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章 考终院

 

  一、凡人死,不论老少贵贱、有疾无疾、在私家在公家,报考终院,或裹以帛,或盛以棺,立移于此院。

  一、凡尸移入院者,皆陈于堂,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长从至契、师保至恩者,可为丧主;男女至交、师弟至好皆许住院尽哀。院中人为陈丧仪、备丧具,院堂内外上下皆薰香。高位大名、殊功大德者,陈三日乃殓,中等者二日殓,下等者越日殓,以待交友至好之临视尽哀。其高位大名、殊功大德,若全地统领,若大教主,若大医士,若大党魁,若大哲学者,停月乃化,中等者半月乃化,下等者七日而化,以待交友知识之临视尽哀。中等者,曾为司职长吏、师长、各学各业长官及领有仁人智人宝星、多有功德名誉者也;下等者,未尝充各职及无仁智宝星、无功德名誉者也。高位大名、殊功大德,若全地大长官者,其丧仪全地下旗,罢市、闭门,或半日,或一时,各地大长遣人赴吊,近者或亲赴吊。丧次陈设视其平生,幙帷盖尽易黑色,门堂皆派人护视,每日以午后开吊,至暮为止。吊者皆至尸前鞠躬行礼,撒花致敬,以金鼓为节。及化日,吊者咸集而送之,盛陈警察兵以严之,大陈幡幢、旗盖、象驼、马牛以张之。至化人厂所,陈柩堂中,吊客鞠躬撒花既毕,送入化人机器,则随风立尽,丧主及吊客于是散归。中等者,或本地下旗、罢市、闭门半日或一日、一时,远近走吊,或遣人赴吊,余仪皆同;但警兵送客、帘幙、帷盖、旗鼓、象驼、牛马减等。下等者无他仪,但帷堂张帷,亲交赴而哀之,焚香、燃烛、撒花为敬。有司至期,与其交好送之化人院,陈尸堂中,鞠躬撒花,致其哀敬,即入化人机而化之,丧主吊客乃散。

  凡丧主交好者至院,殓毕不得居住,化后不必哭泣。盖死者已矣,不能复生,虽生人思慕无穷,而哭泣哀思,最为损魂而害体。故就一人之私情,宜尽哀以昭其厚;就公家之卫生,宜夺哀以保其身,义各有宜也。否则一人之死而累诸生者,或瘠羸,或灭性,于死者无益而医事无穷。盖大同之世,人者天生公众之身,无复有私属之人,故不许遂其哀也。

  凡服制各有其情,不为定期,若全地大长官则为一日之服。然虽父母、子女、男女私交,亲爱无尽,或保傅、师弟、主臣之恩,长者不许期年,短者只须一月;朋友无文,皆听其情。盖大同之制,私人之事皆听自由,故服制亦不定限也,惟越丧次则皆解丧服。夫父母、子女恩义之深,何以不为定制?盖大同之世,人皆教养于公家,父母无非常之恩义,或有不相识者,故各听其情,若能相识知,则期已可矣;不同往者父母,生养教诲长大成人,当报以三年也。母恩亦止生产、抚育至断乳为止,此后即不常见,爱愿报之,亦期年可矣。若夫慈保抚育之恩实与母等,而劳尚过之,在学师傅教育之勤,亦有与父母等者,故大同之世,知有父母者少而知有师保者多,盖以师保易父母矣。大同之世,虽无君臣,而一业之中必有主有伙,故以主从名之;盖有主从终身提携相依,恩义极深者,故以与师保并称焉。

  凡丧服,或帕其首,或带其腰,或绣其肩,或围其臂,凡四等,视丧之轻重为差,皆以黑色寸布别异之。在服期,皆不可衣绣,弥月或二复、一复不听乐。服何以黑色?盖黑有幽忧之色,足以表哀思也。黑白本为三统,今从用黑礼。何以行鞠躬也?盖伏地抢头于人魂有损,而大同之世率皆平等,虽有父母师保之尊亲而皆养自公家,恩义实减,非有往古之厚。且其时父母或展转远迁,亦多不相识,故改从鞠躬之制。若有父母相知识而恩义尤深者,其伏地抢头,久丧三年,亦何尝不可。但人为公家所养,故公家制义,皆屈私恩以伸公义,如古礼公子父在为妾母缌,岂非屈私恩以伸公义乎!

