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九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春。正月。庚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照例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李俣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示□贡礼物。宴赉如例

  ○壬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丙戌。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丁亥。孟春。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行礼

  ○遣官祭太□山戊示□之神

  ○戊子。谕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自雅克萨城解围以来、闻军士间有患疾者。此皆属满洲精兵、朕甚悯焉。今特遣太医院官二人、赍药前往治之。至于罗刹、虽与我兵对垒、但我兵攻雅克萨城、从未诛戮其人。如城中有患疾之罗刹、亦应听其就医、使还彼国、传布德意。

  ○己丑。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癸巳。以上元节、赐外藩喀尔喀、科尔沁、翁牛特、扎鲁特、郭尔罗斯、乌朱穆秦、四子部落、土默特、阿霸垓、阿禄科尔沁、敖汉、喀喇沁、鄂尔多斯、杜尔伯特、奈曼、吴喇忒、克西克腾、扎赖特、巴林、厄鲁特、诸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甲午。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喀尔喀土谢图汗之子噶尔旦台吉等、行礼

  ○上元节。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丙申。大学士等遵上□日覆奏、臣等详问靳辅、开浚下河、塞减水坝之处、据云、高邮州之南、两大减水坝、自正月可塞至五月。其三小减水坝、自正月可塞至三月。高邮州之北、其坝亦有可塞之处。惟高家堰之坝、断不可塞。其应塞之处、前与孙在丰会议时、并未议出、殊属不合。应将靳辅、交与该部议处。上曰、开浚下河、其要不在高邮州之坝、惟在塞高家堰之坝、今不塞高家堰之坝、止塞高邮州之坝、何益之有。上召问靳辅。九卿问尔之言、与朕所问、有不同处否。靳辅奏曰、有一处不同。大臣云、尔若堵塞淮水入黄河之口、令其流入七州县、则下河修理、必致迟误。臣谓修理正河钱粮、尚忧不足、安得更有钱粮、堵塞无用之口。且黄水强、则流入淮河、淮水强、则流入黄河、并非人力所能禁止者。臣若阻挠挑浚下河、能逃国法乎。汤斌奏曰、今云梯关、与前不同、若塞高家堰之坝、则淮水尽入黄河。黄水无倒入淮河之理。从前河堤单弱、不筑减水坝、则黄河必致溃决。今堤既高坚、若塞堤坝、使水归一路、则沙不停壅、河身渐深。今靳辅惟恐黄河溃决、于南岸毛城铺等处、筑减水坝、令黄河之水、入洪泽湖、洪泽湖不能容、又于高家堰筑减水坝、令入运河、运河不能容、又于高邮州等处、筑减水坝、令入七州县、今七州县之水无所归、不但七州县之民被灾、二三年间、黄水淮水、及三十六湖之水、并皆停蓄泛滥、则漕运亦甚可虑。今皇上令堵塞高家堰之坝、修理下河、不止七州县之民、渐安生理、即漕运亦永受其益。此臣据理而言、似属可行。靳辅奏曰、挑浚下河、使积水入海、虽云善策、然下河既浚、恐海水倒灌可虑。上曰、挑浚下河、海水断无倒灌之理。今若将黄河南岸毛城铺等处减水坝闭塞、则黄河之水、不入洪泽湖、洪泽湖止有淮水、则高家堰堤可以暂塞一年、挑浚下河、方能成功。尔等会同九卿、再详议以闻。

