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一章 眞君驱邪

【高阳台引】〔外扮许旌阳眞君带将吏金童玉女上〕奉道明王。授书谌姆。净明忠孝为则。绾授旌阳。符箓神丹施德。救灾恤苦苏黔首。渐三千八百崇积。斩蛟螭手握靑蛇。大江波赤。

【前腔】叨蒙上帝金册。拜高明太史。上淸仙客。碧落遥空。红霞暮雨千尺。石函遗记游帷观。谶地仙龙沙生塞。喜功成龙车凤辇。一门拔宅。

神人授诀炼丹砂。济世功圆蹑彩霞。千载柏枝能拂地。万年生铁不开花。九江秋冷妖蛟哭。三楚天淸剑气赊。但愿时人修入道。他年定许会龙沙。自家旌阳许眞君是也。净明忠孝。大道本于人伦。救病除妖。功行先于拯物。故得章一飞形。骖鸾鹤于天上。升眞拔宅。鸣鸡犬于云中。绛阙神霄。班高仙长。金书玉册。位证眞君。定兴王木淸泰宿世上根。今勤修炼。其妻卫氏励志双修。感化二姬。亦誓同苦行。前日从大悲寺回家。道遇北幽大王之子。少年无度。遂起邪谋。欲以势力。强娶二姬为妾。卫氏子母虔祷如来。观音大士勑吾拔救。北幽大王性行公平。宣劳冥府。子虽不肖。太上有议功议贵之典。北幽之功。所谓以十世宥者。未可辄行诛戮。只宜严示训惩。王子地尊势重。难以遣人。小圣亲往。一问其罪。不免扮做一法官道士。径往木家。呼吸之间。便可到彼。将吏侍者。暂且散去。〔众应下外扣门小生上〕何人扣庵门。原来是一位道者。从何处来。〔外〕贫道从豫章来。〔小生〕有劳高人远顾。何以见教。〔外〕贫道闻贵府有二位娘子被邪魔侵害。贫道颇有法力。能制此魔。故此远来。〔小生〕寒家果有此事。多谢法师光降。〔小丑领众上〕亲迎神女到阳台。乌帽绯衣云锦裁。不是黄姑先驾鹊。帝孙争肯渡河来。自家北幽王子。聘娶木家二姬。推调不允。只得亲到奉迎。不怕他不去。呀。来到其家门首。缘何有金甲神将重重围绕。〔鬼卒〕禀上王子。许旌阳眞君降临木府。〔小丑惊科〕他来做甚么。此公虽然道法最高。我乃玉叶金枝。地尊礼绝。以礼聘娶姬妾。王家常事。与他无干。不怕他挠阻。直入则个。叫左右。好生伏事郭倩香贾凌波升舆而去。〔众应小丑与外相见小生亦见王子科外仗剑科〕咄。小儿休得无礼。汝父位列冥君。粗立功效。汝不思怀公秉正。勉继前修。何乃倚势作妖。强夺良妇。上得罪于玉帝。下玷辱于祖先。本当飞剑立斩汝首。姑念汝父薄分。权贷汝死。可速敛戢。改过自新。若再不悛。身首异处。〔小丑〕眞君差矣。吾非下鬼小妖。堂堂王子。正位东储。连姻帝族。精兵百万。神将千员。以礼聘娶姬人。王家常事。何预于君。妄行呵斥。若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岂遂章君下。〔外〕小妖敢尔。见色迷心。宣其淫德。是为不仁。定兴王至德人豪。无故欲夺其二姬。是为无礼。不念尔考。以淫慝。败其家声。是为不孝。不畏上帝之大命。不顾眞官之三尺。是为不智。有此死罪四。尙敢饰辞逞辩。汝岂谓吾剑不利耶。〔仗剑作法科小丑大惧欲遁不得科〕小妖。吾金甲神将密匝围汝数十重。岂能逃脱。可速纳款。改过自新。不尔无及。〔小丑跪吿罪乞哀科〕

【高阳台】〔外〕驾雾鞭霆。破山伐庙。荡扫修罗鬼国。玉节金幢。恭行上帝符册。麾斥。手提神剑诛邪党。假饶是犯正条违天律。那怕你神通六臂。插天双翼。

【前腔】赫奕。金甲神人。铜头猛将。密密满空戈戟。霹雳飞光。妖氛何处藏匿。奸慝。绛阙丹霄颁诏旨。况如来更传佛勑。早敎你惊魂破胆。窜身辟易。

【前腔】堪惜。冥府崇阶。神明贵胄。如何不行正直。作横宣淫。等闲妄逞胸臆。轻掷。把金枝玉叶断送了。还累你家尊淸白。想王家娥媌不少。忍干三尺。

【前腔】女德。陡洗铅华。力依三宝。你却要污他白璧。大将药乂。护法韦驮肯释。荡涤。古人知过皆能改。早惩愆贤贤易色。〔小丑〕不肖知罪了。望眞君宽宥。〔外〕我代天行化。宝剑在手。于汝孺子何有哉。顾念慈悲好生。贷汝一死。还当取吾皇诏旨。量行戒饬。

