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五

存旧尚书注疏卷第十四【宋板】

召诰

考异古本经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拜上有□字谨按古本敢字作□説见于古文考 无疆惟休无作亡下皆放此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面上有□字谨按古文禹字 王先服殷御事殷上有字谨按古本有字作 比介于我有周御事介作迩谨按迩即迩字考传文比介解比近恐经文作比迩为是介无近之义明云比近者非解比介盖古作迩后字画蚀灭误作介字遂承袭其误无改欤可疑 不可不敬德下不作弗下除不监于有夏我不敢知曰有殷罔不在厥初外皆同谨按一篇之内文相似而字异不可不择 监于有殷监作鍳 王未有成命正误未当作末【补遗古本宋板未作末】注成王居焉下有也字遂以陈戒下以作诰下七年二月下二十一日下并同 至文王庙至作告宋板同庙下有也字 以祖见考下周公后往下明生之名下三月五日下相卜所居下位处下由来下共有也字下注至于洛汭下言周徧下社稷共牢下七日甲子下言劝事下显周公下周公之事下并同 故托焉焉作之 不可不慎下所以戒成王下共有也字 此服其命言不泰正误泰当作忝 言无良臣下有者也二字 夫知保抱其子夫下复有夫字 无地自容所以穷作无地自容则所以穷也 为民主下有也字下注次复观有殷下亦如禹下坠其王命下言至善下并同 和于小民于作于 地势正中下而为治下大致治下太平之美下共有也字 殷家御事之臣御下有治字 乃可一下惟日其行下共有也字 奉其命矣矣作也 戒其不长下亦王所知下共有也字 言桀不谋长久谋作其 所以厯年亦王所知年下有者字知下有也字下亦王所知下同谨按一章之内亦王所知在句末者凡四有也字者居三古本参差如此 其夏殷也作其于夏殷也 疾行敬德下有也字重民秉常下戒以慎罚下并同 顺行禹汤所以成功以作有宋板同 在德之首下言治政下共有也字下注以入其言下谦辞下非一人下昭著下受天永命下并同释文朏徐又芳愤反【二叶】元文愤作愦补脱【五叶】属音烛谨按当在注赋功属役下 【十一叶】少诗照反谨按当在諴音咸下疏光照月光【三叶左一行】宋板光上有日字 众殷皆欢乐劝事【五叶左九行】劝作勤 各用一牛【六叶右七行】一牛作牛一 祀之以为社【六叶左二行】无之字 左氏説社稷惟祭句龙后稷【三行】无祭字 设方伯即州牧也【七叶右五行】即上复有方伯二字 庶殷既巳大作【六行】巳作以 故以为言也【八叶右八行】故作托 及其时之人【九叶右九行】及作乃 而为大为天所子爱哉【十一叶左二行】无上为字 配大天而为治【十二叶右六行】大作上 先服治殷家御事之臣【十三叶右七行】御下有治字或加陵殷士【十三叶左二行】无殷士二事谨按恐非 是自

遗智命矣【十六叶左五行】矣作也 此篇所云惟勤修敬德【九行】勤作劝 故上传云王者【十七叶右四行】者作其 若真犯罪之人【六行】真作直谨按律有真犯杂犯作直恐非 禹汤之功【九行】禹上有谓字 是上勤恤也【十八叶左二行】上下有下字

补遗古本注成王少下有也字 美道成也宋板无也字释文先息荐反【二叶】息作悉 徐音吟【十一叶】音上有又字疏稷是天神【六叶右七行】宋板天作人 以困穷也【九叶左二行】困穷作穷困 正日景【十二叶左三行】景作影下同 我周公【十八叶左六行】公作王

存旧尚书卷第九古文尚书洛诰第十五周书孔氏传【古本】

洛诰

考异古本序周公往营成周营上有经字经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弗作不下文叙弗其絶同 咸秩无文无作罔下无若火同 孺子其朋其往朋下有慎字公曰巳汝惟冲子惟终巳下有乎字 无逺用戾无作亡 亦未克敉公功敉作抚注逆告成王下居洛之义下共有也字下注子成王下同 不敢及知天始命周家安定天下之命知作如宋板同 故巳摄下有之字定都之意下有也字 来告成王作来告于成王之