  ○喀尔喀土谢图汗察罕、车臣汗讷尔布、及七旗济农、台吉等、合疏请上尊号。疏曰、臣等谨奏至圣皇帝睿览。蒙皇上鉴照时事。欲安辑远方。往谕达赖喇嘛遣使、并差大臣、会同七旗大喇嘛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召集汗济农台吉等、宣读训上□日。钦遵圣谕、不敢有违。普济众生。得大安乐。道既荡平。法亦恢布。圣主弘恩、无计酬报。口不能悉。敢竭悃忱、请上尊号。伏祈仁慈、怜而受之。疏入、谕曰、喀尔喀诸汗贝勒等、戴朕向来仁恩、恪恭敬顺、请上尊号、具悉悃忱。但众汗贝勒等、宜仰体朕一视同仁、无分中外至意。谨识朕谕和之上□日。自兹以后、无相侵扰、亲睦雍和、永享安乐、更胜于上朕尊号也。况前者内外诸王贝勒大臣等、请上尊号、未经允行、此所奏请、亦不准行。着理藩院行文晓谕

  ○丁酉。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大学士等遵上□日覆奏、开浚下河、应塞减水坝。上问靳辅曰、黄河南岸毛城铺一带闸坝、可以闭塞否。靳辅奏曰、永塞不便、可以暂塞一年。上曰、闭塞此等闸坝、水势可减几分。靳辅奏曰、春夏可减十分之四。秋冬止减二分。臣仰体皇上爱民之心、故议闭塞一年。若黄河南坝永塞、恐淮水弱、不能引入清口、黄河水发、反逆灌入淮河。上曰、淮水原不弱、或恐河南等处水少、以致淮弱。若将高家堰减水坝堵塞、则淮水自不弱、黄水岂能逆入耶。靳辅奏曰、臣议将高家堰之古沟唐埂两坝、自正月闭塞、至四月初一日开。其余四坝、亦自正月闭塞、至六月初一日开。上曰、塞此六坝、可无患否。靳辅奏曰、五月以前、犹可无患。六月以后、不可必矣。上曰、欲开下河、须塞上流。若但塞高邮州之五坝、不塞高家堰、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于事何益。靳辅奏曰、前孙在丰止议高邮州、未尝及高家堰、故臣亦止云高邮州等坝宜闭耳。今皇上所见、最为洞悉。臣何敢欺隐。高家堰之坝、亦当如圣谕闭塞也

  ○辛丑。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壬寅。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谕工部、下河工程、今年着止将高邮州大小坝、及高家堰闸坝、照靳辅等所奏、定限堵塞。令孙在丰等、挑浚海口。其黄河南岸闸坝、着于来年堵塞一年。其高邮高家堰等闸坝、既限期堵塞、着孙在丰速备工料人夫、自今年十二月兴工、挑浚下河、勿致违误

  ○命翰林院掌院学士李光地、教习庶吉士

  ○以喀尔喀故固山贝子巴特马子扎穆巴、镇国公萨马迪子滚布阿拉布坦、各袭爵

  ○癸卯。升狭西巡抚图尔宸、为礼部右侍郎。左佥都御史钱珏、为顺天府府尹

  ○赐朝正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银币鞍马有差

  ○甲辰。授镇国将军祜世布子苏荷、为三等辅国将军。多罗温良郡王孟峨庶出子特克新、辅国公英格理子吴尔德、辅国将军图萨子塞尔都、辅国将军佛格子胡林、辅国将军塞冷额子僧额、辅国将军塞祜德子亚图、俱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吴礼子吴纳、奉恩将军顾禄固子舒禄浑、俱为奉恩将军。

  ○授镇国公登色女、为乡君。壻祖兴茂、为镇国公壻。秩四品

  ○乙巳。土谢图汗奏请敕印。得上□日、喀尔喀两翼授受属裔之事未结。未便遽与敕印。可将原疏发还。着传上□日谕之

  ○以礼部尚书公诺敏、为正黄旗蒙古都统

  ○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吴正治、以衰老乞休。允之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喀尔喀盆楚克台吉等、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二月。己酉朔。升山西布政使布雅努、为狭西巡抚

  ○以原任江南安徽按察使卢崇兴、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庚戌。刑部等衙门会审、蔡毓荣隐藏逆女、贪取逆财、种种不法、上背国恩、应仍拟斩立决。得上□日、蔡毓荣从宽免即处斩。籍没家产。着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并分家子、发往黑龙江

