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摩苏罗乞多王、婆那波罗王、摩醯波罗大王等时代

此后达摩波罗王的女婿摩罗乞多执政约八年,其后达摩波罗王之子婆那波罗执政约十年。这些时期,阿阇梨辩论家法上、法友、无垢友、法生等出世。

这俩个国王虽然曾对佛法大作供养,但没有新事迹,因此不计入七波罗之内。

之后,婆那波罗王之子摩醯波罗出世。执政五十二年,约略计算,此王去世之时也是西藏徕巴瞻赞普殂谢之时。

此王时代有庆喜藏阿阇梨、《世俗与胜义菩提心观修次第)的作者中观应成派的马鸣、利他阿阇梨、月莲阿阇梨等出世。阿阇梨智授、智称等也显然在此时出世。

迦湿弥罗有持律者胜友、一切智天、施戒等出世。这三位显然来过西藏。

成道者底梨波也在此时出世,传记详于他处。

庆喜藏阿阇梨诞生地是摩揭陀,种姓是贵族,宗派属大众部,宗义是唯识中观,在毗讫罗摩罗尸罗寺精习五明。听说藩伽罗国获得成就的国王钵罗迦舍旃陀罗即极明月的弟子们讲说一切瑜伽续,因而来到此国。礼见善现护等阿阇梨,得以精通全部瑜伽续之后,住于十二头陀功德而在林中修行,亲见金刚界大曼陀罗,获得造论的授记,对主尊如与常人谈话。成就明咒之力,因而一切业聚无碍成就,由于宜于成就悉地,慧护阿阇梨听到了他的名望,从中印度而来求法,庆喜藏为之灌顶,讲解《摄真实性》,为此阿阇梨作《金刚出现》(原书略作Rdo—rje hbyun--ba全名当译作《金刚界大曼陀罗仪轨一切金刚出现》)。慧护在中印度讲说,摩醯波罗王听到了,问道:“从谁听得这个法?”

答:“就住在自己国里还不知道么?藩伽罗住着庆喜藏阿阇梨,我从他那里听得的。”国王生起信心因而延请,迎到摩揭陀南方炽燃岩洞附近欧遮衍顶宝寺,听受密咒的人很多,造《摄真实性》的大疏《真实性显现》等众多论典。欧提毗舍国的国王毗罗阇梨耶与摩醯波罗王为同父兄弟,迎请他到从前纹阇王出生之处一座寺庙中,造《吉祥最上本初注释》此外还作了密集等多种续的注解。有的西藏人说他曾造一百零八种瑜伽的注释,就在那个时候在圣地瑜伽续似乎不满二十种,至于说每种瑜伽续都各造广略二疏,那就象学者们所说的认为不恰当,因此上百的定数显然是不妥当的。

在这个时代有修“金刚甘露续”而得成就的婆瞿阿阇梨出世。以前迦湿弥罗国的班智达甚深金刚在尸陀塞林依“吉祥诸佛平等瑜伽续”修持金刚日时,最后亲见金刚甘露大曼陀罗,加持相续,因而对于共同成就获得自在。他祈求说:“请把殊胜的赐给我!”答:“可到乌仗那处,那里的杜摩史提罗地方,有一个身具青优昙婆罗花色,额上有子母绿宝石形的纹理的妇人,可以从她那里取得。”如言而行,那个空行母在四甘露坛城中灌顶,讲授密续并付与经卷,观修其中的醯鲁迦,获得大手印悉地。后来住在摩腊婆,看到有缘的八个乞丐,于是给他们灌顶,使之观修。阿阇梨本人在尸陀林修八个起尸,每人各给一个。他们每个人都获得大成就。此外还修持众多成就后施给别人,据说自己修得成就的虽多,但能够施给别人除非成就大而又大是办不到的。

又这位阿阇梨有一个时期有四个弟子,使他们各自观修一座四甘露坛城,也开示了圆满次第,因而证得金刚身,隐身而去。

以后摄受甘露密阿阇梨,对他开示灌顶、续、优婆提舍等以后,为利益众生而往天处。

甘露密阿阇梨也是一位成道的大瑜伽师,修成八个宝藏瓶,令一切穷人都得到满足,从天空之神处取得受用,恒常支持八大法产。

他们在哪一个国王时出世虽然不明显,但以下面的道理推比,则明显地是在提婆波罗王以后出世的。

他的弟子就是婆瞿阿阇梨,他也成就起尸悉地,依之而修成众多妙宝藏瓶,满足四方人众,在钵罗耶迦城附近建立五部如来的大殿,在南方竭拿咤也建立金刚甘露大殿,对于无垢贤班四达等多人讲说续部。

