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左传后序

大康元年三月吴宼始平余自江陵还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杼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始者藏在袐府余晚得见之所记大凡七十五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隂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於鲁尚未播之於远国也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涽王之二十五年也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岁下去今大康三年五百八十一岁哀王於史记襄王之子惠王之孙也惠王三十六年卒而襄王立立十六年卒而哀王立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改元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後王年也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諡谓之今王其着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文称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即春秋所书邾仪父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又称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所书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又称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即春秋所书天王狩于河阳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也诸若此辈甚多略举数条以明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仲尼修春秋以义而制异文也又称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疑洞当为泂即左传所谓荥泽也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即左传所谓宾媚人也诸所记多与左传符同异於公羊谷梁知此二书近世穿凿非春秋本意审矣虽不皆与史记尚书同然参而求之可以端正学者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抄集者人名也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大甲十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左氏传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然则大甲虽见放还杀伊尹而犹以其子为相也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为其粗有益於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之末焉【正义曰王隐晋书武帝纪大康元年诸军伐吴三月至江陵县而孙皓面缚诣王濬降杜预先为荆州刺史镇襄阳督诸军伐吴将兵向江陵因东下伐吴吴平又自江陵还襄阳束晳传云大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厘王塜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麤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大凡七十五卷晋书有其目録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题其七卷折简碎杂不可名题有周易上下经二卷纪年十二卷琐语十一卷周王游行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今谓之穆天子传此四部差为整顿汲郡初得此书表藏袐府诏荀朂和峤以隶字写之勖等於时即已不能尽识其书今复阙落又转写益误穆天子传世间偏多史记魏世家云哀王二十三年卒子昭王立十九年卒子安厘王立哀王是安厘王之祖故安厘王之塜藏哀王时之书哀王二十一年是赧王之十七年并下秦韩赵楚燕齐之年皆史记六国年表文也竹书说伊尹传之事与书序大乖杜不见古文唯以书序考正疑伏生昏忘虚传此事又疑竹简杂记未足取审今据古文尚书说伊尹之事与左氏符同明是竹书不可尽信杜以纪年记事大似春秋之经知古之史官记事如此为其有益於左氏令人知左氏不妄故略记之以附集解之末】

左传後序

原詹事【臣】陈浩谨言按传春秋者三家左氏立学官最後然传世久且益盛迥非公羊谷梁所能及盖作传者亲见策书熟知掌政说经虽略而事实甚详为例无多而史文该洽自惠公至隐桓下迄获麟之後赵魏韩分晋以前三百年中列国之世系远近王霸之先後盛衰公卿士大夫之行事善恶言论是非会盟征伐之得失成败有本有原了如指掌学春秋者非此不足以识其顚末夫岂师弟子口相讲授更历数世始着简编事涉传闻义多穿凿者所可同日语哉自汉及晋二传渐微杜预博极羣书自云左癖以其生平精力萃於经传又承刘歆贾逵颍容许淑服?诸儒後寻端究绪舍短録长分传附经为之集解大而天官地理细而名物典文罔勿剖析渊微敷畅旨趣是以学左氏者称邱明为夫子素臣即称元凯为邱明功臣虽偏私党护间有瑕疵如崔灵恩卫冀隆所难刘炫所规然亦犹夫范升摘左氏之违何休祖李育之议朽壤一撮曾不足以轻重泰山此唐初诏孔颖逹等撰疏专用左传杜注以解春秋配周易尚书毛诗礼记而为五经者也是书文既浩繁国子监本相承讹舛经传字画多有异同杜注亦时脱落释文及疏尤附丽失次乌焉亥豕沿袭纷纶今奉

敕校刋谨用石经及旧本订正疏所徵引载籍各以本书校改若其书今世所无字句即有可疑但于卷末着之仍从旧本不敢强改志慎也至如先儒论经有关於左氏短长补注有裨於杜氏训释他书引用有足与孔疏相发明者亦采附卷末以备一经之考证【臣浩】谨识

猜你喜欢
  门人黄直录·王守仁
  春秋集传辨疑卷九·陆淳
  卷二十九·胡广
  礼记纂言原序·吴澄
  卷一·蔡卞
  引用姓氏·鄂尔泰
  注解正蒙卷下·李光地
  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卷一百四(达摩笈多译)·佚名
  自作境界品第四·佚名
  北山录卷第三·神清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玄奘
  帝主于神民主于佛之据根·太虚
  真正的自己·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零八·彭定求

