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厄学

藏锋卷一

厄者,人之本也。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

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

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

生之惟艰,何足道哉?

隐智卷二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无敌,彰显无功。

不为己谋,君子之智也。莫使己亏,小人之奸也。不怨智寡,忠义失焉。

上惟忠,能次之。下为实,术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难止。

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祸也。

戒欲卷三

欲大无根,心宽无恨。好之莫极,强之有咎。

君子修身,避祸也。小人无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别也。

治贪以严,莫以宽。惩淫以辱,莫以隐。伐恶以尽,莫以慈。

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省身卷四

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人有异,命不同焉。物有别,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计不失。

智不及事,非察莫中。人心多易,非思难度。俗不堪亲,非礼无存。

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求实卷五

致远者实,近利者虚。众趋者慎,己悦者进。

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人无贱者,惟自弃也。

大智无诈,顺乎天也。小智无德,背乎情也。识察勿忧,忧弗学也。

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闲逸而多得,乃实之旨焉。

慎言卷六

言之祸,无论优劣也。语之弊,由人取舍也。

君子不道虚言,实则逆耳。小人不表真心,伪则障目。见言见志,其行亦断也。

贵者宜谦不宜傲。卑者宜恭不宜放。人无信,则言勿听。

不知机而无泄,大安也。不避亲而密疏,大患也。

节情卷七

知书而后忘情焉。抑性而后正身焉。

纵亲见私,不容也。纵友见拙,不智也。纵怜见稚,不厚也。

天怒成灾,人怒成害。君子戒悲,小人戒忧。不舍之情,羁身也。

幸不恃色,荣定其品也。义不恃媚,信定其谐也。

向善卷八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天佑善者,其心悟焉。

言善未必善,观其行也。言恶未必恶,审其心也。名勿信,实勿怠。

君子亦怨,不误其事。小人亦友,不辍其争。利可求,遵可守。

恶惑愚不惑智也。善贵诚不贵法也。

猜你喜欢
  间传·戴圣
  卷七 广扬名章第十四·邢昺
  卷三治家·汪辉祖
  卷二·陈经
  卷二十五·山井鼎
  卷一·欧阳修
  前言·王充
  卷十六·
  卷四·李光地
  治本第十一·尉缭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十(临济宗)·佚名
  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太虚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刚中·唐圭璋

      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人。元祐四年(1089)生。绍兴二年(1132)进士。历秘书少监、四川宣抚副使。忤秦桧,责濠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绍兴二十四年(1154)卒。有北山集。   一剪梅   汉粉重番内样妆。新染冰肌,浅浅莺黄。广

  • 大陆诗草题诗·连横

    题大陆诗草台中林资修(幼春)万里归来连剑花,朔风吹发动鬖髿。久悬佳传规仓米,满写新诗入壁纱。是处钓游名士辙,中宵歌哭酒人家。出门我亦方西笑,看汝先驱建德车。前题台北李书(逸涛)挟策中原试壮游,俗儒狂笑腐儒愁。著书直括三

  • 卷六·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辛酉蔡杏垣山水画册送人赴任和韵捒中感事前从军行,倣杜前出塞体九首后从军行,倣杜后出塞体五首忆简荣卿孝廉同年读梁史沉南苹双凫莲花画山斋夜坐班定远夜行杂诗閒居·蔡杏垣山水画册茅屋依青嶂

  • 卷二 古體詩·王士祯

    【鑾江大雪歌寄家兄西樵】夜聞觱發曉漾漭,衝寒四顧江天朗。雲氣欲壓揚子津,濤頭直突仙人掌。平生愛雪勝瓊貝,況復橫江發奇賞?朔風獵獵犯貂裘,急霰霏霏灑烏榜。大澤蛇龍避寒蟄,高天雕鶻盤空響。江南群山張畫屏,玉笏嶙峋袤百丈

  • 卷十六·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六  宋 郭知达编古诗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蔡邕拜中郎将校书东观邕以经籍去圣久逺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中表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

  • 第六十七回 朱泚败死彭原城 李晟诱诛田希鉴·蔡东藩

      却说王武俊李抱真两军,闻朱泚遁还,本拟出兵追击,因为夜雾四翳,恐穷追有失,乃按兵不进,但把朱滔所弃的粮械,收取无遗,即行返镇。滔懊怅异常,归咎杨布蔡雄,斩首泄忿,连夜驰回幽州。又恐范阳留守刘怦,因败图己,未免徬徨,幸刘怦搜

  • 建文皇帝遗迹·佚名

    建文皇帝讳允炆,在位五年,懿文皇太子之长子,太祖皇帝之嫡孙也。母妃懿敬皇后常氏。其先为句容县人,宋季时,五世祖懿祖恒皇帝避兵, (‘五世祖懿祖恒皇帝避兵’,‘祖’原作‘孙’,据明朱当■〈氵

  • 八八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月以后进过书籍卷数开单进呈片·佚名

    八八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月以后进过书籍卷数开单进呈片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十七日查各馆现在纂办未竣各书,臣等前奉旨:每两月后将各书进过卷数查明,汇奏一次。钦此。兹查本年四月以后,承办各书按卯轮进,均无贻悞。谨将进过

  •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佚名

    【提要】 这是一篇受君王怀疑之后自我辩解的雄辩,虽然有些委婉,甚至饱含了委屈,但说理清澈、论辩有力,一片忠心和光明磊落充满在言语之中。 【原文】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曰:“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事,故献御书而行曰:‘臣贵于

  • 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四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魏列传我自敬黄头【高允将婚於邢氏游雅劝允娶其族允不从雅曰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丨丨丨丨丨○以上游雅传】路边书地【游明根幼年遭乱为栎阳王

  • 谈丹崖·佚名

    谈丹崖先生小传谈先生名荔孙字丹崖江苏无锡人由政府派送日本留学肄业于日本高等商业学校卒业后在日本银行界实习银行事务宣统元年归国充南京高等商业学校教务长三年来京入度支部嗣入大清银行充稽核革命后官南京临时政

  • 卷十三·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十三明 孙防 编春秋命厯序春秋纬十有三篇无所谓命厯序者诸书征引防茎歳代帝皇箓运顾多主于命厯则欲推邃古之闻不得不列是书矣自开辟至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歳分为十纪每纪为二十六万七千秊凡世

  • 庄子天下篇述义·马叙伦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案:宣颖以「有」字句绝,「为」字属下读,是也;诸家以「有为」连读者失之。道术者,本书齐物论云「已而不知其然之谓道」,在宥云「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天地云「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信卷第五(六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信说夫唯心乐国普遍十方。自性弥陀圆融一智。妙应于色声之境。流光于心目之间。就中反妄归真。直下背尘合觉。昔我法藏发弘誓。启极乐之玄途。故佛世尊指西方示韦提之妙域。是乃广长舌覆而同赞。诸余经尽而独留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提婆达多手持弓箭。出迦毗罗城而欲教射。悉达多太子知已。与五百眷属亦出国城同为弓射。时提婆达多即持弓箭遥射一树。其树中箭应弦而倒。悉达多太子。

  • 卷第二十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五世之二(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二) 睦州陈尊宿。(讳道明。嗣黄檗)学者扣激。随问遽答。词语峻崄。诸方归

  • 易传·佚名

    一名《易大传》。《周易》中对《易经》进行解说和阐发的部分。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故又称《十翼》。旧传为孔子所作。今学者以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

  • 辽史·脱脱

    纪传体史书。元脱脱等撰。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成书于元至正四年(1344)。记述唐昭宗天复元年耶律阿保机称夷离堇至顺帝至正三年(1343)间辽朝兴亡史事,取材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