由于这些阿阇梨们的恩德,据说在摩揭陀这个续也特别盛行。

猜你喜欢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序·元照
  第三 小品·佚名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元晓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七卷·马鸣
  学佛初门由三法入·太虚
  宗镜录卷第五十·延寿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下·智旭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翻译名义序·法云
  卷第二十二·德清
  卷第十·行策
  卷四百三十八·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五·宗喀巴
  续高僧传卷第十五·道宣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九·郑方坤

      羽士 鬼怪  吕岩  吕岩真人字洞賔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曰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寳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防道经黄龙山覩紫云

  • 两个月亮·徐志摩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毛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

  • 列传第一 皇后·萧子显

    六宫位号,汉、魏以来,因袭增置,世不同矣。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永明元年,有司奏贵妃、淑妃并加金章紫绶,佩于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七月。壬申。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亥皆如之。  ○谕内阁、讷钦奏、任满吁请陛见。又奏、假满病仍未痊。恳请开缺各一摺。该大臣既请陛见。又

  • 一一二九 河南巡抚毕沅奏覆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十九部折·佚名

    一一二九 河南巡抚毕沅奏覆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十九部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

  • 三四五 江苏巡抚杨魁为解送违碍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附清单一)·佚名

    三四五 江苏巡抚杨魁为解送违碍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四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总理粮储 提督军务 巡抚江宁等处地方杨<魁>,为咨送事。切照钦奉谕旨,收缴伪妄书籍,经萨<载>前院五次将缴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七·阿桂

    乙未上命军机大臣传谕英亷雅徳曰前因王亶望于揑灾冒赈一案业已明正典刑并将伊子发往伊犁自备资斧充当苦差兹据雅徳查奏王亶望之子共十一人长子王裘业经刑部办理其次子王棨王焯现在饬提起解此外尚有子八人王祐王绅王晋

  • 卷十二·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二天祚皇帝下【癸卯】保大三年春正月金帝入居庸关晡时到燕萧后闻居庸关失守夜率萧干及车帐出城声言迎敌实欲出奔国相左企弓等辞於国门后曰国难至此我亲率诸军为社稷一战胜则再见卿

  • 修身第二·墨子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

  • 平书订卷八 制田第五下·李塨

    平书曰:从来治田未有不通水利者,南方水利之兴已久,但修其弊举其废,强而理之,易易耳[水田饶沃,人授四十亩三十亩俱可。三十者公田六十,四十者八十。皆岁种,可不用代田法]。北方则不知以为利,而惟苦其害。徐贞明[万历时科臣]徐光启[崇

  • 春秋輯傳卷一·王樵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一明 王樵 輯杜氏曰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繫遠近别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楊氏勛曰春秋者史官編年記事年有四

  • 卷五·史浩

    <经部,书类,尚书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五      宋 史浩 撰夏书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禹治水于尧之朝叙其功勲列其贡赋为一代之大典不载之舜典之次而史系之夏书者禹所制故也九州之疆理昔先帝王立其城

  • 兴化铣禅师·惠洪

    禅师名绍铣。泉州人也。住潭州兴化禅寺。开法嗣北禅贤禅师。铣有度量。牧千众。如数一二三四。长沙俗朴质。初未知饭僧供佛之利。铣作大会以诱之。恣道俗赴。谓之结缘斋。其后效而作者。月月有之。殆今不绝。荆湖之民

  • 第十二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十二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次第下明品之次第二。初明诸品所归亦是今品之来意也。何者下释诸品次第。序品叙大体等者。向疏释经叙乎五章。今唯叙体者。盖指极果所游所契。而高而广。法性是佛地

  • 佛说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陀罗尼名曰宝髻。能与众生作大利益。能灭众生极重罪业。阿难往昔帝释与修罗战时。天帝释退败奔走怖畏无量。于是疾速来诣佛所。哀告我言。世

  • 卷第五十一(第八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一(第八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五法初有五事故僧与下意。说佛过法过僧过戒过。作非威仪。复有五事。僧与作下意。骂比丘。道说比丘。出比丘过。处处说他过。使他不得施不得住处。复有五事。僧

  • 刊行法眼禅师十规论叙·文益

    宗致难独开。是以佛祖皆有论。所以开宗致。投群机也。法眼大师始以不知之亲切。履道不谬。唱道弥至矣。独时世之遇此真法渐衰。祖佛之洪范不能永传。数患浊世之秕糠相混扰。而曾作十规论。叙上祖之实诣。救於当时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