  ○以福建台湾总兵官杨文魁、为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辛亥。调兵部尚书伊桑阿、为礼部尚书

  ○壬子。革内阁学士郭棻职。以大学士勒德洪纠参才品平庸、户位溺职故也

  ○癸丑。上幸芦沟桥。大阅军容。试放火器。外藩喀喇沁、鄂尔多斯、吴喇忒、克西克腾、乌朱穆秦、喀尔喀、科尔沁、敖汉、翁牛特、扎鲁特、诸王、台吉等、以进贡来京者、皆随行往观。惊惧失色。随设布侯。上率诸王射。次命八旗善射者较射。又命喀尔喀土谢图汗之子噶尔旦台吉所属厄尔德尼额尔克寨桑等射。申刻。上回宫

  ○甲寅。以户部尚书余国柱、为武英殿大学士

  ○和硕额驸耿聚忠故。遣大臣一员、侍卫十员、往奠茶酒。发引时、遣大臣二员、侍卫二十员、往送

  ○乙卯。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以顺天府府尹钱珏、为山东巡抚

  ○丙辰。春分。朝日于东郊。遣工部尚书佛伦行礼

  ○太皇太后圣寿节。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宫行礼。遵懿上□日、停止筵宴

  ○丁巳。遣大学士明珠、祭先师孔子

  ○升少詹事卢琦、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革刑部尚书禧佛、左侍郎噶尔图、右侍郎敦多礼职。以宗人府题参、正黄旗少詹事觉罗僧参失盗一案、审理失实故也

  ○戊午。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以阿霸垓故多罗郡王沙克沙僧厄子吴尔占嘎喇卜、袭爵

  ○己未。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调工部尚书陈廷敬。为户部尚书

  ○予广东肇庆阵亡拖沙喇哈畨鄂尔准、祭葬如例

  ○庚申。都察院议覆、原任刑部尚书禧佛、审蔡毓荣一案、不秉公研讯、律拟失当、显系徇庇。禧佛已经别案革职、应枷号两月。鞭一百。刑部尚书胡昇猷、侍郎张鹏、赵之鼎、敦多礼、不严加审讯、俱系徇庇。应各降二级调用。敦多礼已经别案革职、应将佐领降二级调用。得上□日、禧佛、着照部议完结后、发往黑龙江、披甲效力赎罪。敦多礼、亦着发往黑龙江。胡昇猷、补授刑部以来、并无效力处。照议降二级调用。张鹏、莅任未久、免罪。赵之鼎、从宽免调用。着降二级留任

  ○谕大学士等、昨夜正阳门外失火、汉官皆不事扑灭、但袖手旁观、八旗都统、副都统、五旗护军统领、向不预直宿、今可于要地、分班轮宿。若偶遇火、即为扑灭。倘有传集之事、亦易齐聚。方今时际昇平、伊等并无效力之处、分班直宿、以尽勤劳、分所宜然。令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副都统、五旗护军统领、会议以闻。寻大学士等奏、臣等传谕八旗都统等、据伊等公议分班直宿。两黄旗、于地安门。两白旗、于东安门。两红旗、于西安门。两蓝旗、于东西两长安门。更畨豫备。如遇何方火灾、即往扑救。其官兵应派数目、交兵部议奏。五旗护军统领、或令入班豫备、或仍于该旗王等门上看守、请上□日定夺。上曰、所议甚善。其护军统领、仍令照前。

  ○辛酉调工部尚书佛伦、为刑部尚书。升左都御史阿兰泰、为工部尚书。内阁学士葛思泰、为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席珠、为刑部右侍郎。奉天府府丞杨素蕴、为顺天府府尹