谨按之字可疑古本间有若此助字 不敬天之美下有也 来教诲之言来作求宋板同 有善政事下有也字 则列大祀列下有为字 少子慎朋党慎下有其字宋板同 自今巳往巳作以 辞于后世下有矣字 惟曰不奉上下有矣之二字 不可治理下有之矣二字谨按助字甚怪 常若不暇下有也字 厚次叙汝正父之道叙作序宋板同 明教农人人作民言皆来下有之字 而奉顺天下有地字 居处其众下有之也二字 待公而行下有之字 言化洽下有之字 是公之功下有也字 当留佑我佑作佐宋板同 言四方虽道治道作通谨按后改作道 礼未彰下有也字 无去以困我哉无作勿宋板同 享公之德下有也字下注许成王留下同 之所推先下有也矣二字 所以居王中正误王当作土谨按正德嘉万三本居土中作君土中【补遗古本宋板作居土中】 见命而安之下有也字 长成为周下有矣字 万年之道下有也字勉使终之之作也 告曰尊周公曰作白 为鲁侯

下有之也二字 史所终述下有也字释文【二十叶】补脱少诗照反谨按注王往日幼少 【同上】治直吏反谨按注明君之治 【三十七叶】烝之承反谨按当在郑读王在新邑烝上 【同上】骍息营反祝之又反一音之六反谨按经骍牛又云逸祝册疏将欲归政成王【十九叶左六行】宋板政下有于字 虽与相俱行【二十叶右四行】作虽相与俱行 周公至民明辟【二十叶左七行】无民字 作久逺【二十三叶左七行】作作祚于其初即教之【二十五叶右八行】于其作宜于 言欲巳长

久也【二十九叶右八行】巳作以 则天下之民【二十九叶左五行】则下有我字 以佑助我【三十一叶右一行】佑作佐下【三十二叶左三行】我小至佑我同 文武受民之于天下【九行】民作人 我意欲置太平【三十三叶左四行】置作致 今我继文祖大业【三十四叶左二行】今作令 我不敢经宿【三十六叶左二行】敢作致 予斥成王【六行】予作子补阙言用文王之道制为典法以明成王行之为明君也特举文祖不言武王谨按子斥成王下宋板有此二十八字 周公自非巳意也【七行】自下有言字 酒二器明洁致敬【三十七叶右二行】酒上有鬯字 释注云【三行】注作诂 得还镐京即文武【九行】即下有告字祭统赐臣爵禄之法示【四十叶右一行】示作云

补遗古本注殷家祭祀祭上有之字 敬乐公功公下有之字释文马读叙句字属下【二十四叶】无句字补脱毖音秘【三十叶】 周公摄政【三十八叶】无周公二字疏周公先相宅【十九叶左四行】宋板周作召 时文王未有留公之意【二十六叶右二行】文作成 务在知人【二十九叶右四行】知作化 当留佑我【三十二叶左六行】佑作佐 明洁【三十七叶右三行】洁作絜下皆同于是成王【三十九叶左二行】于作嵗 以二牛告文武【三行】牛作年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周书·蔡仲之命·佚名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第八·晏婴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晏婴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黄晖
  卷二十九·陆陇其
  提要·袁甫
  春秋説卷二十·洪咨夔
  《国风》·傅斯年
  春秋集解卷五·苏辙
  南康云居齐禅师·惠洪
  法句譬喻经好喜品第二十四·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玄奘
  成实论大意·太虚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秦罗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姜个翁·唐圭璋

      个翁,清江(今江西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春晚旅寓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当年第一。也

