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传卷八

宋 胡安国 撰

庄公中

【丙庄王十申二年】九年【齐桓公小白元年晋缗二十卫惠十五蔡哀十郑厉十六子仪九曹庄十七陈宣八靖十九宋闵七秦武十三楚文五】

春齐人杀无知

【杀无知者雍廪也而曰齐人者讨贼之辞也弑君之贼人人之所恶夫人之所得讨故称人人者众辞也无知不称君已不能君齐人亦莫之君也】音注【恶去声】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音注【蔇鲁地音器 齐乱无君故大夫得敌公盖欲迎子紏也来者非一人故不称名】

【及者内为志大夫不名者义系于齐而不系于大夫之名氏也曰公及齐大夫盟者讥公之释父怨亲仇雠也或曰以德报怨寛身之仁何以讥之也曰德有轻重怨有深浅怨莫甚于父母之仇而德莫重乎安定其国家而图其后嗣也有父之雠而不知怨乃欲以重徳报之则人伦废天理灭矣然则如之何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夏公伐齐纳纠齐小白入于齐音注【二公子各有党故虽盟而迎子纠当须伐乃得入又出在小白之后小白称入从国逆之文本无位齐桓公入国】

【左氏书子纠二传曰伐齐纳纠君子以公谷为正纳者不受而强致之称入者难词纠不书子者明纠不当立也以小白系齐者明小白宜有齐也所以然者襄公见杀纠与小白皆以庶子出奔而纠弟也又未尝为世子按史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齐桓杀其弟以反国是纠幼而小白长其有齐宜矣宜则何以不称公子内无所承上不禀命故以王法絶之也桓公于王法虽可絶视子纠则当立故管仲相桓为徙义而圣人称之曰一匡天下民到于今称之召忽死于子纠为伤勇此诸匹夫匹妇之谅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干时我师败绩音注【干时齐地干音干内不言败此其言败者为与雠战虽败亦荣也按左氏战于干时公丧戎路传乘而归则败绩者公也能与雠战虽败亦荣何以不言公贬之也公本忘亲释怨欲纳雠人之子谋定其国家不为复雠与之战也是故没公以见贬若以复雠举事则此战为义战当书公冠于败绩之上与沙随之不得见平丘之不与盟为比以示荣矣惟不以复雠战也是故讳公以重贬其忘亲释怨之罪其义深切着明矣】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音注【公子为贼乱则书齐实告杀而书齐取杀者时史恶齐志在谲以求管仲非不忍其亲故极言之】

【取者不义之辞前书纳纠不称子者明不当立也此书杀纠复称子者明不当杀也或夺或予于义各安春秋精意也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纠虽争立越在他国置而勿问可也必请于鲁杀之然后快于心其不仁亦甚矣后世以传譲为名而取国者必杀其主以为一人心防后患意与此同流毒岂不逺哉故孟子曰五伯三主之罪人也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冬浚洙音注【浚音峻洙水名音殊】

【固国以保民为本轻用民力妄兴大作邦本一摇虽有长江巨川限带封域洞庭彭蠡河汉之险犹不足凭而况洙乎书浚洙见劳民于守国之未务而不知本为后戒也】音注【见音现】

【丁庄王十酉三年】十年【齐桓二晋缗二十一卫惠十六蔡哀十一郑厉十七子仪十曹庄十八陈宣九靖二十宋闵八秦武十四楚文六】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音注【勺鲁地音灼】

【齐师伐鲁经不书伐意责鲁也诈战曰败败之者为主或曰长勺鲁地而齐师至此所谓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后应者也疑若无罪焉何以见责乎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故行使则有文告之词而疆则有守御之备至于善阵德已衰矣而况兵刃相接又以诈谋取胜乎故书鲁为主以责之皆已乱之道寡怨之方王者之事也】

二月公侵宋

三月宋人【闵】迁宿音注【宋强迁之而取其地故文异于邢迁也此迁国之始其曰迁宿者宿非欲迁为宋人之所迁也懐土常物之大情迁国重事也虽违害就利去危即安犹或恐沉于众不肯率从而况迫于横逆非其所欲弃乆宅之田里刈新徙之蓬藋道途之勤营筑之劳起怨谘伤和气岂不恻然有隐乎肆行莫之顾也其不仁亦甚矣凡书迁不再贬而恶已见矣】音注【横去声见音现】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音注【乘丘鲁地乘去声○其言次何以桓公图伯而未集是故书次郎以见齐伯之难书次厥貉以见楚伯之难书次于鄫以见复伯之难】