  凡大学之童殇,即日殓,三日化,同学之师友临焉;中学之童殇,即日殓,越日化,同学之师友临焉;小学之童以下殇,即日殓化,保傅即司理人看护人临焉;恤贫院之人死,即暮殓,三日化;狱囚死,即日殓,越日化。

  凡有殊功异德者死后,若时得有异术如埃及以药水保全尸者,则可保其尸而葬之;墓上刻石如其像,若阿剌伯之制,以昭敬异。   

按中国及欧、美皆有土葬树坟而吊慕之,若合符节,盖爱其生则不忍弃其死也。印度、日本多以火葬,其诸蛮有鸟犬之葬者。以孔子之义观之,丧欲速朽,则非欲其永存。盖人之死也,骨肉归土,不葬于水则葬于蚁,与火几无异,但有迟速之分耳。腐胔败骨,臭秽变形,尚不如生前之爪发矢溺也,今于爪发矢溺未有宝而存之者;若有病,则割肉,刮骨,去腐,流脓,无所爱焉,以人之生气在其魂知,不在其血体也。夫在其魂知也,故季札曰“魂气无不之”,孔子曰“知气在上”,不在体魄骨肉中明矣。故腐胔朽骨,存之可也,焚之亦可也,总之与魂知无与,不过矢溺脓腐之比耳。古者格物未精,而人子不忍之心不忍迁弃,故欺其心目而掩埋之。若推死者速朽之心,则火葬为最矣;然火葬烈烈,观者惨伤,亲者爱者实有不忍焉。千数百年行大同之时,机器日精,电化更奇,必有电化新机器,鼓动风转,顷刻足以化形骸骨肉于无有者,上复归于虚无,下散入于山谷。人之生也自无之有者,亦自有之无,是全归于天也;无使掘地者有拾骸践骨之惨,无使居人者有葬地不洁之近,岂不善哉!于欲速朽之义至为迅速,大同之世莫若行此乎!若有大功德者,有异药保其尸,以风示天下,道兼存之,岂不美哉!大同之道,以求人生之喜乐为主,故于人情之崇喜乐而去悲哀,夫古今数万年,竭圣哲之心思,麋才武之身命,不过为众人求安乐耳,有可以得众人之安乐者,既无害于仁义,何为而不为哉!故去人人之至亲相结,既扫其哀悲之原,复减其服制哭泣之文,亦损其哀悲之节。于是时也,人道几有喜乐而无悲哀,岂非佛所谓极乐之世界耶?佛欲强逃烦恼世界,别觅极乐世界而不可得,今为演出极乐世界于全世界中,后此世界无复烦恼世界矣。

  凡有殊功异德于大地及有功德于一地之中及一职、一学、一院之内,其功德事迹,由众公议,归议院核定,告之考终院,为立金石之像。刻其行事于石表,以著功德而昭不忘,则本院任之。

  凡人仁智并备者曰贤,大仁大智并备者曰圣。凡有功德于人者,皆曰仁人,若建一学堂、立一医院、起一养老、慈幼、育婴、人本院、或捐舍多金、多地、多器皆是;大之则若开一大河,凿一火山,或造有益生民之业利物前民者皆是也;小之若为师保、看护人亦是也。凡能创一新理、新器为前古所无、后世大利者,号曰智人;生前有此,皆锡以宝星,有大小多少之差。及其铸像立表,则仁人之石表以方,智人之石表以圆,其仁智并备者则石表方圆并备;以其仁智宝星之多寡为方圆层级之多寡。若其多无可算者,则为六角、八角,刻镂其方圆以表之。其下层之石级,亦视其仁智以为方圆之形,视其仁智多寡以为石级多寡,皆考终院制之,像成揭幕,则视其名位功德之大小,以为号召远近人数之多寡,大者动全地之众,小者集一界之民,备乐设器,供奉香花,公举有位望者主祭而揭幕,万人鞠躬瞻礼,撒花致敬,以垂不朽,于是生人之事终焉。

  一、凡人死皆累其行事及其产业器物,悉由考终院记之于册。其人产业器物,除依其遗嘱所赠,皆以半归公,会同遗产官理之。其行事则详载于册以备查,其有功德者上于史馆以传后。 

 

猜你喜欢
  卷十一 泰誓中第二·孔颖达
  仲冬纪第十一·吕不韦
  卷十七 说林训·刘安
  榕村语录卷二十九·李光地
  卷八一·邱濬
  中庸章句或问通证·张存中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九·佚名
  凡例·胡广
  提要上·冯复京
  卷十二·黄仲炎
  卷十六·
  提要·叶梦得
  天帝释品第二十·佚名
  卷十二·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学士溥光(雪庵集)·顾嗣立

