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七、孟子自梁返齐考

孟子在威王世先已游齐,(已详《考辨》第九十八。)其后至宋过薛归邹至滕而游梁。惠王卒,襄王新立,孟子见襄王,谓其不似人君,乃遂自梁返齐。则威王已死,正宣之初立也。金履祥《四书考异》引《列女传 母仪篇》曰:“孟子道既通,值梁招贤,乃至梁。既而去梁适齐,齐王以为上卿。”魏源《孟子年表考》以为此刘向据《孟子外书》所述,先梁后齐之证。今按:孟子自梁之齐,其证有不在于此者。据《魏策》:“梁惠王死,葬有日,天大雨雪,群臣谏太子。(《吕览 开春论》亦同。)是惠王葬期即在其卒年之冬,故襄王称太子。若以诸侯五月而葬,则惠王死定在秋前。疑孟子之去,盖距惠王死不久,亦在是年至齐也。(魏氏亦据此策,谓:“惠王实卒于冬”,不悟卒葬不同时也。又谓:“孟子见梁襄正章,明为逾年即位始见新君之时。”窃疑孟子在梁,名望甚高,不必逾年始得见新君。《孟子》书所以称襄王者,以全书襄王只此一见。若亦变文称子,则将无以见其为襄王尔。不得以称襄王,即证其为逾年也。)《孟子 尽心上》,记“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此孟子至齐,威王新死,未及周年之证也。(若宣王已期年除丧,则孟子、公孙丑不复如此问答。又张文虎《舒艺室随笔》卷一,亦谓“短丧即威王之丧”,又言“孟子实两至齐”,惟谓其时犹未见宣王,及梁惠王卒,襄王立,始再适齐云云。则由不知以《纪年》校齐威宣年世,故言不多误。余下说孟子望见齐王之子,正可释张氏未见宣王之疑。

《尽心上》又云:“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又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赵岐注:“范,齐邑也。王庶子所封食也。孟子之范,见王子,还至齐,谓诸弟子云云。”赵氏此注,乃有二误。孟子自范之齐而见王子,注乃谓孟子之范见王子,而还至齐,明与正文相乖,误一也。(阎若璩《四书释地》云:“思《孟子》书法不曰之齐见王子于范,而曰自范之齐,望见王子,下一望字,意者当时最多交质,此以王子出质敌国,路经于范,遂与孟子适相值乎?亦未可定,要之集注于此等处略矣。”又云:“自楚之滕,自宋之滕,与此自范之齐又少不同。盖孟子往齐都,实从范邑起程。未之齐都而于范邑望见齐王之子,乃倒装文法。”据此知阎氏亦悟此注与原文法相乖,而特强为之释也。)详孟子之语,则王子乃嫡子,而注以为庶子。庶子固非甚贵,孟子何以云云,而其后又以鲁君之宋相拟哉?误二也。(《四书大全》辨谓:“齐王之子,与以国而不名,是湣王世子田法章。”此已知齐王之子非庶子,特以不得其时而误说。)盖赵氏先认王子为庶子,因疑庶子当居下邑,遂谓之范见王子矣。今按王子,宣王也。范为自梁至齐所经。魏源云:(见《孟子年表考》第一)“梁襄嗣位之后,值齐宣新政之初,孟子闻其足用为善,故自范之齐。范今曹州范县,为自梁至齐要道。由大梁至临淄千有余里,故孟子曰千里而见王。若由邹至齐,仅数百里也。”(夏炘景《紫堂文集》亦云。)宋翔凤《过庭录》亦以范为自梁至齐要道。(魏氏又谓:“孟子自范之齐,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即其时事。范距临淄七百余里,平陆今汶上县,距临淄五百余里。”余谓储子告孟子,王使人瞷夫子,亦孟子初见宣王时事也。魏氏又以于崇见宣王退而有去志,谓初见宣王即在崇。狄氏《编年》说同。)且范本晋士会邑,三家分晋,地当属魏。孟子自范之齐,其时范邑属齐与否不可知。又乌得即谓范乃齐王子封邑哉?然则称齐王之子者,时威王新死未葬,宣王初立,故变文称子也。滕文公称世子,此称齐王之子,盖齐大国,滕小国,故记者异其辞。此又孟子至齐在威王卒岁之证也。(魏氏又定孟子至齐为宣王即位之三年,则误。参读《考辨》第九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一·汪楫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蔡东藩
  卷十·佚名
  卷之一千六十四·佚名
  七三五 军机大臣奏阅看《西斋集》情形并请敕交苏抚查解书板片·佚名
  十国春秋卷三十九·吴任臣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张延朗传·欧阳修
  卷之八十六  君子堂日詢手鏡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吕思勉
  周逵·周诒春
  二十六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场·老舍