也罢。释汝回去。洗心改行。永作正神。行正事。〔小丑〕多谢眞君。〔下外〕木侯过来。汝家二姬被鬼气所侵。病势沉重。赐汝神丹一颗。可中分食之。疾可立愈。就此吿别。〔小生〕多谢天师。救此二命。快请母亲小鬟扶二姬章来。一同拜谢天师者。〔外〕不必致谢。吾去也。宝剑当空除大魔。神丹入口起沈疴。竦身忽指云霄去。下见沧溟浸白波。〔下旦贴小旦上小生〕好吿母亲。适纔仗剑除妖道者。事毕腾空而去。元来是一位天上圣师。想是佛天差来的。我们大家望空拜谢。〔众拜谢科小生〕天师临去时。留下神丹一粒。教与二姬分食。沈疴立愈。〔贴小旦分食科〕呀。果然纔入口时。神气顿爽。眞仙丹也。

【二犯傍妆台】〔旦〕稽首谢天师。云端降下。刬地救灾危。多应仗三宝力。宣法旨五丁随。早见北幽王子威风减。免得南国佳人粉黛摧。〔合〕眞君仙仗。浮空羽旗。七星冠映九霞衣。

【前腔】〔小生〕鸾笙凤吹响参差。神符宝印。六甲带灵飞。风云扫妖气灭。雷电闪剑光驰。只见魁台使者明戈甲。又有叱火天丁听指挥。〔合前〕

【前腔】〔贴小旦〕狂风骤雨妒花枝。拏云只手。救取两蛾眉。望子恨蒋帝庙。太乙捡华山祗。幸仗靑霜宝剑降魔事。又赐绛雪神丹续命丝。

〔合前旦〕孩儿。二姬这场灾祸。原从郊外礼拜观音大士惹得来的。我又同你苦求佛力救护。眞君此来。必是菩萨差遣。我和你们还当拜谢如来。〔回身拜如来科〕

【下山虎】〔旦〕龙天护佑。佛法加持。勑遣眞君至。驱邪片时。全凭大士弘慈。恍惚金容在兹。不枉莲花两净尼。合十投五体。但见靑螺绀发齐。转觉形骸秽。何年脱离弹指迦毗卢国西。

【前腔】〔小生〕渡河香象。擘海金鳷。绛阙靑鸾使。云端一麾。只见神仗散葳蕤。冥帅走离披。玉叶玉孙泣路岐。何处求佳配。羞杀银屛绣幄期。鸦凤原非类。终难并栖。到底莲花不染泥。

【小桃红】〔贴小旦〕红妆久洗。翠馆长辞。不复御罗衣也。禅心净持。明月琐窗知。何事遇狂且。自分香可残。玉可碎。甘做琉璃脆也。忍去王宫再画眉。仰赖龙天庇。扶衰济危。幸免如来戒体亏。

〔旦〕孩儿。这一位天师。旣除妖孽。又赐神丹。法力甚弘。恩德非小。只不知他是何仙眞。临行又不敢动问。奈何奈何。〔小生〕孩儿在边厢听得那北幽太子从人说。是许旌阳眞君下降。〔旦〕原来如此。旌阳眞君。拜上帝金印宝箓。神剑灵符。总统羣眞。仙品最贵。不是此一位上仙。如何有这等法力。〔贴小旦〕好吿太夫人。二妾蒙上眞如此大恩。无以为报。意欲装塑眞君一金像。供养如来之旁。一同朝夕礼拜。夫人尊意若何。〔旦〕知恩报恩。这个正该如此。

【长拍】〔众〕许氏眞君。许氏眞君。高明太史。授宝箓仙班极贵。除凶荡秽。曾禹步快斩蛟螭。拔宅上天梯。又留下一行行石函金字遗记。龙沙妖孽在。宝剑当空霹雳飞。鎭长江玉隆留铁柱。万神拥绣盖华旗。

〔旦〕孩儿。二姬。我们今日蒙如来感应。又蒙眞君降临。若不是老爷修行证道。福德弘深。怎能感格仙佛。显应如此。我仔细推详起来。老爷云游消息可知矣。此又是一大喜事。〔小生贴小旦〕夫人所见极是。

