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舍邪皈正无祸有功

随机推荐

  • 卷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十八元结结字次山瀼州人少不羁年十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一第慁子耳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后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结于肃宗上时议三篇帝悦擢右金吾兵曹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一·柯劭忞

      姚天福 崔彧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稷山人。少为怀仁县吏,见同列所为,耻之。从儒者受《春秋》,学能知大义。世祖以皇太弟驻白登,县令使天福进蒲萄酒于行帐,应对敏给,帝奇之,留直宿卫。至元初,授怀仁县丞。丞相塔察儿奉使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六·徐紘

        (明)徐纮 撰    少保兵部尚书肃愍于公神道碑铭  倪岳    宪宗皇帝纪元成化之初故少保兼兵部尚书于公之子冕归自谪所即衔哀列疏以讼父寃上闻而悯之追复故秩遣行人司行人马暶徃祭其墓其文有曰当国家之

  • 卷三十六礼俗志三·黄遵宪

    乐 舞倭乐 和歌 国俗素有歌舞,新井君美曰:"本朝之乐有声乐、有舞乐,其始出于祭天神。"《孝经纬》日:"东夷之乐日株,持矛助时生。《乐元语》目:"东夷之乐目朝离,万物微离地而生乐,持矛而舞助时生也。唐贾公彦以谓:乐有二名,此间

  • 《徐志摩诗选》序·陆小曼

    写诗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又要环境的□合,本身的思想同艺术水平,并不是随时随地的就能产生出来的。志摩写诗最多的时候,是在他初次留学回来,那时我同他还不相识,最初他是因为旧式婚姻的不满意,而环境又不允许他寻他理想的恋

  • 卷六十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三     婺源江永撰政事下   通禮十二補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諸噬嗑【日中為市上明而下動又借噬為市嗑為合也 繋

  • 无限与具足·钱穆

    在美学上,有无限与具足之两型。在人生理想上也该有此两型。西方人想像人生,常若一无限。中国人想像人生,则常见为具足。时间为生命之主要因素,请即就双方对时间观念之相异处作证。 西方人想像时间,殆如一直线,过去无限,将来

  • (十二)子路篇·钱穆

    樊迟问仁章。 朱子曰:“孟子言存心养性,便说得虚。孔子教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语,则就实行处做工夫,如此则存心养性自在。”今按:此条分说《论》《孟》极有味。《论语》言心,多归之行。《孟子》论行,多本之心。陆王家言多

  • 庄公·庄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夏,夫人姜氏如齐。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郑人侵宋。冬十月。【传】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秋,诸侯为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 译文 十五年春季,齐桓公、宋桓

  •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四善现,四无所畏清净故真如清净。真如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无所畏清净。若真如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无所畏清净故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

  • 中锡佛教应有密切的联合·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科仑坡全锡兰佛教徒大会欢迎会讲──今天承锡兰佛教徒开会,并蒙各派的僧众领袖和首相代表锡兰僧民众欢迎,这是非常荣幸的!由中国佛教历史上,知道狮子国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也传说有佛教徒在

  •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下·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曼殊尸利童真复白佛言。世尊。我欲说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汝可辩说。曼殊尸利言。世尊。诸众生得到菩提。是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何因是鸡罗句。曼殊尸利言。诸法不到不普到。不

  • 密庵和尚语录·咸杰

    密庵和尚住衢州西乌巨山乾明禅院语录参学小师崇岳了悟等编师于乾道三年八月初一日。就本院受请。升座云。适来未鸣鼓已前。唤作杰上座。而今升座已后。唤作乌巨长老。骤尔更其名易其号。披毛戴角。拖犁拽把。向异类中

  • 华亭百咏·许尚

    亦题《云间百咏》,为今上海地区第一本记事诗专集。1卷。许尚著。许尚自号和光老人,华亭人。取华亭古迹,每事为1绝句,其中的71首题下有后人所加注。是编作于淳熙(1174—1189)间,取华亭古迹,每一事为一绝句。所述有陆机

  • 博山篇·黄妙应

    《博山篇》是唐代由黄应妙编著而成。该书是形法派专论山龙的代表作,其深入辨析龙、砂、穴、水、明堂等风水要素的向背对人福禄造成重大影响。系中国古代风水勘舆书籍中很具权威性的名著,地理人子无不习之。

  • 靖海纪略·曹履泰

    四卷。明曹履泰撰。曹履泰,字大来,盐官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擢吏科给事,被诬入闽,授太常少卿,再至兵部右侍郎,随唐王起兵,至黄台兵溃,跳崖,被两僧人救至黄严寺,未久死去。着有《浪吟集》一卷。曹履泰出宰同安(今属福建)时,边海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大日经略念诵法、五支念诵要行法、五支念诵法。阐说三昧耶、不动尊、如来钩、普通真言、金刚甲胄等五印明。

  • 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与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异译。分别佛之功德与供养佛之功德,且说华积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