        卷208_1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包何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卷208_2 【和孟虔州闲斋即事】包何  

  • 第一折·高文秀

    (冲末刘备同赵云上,云)叠盖层层彻碧霞,织席编履作生涯。有人来问宗和祖,四百年前将相家。某姓刘名备,字玄德,乃大树娄桑人也。某在桃园结义了两个兄弟,二兄弟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三兄弟涿州范阳人也,姓张名飞,字翼德。

  • 卷三十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八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槐簃集下【起庚寅正月尽闰七月】庚寅元日试笔戏效乐天体朝回剥啄门无客家会团圞巷有邻【润木寓相去一里许】檐竹半经霜压捺盆梅全得雪精神颠毛白後无多许花甲周来第

  • 卷一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三 范浚 遣兴 商山园绮徒雪髪映松露山间谓终老不踏市朝路一朝前星匿羽翼起调护婆娑古衣冠笑定国储副留侯计偶尔曷遽动真素因知今昔士出处自冥数宁庸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三·杨仲良

      哲宗皇帝   立后废后附   元祐五年六月辛丑,太皇太后宣谕宰臣吕大防等曰:『皇帝春秋渐长,将来纳后仪式,曾令入内内侍省检寻天圣二年纳郭皇后、景祐元年纳光献皇后行礼之次第,各为年深,并无据□[1],兼其时只是降制进

  • ●卷七·邵博

      唐高祖之起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高祖谓世民曰:“若事成,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将佐亦以为请。世民屡辞。太子建成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世民功名日盛。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高祖晚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天启六年十月庚子朔孟冬 上御皇极殿颁历○亲享 太庙○巡按贵州监军御史傅宗龙言欲蚤结黔局莫若照抚臣王瑊议移新督臣于黔联合蜀滇黔之师俱陈境上胁取奢崇明安邦彦二逆然后姑开一面许安位等自新是亦旧督臣所谓震以天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起乙酉宋孝宗乾道元年止乙丑宋宁宗开禧元年】 凡四十一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三>

  • 通鉴答问卷四·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景帝周仁为郎中令张为廷尉错为内史或问错仁三人皆东宫旧僚景帝初政毋乃官及私昵乎曰贾生论辅翼太子惓惓于端士正人其言赵髙之傅胡亥至深至切文帝以规为瑱罔闻于行景帝在东宫其家令则学申商之

  • 卷二百九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汉灵帝建宁二年青蛇见御坐轩前又大风雨雹霹雳拔树诏使百僚各言灾应大司农张奂上疏曰臣闻风为号令动物通气木生於火相须乃明蛇能屈伸配龙腾蛰顺至为休徵逆来

  • 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吕思勉

    隋末,群雄剧战,皆在北方。若南方,则虽有若萧铣、杜伏威,据地较广,兵力较强者,亦不逾时而定。可见其时政治之重心,实在北方也。朱粲,亳州城父人。亳州,今安徽亳县,城父县,在亳县东南,今其地名城父村。“初为县佐史。大业末,从军讨长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二顔渊第十二凡二十四章顔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仁者本心之全德【庆源辅氏曰仁义礼智皆心之徳而仁包义

  • 卷十·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十    宋 陈傅良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於是季孙宿伐莒取郓则书法何以

  • 春秋辨义卷首六·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书义三天文一杜氏曰日行迟一嵗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一嵗凡十二交防然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防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故有伐鼔用币之事厯家之説谓日光以望时

  • 卷十二·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二宋 叶梦得 撰文公二冬楚子使椒来聘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襚者何归死也贝玉曰含衣衾曰襚襚不书此何以书因外之弗夫人以见正也妾母繋之子曰僖公成风礼也内既夫人之矣春秋所不得革犹以秦人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八卷(四谛品第十 四倒品第十一 如来性品第十二)释四谛义 释四倒义 略释佛性义 贫女金藏譬 女人子病譬 迦叶设十一难责令见有 力士眉间珠譬四谛品第十案。僧亮曰。答云何诸调御。心

  • 云庄集·刘爚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