  ○予故散秩大臣帕克齐、祭葬如例

  ○壬戌。升内务府总管鄂尔多、为兵部尚书

  ○癸亥。遣官祭先农之神

  ○工部奏、闽省所存铜炮、应令解部。上曰、铜炮自陆路解送、恐为民累。其令装载海船、运至镇江。该抚另行拨船解京。尔部仍令严加申饬、沿途勿致借端扰害地方。

  ○上幸南苑行围

  ○甲子。九卿议覆、刑科给事中刘楷条奏、请禁止淫词小说。应如所请。上曰、淫词小说、人所乐观、实能败坏风俗、蛊惑人心。朕见乐观小说者、多不成材、是不惟无益、而且有害。至于僧道邪教、素悖礼法、其惑世诬民尤甚。愚人遇方术之士、闻其虗诞之言、輙以为有道、敬之如神、殊堪<口虽>笑。俱宜严行禁止

  ○乙丑。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历代帝王

  ○丙寅。赠永宁阵亡守备席豹、为署都司佥书。荫一子、以卫千总用

  ○丁卯。上幸玉泉山驻跸

  ○升原任侍郎张玉书、为刑部尚书。户部右侍郎王日藻、为工部尚书

  ○升狭西按察使布喀、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予故太子太保和硕额驸耿聚忠、祭葬。谥悫敏

  ○戊辰。升通永道宋荦、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礼部议覆、都察院左都御史董讷疏言、顺天乡试分房各官、俱用直隶所属进士举人出身知县。应如所请。从之

  ○狭西甘肃总兵官王用予、以母老疏请终养。允之

  ○己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韩菼、以病乞假。允之

  ○庚午。上移驻畅春园

  ○理藩院议、嗣后凡食俸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官员等、有罪、俱免罚牲九数、量罪革俸。至各省之民、无牌票私出边口者、将妻子一并发往乌喇、宁古塔、与新披甲之人为奴。得上□日、百姓私出边口、所议太过。着于山海关外辽阳等处安插。余依议

  ○辛未。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升甘肃布政使塞楞额、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大理寺卿觉罗舜拜、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以山东登莱道陆祚蕃为广西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广东高州府知府王际有、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提调学政。

  ○壬申。户部题、浒墅关监督桑额任内、除徵收正额外、溢银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两零。得上□日、设立榷关、原欲稽查奸宄、照额徵收、以通商贾。桑额徵收额课、乃私封便民桥、以致扰害商民、着该衙门严加议处。关差官员、理应洁己奉公、照例徵收。嗣后有不肖官员、希图肥己、种种强勒、额外横徵、致害商民、亦未可定。尔部通行严饬

  ○癸酉。升盛京工部侍郎廖旦、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调刑部左侍郎张鹏、为户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甲戌。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乙亥。升光禄寺卿索诺和、为大理寺卿

  ○丙子。喀尔喀车臣汗故。长子伊尔登阿喇卜坦、遣使奏闻。上曰、喀尔喀七旗、誓和未久、车臣汗之位、不便久悬。其敕谕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扎萨克图汗等、将车臣汗诺尔布长子伊尔登阿喇卜坦、速袭为汗。仍敕谕达赖喇嘛知之。赐土谢图汗等敕曰、朕惟自古帝王统御寰区、遐迩一体。其历年久远、职贡恭顺、竭尽诚心者、益加眷顾焉。尔等累世悃诚、遣使入贡、恭顺有年、正在嘉赏、忽闻车臣汗身故、朕殊轸恤。特遣大臣、遗之赙赠。近念尔喀尔喀、内自交恶。朕特遣大臣、谕令和睦未久、车臣汗之位、不可久虗。尔喀尔喀、例以长子承袭。伊尔登阿喇卜坦台吉、既系长子、且闻其人亦可、着嗣立为汗。尔等其遵谕行。赐达赖喇嘛敕、亦如之

  ○调宁夏总兵官高孟、为凉州总兵官

  ○丁丑。升前锋参领吴西、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戊寅。上自畅春园回宫

  三月。己卯朔

  ○庚辰。升翰林院侍讲李振裕、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礼部题、请停天下□山戊示□贡生廷试。其中有情愿入监读书者、该学起文送部到监肄业。至于举人就教者、亦免廷试、具呈吏部、照次补用。允之