【短拍】〔众〕佛印昙花。佛印昙花。仙踪函记。云游消息眞奇。抉瞖有金錍。又降灵官剑佩。定不是偶然来至。此去西参耆崛。归来日已证摩尼。

【余文】〔众〕天香袅。仙音沸。遥瞻帝阙隐璇题。想见眞君奏玉墀。

〔旦〕破暗慧灯须佛法。〔小生〕驱邪宝剑仗仙人。

〔贴小旦〕旣披戒服参西圣。〔众〕又顶星冠朝上眞。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八十五·彭定求
  解人颐 萦思集·钱德苍
  卷五杂歌四句·冯梦龙
  两地相思·徐志摩
  二集卷三十八·乾隆
  第十六出 谪遇 (仙吕入双调齐微韵)·丁耀亢
  卷三百七十六·曹学佺
  卷八十四·吴之振
  卷四百十二·陈廷敬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四十·徐倬
  六娘出嫁·佚名
  美人赋原文译文·司马相如
  卷八·朱昆田
  雍熈乐府卷之十一·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169_1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 ◆陵阳先生牟巘(陵阳集)·顾嗣立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

  • 卷一百五十二·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八 品藻六 通论 元稹曰始尧舜之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後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余年仲尼缉拾选链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余无闻焉骚人作

  • 卷三·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   宋 郭知达 编古诗述懐【此以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旧注晋籍尝作咏懐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去年潼闗破妻子膈絶久【天寳十五年安防山僣号贼犯潼闗哥舒翰军败退为其帐下执之降贼闗门不

  • 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五杜牧寓言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慙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猿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一作须】白头怀归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争

  • 卷二百七 治平三年(丙午,1066)·李焘

      起英宗治平三年正月盡是年三月   春正月壬申,翰林學士、給事中、知制誥范鎮為翰林侍讀學士、集賢殿修撰、知陳州。案宋史,鎮以草制誤,改侍讀學士,明年遷翰林,出知陳州。其改集賢殿修撰,知制誥,則在仁宗朝,此時鎮亦不兼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陆军部·费行简

    民国成立,军焰熏天。陆军部有管理全国陆军军政之权,宜有无上权力,冠冕各部,然一进窥其实际,则尚不足以拟内务,遑论财政交通,盖军权纯粹为经略巡阅督军所操,初不服部节制,其直隶部辖者,亦师自专政。西南固与中央脱离关系,即北军之

  • 第四十五卷 仕绩 三 六·缪荃孙

    太 仓 州 二 清曹有武曹有武,字祖来,太仓人。顺治三年岁贡,授同官知县。县经兵燹,有武清户口,豁赔累,戢悍卒,减羡余,循声大著。时明宗藩子改名张大海,拥众集丛山,以有武诚信,来就抚。有武具陈府道,执不可,事遂已。然大海

  • 室礟传·脱脱

    室日方,字梦奇,南京人。幼时谨慎笃厚,好学,二十年足不出户,即使是同乡人也不认识他。其精诚如此。会同初年,登进士第,任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京受册礼,诏令室日方为知制诰,总管礼仪事务。天禄年间,任南京留守判官。应历年间,累迁

  • 卷三百四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太祖时赵普上御戎策曰夫御戎之道有三策焉前代圣人论之详矣缮修城垒依凭险阻训戎聚糓分屯塞下来则备戎去则勿追

  • 第四章 22·辜鸿铭

    子曰:“古者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辜讲孔子说:“老年人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为害怕言行不相符。”

  • 一乘品第三之一·佚名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问已,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法王子。善哉文殊师利。汝今善能。问於如来应正遍知菩萨所行甚深法门。何以故?文殊师利。汝见诸法实义。现前无有疑惑。究竟到於智波罗蜜第一彼岸。为欲利

  • 省庵法师语录目次·宝贤

    卷上  劝发菩提心文  涅盘会发愿文  回向偈(并叙)  念佛偈  念佛开示  示禅者念佛偈  念佛警策  示吕居士偈  警世偈  释迦如来舍利宝塔赞  阿弥陀佛像赞  观音大士像赞  示现观音像赞(并

  • 春秋管窥·徐庭垣

    十二卷。徐庭垣撰。徐庭垣,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曾官新昌县丞。徐庭垣《自序》驳宋以来诸儒所谓孔子特笔之失曰:“世但知推尊圣人,而不知孔子当日固一鲁大夫也。于周天子则其大君,于鲁公则其本国之君,于列国诸侯,则俱周天子所

  • 论语译文注解·孔子

    儒家一部重要经典,凡二十篇。每篇均以文中前两个字或三个字命名。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直接纪录和传闻整理的孔子及其著名弟子言行的汇编。内容有孔子的谈话、言论、答弟子问、生活行为以及弟子之间的相互谈论。

  • 饿鬼事经·佚名

    《饿鬼事经》是小部经典之第七,与《天宫事经》为姊妹篇,在巴利圣典中属于新的部份。即出现于第四品第三节之宾伽罗王,依护法论师的注释,是于佛陀入涅槃后二百年顷统治斯拉陀。依此事实等之观察,本经之成立可置于佛灭度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