【齐宋轻举大众深入他境肆其报复之心诚有罪也鲁人若能不用诈谋奉其辞令二国去矣偷得一时之防而积四邻之忿此小人之道故次者不以其事胜者不以其理交讥之】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音注【莘蔡地此书荆之始亦荆夏之始亦荆専执诸侯之始荆败蔡师于莘是猾夏之始也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则诸侯之不亡者寡矣是故书荆自此始而春秋以吴终焉】

【蔡侯何以名絶之也凡书败书灭书入而以其君归皆名者为其服为臣虏故絶之也若蔡献舞潞婴儿沈嘉许斯顿牂胡豹曹阳邾益之类是矣国君死社稷正也逃之虽罪犹有耻焉虏甚矣楚人灭夔以夔子归独不名者夔子以无罪见讨虽国灭身为臣虏其义直其辞初不服也是以独假之爵而不名也春秋之法诸侯不生名失地则生而名之比于贱者欲使有国之君战战兢兢长守富贵无危溢之行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音注【谭小国音谈此灭国之始此管仲攻瑕之术也】

【灭而书奔责不死位也不书出国亡无所出也国灭身奔而不能守其富贵何以书爵乎已无取灭之罪为横逆所加而力不能胜至于出奔则亦不幸焉尔矣其义盖未絶也按左氏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责其失事大之礼可矣坐此见灭可乎齐师灭谭谭子奔莒楚人灭子奔黄狄灭温温子奔卫三国所以皆存其爵不比于失地之君而名之也然则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何以独名按左氏吴伐徐徐子断其髪携其夫人以逆吴子既已屈服而后奔岂有兴复之志乎独书名所以絶之也春秋之义虽在于抑强扶弱又责弱者之不自强于为善也故其书法如此】音注【横去声断音短】

【戊庄王十戌四年】十有一年【齐桓三晋缗二十二卫惠十七蔡哀十二郑厉十八子仪十一曹庄十九陈宣十杞靖二十一宋闵九秦武十五楚文七】

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音注【鄑鲁地音兹】

秋宋大水

【凡外灾告则书所谓灾者害及民物如水火兵戎之寇是也诸侯于四邻有恤病救急之义则告为得礼而不可以不吊故四国同灾许人不吊君子以是知许之先亡也凡志灾见春秋有谨天戒恤民隐之心王者之事也】

冬王姬归于齐音注【鲁主昏不书齐侯逆不见公】

【按周制王姬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礼亦隆矣春秋之义尊君抑臣其书王姬下嫁曷为与列国之女同辞而不异乎曰阳倡而隂和夫先而妇从天理也述天理训后世则虽以王姬之贵其当执妇道与公侯大夫士庶人之女何以异哉故舜为匹夫妻帝二女而其书曰嫔于虞西周王姬嫁于齐侯亦执妇道成肃雍之德其诗曰曷不肃雍王姬之车自秦而后尤欲尊君抑臣为治而不得其道至谓列侯尚公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隂阳之位故王阳条奏世务指此为失而长乐王回亦以其弊至父母不敢畜其子舅姑不敢畜其妇原其意虽欲尊君抑臣为治而使人伦悖于上风俗壊于下又岂所以为治也其流至此然后知春秋书王姬侯女同词而不异垂训之义大矣】音注【嫔毗賔反乐音洛畜许六反下同】

【己庄王十亥五年崩】十有二年【齐桓四晋缗二十三卫惠十八蔡哀十三郑厉十九子仪十二曹庄二十陈宣十一靖二十二宋闵十弑秦武十六楚文八】

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庄公四年纪侯去国叔姬至此始归于酅者纪侯方卒故叔姬至此然后归尔归者顺词以宗庙在酅归奉其祀也鲁为宗国妇人有来归之义纪既亡矣不归于鲁所谓全节守义不以亡故而亏妇道者也鲁人髙其节义恩礼有加焉是故其归于酅其卒其葬史册悉书夫子修经存而弗削使与卫之共姜同垂不朽为后世劝若夏侯令女曹爽之弟妇也寡居守志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而曰曹氏全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闻者为之感动其闻叔姬之风而兴起者乎】音注【共音恭为去声】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音注【闵公防弑桓公御説立】