  ○辛巳。上移驻瀛台

  ○调礼部右侍郎图尔宸、为盛京工部侍郎

  ○转刑部右侍郎赵之鼎、为左侍郎。以福建总督王国安、为刑部右侍郎

  ○升兵部郎中吴赫、为狭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蒿齐忒多罗郡王车布登故。遣官致祭

  ○壬午。山东巡抚钱珏陛辞、恭请训上□日。上曰、为治之道、要以爱养百姓为本。不宜更张生事。尔到地方、当务安静、与民休息。地方文武各官、多不和协。文武不和、以致兵民不安。尔为封疆大吏、戒饬劝谕、务令相安。

  ○升工部郎中凯音布、为光禄寺卿

  ○癸未。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喀尔喀进贡使臣等行礼

  ○甲申。升参领李嗣兴、为狭西宁夏总兵官

  ○乙酉。大学士等奏、臣等遵上□日、传谕九卿等集议应行应改事务。诸臣佥云、皇上夙夜孜孜、勤求治理、政务俱已全备、寰宇已极昇平、并无应行应革事件。前辅政大臣时、各省皆有总督。自皇上亲政以来、酌裁总督员缺。惟设江南江西一总督、广东广西一总督、云南贵州一总督、湖南湖北一总督、四川狭西一总督、浙江福建一总督、后将浙江福建总督缺、改为福建总督、然浙江福建、皆系近海地方、请仍改福建总督、为浙江福建总督、似属有益。从之

  ○升内阁学士顾八代、为礼部右侍郎

  ○调江南江西总督王新命、为浙江福建总督

  ○丁亥。以翰林院侍讲高裔、左春坊左中允米汉雯、右春坊右中允胡会恩、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戊子。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己丑。以左都御史董讷、为江南江西总督

  ○升兵部郎中噶迩萨、为甘肃布政使司布政使

  ○庚寅。升左副都御史觉罗舜拜、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翰林院掌院学士李光地、以母病请假归省。得上□日、李光地、准其归省。俟伊母病稍愈、即来供职、不必开缺

  ○辛卯。以故奋威将军王进宝子王用予、袭二等精奇尼哈畨

  ○癸巳。上自瀛台回宫

  ○甲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命吏部尚书达哈他、工部尚书王日藻、监修赋役全书

  ○升原任户部侍郎王鸿绪、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乙未。升狭西布政使傅拉塔、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丙申。万寿节。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停止朝贺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

  ○戊戌。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升贵州巡抚慕天颜、为漕运总督

  ○己亥。升江南淮扬道鲁超、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辛丑。谕大学士等曰、与孙在丰同往修河诸员、未尝留心河务、惟事图利。孙在丰以汉人不能约束若辈。原任淮扬道高成美、乃罢职之人。今犹不赴京、必与往修河工诸员、串通妄为。河工事关紧要、须与江南江西总督、总漕、总河、会同商酌修理、方克有成。着交九卿议

  ○又谕曰、近来雨泽愆期、政事恐有未合者、尔等问九卿来奏

  ○壬寅。宴衍圣公孔毓圻等于礼部

  ○癸卯。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九卿遵上□日议覆、皇上轸念高宝七州县百姓、久罹水患、特遣大臣、挑治下河、甚盛心也。今所差司官、便已怀私、不听侍郎孙在丰调度。请敕下江南总督、巡抚、及总漕、总河、公同孙在丰监修、庶工程无所阻挠。原任淮扬道高成美、系降调之官、乃淹留彼地、行事不端、实为可恶。应移文地方官、勒令回京。上曰、朕特颁内帑、浚治下河、原为救民起见。今国计非绌、设钱粮不敷、何妨再请颁发。闻差往各官、初欲派之民间、后又中止、乃复按引派加盐课。是未尝救民、先已害民、岂不大负朕之初意乎。此事断不可行。着停止。通行晓谕。差往各官着撤回。余依议