    溥光,字玄晖,大同人。自幼为头陀,号雪庵和尚。深究宗旨,好吟咏,善真行草书,尤工大字,与赵文敏公孟俯名声相埒,一时宫殿城楼扁额,皆出两人之手。亦善画,山水学关仝,墨竹学文湖州。大德二年,文宗降旨来南,阐扬教事,椎轮葛岭。后诏畜发

  • 正气歌译文·文天祥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

  • 客座赘语卷十·顾起元

    官军粮赏则例水夫,每名胖袄一件,每件折表里绵布五丈二尺八寸、绵花二斤,每布一疋长三丈二尺,折银三钱,绵花一斤,折银七分。夏赏每布名俱苎布一疋,折银二钱。月粮则例:指挥使八石,同知六石二斗,佥事五石八斗,镇抚三石八斗,正千户四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正德八年十一月乙丑朔钦天监进正德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给兑调官军二千六百四十人衣鞋○山西镇巡官奏达虏由朔州响石沟等处入境攻掠官兵却之然地广兵寡乞徵大同宣府延绥兵应援兵部

  •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八月。庚申朔。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丑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御史李肇锡奏、州县宜多用正途。请饬妥议章程

  • 三、土地·陶元珍

    汉质帝时,中国垦田面积约达七百万顷,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伏无忌所记质帝本初元年垦田面积,「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 三国时垦田面积,以户口推之,当远不及汉质帝时之广,故魏文帝时洛阳附近尚树木成林, 魏志王昶

  • 提要·王应麟

    【臣】等谨案通鉴答问五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玉海之未附刋十三种之一始自周威烈王终于汉元帝葢未成之本也其书以通鉴问答为名而多涉于朱子纲目葢纲目本因通鉴而作故应麟所论出入于二书之间其所评隲

  • 王敬则传·萧子显

    王敬则,是晋陵南沙人,其母是个女巫,生王敬则时胞衣呈紫色,对别人说:“这孩子有鼓角之相。”王敬则长大后,两腋下生乳,各有数寸长。梦见自己骑着五色狮子。长到二十多岁时,王敬则就善玩一种空中接刀的拍张杂枝。被选为刀戟左右

  • ●皇朝通典卷九·佚名

    食貨九 ○食貨九 戶口丁中 △戶口丁中 (臣)等謹按戶口之制所以驗生民之聚散以徵治理之得失而夫布口算之則亦國家維正之供與田賦並重者也國家定鼎之初即行編審之法嗣後五年一舉丁增而賦亦隨之聖祖特頒恩詔自康熙五十年以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五食货略【五】户口丁中皇朝户口初亦有赋役其制率仍前代有分三等九则者有一条鞭徵者有丁随地派者有丁随丁派者立编审之法五年一举丁增而赋随之自康熙五十年圣祖特颁恩诏嗣後滋生人丁永不加

  • 第十一章·管子之经济政策·梁启超

    第一节管子为大理财家,后世计臣多宗之。虽然,管子之理财,其所注全力以经营者,不在国家财政也,而在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发达,斯国家财政随之。管子之所务在于是,故有以桑弘羊、孔仅、刘晏比管子者,非知管子者也。管子言为政之本

  • 梁启勋·周诒春

    梁启勋 字仲策。生于广东新会。兄启超。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摩尔根园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西北大学。宣统三年。入哥仑比亚大学。是年冬回国。现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通信处。北京中国银行。Liang, Chi

  • 江潮·周诒春

    江潮 字山寿。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太仓。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理海大学。习矿业工程。民国四年。得矿工程师学位。被选入名某誉学会。得演说比赛第二名奖。民国四年回国。任湖高南

  • 卷三十二·佚名

    △如来相海品第二十九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如来相海。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明净。三十二宝以为庄严。普放无量大光明网。遍照一切十方世界。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普照

  • 卷第四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成都府昭觉寺佛果克勤禅师彭州骆氏子。世业儒。师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寂寺

  • 石经考异·杭世骏

    二卷,清杭世骏著。此书有见于顾炎武《石经考》采摭未备,辨正未明,而纠讹补缺所著。上卷标十五目:①延熹石经;②书碑姓氏;③书丹不止蔡邕;④三字一字;⑤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⑥魏文帝《典论》;⑦汉魏碑目;⑧《隋书、经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