【君弑而大夫死于其难春秋书之者其所取也大夫死于弑君之难而有不书者故知孔父牧息皆所取也夫仇牧可谓不畏彊御矣然徒杀其身不能执贼无益于事也亦足取乎食焉不避其难义也徒杀其身不能执贼亦足为求利焉而逃其难者之训矣何名为无益哉夫审事物之重轻者权也权重轻而处之得其宜者义也大宰督亦死于闵公之难削而不书者身有罪也惠伯死于子恶之难亦削而不书者非君命也召忽死于子纠之难孔子比于匹夫匹妇之谅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者所事不正也崔杼弑君晏平仲曰人有君而人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君子不以是罪晏子者齐庄公不为社稷死而晏子非其私昵之臣也若仇牧荀息立乎人之本朝执国之政而君见弑不以其私也虽欲勿死焉得而勿死圣人书而弗削以为求利焉而逃其难者之劝也惟此义不行然后有视弃其君犹土梗弁髦曾莫之省而三纲絶矣】音注【难去声处上声大音泰为去声】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按左氏宋万弑闵公于蒙泽奔陈宋人请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宋人醢万然其贼已讨矣曷为不书陈人杀万而葬闵公乎夫天下之恶一也陈人不以万为贼而纳之又受宋人之赂而使妇人饮之酒是与贼为党非政刑也特书万出奔陈而闵公不葬以着陈人与贼为党之罪而不能正天讨其法严矣故曰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音注【饮去声夫音扶】

【庚僖王子元年】十有三年【齐桓五晋缗二十四卫惠十九蔡哀十四郑厉二十子仪十三曹庄二十一陈宣十二靖二十三年卒宋桓公御説元年秦武十七楚文九】○【周庄王十二年崩子僖王十三年立经皆不书崩葬】

春齐侯【桓】宋人【桓】陈人【宣】蔡人【哀】邾人【仪父】会于北杏音注【北杏齐地杏户猛反衣裳之会一○序齐于诸侯之上而独书爵始伯之辞也自是无特相盟会者矣王风之作絶笔于庄王而僖王之立齐桓公之伯皆在是年此王伯兴衰之机也】

【桓何以及四国之微者会是宋公邾子也然则何以称人春秋之世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后宋襄晋文楚庄秦穆交主夏盟迹此而为之者也桓非受命之伯诸侯自相推戴以为盟主是无君矣故四国称人以诛始乱正王法也齐侯称爵其与之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有能会诸侯安中国而救民于水火则虽与之可也诛诸侯者正也与桓公者权也或曰桓公始平宋乱遂得诸侯故四国称人言众与之也】

夏六月齐人灭遂音注【遂国名舜之后】

【灭国之与见灭罪孰为重取国而书灭夺人土地使不得有其民人毁人宗庙使不得奉其祭祀非至不仁者莫之忍为见灭而书灭亡国之善词上下之同力也其亦不幸焉尔语有之曰兴灭国继絶世天下之民归心焉今乃灭人之国而絶其世罪莫重矣齐人灭遂其称人微者尔凡书灭者不待再贬而恶已见】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音注【柯齐邑音歌○曹刿劫盟鲁之从齐独后他国而复劫盟所以为礼义之国也】

【始及齐平也世雠而平可乎于传有之敌惠敌怨不在后嗣鲁于襄公有不共戴天之雠当其身则释怨不复而主王姬狩于禚会伐卫同围郕纳子纠故圣人详加讥贬以着其忘亲之罪今易世矣而桓公始合诸侯安中国正僭窃尊天王乃欲修怨怒邻而危其宗社可谓孝乎故长勺之役专以责鲁而柯之盟公与齐侯皆书其爵则以为释怨而平可也或称齐襄公复九世之雠而春秋贤之信乎以仲尼所书柯之盟其词无贬则复九世之雠而春秋贤之者妄矣其诸传者借襄公事以深罪鲁庄当其身而释怨耶】