  ○大学士等遵上□日议奏、皇上励精图治、加惠黎元、比年以来、将各省钱粮、屡行赦免、民皆得所。至如刑罚、皇上念及人命所关、惟矜惟恤、务期平允、故天下无冤抑之民。国家政事、岂有阙失。今畿辅地方、虽雨泽愆期、而山东、河南、山西等处、雨泽应时、有年可望。臣等再三酌议、见今政务、实无可更改厘定者。上曰、尧舜之世、方可称无阙失。然犹兢兢业业、不敢谓已治已安。汉文帝、亦古之贤主、贾谊犹指陈得失、直言切谏。今但云主圣臣贤、政事无阙。岂国家果无一事可言耶。况求言原属要事。无论知愚、皆当各陈己见、以备采择、始于政务有所禆益。大小臣工、各宜尽心职业、视国事如家事、方副委任之意。今每部满汉堂官、各有六员。其间任事者、但一二人。余则随众署名而已。即如各部启奏本章、每日不过数件。其中情节、如汉侍郎等、未必了彻。设朕问之、谅有不能对者。朕观今世之人、专务逢迎谄媚、鲜能直道而行。且已不勤、而每诮人为惰。已无能、而每<口虽>人为劣。此不过徒工浮议耳。何益之有

  ○以吏部右侍郎马世济、为贵州巡抚

  ○甲辰。江南提督杨捷、以老病乞休。慰留之

  ○狭西按察使吴赫陛辞、恭请训上□日。上曰、诸臣以尔为善、故行拣选。尔到任之后、勿忘此时选择。尔到西安、传谕总督图纳、伊去时在乾清门所奉之上□日、与伊所奏之言、极为明白。但人初服官时、甚好、日久必然变易。伊当谨志前谕于心。闻西安各官、傅拉塔居官甚优。其余尚未有表着者。武职大臣官员、止宜练兵、不应干预民事。闻有越俎干预者。传谕将军总督知之

  ○旌表广西节妇、临桂县朱旦如妻王氏、郁林州关于衮妻文氏、各给银建坊如例

  ○乙巳。以刑部尚书张玉书、充经筵讲官

  ○丙午。礼部议给征剿罗刹阵亡左都督候推游击苏曜祭葬。得上□日、苏曜效力行间、阵亡可悯。着从优照副。将例赐恤

  ○丁未。以内阁学士觉罗舜拜、充经筵讲官

  ○调兵部督捕侍郎熊一潇、为吏部右侍郎

  ○升工部郎中穆礼布、为狭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魏徵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卷第一百二·胡三省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第二四八四柱细册光绪八年五月一一六○四--二·佚名
  目录·苏辙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佚名
  卷四十八·司马迁
  垂拱·周绍良
  卷之六·沈有容
  杜杲传·令狐德棻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司马光
  满洲里界约·佚名
  卷十八下·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187_1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韦应物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羁寓时

  • ◆汤提举炳龙(北村集)·顾嗣立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 【一作丹。】 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

  • 陈子厚·隋树森

    陈子厚,生平不详。当与杨朝英同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套数 【黄钟】醉花阴 宝钏松金髻云亸,甚试曾浓梳艳裹,宽绣带掩香罗。鬼病厌厌,除见他家可。 【出队

  • 卷三·林朝崧

    医室喜云从社弟过访(以下丙午)次和云从见赠韵台中遇郑君贻林及同社庄君太岳赋赠静坐赠连君雅堂瑞轩小集次雅堂韵哭沈笛亭谢张子材惠龙眼赠豁轩社弟赠郑济若雾峰杂咏十首戏次济若韵病中云从有诗见忆,次韵答之。读云从客中

