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复有百千俱胝那庾多梵王帝释护世,诸大众等,恭敬围绕。

尔时,世尊于吉祥宝藏师子座上结跏趺坐。是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瞻仰尊头目不暂舍,合掌恭敬,欢喜踊跃,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为我说是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令诸众生得闻是法,获大福德,一切业障决定消除,当来速获无上菩提。若有众生发至诚心,受持读诵此真言者,随所求愿,决定成就,无诸魔难。”

尔时,世尊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善哉,善说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为诸众生,令得安乐长寿。善男子!汝应谛听,至心听我说是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若诸众生闻说是法,获大福德,一切业障皆悉消除,决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众生发心受持此真言者,无诸魔事,皆得成就。”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善逝今说,为诸众生令得安乐。”

尔时,世尊而于一时入三摩地,名解脱一切众生。从定起已,眉间毫相放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明。此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刹土,所有无量众生蒙光照曜,皆得决定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地狱一切众生皆获安乐;诸佛刹土六种震动,于诸佛上又雨上妙栴檀、沉水、细粖之香,以用供养。

尔时,世尊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经。是时,所有一切菩萨摩诃萨,各各发起平等之心,发起慈愍心,发起忆念利他心,发起远离一切罪障心,发起种种利益之心,发起般若波罗蜜多心。是时,世尊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汝等谛听,我今为汝说是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真言曰:

“曩莫(入)(一) 舍(引)吉也(二合、反)(二) 母曩曳(引)(三) 怛他(去、引)誐哆(引)野(引)(四) [口*栗]喝(二合)帝(引)(五) 三么药(二合、反)讫三(二合)没驮(引)野(六) 怛你也(二合、反)他(引)(八) 母[寧*頁](引)母[寧*頁](引)(九) 摩贺(引)母曩曳(引)(十) 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一)”

佛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此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真言,一切诸佛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亦由是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真言故得成无上正等菩提。往昔有佛亦名释迦牟尼如来,于彼佛所闻说是法,彼佛说言:‘如是三世一切诸佛,由斯法故方得成佛。’”

佛复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我今为汝授其记别。汝于人间未来世中得成佛道,号普放光明吉祥宝峰王如来应正等觉。汝得听闻如是妙法,应当受持读诵,若自书写,若教人书,思惟解了,复能为他一切众生广说其义,令彼书写是经,于己舍宅受持读诵,于未来世速成无上正等菩提。是时一切如来同证汝等。我今为汝复说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曰:

“怛你也(二合、反)他(引)(一) 唵(引)(二) 惹(仁左反,下同)野惹野(二) 钵讷么(二合、引)避(引)(三) 遏嚩(无可反)铭(引)(四) 萨啰(来假反,下同)萨哩抳(尼贞反,下同)(五) 尾哩尾哩(六) 尾啰(引)尾哩(七) 企哩企哩(八) 你嚩哆(去)弩(鼻音)(九) 播(引)攞[寧*吉](宁吉反)(十) 没度(引)哆(引)啰抳(十一) 布啰抳(十二) 布啰野(十三) 婆(去)誐嚩(武末反)帝(十四) 萨[口*栗]嚩(二合、引)[口*商](引)(十五) 么么(此处称名)(十六) 布啰野(十七) 萨[口*栗]嚩(二合)萨怛嚩(二合、引)难(上)左(十八) 萨[口*栗]嚩(二合)揭[口*栗]么(二合、引)(十九) 嚩啰拏(引)[寧*吉](二十) 尾戍(引)驮野(二十一) 尾戍(引)驮野(二十二) 没驮(引)地瑟姹(二合、引)[寧*頁](引)曩(二十三) 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四)”

佛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此胜妙法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是能出生一切诸佛菩萨之母。若有众生暂闻是法,所作罪障悉皆消灭。此法,一切诸佛及众菩萨,经百俱胝劫说其功德不能得尽。若能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便同入一切曼拏攞中,得受灌顶。又如受持一切真言,皆获成就。”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而白佛言:“世尊!何故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

世尊告言:“我为愍念一切少善方便懈怠众生,是故说此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令彼受持读诵,若自书写,若教他书。此等一切众生,速疾证得无上菩提。”

“如是,如是!世尊善说是般若波罗蜜多陀罗尼。”

是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此法实未曾有。世尊!此法实未曾有。善逝世尊大慈,为欲救度一切少善方便懈怠众生,令得利益安乐,说斯妙法。”

是时,世尊说此经已,诸大声闻并诸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啰、彦达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八·佚名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四·行秀
  卷九十三(後秦三藏法师罗什译)·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卷·安慧
  《附录》·宗喀巴
  卷第三十三·霁仑超永
  卷第一百三十二·佚名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佚名
  总次·朱时恩
  卷五·晁迥
  重刻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序·佚名
  第二十九卷·佚名
  念佛镜本·善导
  卷第二·雷庵正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一齣~第五十齣·沈采

