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版法第七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饬,君乃有国。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众之所忿,置不能图。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庆勉敦敬以显之,富禄有功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之。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众乃胜任。

取人以己,成事以质。审用财,慎施报,察称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报不得,祸乃始昌;祸昌不寤,民乃自图。

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武威既明,令不再行。顿卒怠倦以辱之,罚罪宥过以惩之,杀僇犯禁以振之。植固不动,倚邪乃恐。倚革邪化,令往民移,法天合德,象法无亲,参于日月,佐于四时。悦在施,有众在废私,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修长在乎任贤,高安在乎同利。

白话译文:

凡人君临政视事,首先要端正他的心志,其次是不违背风来雨到的天时,第三是使远近高下的人们都得到很好的治理。这三个根本问题都解决了,国君便可以保有其国家。

不可因个人喜悦而行赏,不可因个人恼怒而擅杀。如果是因喜而赏,因怒而杀,人民就会生怨,政令就会废弛。政令多次行不通,人民就有外心;有外心的结了党,祸乱就开始萌芽。引起了群众的忿怒,少数人是不能图谋应付的。举办所喜欢的事,一定要估计到事情的结局;废止所厌恶的事,一定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用赏赐嘉勉敦厚的人以进行表扬,用俸禄加富有功的人以进行鼓励,用爵位提升有名望的人以进行美誉,要兼爱而没有遗弃,才算得上君主的胸怀。一定要先给教训,万民才趋向好的风化。经常给予利益,民众就会胜利完成己任了。

取用于人要比照一下自己,办事要根据实际力量。要详细斟酌国家的用财,慎重处理施予和报酬,明察事物的分量与限度。所以,君主用财于民不可以吝啬,征用民力不可以过头。用财吝啬则人民反抗,用力过头则人民疲劳。人民贫困,政令就繁复无效;人民苦于劳役之灾,政令就无法贯彻。施予酬报不得当,祸乱就开始发展;祸乱发展而人君尚不觉悟,民众就自图造反了。

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杀有罪,不宽赦;执行杀戮一定说到做到,民众就会畏惧。权威明示于众,法令就不必一再重申。对怠情的人,要通过训斥予以羞辱;对有过的人,要通过处罚予以惩戒;对犯罪的人,要通过杀戮予以震慑。君主执法之心坚定而不动摇,乖异邪僻的人们就自然恐惧。乖异邪僻的行为都有了改革和变化,法令颁布下去,民众就跟着行动了。君主应该效法天,对万物全体施德;模仿地,对万物没有私亲。要做到与日月同级,与四时并列。使众人喜悦决定于爱施俱行,得民众拥护决定于破除私心。要招袜远方的人们,决定于修好国内;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决定于消除人怨。准备长远大计,在于任用贤人;巩固尊高地位,在于与民同利。

猜你喜欢
  卷二十 二十之四·孔颖达
  命禄篇第三·王充
  卷八十一 诗二·黎靖德
  论语集注大全卷六·胡广
  春秋阙如编卷八·焦袁熹
  第十一章 15·辜鸿铭
  第七章 5·辜鸿铭
  解厄学·晏殊
  目录·钱时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辯中邊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卷三十五·赜藏主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佚名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佚名
  舍邪皈正无祸有功·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八芍药花类五言古直中书省        【齐】谢 脁紫殿肃隂隂彤庭赫?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玲珑结绮钱深沈暎朱网红药当堦翻苍苔依砌上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信美非吾

  • 第七章 概论二 两宋·吴梅

    论词至于赵宋,可云家怀隋珠,人抱和璧,盛极难继矣。然合两宋计之,其源流递嬗,可得而言焉。大抵开国之初,沿五季之旧,才力所诣,组织较工。晏 、欧为一大宗,二主一冯,实资取法,顾未能脱其范围也。汴京繁庶,竞赌新声,柳永失意无憀,专事

  • 周本纪第十二·欧阳修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柴氏女适太祖,是为圣穆皇后。后兄守礼子荣,幼从姑长太祖家,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子。太祖后稍贵,荣亦壮,而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沈重寡言。太祖为汉枢密使,荣为左监门卫大将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九·姚之骃