【辛僖王丑二年】十有四年【齐桓六晋缗二十五卫惠二十蔡哀十五郑厉二十一子仪十四弑曹庄二十二阵宣十三共公元年宋桓二秦武十八楚文十】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宋人背北杏之会诸侯伐宋其称人者将卑师少也齐自管仲得政灭谭之后二十年闲未尝遣大夫为主将亦未尝动大众出侵伐盖以制用兵而赋于民薄矣故能南摧强楚西抑秦晋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或以为贬齐称人误矣】音注【背音佩将去声】

夏单伯会伐宋音注【单伯周大夫单音善于是诸侯初用王师】

【隐公四年诸侯伐郑翚帅师会伐则再举宋陈蔡卫四国之名今诸侯伐宋而单伯会伐不复再举三国之名何也宋人背北杏之会合诸侯而伐之者齐桓公也会伐者无贬焉故其辞平主谋伐郑而欲求宠于诸侯以定其位者州吁也会之者党逆贼矣故其词繁而不杀疾之也再举而列书者甚疾四国之词也言之不足故再言之而圣人之情见矣】音注【复扶又反见音现】

秋七月荆入蔡音注【荆即楚文】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音注【鄄卫地绢眞旃甄四音衣裳之会二 齐桓公修伯业齐平宋乱宋人服从欲归功天子故以单伯会诸侯 此诸侯会王臣之始 是年郑杀子仪郑厉公复国会鄄即郑厉公也】

【壬僖王寅三年】十有五年【齐桓七晋缗二十六卫惠二十一蔡哀十六郑厉二十二曹庄二十三陈宣十四共二宋桓三秦武十九楚文十一】

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音注【衣裳之会三齐桓公始伯】

夏夫人姜氏如齐音注【夫人文姜也】

秋宋人【桓】齐人【桓】邾人伐郳音注【郳即小邾音霓 宋主兵故序齐上伯者之先诸侯专征也非伯者而先诸侯主兵也此齐桓之师何以序宋下犹未成乎伯也二十七年同盟于幽天下与之然后成乎伯矣】

郑人侵宋

【侵伐之义三传不同左氏曰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先儒或非其説以为声罪致讨曰伐无名行师曰侵未有以易之者也然考诸五经皆称侵伐在易谦之六五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书之泰誓曰我武惟侵于之疆诗之皇矣曰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周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而曰贼贤害民则伐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而以为无名行师可乎然则或曰侵或曰伐何也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声罪者鸣钟击鼓整众而行兵法所谓正也潜师者衔枚卧鼓出人不意兵法所谓竒也】

冬十月

【癸僖王卯四年】十有六年【齐桓八晋缗二十七灭武公称三十八年卫惠二十二蔡哀十七郑厉二十三曹庄二十四陈宣十五杞共三宋桓四秦武二十楚文十二】

春王正月

夏宋人【桓】齐人【桓】衞人【惠】伐郑音注【宋主兵齐楚争郑于是始】秋荆伐郑音注【荆患自蔡及郑矣】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衞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音注【幽宋地衣裳之会四 齐桓公初主盟也自是无特相盟者矣会者公也不书公讳也其讳公何也程氏曰齐桓始霸仗义以盟而鲁首叛盟故讳不称公恶失信也其曰同盟何也程氏曰上无明王下无方伯列国交争桓公始霸天下与之故书同盟志同欲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故圣人以信易食答子贡之问君子以信易生重桓王之失春秋之讳公与是盟也岂不以信之重于生与食乎先儒或以为不书公者讳与雠盟误矣果以桓为雠而讳与盟者曷不于柯之盟讳之也】

邾子克卒音注【即仪父卒子立】

【甲僖王五辰年崩】十有七年【齐桓九晋武三十九卒衞惠二十三蔡哀十八郑厉二十四曹庄二十五陈宣十六共四宋桓五秦德公元年楚文十三】

春齐人执郑詹

【书齐人执詹恶齐之词也郑既侵宋又不朝齐詹为执政盖用事之臣也其见执宜矣而以恶齐何也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此春秋待齐之意也】音注【恶去声后同】

