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尔时佛告摩诃刹头诸天人民。皆一心听。佛言。人身难得。无为道亦然。佛世难值。吾本从阿僧祇劫时。身为白衣累劫积德。每生自克展转五道。不贪财宝弃身施与无所爱惜。自致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堕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唯吾为尊。当为天人作无上师。太子生时地为大动。第一四天王。乃至梵天忉利天王。其中诸天各持十二种香和汤杂种名花以浴太子。太子得成佛道。开现圣法济度群氓。佛告诸天人民。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出家。入山学道。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成佛。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而般涅槃。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以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正是佛生之日。诸善男子善女人。于佛灭后当至心念佛无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时。得福无量不可称数。佛言。我本行菩萨道时。三十六返为天王释。三十六反作转轮圣王。三十六返作飞行皇帝。诸有佛弟子信心善意者。当念十方诸佛功德。善若以香花杂物浴佛形像者所愿皆得。诸天龙神常随拥护皆当证明。

佛告诸弟子。夫人身难得经法难闻。其有天人能自减损妻子之分五家财物。用浴佛形像者。如佛在时所愿悉得。欲求度世取无为道生生不与死会者可得。欲求精进勇猛如释迦文佛者可得。欲求如文殊师利阿惟越致菩萨者可得。欲求转轮圣王飞行教化者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罗汉者可得。欲求永离三恶道者可得。欲求生天上人间富乐者可得。欲求百子千孙者可得。欲求长寿无病者可得。世间人民贪欲如海。宁割身上一脔肉。不肯出一钱物与人。人生时不持一钱来。死亦不持一钱去。财物故在世间。人死当独去忆如此苦。乃浴佛形像者。持是功德生死相随无有断期。佛言。若人有一善之心。作是功德者。诸天善神天龙八部四天王等。佥然拥护。浴佛形像福报所生。常得清净。从是因缘得成佛道(此下三十一行经文丹本所无宋本自有存之)。佛言。持好香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智。在清净功德名闻。诸持好华散佛上者。自得其福端政好色无有双比。诸持缯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从生当得自然好衣无极。佛言。我累功积德行善至诚。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今日贤者某甲皆为慈心好意。信向佛道欲求度脱。持种种香花。浴佛形像。皆为七世父母五种亲属兄弟妻子在厄难中故。为十方五道中勤苦故。为佛人民愚痴不信佛道故。令其后世生为人。端好洁白众人所敬。尘垢不著身。在所从生。常与佛会。在所从生。常与法会。在所从生。常与比丘僧会。令某甲明经。智慧晓了。佛十二部经。四阿含。安般守意。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直行道。若能至心求佛道者疾得阿惟越致。

令其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口出八种音声。飞行洞视在所至到。诸天龙鬼神鬼子母官属拥护其身。令行出入当得安隐。若行山中不逢虎狼。若入军旅不被兵甲。若行江湖不逢风波。令床上无有病瘦者。当令县官无呼召者。有妻子女产生难令得安隐。若行贾贩财利百倍。众邪恶气不得妄干。水火盗贼怨家债主不得妄害。口舌消灭皆令厌伏。令其精进莫得中悔。行如菩萨得道如佛。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此经宋藏题云摩诃刹头经圣坚译今按开元录。宋藏错乱故。依丹本改为灌洗佛形像经法炬译。又宋藏此经初首即云。摩诃刹等乃至二纸经文。全是摩诃刹头经文二经不殊。今依丹本。以尔时佛告摩诃刹头乃至从是因缘得成佛道等二纸遆之。从佛言浴佛形像已下三十一行经文。于宋本中本自有之。而今仍存。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卷第三·佚名
  告全球的佛学同志·太虚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升进分第十一·佚名
  卷第十四·永觉元贤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五卷·佚名
  转法轮品之二·佚名
  致安东格西书·太虚
  寒松操禅师九峰草(原版藏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九)·寒松智操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智顗
  卷第十(月字号)·朱时恩
  16.说根谛品·佛音
  重云晖禅师·惠洪
  覆能信书(二通)·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邹浩·唐圭璋

      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嘉祐五年(1060)。元丰五年(1082)进士。擢右正言。坐谏立刘后,谪新州。徽宗朝,迁吏部侍郎。坐党籍,再谪永州。大观元年(1107)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1111)卒,年五十二。高宗朝,赠宝文阁学士,谥

  • 陈维崧·龙榆生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以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贞慧,明末著气节。维崧少负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试鸿词

