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佥事韵事

国务院秘书厅佥事濮彦圭,因疯免职。闻濮致病之原因,有三段风流佳话。聊述之,濮字少戡,人咸呼之为小濮,浙江人。为前清江苏藩司濮子潼之公子,素以风流自赏。前清时在江宁某藩司署中,觊觎某藩司之女,屡托友人为之撮合。某藩司嫌其轻浮,未之允。濮遂迁怒友人,几至挥拳。经旁人劝止,然从此绝交,虽觌面亦不相识。此第一段风流佳话也。

光复后,濮侨寓沪上,无所事事,终朝作寻花问柳之计。偶在某学校门首,见一女学生,濮为之垂涎。后探询该女学生亦系浙人,又托人说项。讵知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万无撮合之理。濮因之而大恸,一病几至不起。此第二段风流佳话也。

本京西城,有所谓某五奶奶者,向营秘密生涯,即南中所谓台基,都中所谓转子房是也。某五奶奶有亲生女二人,次女秀外慧中,娴雅美丽。以曾在某女学堂肄业,中西文均有门径。而眼界一若甚高,盖其手段然也。濮因某友之介绍,得至某五奶奶处。一见倾心,神魂为之颠倒。又以其身价甚高,不易达目的也,乃拜某五奶奶为干娘。执子礼甚恭,以冀发生亲属关系,时相往还,便于进步,用心良苦。有他客或往五奶奶处,猝与濮遇,某五奶奶则殷勤介绍,谓客曰:“此我干儿也。”谓濮曰:“此某干爹也。”濮每加意周旋,若甚荣幸。而客往往承其过礼,局促不安焉。濮在某五奶奶处,往还已有数年。薪津所入及阿翁从前宦囊,多于此中支销。某五奶奶亦常许以次女属之终身,然虽许之不一许,究无实行之诚意。而濮则痴心敬候,故时时以爱子坦腹自居。日月推迁,渐为某五奶奶家所厌弃,思有以断其念头,乃忽于去岁三四月间,宣言次女已许与杨度之子。杨家拿钱令其入学读书,因托辞送在某女校寄宿,原以示绝于濮也。濮忽然受此非常之激刺,而魂灵儿已随阿宝去,神经遂种病根焉。然时时仍至某五奶奶处搅闹,五奶奶苦之。因藉搬家为名,离其故巢,并云送女还乡间某市之老家。濮愤无可泄,而病亦日甚。会濮赴上海养病,五奶奶迁西城,及调查得之,复带病往嬲不已,旧腊忽令某金店送金镯四副至某五奶奶家。濮取之,逢人分赠。人咸知其疾,不敢受。次日,濮向囊中取出洋四元赏店伙,及店伙出帐单取价,濮诧曰:“尚要钱耶?彼此有交情,即作为你送他们的可耳。”店伙至是始悟其有心疾,因索还金镯,徒呼晦气,白跑而去。大除日,濮复至某五奶奶处大闹,脱去衣服,持刀弄杖,大有贾宝玉中魔闹大观园情景。惊动邻右岗警,均无可如何。乃送信其家,缚之以去云。癸丑年,有新疆某议员,以在某五奶奶处因挥霍过度,迨议员取消,落魄难归。前尘如梦,因成心疾。今濮氏竟步其后尘,诚未有之奇闻。此第三段之风流佳话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二百十二·外国五·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一·徐梦莘
  卷之四十五终·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八十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为婿移居并报米价摺·佚名
  卷五十九·傅恒
  绎史卷一·马骕
  列传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一百十·郑麟趾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八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古今体一百十首【庚辰二】上元前二日万夀山赐亲藩及诸囬部宴诗以纪事万寿山光隔岁看初韶行庆驻鸣銮朱琴仪凤调伶史翠釜供羊出大官诗孰蔡襄咏嘉佑节同景德宴蒲端何期戎索兹开拓敬保金瓯永乂

  • 卷420 ·佚名

    吴泳 堰上行上周宪 堰上行,桃花灼灼春水生。 水才一石泥数斗,弥漫滮池浸渠口。 树以淇园竹,菑以汉堤石。 石填竹落知几丁,驾作青霓千百尺。 一夫搴茭前,一夫荷锸去。 旋烧香纸祭水庸,更酌村醪

  • 屏山集补钞·管庭芬

    屏山集补钞刘子翚开善寺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杖履欲归仍更留。悠然堂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宾至聊共

