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秦汉近古既久,文章一脉,遂移任于唐宋八家。秦汉宜古,八家宜今,虽君子才人,不能越其规彀。有明几三百年,不察秦汉所以浑异之故,又不察八家所以昌明之故,负今人之胸臆,袭古人之毛肤,浑异之气不一见,而昌明之言已尽失。满世颦巧,不分工拙,西施再起,反诧其捧心之谬。此屠、汤诸前辈,所以宁谢文名,而必为传奇以表异也,屠、汤既往,袭取屠、汤者,又掩伏于《昙》、《梦》之间,犬吠驴鸣,莫知所底,亦如前人之袭取秦汉。此笠翁所以按剑当世,而为前后八种之不足,再为内外八种以矫之。

予小于性不嗜奇,然遇《蔡》、《崔》、《昙》、《梦》、《四声》等作,未尝不击节流连者,才之驱人使然也。予家寓于燕,十年来,京都人士大噪前后八种,予购而读之,心神飞越,恨不疾觏其人。

岁丁未,予丞于咸宁,笠翁适入关。名士对小吏,其声价相悬,岂止铢镒。然笠翁自耻作吏,而不耻人作小吏,且数数移趾为玉屑谈,尽示生平著述。予阅《资治新书》之首卷,遂拍案狂叫曰:笠翁当今良吏也,抱实际而躬虚务,无心当世也明矣。笠翁曰:予能言之,未必能行之,故舍此而商风雅。遂出《慎鸾交》剧本,属予评。以斯剧也,介乎风流、道学之间,予为人颇近之,故取以相质。予快读数过,不觉掀髯起舞,乃知前后八种,犹为笠翁传奇之貌,而今始见其心也。由是键户熟评,宁详无略,华、王、侯、邓四片心肝,已为作者提出;而作者一片心肝,又似为予提出。笠翁视之,不觉抚膺称快。由是贡予为有道,美予为知言。说项之私,噪耳于名公大人。而在上诸公之覆予者,向以腐儒恤之,后以才士怜之。于是咸丞厅壁,斝斝乎非俗吏已。

嗟乎!笠翁不矜抱负,惟解怜人,人苟鲜恶而即称为善。斯名士之心乎,抑大吏之心乎?予固谓笠翁为当今良吏,惜乎有蕴莫展,而徒使建帜于风雅之坛。笠翁之以传奇著,犹予小子之以咸丞著耳!或谓;“子不胪指词蕴之所在,但琐述交谊云何?”曰:评已载矣,评叙词之所由作,此叙评之所由起也。

匡庐居士云中郭传芳拜手撰

猜你喜欢
  魏掞之·唐圭璋
  汪藻·唐圭璋
  筠溪乐府 全文·李弥逊
  第十八出 变饷·李渔
  ◆傅广文若金(清江集)·顾嗣立
  卷三·黄希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徐志摩
  初集卷二十一·乾隆
  卷十六·梅鼎祚
  卷一百二十三·曹学佺
  巻六·李蓘
  后集卷三·孙存吾
  卷二十七·陈邦彦
  卷三十 【金遗老】·陈衍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端义·唐圭璋

      端义字正夫,自号荃翁。郑州人,居姑苏。生于淳熙六年(1179)。端平中,应诏三上书,坐妄言,韶州安置,复谪居化州而卒。有贵耳集三卷。   失调名   怨春红艳冷。   倦寻芳   晓听社雨,犹带馀寒,尚侵襟袖。插柳千门,相近禁

  • 卷四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文徴明【十五首】徴明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徴仲长洲人以岁贡入京用荐授翰林待诏卒私諡贞宪先生有甫田集【顾华玉云徴仲七言诗惬当飘逸唐风宋语两相融化自是一机轴也又云文璧

  • 御选宋诗卷四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八七言律诗四苏辙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纎纎岩花寂歴飘琼片庭桧萧疎漏玉蟾帝子暮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唐玉真公主修道扵此山

  •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张廷玉

        陶安牛谅 答禄与权 张筹 朱梦炎 刘仲质 陶凯 曾鲁 任昂 李原名 乐韶凤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元至正初,举江浙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

  • 路史卷四十三·罗泌

    馀论六孔子生日何惑乎?儒学之衰乎。皆儒者之不自尊,其道之所致也。夫圣人之礼法行乎?天地之间万物赖之,而相生养者也。一日:或息则日月为之孛蚀,隂阳为之错缪,山川企走咸失。其所岂止臣贼,其君子贼,其父而已哉。顾佛何为?而且与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一·陈乃干

    徐闇公先生传东海先生传徐都御史传书鲒埼亭集徐闇公传后明封光禄大夫柱国少师都御史徐公神道碑祭大中丞闇公老祖台老社翁文祭文庚午冬书稿华亭徐闇公先生诗文集序徐闇公先生诗集后序钓璜堂存稿目录徐闇公先生传同安林

  • 卷二十·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灵景经略小国【晏子相齐附】襄公二年春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夏齐姜薨

  • 一二六 二马之余·周作人

    上边讲马幼渔的事,不觉过于冗长,所以其他的马先生只能写在另外的一章了。马四先生名叫马衡,他大约是民国八九年才进北大的吧,教的是金石学一门,始终是个讲师,于校务不发生什么关系,说的人也只是品凑“二马”的人数,拉来充数的

  • 卷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九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广言路下上哲宗乞诏内外百官条陈本职及所经历利害          范纯仁臣伏覩六月二十三日诏书应中外臣僚及民庶并许实封直言朝政阙失民间疾苦者有以见圣心求

  • 第五十一卦 震 震为雷 震上震下·佚名

    震:亨。 震来萀萀,笑言哑哑。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 震来萀萀,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 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 初九:震来萀萀,后笑言哑哑,吉。象曰

  • 卷八 泰伯第八·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 卷十 乡党第十·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唯记孔子在鲁国乡党中言行,故分之以次前篇也。此篇虽曰一章,其间事义亦以类相从,今各依文解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王曰:“恂恂,温恭之貌。”)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郑曰:“便便,辩也。虽辩

  • 提要·崔子方

    【臣】等谨案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子方字彦直涪陵人为人介而有守黄庭坚极称其贤绍圣中罢春秋取士子方三上书乞复之不报其为是书也大旨谓圣人之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着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乃列一十六门皆

  • 卷六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二     婺源江永撰政事上   通禮十一補洪範九疇次三曰農用八政【八政曰農所以厚生也】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食者民之所急貨者民之所資

  • 全晋文·严可均

    《全晋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67卷,是完整的一部晋代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晋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 孟子集注·朱熹

    宋朱熹撰。全书7卷。此书属《四书集注》一种。书中采录古注,融会诸儒之说;阐发义理,重视名物词义训解,颇有精到之处。孟子集注考证 注释书。宋末元初金履祥撰。成书年代不详,据金氏年谱考,当不迟于至元十七年(1280)。7卷。

  • 禅宗决疑集·智彻

    全一卷。元代断云智彻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系四川夔府智彻(临济宗云峰妙高之法嗣)以自身之体验讲说学道者用心之功夫,并阐明实践修道之方法,以究佛道玄旨,开显本来面目。全篇分为源湛流清门、离尘精进门、却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