    时间 1951年秋,柳叶半落,晚间。地点 北京西郊,小地名“柳树井”。布景 内左方有井台,后一老柳。右远方露出王家院子的一角。王家院子距井台约半里路。〔幕启:王家院子还有灯光。灯灭,招弟自右方跑出,跑两步,回头望望

  • 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五杨衡杨衡字仲师吴兴人初与符载崔羣宋济隐庐山号山中四友後登第官至大理评事诗一卷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旅次江亭扣

  • 十一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十一集序且夫戏也者,戏也;固言乎其非眞也。而世之好为昆腔者,率以搬演故实为事,其间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奸谗佞恶,悲欢欣戚,无一不备。然设或遇乱头粗服之太甚,豺声蠭▲之叵耐,过目遇之,辄令人作数日恶。无他,以古人之陈迹,触

  • 第六節 古體詩·王力

    古體詩除了押韻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縛,這是一種半自由體的詩。現在把古體詩的韻、平仄、對仗等,並在一節裏敘述。(一)古體詩的韻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

  •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三十·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 楚国张邦昌録 张邦昌字时彦魏州冠氏人也【按宋史云邦昌字子能水静军东光人】少登进士第历任沧州教授改国子书库正字通判曹州宣和元年累遣至尚书右丞改左丞迁中书侍郎当王黼用事

  • 刻近溪罗先生明道录 郭斗·罗汝芳

    余与近溪罗公同举癸丑进士,为相国存斋先生门人。先生尝讲道京师,公独笃志,先生与同年十数辈日侍先生侧,余亦叨与,得闻所未闻。后授官各各散去之四方,不得会者数年矣。乃后有事京师,复得会于灵济宫中,各质所得,殊多裨益。别来又

  • 卷十五·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五    宋 赵鹏飞 撰定公元年春王羣公之元年不以有事无事皆书王正月谨始也岁之终天子颁来岁之正朔於诸侯诸侯受而行之所以尊王室而大一统也王室既微正朔之颁与否固不可知而天下诸侯实用

  • 书胡致堂〈叙古千文〉后·胡寅

    文定胡公,潜心《春秋》四十余年,而后徐出其说;致堂其亲传,故笔削皆有法,叙古字凡千不重。虽饮席间谈笑成之,而上下数千载,关系大处,包撮略尽。兴君昏主之理乱,哲佐悖臣之功罪,吾道异端之正偏,一字森严,百世确论,不但可以习童稚而已

  • 卷三百八十一·佚名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六十八之三善现,云何名为四无所畏。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自称我是正等觉者,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若馀世间。依法立难或令忆念。佛於是法非正等觉。我於彼难正见无缘。以於彼难正见无缘。得安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提婆达兜。诣阿阇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阇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就座坐。时王阿阇世。白调达言:我曾闻尊者调达。彼沙门瞿昙。常作是语。有五

  • 卷八·赜藏主

      ○汝州首山(省)念和尚语录师讳省念。莱州狄氏子。入院上堂云:“佛法付与国王大臣有力檀那。令其佛法不断绝。灯灯相续至于今日。大众且道续个甚么?”良久云:“今日须是迦叶师兄始得。”时有僧问:“灵山一会何异今朝?”师

  • 呈行政院维护佛教寺僧·太虚

    ──三十一年呈──为沥陈各省县官民违反法令驱夺僧寺情状,请严令维护事:查十八年十二月国民政府公布寺庙监督条例,第八条:“寺庙之不动产,非经教会之决议,并呈请该管官署许可,不得处分或变更”;二十年六月公布中华民国训政时

  • 俱舍论记 第十八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八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六于前所辨至其体是何者。此下第二别明业障。就中。一出业障体。二别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罪重.大果。六无间同类此即第一出业障体。牒前问起颂曰至一

  • 辰州符咒大全·佚名

    符咒之术由来久矣,黄帝受之于西王母,而传之少昊,少昊传瑞顼,代广其意,而绵传不绝,李耳尽发其秘,凭符咒而开道教。从者从矣。后当春秋战国世,术者见世终不为也,乃退隐森壑,以修养为事。符咒几于绝也。至汉顺帝时,有张真人名陵者出

  • 唐诗纪事·计有功

    诗总集。南宋计有功编。八十一卷。有功字敏夫,自号灌园居士。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宣和进士,曾官右承议郎、知州等职。为保存有唐一代诗作而编是书,自序云:“闲居寻访三百年间文集、杂说、传记、遗史、碑志、石刻至一

  • 毛诗正义·孔颖达

    简称“孔疏”。诗文注。唐孔颖达撰。四十卷。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历任国子博士、司业及祭酒。贞观十六年(642)奉唐太宗诏命与诸儒共撰《五经正义》,颖达为主编。此为其中之一种。原出王德韶、齐威等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