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五

宋 滕珙 撰

天理人欲类

论天理仁义礼智之总名

答何叔京

此段谓天理是仁义礼智总名仁义礼智是天理件数

天理既浑然然既谓之理则便是个有条理底名字故其中所谓仁义礼智四者合下便各有一个道理不相混杂以其未发莫见端绪不可以一理名是以谓之浑然非是浑然里面都无分别而仁义礼智却是后来旋次生出四件有形有状之物也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更以程子好学论首章求之即可见得果然见得则心性仁爱之説皆不辨而自明矣

论天理人欲之异

答胡广仲

此段谓天理与人欲为消长善与恶为盛衰

窃谓天理固无对然既有人欲即天理便不得不与人欲为消长善亦本无对然既有恶即善便不得不与恶为盛衰譬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此本岂有对哉至于晋有五胡唐有三镇则华夷逆顺不得不相与为对矣但其初则有善而无恶有天命而无人欲耳

论人心私欲之蔽

答吴晦叔

此段论都无人欲才方纯是道心

人心私欲之説如来教所改字极善本语之失亦是所谓本源未明了之病非一句一义上见不到也但愚意犹疑向来妄论引必有事焉之语亦多未的当盖舜禹授受之际所谓人心私欲者非若众人所谓私欲也但防有一毫把捉底意思则虽云本是道心之发然终未离人心之境也所谓动以人则有妄顔子之有不善正在此间者是也既有妄则非私欲而何须是都无此意思自然从容中道才方纯是道心必有事焉却是见得此理而存养下功处与所谓纯是道心者盖有间矣然既察见本源则自此可加精一之功而进夫纯尔中间尽有次苐也惟精惟一亦未离夫人心特须如此乃可以克尽私欲全复天理傥不如此则终无可至之理耳【前书云即人心而识道心此本无害再作此书忘记本语故复辨之耳】

论理欲系义利邪正之间

答陈同父

此段谓但反之吾心则理欲自见

尝谓天理人欲二字不必求之于古今王伯之迹但反之于吾心义利邪正之间察之愈宻则其见之愈明持之愈严则其发之愈勇孟子所谓浩然之气者盖敛然于规矩凖绳不敢走作之中而其自任以天下之重者虽贲育莫能夺也是岂才能血气之所为哉老兄视汉髙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于义邪出于利耶出于邪耶正耶若髙帝则私意分数犹未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若以其能建立国家传世久逺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于正也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若论道之常存却又初非人所能预只是此个自是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虽千五百年被人作壊终殄灭他不得耳汉唐所谓贤君何尝有一分气力扶助得他耶

论感物而动性之欲

答何倅

此段専论心君宰与不宰有情正情溺之异

经书中所説欲字以鄙意所见人之生不能不感物而动曰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言亦性所有也而其要系乎心君宰与不宰耳心宰则情得正率乎性之常而不可以欲言矣心不宰则情流乎伪陷溺其性専为人欲矣若夫所谓可欲之谓善盖指言体元者善之长之意心之所为宰者也要当黙识之而不可以言语诲也克己类

论己私当克之义

答陈明仲

此段谓己者对物之称故当克之而复于理

来书云夫子语仁以克己为要佛氏论性以无心为宗而以山心不可无之説为非某谓所谓己者对物之称乃是私认为己而就此起计校生爱欲故当克之克之而自复于理则仁矣心乃本有之物虚明纯一贯彻感通所以尽性体道者由于此今以为妄而欲去之又自知其不可而曰有真心存焉【此亦来书之语】则又是有心矣如此则无心之説何必全是而不言无心之説何必全非乎若以无心为是则克己乃是有心无心何以克己若以克己为是则请从事于斯而足矣又何必克己于此而无心于彼为此二本而枝其辞也

论克己之功不可废

答吕伯恭

此段谓克己工夫切中学者空言遥度之病

所论克己之功切中学者空言遥度之病然向来所论且是大纲识得仁之名义气味令有下落耳初不谓只用力于此便可废置克己之功然亦不可便持克己功夫占过讲习地位也中间有一书论古人小学已有如此训释一段甚详幸更攷之然克己之诲则尤不敢不敬承也

再答讲学克己之説

答吕伯恭

此段谓程子涵养进学之説为是

讲学克己之功裒多益寡政得恰好此诚至论然此二事各是一件功夫学者于此须是无所不用其极然后足目俱到无偏倚之患若如来喻便有好仁不好学之蔽矣且中庸言学问思辨而后继之力行程子于涵养进学亦两言之皆未尝以此包彼而有所偏废也若曰讲习渐明便当痛下克己功夫以践其实使有以真知其意味之必然不可只如此説过则其言为无病矣

