精神变化不可测兮上贯乎星房之垣

  • 卷三百六·列传第一百九十四·阉党·张廷玉

        ◎阉党   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

  • 卷三百八十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六月辛丑盡是月壬子   六月辛丑,詔:「尚書左右曹,各輪郎官一員宿直。其省、寺、監官輪宿,除祕書省、大理寺、國子都水監依舊外,餘並罷。」以刑部郎中杜紘言宿官夜無職事,而有燈燭之虞也。   壬寅,禮部

  • ●崇祯实录卷之八·佚名

    怀宗端皇帝(八)崇祯八年春正月壬子朔,左良玉于汝州、南山逐贼,斩获甚众。甲寅,兵部职方主事贺王盛再劾温体仁奸庸误国;谪外。叛兵焚五台,流盗掠沔、洋、城固、南郑。唐通战沔县,斩二百余级;左光先战城固,斩百四十五级。丙辰,命吏

  • 通志卷五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二三公第一三公总序【四辅二大附】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疑后丞左辅右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

  • 第六章 侵略金国·冯承钧

    汗问金使曰:“新君为谁?”金使曰:“卫王也。”汗南面唾曰:“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即乘马北去,遂决意南侵。金留守胡沙虎弃城突围遁去;蒙古军以精骑三千蹑其后,金兵大败。进至翠屏口,成吉思汗复遣

  • 聘礼第八·佚名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使者再拜稽首辞,君不许,乃退。既图事,戒上介,亦如之。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  宰书币,命宰夫官具。及期,夕币。使者朝服,帅众介夕。管人布幕于寝门外。官陈币,皮北首,西上

  • 学庸正说卷中·赵南星

    中庸正说上天命之谓性章中庸首章眀道之原以示人谓理必知所本而后可以共学名必知所自而后可与尽义今夫性道教之名人皆知之而鲜知其所以名也夫太极浑沦无外而理为之纲维主宰以成夫造化曰天天之所以赋与万物而不能自已者

  • 第十五章 及时婚配·佚名

    苏郡守陈公鹏年谕民曰。男女婚媾。聘娶各随其力。奁赠亦称其家。便可及时嫁娶。早遂室家之愿。乃吴俗陋习。女家讲财礼。男家问嫁赀。遂有不肖媒妁。从中煽惑。一时轻听。异日或因聘娶无力。或因奁赠无赀。彼此论财。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卷第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上明华藏中央之剎种以为主剎。次下明十方右绕之伴剎。乃右旋十海。即绕处

  • 第二章 佛陀调伏龙及悬记·佚名

    又应供厚德正觉者接近憍萨罗之最上都城,住须达多(给孤独)之园。(一)于彼逝多林,佛陀法王发光者见一切世间,御览最胜之丹巴般尼岛(二)经[成道后]五年赴丹巴般尼之地,驱逐[恶鬼]阿瓦鲁达迦等,自行岛空虚。(三)然今于岛上属山、海蛇等相互

  • 壬归·佚名

    《壬归》七卷,卷一提纲例约、卷二壬占易简例约、卷三谋望门、卷四婚姻门、卷五农事门、卷六出行门、卷七三才门。按于公先生所言,大六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最为古老的绝学,《壬归》则堪称大六壬学术体系的纲领。《壬归

  • 玉支肌·天花藏主人

    白面书生,红颜女子,灼灼翩翩非不美。若无彩笔附高名,一朝草木随流水。江梦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闲将人品细评论,果然独有才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