夏齐人歼于遂音注【歼音尖】

【歼尽也齐灭遂使人戍之遂之余民饮戍者酒而杀之齐人歼焉春秋书此者见齐人灭遂恃强陵弱非伐罪吊民之师遂人书灭乃亡国之善词上下之同力也夫以亡国余民能歼强齐之戌则申胥一身可以存楚楚虽三戸可以亡秦固有是理足为强而不义之戒而弱者亦可省身而自立矣】音注【饮去声见音现省上声】

秋郑詹自齐逃来

【谷梁子曰逃义曰逃逃者匹夫之事詹之见执若其有罪虽死可也傥曰无罪苟见免焉请从惠于会使诸侯闻之则不辱君命矣不能以理自明也而反效匹夫之行遁逃苟免越在他国不亦贱乎特书曰逃以着其幸免而不知命之罪也齐桓始霸同盟于幽而鲁首叛盟受其逋逃亏信义矣书自齐逃来又以罪鲁也】

冬多麋音注【麋音眉】

【麋鲁所有也多则为异以其又害稼也故书此亦禹放龙蛇周公逺犀象之意也害稼则及人矣】

【乙惠王巳元年】十有八年【齐桓十晋献公佹诸元年卫惠二十四蔡哀十九郑厉二十五曹庄二十六陈宣十七杞共五宋桓六秦徳二楚文十四】○【周僖王十七年崩孙惠王十八年立】

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音注【济西济水之西鲁始追戎】

【此未有言侵伐者而书追戎是不觉其来已去而追之也为国无武备啓戎心而不知警危道也春秋之意其必未雨而彻桑土闲暇而明政刑】音注【闻音闲】

秋有音注【音或本又作域广韵并音域】

【鲁所无也故以有书夫以含沙射人其为物至微矣鲁人察之以闻于朝鲁史异之以书于策何也山隂陆佃曰隂物也麋亦隂物也是时庄公上不能防闲其母下不能正其身阳淑消而隂慝长矣此恶气之应其説是也然则箫韶作而鳯凰来仪春秋成而麟出于野何足怪乎春秋书物象之应欲人主之慎所感也世衰道微邪説作正论消小人长善类退天变动于上地变动于下禽兽将食人而不知惧也亦昧于仲尼之意矣】

冬十月

【丙惠王午二年】十有九年【齐桓十一晋献二卫惠二十五蔡哀二十郑厉二十六曹庄二十七陈宣十八杞共六宋桓七秦宣公元年楚文十五卒】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音注【媵音孕又音佞】

【媵浅事陈人微者公子往焉是以所重临乎礼之轻者也齐侯伯主宋公王者之后盟国之大事也大夫辄与焉是以所轻当乎礼之重者也礼者不失已亦不失人失己与人寇之招也是故结书公子而曰媵陈人之妇讥其重以失已也齐宋书爵而曰遂讥其轻以失人也遂者专事之词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境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则专之可也谓本有此命得以便宜从事特不受专对之辞尔若违命行私虽有利国家安社稷之功使者当以矫制请罪有司当以擅命论刑何者终不可以一时之利乱万世之法是春秋之防也】

夫人姜氏如莒音注【非父母国而往书奸】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音注【幽之盟鲁使微者会鄄之盟又使媵臣行所以受敌鄙边邑也】

【奉词曰伐其称人将卑师少也结方与二国盟则其来伐我何也齐桓始霸责鲁不恭所谓失己与人以招寇也或以结能为鲁设免难之防为齐宋昼讲好之讣身在境外而权其国家为春秋予之故称公子非矣】音注【难去声予上声】

猜你喜欢
  論語全解原序·陈祥道
  卷五十【起昭公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杜预
  卷十·高士奇
  第二章 18·辜鸿铭
  卷四十五·黄伦
  卷十三·苏辙
  不尽品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评组织论中的全化论·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三·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皇明诗选卷之一·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古乐府袁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王廷陈张时彻李攀龙王世贞吴国伦刘凤冯时可张溥◆袁凯 【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征为御史永乐初伪为狂疾放归终于家所著有海叟集】【辕文曰景文

