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論語全解原序

言理則謂之論言義則謂之議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勿論六合之内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也聖人議而勿辨蓋夫論則及理耳所虧者道議則及義耳所虧者理聖人豈不欲廢去應問體道以自冥哉道無問無應不發一言不與萬物同患此特畸人耳非聖人之所尚然則孔子雖欲忘言豈可得哉不得已而言理以答學者之問而已夫是之謂論語然而王者之迹熄聖人雖言理以答學者之問猶未可以已也故其言義則存乎春秋言理則存乎論語而春秋之作是是以勸善非非以懲惡善惡之判猶在權衡之上輕重或差予奪弗明其賞不足以為榮其罰不足以為辱矣不得不議若夫論語之言則答學者之問而已何事乎此嘗謂希微者道易簡者理君子以理明道以義明理言至於義去道逺矣孔子之世師道既明異端未起由辨議無間而作故聖人之答問言理而足矣平居之時弟子在側各言其志聖人察其所安得其才性之病處仁孝之言隨分而應不必屢告而詳說之大扺君子之教人欲其思得之孔子之於弟子不憤則不啓不悱則不發有所罕言有所不語其歸則曰忠恕仁義而已一隅之舉兩端之叩近而逺約而詳思得之則〈會中間為由〉其所固有者矣弟子之列有聞一而知二者有聞一而知十者問詩而知禮問伯夷而知夫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我告之約彼得之詳以至於是歟不足之冉求不恱之季路聞理而不得叛卒為賢者則後世之學士大夫豈宜置諸口耳之間哉論語之後子思之中庸孟子之七篇尤得其詳然而孟子之世許子之言盈天下孟子思欲拒詖說放淫辭不得已而有辨焉難疑問答不直則道不見故其為言尤詳於論語雖然聖人之言或論或辨非立異也時焉而已矣

陳祥道序

猜你喜欢
  卷一·段昌武
  卷六十一·胡广
  卷三十七·乾隆
  古之学者(1)·戴圣
  卷三十·吕本中
  卷二十五·季本
  好喜品法句经第二十四(十有二章)·佚名
  喻华香品之二·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跋佛学苑女学员论义会记·太虚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太虚
  答 李 直 问·太虚
  六度集经卷第五·佚名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佛说小道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菊房·唐圭璋

      蓦山溪   醉魂离梦,捻合难成片。恶味怕黄昏,更西风,梧桐深院。蝉松翠妩,记那日相逢,情缱绻,语玲珑,人静凌波见。   香云曾约,念阻题红怨。应是绿窗寒,也思郎、云衣谁换。郎今销黯,步楚竹江空,云缥缈,水弥茫,不抵相思半。

  • 全闽诗话卷一·郑方坤

    ○六朝 唐 五代郭璞福州郡城自无诸开建以都冶曰冶城在今府治东北依山置垒据将军山瓯冶池称形胜矣晋太康三年既诏置郡命严髙治故城髙谓故城隘不足以广聚将移白田渡嫌非南向图以咨郭璞璞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城成璞为记

  • 后汉孝顺皇帝纪下卷第十九·袁宏

      四年(己卯、一三九)  春二月乙亥,京师地震〔一〕。 〔一〕 范书、续汉志均作“三月” ,黄本正作“三月”,蒋本见下文有“二月”,妄改之耳。按此条当移至“夏四月戊午”条前

  • 卷一百六十·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春正月庚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辛丑 敕谕天下大小衙门来朝官曰治天下之道君总于上臣分职于下上下相承体统不紊故事理民安天下和平唐虞三代之盛率由斯道朕以眇躬托于万姓之上所赖

  • 卷六十五下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五下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二下下 儒学 吴臣 严畯【裴玄】 程秉【徵崇】 阚泽【唐固】 虞翻陆绩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城安人也【徐广曰在汝颍之间也】后徙雒阳尝受韩子杂家説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呉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呉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呉不

  • 靖海纪略卷之二·曹履泰

    盐官曹履泰大来着答众乡绅答何海防与李任明定商人榖价告示上朱未孩道尊上朱未孩道尊示谕刘五店与颜同兰守城议上熊心开抚台上熊抚台上熊抚台上赵按台答项元海上蔡五岳道尊上蔡道尊上熊抚台答蔡道尊答蔡道尊上熊抚台上

  • ●读律心得卷之三·刘衡

    南丰刘 衡纂辑 祥刑随笔 一笞罪折责用小竹板大头阔一寸五分小头阔一寸长五尺五寸重不过一觔半 【五刑例】 一杖罪折责用大竹板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长五尺五寸重不过二觔 【同上例】 一凡寻常枷号重二十五觔加重

  • 甲、印·佚名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之印福建台湾布政使印镇守福建台湾总兵官印台湾府印台南府印台北府印台湾县印苗栗县印云林县印彰化县印恒春县印安平县印凤山县印嘉义县印新竹县印宜兰县印淡水县印台湾打狗税务司印福建等处承宣

  • 卷十八·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八宋 楼昉 编东汉六安帝【十九】皇太后诏【延平元年】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卒然顚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祜

  • 卷一·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一明 黄训 编开国陶安传録乙未夏六月太祖率师渡江取太平路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安见上状貌谓习等曰龙姿鳯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上召安与语时事安因献言曰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三·佚名

    通謚忠節諸臣遼東經略、兵部侍郎袁應泰,鳳翔人;代熊廷弼為經略,精敏強毅,而短於用兵,規畫頗疏。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民皆迎降,應泰尚據城樓,知事不濟,佩劍印自縊死。婦弟姚居秀及僕唐世民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大凌河副總兵、右

  • 内储说下第三十一·韩非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讬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其说在老聃之言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五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慈悲喜捨。慈名與瞋相違善心.如善知識爲善知識常求利安.行者亦爾爲一切衆生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正明现境十。一因所因执二。一约其所解。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行阴虽尽已灭生灭。返识循元未归寂灭。故云精妙未圆。以识未破。正在细生灭故。精妙即精

  • 卷第四·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四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疏第四忏除业障三一牒名。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忏者梵音具云忏摩此云悔过。 △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

  • 西岳华山志·王处一

    一作《华山志》。金人王处一撰。一卷。处一有《云光集》已著录。此集收华州图经、华山灵异、无忧树等五十三条,多为神话传说,故事性强,且与名胜古迹相吻合,亦具地学内容。石羊城传说记牧羊人成仙,兼述一奇石形状,文字

  • 鲁府禁方·龚廷贤

    成书于1594年。又名《鲁府秘方》。明代龚廷贤编,世界书局印行。该书是一部方书,约67 000字,共4卷。因以鲁王府所藏秘方为主,并由鲁王府刊行,故名。卷1分中风、伤寒、瘟疫等32类;卷2分臌胀、水肿、积聚等35类;卷3分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