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71章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1)。夫唯病病,是以不病(2)。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3)。

【题解】

任继愈说:“这一章,主要讲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但老子所谓‘自知’,是教人接受他的‘无为’、‘无知’的消极保守思想。所以这种‘自知之明’并不是真正的自知。”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不知知”作“不知不知”。傅、范皆如乙本。河上、王弼与诸唐本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无两“矣”字。“上”“尚”古字通。

《淮南子·道应训》引作:“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文子·符言》篇引作:“知不知,上也;不知知,病也。”《吕氏春秋·似顺论·别类》篇引一句,作“知不知,上矣”。奚侗说:“知之而不自以为知,是谓上德之人;若不知而自以为知,则有道者之所病也。”

(2)河、王、傅、范及诸今本多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皆无此二句。道藏龙兴碑,亦无此二句。景龙及敦煌一唐写本,此二句省作“是以”。敦煌六朝写本,作“夫唯病病,是以病”,显系遗漏一“不”字。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作“夫唯病病,以其不病”,亦似有讹误。

(3)河上、王弼如此。马王堆本乙本“圣人”前有“是以”二字,前两句后有两“也”字。甲本无两“也”字,末六字损掩,“圣人”前,也有“是以”二字。傅、范作:“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吾病。”韩非《喻老》引作:“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御览·疾病部》引作:“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今译】

知道了,像不知道一样,这很高尚。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是弊病。只有把弊病当作弊病,因此才没有弊病。圣人是没有弊病的,因为他把这种弊病当作弊病,所以才没有弊病。

猜你喜欢
  尚贤上第八·墨子
  卷八 尊贤·刘向
  第十章 考终院·梁启超
  春秋大全卷二十八·胡广
  春秋輯傳卷八·王樵
  薄葬篇第六七·王充
  齐世篇第五六·王充
  祸虚篇第二一·王充
  卷十二·顺治
  卷六·佚名
  印度之佛教当时思想界之革新及其混乱·梁启超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七·陈梦雷
  卷第七十八·佚名
  卷第七十二·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二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745_1 【塞下曲】陈陶   边头能走马,猿臂李将军。射虎群胡伏,开弓绝塞闻。   海山谙向背,攻守别风云。只为坑降罪,轻车未转勋。   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鸟啄豺狼将,沙埋日月旗。   牛羊奔赤狄,部落散

  • 周济川·唐圭璋

      济川号埜舟。   八声甘州   有乾坤、清气入诗脾,随龙散神仙。蘸西湖和墨,长空为纸,几度诗圆。消得宫妃捧砚,夜烛照金莲。试问隔屏坐,谁后谁先。   长是花香柳色,更风清月白,天入吟笺。自霞觞误覆,谪下玉皇边。笑随

  • 第四十一章 眞君驱邪·屠隆

    【高阳台引】〔外扮许旌阳眞君带将吏金童玉女上〕奉道明王。授书谌姆。净明忠孝为则。绾授旌阳。符箓神丹施德。救灾恤苦苏黔首。渐三千八百崇积。斩蛟螭手握靑蛇。大江波赤。【前腔】叨蒙上帝金册。拜高明太史。上淸

  • 第四折·马致远

    (范仲淹上,云)老夫范学士,自与兄弟张镐同到京师,见了圣人,日不移影,对策百篇。圣人见喜,加为头名状元。今日驿亭中安排茶饭,管待状元。令人请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上,云)张镐怎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往常

  • 卷八·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癸亥(咄咄吟)元旦人日花朝喜闻官军罗山大捷,嘉围以解清明哭董济亭夫子祭旗日示诸同志祭旗后一日,六保背约,纵匪反噬,燬陷义庄无数,独山顶一带尚守前盟;予一家四散,几遭阖门之祸,在重围中沥血成咏山中遣闷殉难

  • 陈刚中诗集卷一·陈孚

    (元)陈孚 撰○观光藁出门别亲友停君汉水浮鸭之翠杓聴我峄山栖鸾之绿桐男儿拂衣出门去龙泉三尺光如虹君不见磻溪鹤发钓鱼者偶掷渔竿来牧野白旄麾开炮烙烟桓圭朱芾侯青社又不见南阳卧龙人不识一朝佐汉坐很石羽扇轻摇蛇鸟

  • 李天馥·龙榆生

    李天馥字湘北,号容斋,安徽合肥人。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生。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清顺治进士,由庶吉士累擢户部左侍郎,调吏部,以扬清激浊为己任。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卒,谥文

  • 卷二十·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起在黄州尽元丰七年甲子量移汝州作】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孔毅父名平仲家世见第十卷父长源挽词注】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八月乙亥朔云南楚雄府地震其声如雷居民惊殒○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连<锍-釒>催请都察院署印官以乡试期迫而题监临御史差无人故也吏科署科事右给事中韩光祐亦言之○户部覆延绥巡抚马从聘<锍-釒>言该镇所

  • 庙制图考·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宗庙之制众説棼然帝王制礼亦因之有同异自非折衷羣言曷由归于一是综其大槩约有数端太庙居北昭穆分列以次而南者孙毓之説也太庙居中羣庙并列无分上下者贾公彦之説也周制七庙并数文武世室者韦元成郑康成之説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九·高晋

    奏议【臣】等谨按刘勰有云唐虞之世敷奏以言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达于上也帝王圣神广运涣号聿颁于时百尔臣工祗服训词敷陈政要故在上者莫不有以进考夫为治之説而为之试其言以要其功至若时届省方鸿仪懋举礼俗政事教治诸大

  • 深衣·戴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

  • 提要·蔡模

    【臣】等谨案孟子集疏十四卷宋蔡模撰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人蔡沈之子蔡杭之兄也赵顺孙四书纂疏载模所着有大学演説论语集疏孟子集疏今惟此书存据卷末杭后序称沈书以论语孟子集注气象涵蓄语意精宻至引而不发尤未易读欲取

  • 卷一百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特牲馈食礼【郑园録云谓诸侯之士祭祖祢于五礼属吉礼 疏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故知是诸

  • 四分律卷第四十六(三分之十)·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覆藏揵度第十三尔时世尊在舍卫国。时六群比丘自行覆藏,更互与覆藏羯磨、本日治、摩那埵、出罪羯磨。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自行覆藏与他覆藏羯磨、本日治、摩那埵、出罪。”彼行本日治

  • 卷第四十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论】第五十五舍妓女。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所有一切内宫眷属妓侍

  • 第三十一章 摩苏罗乞多王、婆那波罗王、摩醯波罗大王等时代·多罗那他

    此后达摩波罗王的女婿摩罗乞多执政约八年,其后达摩波罗王之子婆那波罗执政约十年。这些时期,阿阇梨辩论家法上、法友、无垢友、法生等出世。这俩个国王虽然曾对佛法大作供养,但没有新事迹,因此不计入七波罗之内。之后,婆那

  • 康熙几暇格物编·康熙

    清朝康熙皇帝在万几之暇所作的一本笔记,内容主要是对天文、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医药、哲学等科学文化现象的调查、实验。其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白龙堆”条中对沙丘形状、走向是由当地的风向决定的;“御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