  • 卷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嘉善曹庭栋编东观集魏野字仲先陜州人母梦引袂于月中承兔而生嗜吟咏不求闻达居州之东郊凿土屋方丈曰乐天洞弹琴其中歌啸自得性不喜巾帻见賔客惟纱帽白衣出则跨白驴真宗闻之累徴不起遣使图其

  • 御选金诗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一五言律诗三张琚移河中畊战连年废吾知有此行条山犹在眼渭水若为情饱肉豺狼喜倾巢燕雀惊西楼今夜月愁絶是空城秋夜人与年华老愁兼节物双高风梧堕砌久雨竹侵窗客簟悲秋卧僧钟数夜撞更堪衰鬓影

  • 卷五十四·志二十三·乐志·脱脱

        ◎乐志   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按《纪》、《志》、《辽朝杂礼》,参考史籍,定其可知者,以补一代之阙文。

  • 仁恻第二十·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

  • 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陈平走谒 过洛阳董老献谋·蔡东藩

      却说汉王整缮兵马,志在东略,且闻项羽攻齐,相持未决,正好乘间出师,遂与大将韩信等,出关至陕郡。关外父老,相率欢迎,汉王传令慰抚,众皆喜悦,额手称庆。河南王申阳,望风输款,由汉王复书许降,惟改置河南郡,仍令申阳镇守。会接韩地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七·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七【起重光协洽正月尽旃防大渊献十二月凡五年】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二十一年春正月癸未以两淮民复业未乆寛其税赋 金主于立春观撃土牛 丁亥金初造灯山于宫中 甲午金初置国子监

  • 北虏纪·张瀚

    元之先为蒙古,本北种胡,并女真及宋,入主中国。后我明逐顺帝,遁归沙漠,传子爱猷识里达腊。十世为小王子,生三子:长阿尔伦台吉,次阿着,次满官瞋。太师亦不剌弒阿尔伦台吉,走河西。阿尔伦二子:长卜赤,次乜明;皆幼。阿著称小王子,阿着死

  •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春正月乙卯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俞得一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

  • ●卷十六·余继登

    国朝品官服色无蟒衣之制,盖蟒蛇属无角无足。乃其后内外官多乞蟒衣,大类龙形。弘治元年,允都御史边镛奏,始禁不许再乞。弘治元年二月,孝庙有旨谕在京诸司:“朝廷政事,祖宗俱有成宪。今后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

  • 赵德胜传·张廷玉

    赵德胜,濠州人。担任元义兵长,擅长马上使长矛,每次战斗必定在前。归属王忙哥的麾下,已经观察到了他最终必败。太祖占领了滁阳,德胜的母亲在军中,抛下妻子前来归附。太祖十分高兴,赐给他名字,任命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打三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孟子

    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 左传后序·杜预

    大康元年三月吴宼始平余自江陵还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杼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始者藏在袐府余晚得见之所记大凡

  • 第二十九章·王夫之

    章句云:“鬼神者,造化之迹也。”造化者天地之用,故黄洵饶“与天地同用”之言,甚为分晓。乃细玩章句,于“造化”下加一“迹”字,则又自造化之已然者而言之,而非但用与体之别。云&ldq

  • 目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日讲四书解义目録     四书类 卷一 大学 卷二 中庸【上】 卷三 中庸【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卷五 论语【上之二】 卷六 论语【上之三】 卷七 论语【上之四】 卷八 论语【下

  • 佛印品第十六·佚名

    佛於是语跋陀和。若有菩萨闻是三昧。闻者当助欢喜当学。得学者持佛威神使得学。当好书是三昧著素上。当得佛印印当善供养。何等为佛印。所识不当行。无所贪。无所求。无所想。无所著。无所愿。无所向生。无所適。无所

  •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民国十七年秋杪,余漫游至比京,在中比大学友谊会上,遇比京最高学院哲学教授齐尔先生,嘱陈君济博传译,邀次日至其家相叙。嗣又约于北京大学希腊文教授Gregoire家中,晤谈二次。并得与北京大学梵文教授Dumont,及法国波多大学哲学

  • 圭塘小稿·许有壬

    诗文别集。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元许有壬撰。此集为有壬所自辑,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其弟有孚抄录并作序。有壬尚有《至正集》,殁后散亡,而有孚所携此本独存,于是重加编次,得诗文二百四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