  • 列传第十四 郑袤(子默 默子球) 李胤 卢钦(弟珽 珽子志 志子谌) 华表(子廙 廙子恆 廙弟峤) 石鉴 温羡·房玄龄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高祖众,汉大司农。父泰,扬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识鉴。荀攸见之曰:“郑公业为不亡矣。”随叔父浑避难江东。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往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性清正。时济

  • 安徽巡抚程元章奏 张秀公等供词南方几省与王朝有关的·雍正

      编者按:对曾静的审问虽已结束,《大义觉迷录》也刻印颁布全国了。但由于曾静供词中供出过有冒名王澍的人(同名王澍任给事中,已查出与此案无关,见附录江苏巡抚尹继善奏折),在湖南散布了一些朝廷内幕,故仍不甘心,继续下令南方

  • 卷之三百八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二月壬午。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龚照瑗、电悉。即着该大臣传旨慰唁。以示邦交。现月  ○直隶总督王文韶奏、提督聂士成遵议挑留淮军三十营。营制悉照旧章。训练改用西法。延聘教员。以资训练

  • 第七节共有·佚名

    第一 垦辟合约字第二 杜卖尽根田契契字第三 杜卖归管尽根田园佃厝契字第四 合约字第五 合同约字第六 合约字第七 卖尽根契字第八 尽归管垦业股份字第九 尽归管垦业股份字第一○ 归管田契抽银字第一一 退股字第一二 合

  • 李谔传·李延寿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学问广博,能写文章。仕于齐国,任中书舍人,能言善辩,常常接待应对陈国的使者。周国平定齐国,任天官都上士。李谔见隋文帝有帝王的志向操守,与之结交甚深。文帝为丞相时,待李谔十分亲近,向李谔询问得失。当时

  • 李庭传·宋濂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姓蒲察氏,金末来到中原,改姓李氏,家居洛阳,后迁至寿光。至元六年(1269),因有武才而入军,暂代理管军千户。随元军伐宋,围攻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援救襄阳,泊于虎门山西岸。元水军进攻,相持七日。李庭率步

  • 卷一百五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理宗淳佑中太常寺主簿高斯得言大臣贵乎以道事君今乃献替之义少而容悦之意多知耻之念轻而患失之心重内降当执奏则不待下殿而已行滥恩当裁抑则不从中覆而遽

  • 读书録卷十·薛瑄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理无空缺与人心之性浑合无间敬以直内之语自夫子始发之至程朱发明其义无余蕴矣阳动之时太极在阳中隂静之时太极在隂中以至天地万物无所不在此理不杂乎气亦不离乎气也太极圗上一圏之中

  • 卷十三·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三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桧 桧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郑语云祝融之後八姓惟妘姓桧者处其地案世本会人即桧之祖会人者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其四曰会人也王

  • 卷四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七性理六仁或问诚是浑然不动仁是此理流出否曰自性言之仁亦未是流岀但其生动之理包得四者得此生意以有生然后有礼智义信以先后言之则仁为先以大小言之则仁为

  • 卷第四·契嵩

    镡津文集卷第四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皇极论天下同之之谓大公。天下中正之谓皇极。中正所以同万物之心也。非中正所以离万物之心也。离之则天下乱也。同之则天下治也。善为天下者。必先持皇极而致大公也。不善为天下

  • 艳阳下的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艳阳下的谋杀案》,又译作《阳光下的罪恶》,是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作品以一个漂亮而富有的妇女在风景如画、安祥和平的著名海湾旅游地被谋杀的悲剧,揭示了在“阳光下处处有罪恶”的主题

  • 书鲍忠壮公轶事·赵增禹

    同治九年庚午冬,世父寅臣公,方为尚书主事,假满入都。季父冬森太守是年领乡荐,以计偕携余同行,舟泊夔门,谒鲍忠壮公于里第。时爵府初落成,余与从兄培芝孝廉,年甫六七龄,入谒爵夫人。长公子鹤年,长余昆季数岁,相与上下游观,台池清丽

  • 使蜀日记·方象瑛

    方象瑛曾赴四川主持乡试,此为在四川时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