    鳞介门龙龙岀井 元史顺帝时太子寝殿后井中有龙出光熖烁人玉虬殻 元氏掖庭记大徳间尾洒夷于清源洞得一物皮薄可照玉色爱人或红或緑暑月对之凉气自生遣人贡之有一胡僧曰此斑花玉虬殻也穴地出 元通鉴至元十四年春大雨

  • 卷七十七·杨士奇

    永乐六年春三月庚戌朔 命羽林前卫故指挥同知顾晃忽儿子颜沙不丁袭父职○湖广施州盘谕宣抚司土官子向墨杓耸等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辛亥腾冲等千户所土官副千户长刀贡蛮等遣其刀怕混等来朝贡马及银器赐钞币袭衣○癸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九月戊申朔翰林院简讨蔡毅中节略 皇明祖训中有关矿税者为注<锍-釒>二十二卷进呈留中○户部覆孙玮请储救灾<锍-釒>言漕粮万不可借而六府所积尚有仓榖一十八万五千余石库银一十一万七千四百余两钱十万

  • ◎佥事韵事·李定夷

    国务院秘书厅佥事濮彦圭,因疯免职。闻濮致病之原因,有三段风流佳话。聊述之,濮字少戡,人咸呼之为小濮,浙江人。为前清江苏藩司濮子潼之公子,素以风流自赏。前清时在江宁某藩司署中,觊觎某藩司之女,屡托友人为之撮合。某藩司嫌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江左经略中原晋成帝咸康五年春三月征西将军庾亮欲开复中原表桓宣为都督沔北前锋诸军事司州刺史镇襄阳又表其弟临川太守怿为监梁雍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镇魏兴西阳太守翼为南蛮校尉领南郡太守镇江陵皆假节又

  • 六六 最初的印象·周作人

    一个人初到外国的地方,最是觉得有兴趣的,是那里人民的特殊的生活习惯,其有一般习得的文化生活,虽然其时也颇觉得新奇,不过总是还在其次了。我们往日本去留学,便因为它维新成功,速成的学会了西方文明的缘故,可是我们去的人看法

  • 郑灼传·姚思廉

    郑灼字茂昭,东陽信安人。祖父郑惠,梁衡陽太守。父郑季徽,通直散骑侍郎、建安令。郑灼幼时聪明敏慧,立志专心于儒学,少时受业于皇侃。梁中大通五年(533),出仕为奉朝请,累迁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转平西

  •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康熙

    训曰元旦乃履端令节生日为载诞昌期皆系喜庆之辰宜心平气和言语吉祥所以朕于此等日必欣悦以酬令节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五·佚名

    宋 滕珙 撰天理人欲类论天理仁义礼智之总名答何叔京此段谓天理是仁义礼智总名仁义礼智是天理件数天理既浑然然既谓之理则便是个有条理底名字故其中所谓仁义礼智四者合下便各有一个道理不相混杂以其未发莫见端绪不可

  • 卷二十九·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九    元 吴澄 撰仲尼燕居【取篇首四字为名山隂陆氏曰退朝曰燕退燕曰闲言礼燕居之事也言诗闲居之事也燕居称仲尼闲居称孔子以此】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於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

  • 形势解第六十四·管仲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

  • 卷十六·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六    宋 王与之 撰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畮【音亩】一易之地家二百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畮郑康成曰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

  •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文学驳斥桑弘羊的&ldquo;兵据西域&rdquo;之策,否定他&ldquo;持政十余年&rdquo;的种种政绩,以说明桑弘羊佐帝无功,并把矛头指向汉武帝。然而,历史都给桑弘羊作了结论。&ldquo;伐功&rdquo;,就是自称其功的意思。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一]如是已說本地.次說諸地決擇善巧.由此決擇善巧爲依於一切地善能問答。今當先   說五識身地意地決擇。問.前說種子依謂阿賴耶識.而

  • 三转法轮经·佚名

    梵名Dharmacakrasu^tra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佛陀成道之初,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之理,以由不同角度讲述三遍,称三转十二行相,遂成此经。异译本有东汉安世高所译转法轮经一卷,南传佛教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