  • 第五十四回 治黄河石人开眼 聚红巾群盗扬镳·蔡东藩

      却说太平归田,韩嘉纳贬死,沃哷海寿削职为民,这事从何而起?原来由脱忽思皇后泣诉帝前,致有此诏。脱忽思皇后,系明宗妃,即顺帝庶母。顺帝嗣位,尝尊称脱忽思为皇后,海寿奏劾哈麻时,曾说他出入无忌,越分无礼。应上回。此语被脱

  • 第四七三谕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一二二四二--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树杞林等庄总理范士珍特授埔里分府、在任候补清军府直隶州、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接充事。本年十一月初二日,据九芎林、树杞林庄生员魏盛唐、廪生黄廷交等禀称:「缘有前

  • 赵逵传·脱脱

    赵逵字庄叔。他的祖先是秦国人,八世祖赵处荣时举家迁徙到四川,在资州定居。赵逵幼时领悟力强,读书一目十行,速度很快。他尤其喜欢搜集古书,研究历代王朝兴衰,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与当时的名人钜公一起谈论国家安危、存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二征榷考榷茶宋宁宗庆元初除隆安县茶课估钱初元丰开川秦茶场园户既输二税又输土产隆安县园户二税土产兼输外又催理茶课估钱高宗建炎元年立为额至是始除之六年诏四川产茶处岁输经总制

  • 冯庆桂·周诒春

    冯庆桂 字千里。生于广东广州。未婚。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业。光緖三十四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宣统三年。著书论美国棉纱厂及中国仿行之办法。得博士学位。为世界会及美京

  • 卷十二·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十二明 黄道周 撰秋仲之二日为榕坛正防吕而德兄弟为政衣冠之集四十八人谒夫子及晦翁毕分札敷坐某举杨贞复云人心本虗才一着物便不得其正不正便不在不在时虽视听饮食亦不复知即云知视听饮食亦

  • 原序·李廉

    传春秋者三家左氏事详而义疎公谷义精而事略有不能相通两汉专门各守师说至唐啖赵氏始合三家所长务以通经为主陆氏纂集已为小成宋河南程夫子始以广大精防之学发明奥义真有以得笔削之心而深有取于啖赵良有以也髙宗绍兴初

  • 第22章 子路篇第十三(1)·孔子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译文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率先去做并且不辞劳苦。”子路请求孔子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子路问政,孔子既告之矣。及

  • 卷四百二·佚名

    △第二分欢喜品第二尔时世尊,知诸世界诸有缘众一切来集。诸天魔梵。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健达缚。若阿素洛。若诸龙神。人非人等。若诸菩萨摩诃萨众住最後身绍尊位者,皆来集会。便告具寿舍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欲於一

  • 大宝积经论卷第一·佚名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世间救  苦海度彼岸  大悲降魔怨  我释宝积经  庄严十六种  真实微妙义  欲令法久住  自利利他故  问曰。汝欲释宝积经。应先释此法。问以何义故。名为宝积。答曰。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一(并序)·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叙曰。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癸酉。正月一日辰时。于荐福寺道场内。金刚三藏与僧慧超。授大乘瑜伽金刚五顶五智尊千臂千手千钵千佛释迦曼殊室利菩萨秘密菩提三摩地法教。遂于

  • 叙·徐昌治

    续藏经 高僧摘要 清 徐昌治编辑叙高僧摘要余刊布佛祖指南。法苑醒世。凡单传直指。幽明感应。历历备具。而高僧一传。譬如虗空体非羣相。而不拒彼众相发挥。奈传有正有续。若梁若明。计共四帙。俱以十欵分类。余讶之

  • 07.说六随念品·佛音

    在不净业处之后,再举十随念。数数起念,故为“随念”;又于应该发生的地方而发生,故正信而出家的善男子的随适而念为“随念”。(十随念的语义)(一)所起的随念与佛有关的为“佛随念”。以佛德

  • 台湾通纪·陈衍

    清代纂修的福建通志有三个本子。第一个是郝玉麟等修谢道承等纂的,刊於乾隆二年,凡七十八卷、首五卷。第二个是沈廷芳修吴嗣富纂的,刊於乾隆三十三年,凡九十二卷、首四卷。第三个是道光九年孙尔准等修陈寿祺纂、十五年程祖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董郁青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是作者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