论孔子克己复礼之説

答胡季随

此段谓借此排之未得用工要领处

所喻克己之学此意甚佳但云借此排之似是未得用工要领处近读知言有问以放心求心者尝欲别下一语云放而知求则此心不为放矣此处间不容息如夫子所言克己复礼功夫要切处亦在为仁由己一句也岂借外以求之哉

论克己须见得一切道理

答杜叔髙

此段谓不但去轻躁二字

然克己固学者之急务亦须见得一切道理了了分明方见日用之间一言一动何者是正何者是邪便于此处立定脚跟凡是己私不是天理者便克将去不但轻躁二字也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起宣公元年尽四年】·杜预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大学朱子序·胡炳文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孔子
  ●卷下·袁袠
  卷三十八·程公说
  卷六·黄仲炎
  卷三·王樵
  公冶长篇第五·钱穆
  余杭政禅师·惠洪
  卷二十三·道世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十后悔·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七卷·灌顶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一·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王安石

    唐百家诗选原序余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时次道出其家藏唐诗百余编诿余择其精者次道因名曰百家诗选废日力於此良可悔也虽然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

  • 唐四僧诗巻二·佚名

    灵一诗上谿行即事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路潭洞何纵横曲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上人知几士瓶锡慰樊笼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送王

  • 竹斋集传·王冕

    竹斋集传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聼诸生诵书聼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聼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 东汉会要卷十九·徐天麟

    职官一总叙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所以补复残缺及身未改而四海从风中国安乐者也昔周公作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弘治四年正月戊寅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周景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 三十八 江宁织造曹寅奏刊刻全唐诗集摺·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 臣寅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至今尚未到扬,俟其到齐校刊,谨当奏闻。 又闰四月二十三日,有翰林院庶

  • 五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五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大学士 仍管两江总督臣高晋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查缴明末野史并一切不应存留书籍板片,业经历次恭折奏明,并委员解送军机处查办在案

  • 卷十六·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六(宋)吴缜 撰○十六曰先後失序郭正一未相前对策今传在为相之後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及横水之战纪传前後不同卢坦传叙李錡柳晟阎济美事失序蒋乂传记张孝忠事失序元载传杀李少良失序记火灾年次

  • 自序·辜鸿铭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笔者与一些外国人讨论这样的问题:生活在上海的中国人与欧洲人相比,谁更讲道德?对于这一比较,一个英国人评论说:“那完全要看你个人的立场是什么样的了。”这位英国先生所持的此种“立场&rd

  • 卷十·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十宋 宋敏求 编帝王册尊号赦下元和十四年册尊号赦长庆元年册尊号赦宝历元年册尊号赦会昌元年册尊号赦会昌五年册尊号赦大中二年册尊号赦乾符四年册尊号德音痊复太上皇康复诏疾愈德音太和八

  • 邝英杰·周诒春

    邝英杰 字少侯。年三十一岁。生于广东新寗。已婚。初学于广州岭南学堂。宣统二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矿科。授拔贡及进士。宣统三年。授翰林院编修。民国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学及地质学。民国二

  • 九年·佚名

    (丁未)九年大明宣德二年春正月1月1日○庚寅朔,上以冕服,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如儀。以絳紗袍,御勤政殿受朝賀,倭、野人、向化回回及僧人耆老皆參賀。議政府獻鞍馬表裏,諸道進賀箋方物。御勤政殿,設君臣同宴如儀,日入乃罷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

  • 卷十一·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十一   明 傅逊 撰晋曲沃簒晋隐公五年春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夏六月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曲沃晋别封成

  •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讲──    一 维摩诘之故事    甲 维摩诘释名    乙 维摩诘之历史    丙 本经所演维摩诘之事实   二 示病及佛法与病之关系    甲 老病死三事之区别    乙 病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二(本)·窥基

    沙门基撰经。菩萨摩诃萨八万人赞曰。第五圣德难思众。文有三。一标类举数。二叹德。三列名。此初也。梵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略云菩萨摩诃萨。菩萨修行略有二门。一自利大智为首。二利他大悲为先。菩提觉义智所求果。

  • 宋东太一宫碑铭·扈蒙

    宋扈蒙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宋太宗于983年于开封建太一宫,翌年命扈蒙撰碑文,述建宫史和祀太乙神。

  • 刘因诗词集·刘因

    诗词集。刘因,元学者。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旧容城县)人。诏征为右赞善大夫,未几即辞归。后更拒绝应聘,有一定民族意识;但又肯定君臣大义“自万古而不可易”,主调和朱(熹)陆(九渊)两派,和许衡同有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