  • 姚镛·唐圭璋

      镛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篷,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嘉定十的年(1217)进士,为吉州判,擢赣州太守。坐事贬衡阳。   谒金门   吟院静。迟日自行花影。熏透水沉云满鼎。晚妆窥露井。   飞絮游丝无定。误了莺莺相等。欲唤海

  • 王珪·唐圭璋

      珪字禹玉,华阳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琪之从弟。生于天禧三年(1019)。庆历二年(1042)进士。六年(1046),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神宗朝,拜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

  • 卷之一·王羲之

    书遗殷浩书浩杨州刺史,参综朝权,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与浩书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上之。言其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仍遗浩书。先是安西将军谢尚为督统,败绩。知安西败丧,公私

  • 读礼通考卷四十九·徐乾学

    丧仪节十二卒哭仪礼士虞礼记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曰哀荐成事【注详前卷】干学案士虞礼经文但言虞祭而止初不及卒哭祔祭唯记文有之故今即取记文以补经文云 又案亦如初者谓所行祭礼悉如虞祭也献毕未彻乃饯【注卒哭之祭既

  •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又一直皖战争·刘以芬

    直皖战争,已于民国九年七月间告一结束,不谓至民国十三年又有一直皖战争,即世所称“江浙战争”是也。江浙战争何以谓为直皖战争?盖皖系自民九败于直奉联军后,所仅存之势力,即为浙江一省。浙督卢永祥,不但为皖系中坚人物,且为其

  • 列传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一百三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叛逆四。韩恂[多智]。○韩恂多智皆义州戍卒恂为别将智为郞将。 高宗六年二人反杀其防戍将军赵宣及其守李 自称元帅署置监仓使及台官擅发国

  •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战国时期魏国的世系及其兴衰。文中多简短记事,但在魏文侯、魏惠王和安釐(xī,西)王三代记事颇详。因为魏之兴在文侯之世,魏之衰从惠王开始,而安釐王的失策加速了魏的灭亡。由

  • 杨镐传·张廷玉

    杨镐,商丘人。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升任

  • 卷三十一·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一太仆寺国朝官制太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从

  • 卷七十七、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黄鸿寿

    末帝宣统元年,春二月,降谕宣示朝廷一定实行预备立宪。先是,光绪三十二年宣示立宪,以九年为之预备。数年以来,政府不职,百事堕废,筹备之事,有名无实。至是,以帝初立改元,欲一新图人之耳目,故为无聊之颁布,以自文饰。 夏五月,命陕甘

  • 第九章 18·辜鸿铭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辜讲孔子说:“假如有人想承建一座堤坝,而如果仅差一篮子土就可以完工,假如他突然停止(因为没有成功),停工也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假如另有人想筑平一段路,尽管只

  • 卷上·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与越祇国不相得。欲往伐之。自与群臣共议。越祇国富。人民炽盛。多出珍宝。不首伏於我。宁可起兵伐其国。国有贤公。公名雨舍。雨舍公者,逝

  • 鹤林玉露·罗大经

    宋代笔记。18卷。罗大经著。此书为其退居林下所作。自序写于宋淳祐八年(1248),当为成书之时。“鹤林”是他与门客清谈之所,“玉露”则本杜甫《赠虞十五司马》“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之句。全书分甲、乙、丙三编,每编各

  • 独异志·李冗

    唐代轶事小说集。 李冗(又作李亢、李元、李冘)撰。原书十卷,现存三卷。 内容为从上古三皇五帝至隋唐时期的各种志人志怪故事,题材十分广泛。有志怪荒诞内容,也有揭露社会现实内容,赞颂女子才识品德内容等。成书约当唐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顗

    又名《小止观》、《童蒙止观》。 智著。二卷。全书举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 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十个方面(“十意”),“以明修 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前五意总为“二十五方 便”,即具持戒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如来为末世福薄众生宣说祈祷北斗七星以求延命增福、稼穑丰饶之供养护摩仪则。初叙造水坛之仪则,次叙启词、召请北斗七星之印契、一字顶轮王真言、北斗七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