    第四十一齣 灭项【水底鱼】〔淨末上〕战攻必取。临终困此途。天将亡我。无门可寻路。无门可寻路。【前腔】〔末〕霸业空图。江东亦可都。不须前去。乌江有船渡。乌江有船渡。〔末〕吿大王。四面都是水。不好了。被那

  • 第二折·李文蔚

    (外扮黄石公上,云)闲游蓬岛跨黄鹤,三千弱手任逍遥。亲赴苍天朝上帝,奉承敕旨下云霄。贫道济北谷城山人也。幼年父母双亡,自立安存,不知其姓,忽遇神师指教,已得成道。山下有一石,其石生而黄色,贫道以石为姓,乃黄石公是也。受上界

  • 罪与罚(一)·徐志摩

    在这冰冷的深夜,在这冰冷的庙前, 匍匐着,星光里照出,一个冰冷的人形: 是病吗?不听见有呻吟。 死了吗?她肢体在颤震。 啊,假如你的手能向深奥处摸索, 她那冰冷的身体里还有个更冷的心! 她不是遇难的孤身, 她不是被摈弃的妇人; 不是

  • 卷四百三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十六 蒋冕 送焦亚卿奉使宗藩兼便道过家焚黄 肃肃奉皇命驾言往藩方朱衣炫朝暾玉节明秋霜从容使事毕昼锦过故乡貤封及二

  • 卷六·乾隆

    卷六陇西李白诗六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萧曹安山兒屼。耿贾摧欃枪。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 铁围山丛谈卷第五·蔡絛

    艺祖始受命,久之阴计:「释氏何神灵,张本「阴」作「默」。而患苦天下?今我抑尝之,吴本云「今我抑常好之」。张本云「今我亦尝好之」。不然废其教也。」别本竝作「矣」。日且暮则微行出,徐入大相国寺。将昏黑,俄至一小院户旁,则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八月。甲子朔。  ○乙丑。喀尔喀固山额驸功额喇卜坦、来朝  ○议政大臣等议覆、四川陕西总督鄂海疏言、甘肃存仓米麦、及现在采买米石、尽足配给兵丁。又庄浪西宁、巩昌三处有旧贮粟米四

  •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朱国祯

    鹤杨子曰。鹤。羽族灵也。而变小大不同。金九火也。而变生焉。七年一小变。十六年再变。百六十年大变。千六百年变极。而与圣人同隐显。灵其至矣。陈州倅卢其畜二鹤甚驯。一创死。一哀鸣不食。卢勉饲之。乃就食。一旦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七宪章録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罢谓大学士丘浚亦阶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一日内宴浚以内阁位恕上恕以已冢宰不当居下颇有言而太医院判刘文泰以不迁挟私论奏恕上疏自劾乃下文泰狱降御医恕求去益力

  • 卷九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六雍正八年七月上谕十八道初五日奉上谕武艺者乃满洲之根本要务八旗管辖兵丁之大臣官员理宜操练武艺习劳苦耐寒暑以及疾趋超距扑跌等技近观大臣官员侍卫等值班俱不亲佩腰刀令家人

  • 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六人物志七十六大臣传六十二【汉军正白旗一 和济格尔 马国柱 宜永贵 沈永忠 徐大贵 蔡士英 于时跃 赵祥星 孙思克】和济格尔【子拜音达礼】和济格尔本蒙古乌噜特人後隶正

  • 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第一·康有为

    按:后世六经亡缺,归罪秦焚,秦始皇遂婴弥天之罪,不知此刘歆之伪说也。歆欲伪作诸经,不谓诸经残缺,则无以为作伪窜入之地,窥有秦焚之间,故一举而归之。一则曰「书缺简脱。」《汉书艺文志》《楚元王传》一则曰:「学残文缺。」《汉

  • 檀弓疑问·邵泰衢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檀弓孔氏疏曰檀弓善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此檀弓在六国之时仲梁子为六国时人此篇载仲梁子故知也是檀弓一书非礼之旧文乃六国时之纪载礼记疏意云多记变礼之由其诬圣之言及自相抵牾甚多后人谓秦汉诸儒

  • 卷第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第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因於市肆行。见一客人买猪肉。语屠家曰。精底割一斤来。屠家放下刀。叉

  • 英耀赋·佚名

    英耀赋或英耀篇是江湖术士看相的口诀。中国古代有一种“相术”,不测八字,不看风水,全凭眼力,只通过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如言谈、神情、习惯动作等,就能摸出对方的底细。这门相术,就是《英耀赋》,它教人如何透过观察对方的各种

  • 乾淳岁时记·周密

    风俗志。宋周密撰。一卷。此书专记古代风俗。自元旦起,至除夕止,凡二十六事。记每种风俗的起源、流传及与当地民族社会生产的关系。所记文化、体育、宗教方面的风俗,也和当地民风形成有关,是重要的民族、民俗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