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1)。夫唯病病,是以不病(2)。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3)。
【题解】
任继愈说:“这一章,主要讲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但老子所谓‘自知’,是教人接受他的‘无为’、‘无知’的消极保守思想。所以这种‘自知之明’并不是真正的自知。”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不知知”作“不知不知”。傅、范皆如乙本。河上、王弼与诸唐本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无两“矣”字。“上”“尚”古字通。
《淮南子·道应训》引作:“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文子·符言》篇引作:“知不知,上也;不知知,病也。”《吕氏春秋·似顺论·别类》篇引一句,作“知不知,上矣”。奚侗说:“知之而不自以为知,是谓上德之人;若不知而自以为知,则有道者之所病也。”
(2)河、王、傅、范及诸今本多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皆无此二句。道藏龙兴碑,亦无此二句。景龙及敦煌一唐写本,此二句省作“是以”。敦煌六朝写本,作“夫唯病病,是以病”,显系遗漏一“不”字。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作“夫唯病病,以其不病”,亦似有讹误。
(3)河上、王弼如此。马王堆本乙本“圣人”前有“是以”二字,前两句后有两“也”字。甲本无两“也”字,末六字损掩,“圣人”前,也有“是以”二字。傅、范作:“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吾病。”韩非《喻老》引作:“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御览·疾病部》引作:“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今译】
知道了,像不知道一样,这很高尚。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是弊病。只有把弊病当作弊病,因此才没有弊病。圣人是没有弊病的,因为他把这种弊病当作弊病,所以才没有弊病。
猜你喜欢 尚贤上第八·墨子 卷八 尊贤·刘向 第十章 考终院·梁启超 春秋大全卷二十八·胡广 春秋輯傳卷八·王樵 薄葬篇第六七·王充 齐世篇第五六·王充 祸虚篇第二一·王充 卷十二·顺治 卷六·佚名 印度之佛教当时思想界之革新及其混乱·梁启超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七·陈梦雷 卷第七十八·佚名 卷第七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二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