  • 第二回 计赚双枭·蒲松龄

    张二上说做儿也罢了,琐碎在养老。亏了老兄乖,跟好就学好。自家张二怪便是。家达有五十亩好地,留着养老。我合家兄哄法了哄法,便就分了,着他情着吃穿。起初时,耸着蛇头实落去做衣买帽,傻着脖子当真的称肉杀鸡,恐怕不如家兄,我先

  • 列传第二十四·刘昫

    ○刘洎 马周 崔仁师 孙湜 湜弟液 液子论 液弟涤 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人也。隋末,仕萧铣为黄门侍郎。铣令略地岭表,得五十余城,未还而铣败,遂以所得城归国,授南康州都督府长史。贞观七年,累拜给事中,封清苑县男。十五年,

  • 卷六·本纪第六·脱脱

        穆宗上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长子,母曰靖安皇后萧氏。会同二年,封寿安王。   天禄五年秋九月癸亥,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伏诛。丁卯,即皇帝位,群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改元应历。戊辰,

  • 卷六·龙衮

      彭昌 尹琳 彭玗 陈贶 沈彬   彭昌者,其先陇西人。世习儒学,为乡里所推。初,唐相牛僧孺其祖远仕交广,罢秩还至郴衡间,为山贼所摽掠。唯僧孺母子获存,遂亡入江南,止于庐陵禾川焉。迨长为母所训,遂习先业。县之北有山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三·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求贤○永乐元年九月辛巳敕吏部臣曰朕以眇躬嗣

  •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四·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六干苻三年七月宋威击王仙芝破之【实録去年十二月宋威自青州与副使曹全晸进军击王仙芝仙芝败走按仙芝若以去年十二月败走中间半年岂能静处葢实因威除招讨使连言之其实仙芝败在此月不在十二月也】

  • 樊山政书卷十六·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渭南县刘令详批咸阳县杨令词讼册札新军提调尹守刘守批神木县张令禀批咸宁县生员陈焯等禀批镇安县贡生祝隆炽呈词批临潼县李令禀批石泉县陈令天锡词讼册批凤翔府孙守禀批华州褚牧详批习艺所工头吴长春

  • 春秋大全卷二十七·胡广

    明 胡广等 撰襄公下【丁灵王十未八年】十有九年【晋平四齐灵公二十八卒衞献二十三殇五蔡景三十八郑简十二曹武公滕元年陈哀十五杞孝十三宋平二十二晋景二十三楚康六吴诸樊七】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左传诸侯还自沂

  •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太虚

    本报今拟有一论题,曰“佛教性质之确定”。因有谓佛教是多神教者,有谓佛教是一神教者,有谓佛教是无神非教者,有谓佛教是哲学非宗教者,有谓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与人世所云一切迥别者,有谓佛教非非宗教非非哲学该括群教群学而复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宝光明胜王佛 南无过一切须弥山王佛 南无宝弥留佛 南无不动法佛 南无坚固盖王佛 南无普功德佛 南无法莎罗弥留佛 南无聚集智声佛 南无智炎华月王佛 南无龙王自在王佛 南无优

  • 题焚经台诗·宋真宗

    唐太宗文皇帝制门径萧萧长缘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此台在洛阳。台者坛也。考此烧经比论之坛。乃后汉明帝筑也。元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本)·智周

    沙门智周撰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问如来说法离于四非。外道闻经云何起谤 答大士行化多益。是徒虽有少轻得利者广。由是如来四非称离 又彼外道初虽暂谤。毕竟乘此以为出要。先损后益。正合化宜。是以动静无非佛

  • 卷第八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六眼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于九十八随眠中。一一有几随眠随增耶。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依前章显门义故。谓依前

  •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二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二卷长芦觉和尚颂古拈古集序夫至理超名象之阶。真智出思议之外。佛佛祖祖。相印以心。叶叶花花。妙严于本。门庭峻高。而棱棱壁立。各绍其宗。枝派衍远。而浩浩岐流。终归于海。付区分于杖拂。

  •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序·无准师范

    (侍者)宗会.智折.觉圆.如海.妙伦.惟一.了禅.了心.普明.了南.绍昙.了觉.师坦.妙因.至慧 编维佛鉴老。自蜀道来。早与石田师兄同为破庵上足。得句中眼。秉捆外权。险如剑阁崇墉。壁立万仞。夺却梓潼如意。截断众流。自清凉过焦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