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传卷七

宋 胡安国 撰

庄公上【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谥法胜敌克乱曰庄】

周【庄王四年鲁庄公十二年庄王崩子僖王立庄十七年僖王崩孙恵王立】

郑【子仪元年鲁庄公十四年郑傅瑕杀子仪而纳厉公庄二十一年厉公卒子文公立】

齐【襄公五年鲁庄公八年襄公弑庄九年齐桓公小白入于齐是年齐管仲爲政】

宋【庄公十八年鲁庄公二年宋庄公卒子闵公防立庄十二年闵公弑弟桓公御説立】

晋【翼晋侯缗十二年缗之二十七年鲁庄公之十六年也曲沃武公伐晋灭之 曲沃武公二十三年鲁庄公十六年灭晋侯缗周僖王命曲沃伯以一军爲晋侯始更号曰晋武公鲁庄公十七年武公卒子献公佹诸立】

卫【恵公七年黔牟二年鲁庄公六年齐纳恵公放黔牟于周庄二十五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蔡【哀侯二年鲁庄公十年楚败蔡师执哀侯以归庄十九年哀侯卒于楚蔡人立其子肸爲缪侯】曹【庄公九年鲁庄公二十三年曹庄公卒子僖公夷立鲁庄公三十二年僖公卒子昭公班立】滕【详见隠公元年】

陈【鲁庄公元年十月庄公林卒于宣公杵臼立】

杞【详见隐公元年及僖公元年】

薛【鲁庄公三十一年薛伯卒】

邾【鲁庄公十六年邾子克卒即仪父也邾子立庄公二十八年邾子卒文公蘧蒢立】

许【许叔入许五年即僖公四年许穆公新臣也】

小邾【鲁庄公五年郳黎来来朝详见隠公元年】

楚【武王四十八年鲁庄公四年卒子文王熊赀立庄十九年文王卒子堵敖熊囏立庄二十二年熊恽弑兄堵敖代立是爲楚成王史记以庄十八年爲堵敖元年堵敖立五年遇弑楚成立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 庄公三十年楚子文爲令尹】

秦【详见隐公元年】

吴【详见隐公元年】

越【见上注】

【戊庄王子四年】元年【齐襄五年晋缗十二年卫惠七年黔牟三年蔡哀二年郑厉八年子仪元年曹庄九年阵庄七年卒靖十一年宋庄十七年秦武五年楚武四十八年】

春王正月

【不书即位内无所承上不请命也或曰庄公嫡长其爲储副明矣虽内无所承上不请命独不可以享国而书即位乎曰诸侯之嫡子必誓于王庄虽嫡长而未誓安得爲国储君副称世子也夫爲世子必誓于王爲诸侯可以内无所承上不请命擅有其国即诸侯之位耶春秋绌而不书父子君臣之大伦正矣】

三月夫人孙于齐音注【夫人庄公母也鲁人责之故出奔内讳奔谓之孙犹言孙让而去孙音逊】

【夫人文姜也桓公之弑姜氏与焉爲鲁臣子者义不共戴天矣嗣君夫人所出也恩如之何徇私情则害天下之大义举王法则伤母子之至恩此国论之难断者也经书夫人孙于齐而恩义之轻重审矣梁人有继母杀其父者而其子杀之有司欲当以大逆孔季彦曰文姜与弑鲁桓春秋去其姜氏传谓絶不爲亲礼也夫絶不为亲即凢人耳方诸古义宜以非司冦而擅杀当之不得以逆论也人以爲允故通于春秋然后能权于天下之事矣孙者顺让之词使若不爲人子所逐以全恩也哀姜去而弗返文姜即归于鲁例以孙书何也与闻弑桓之罪已极有如去而弗返深絶之也然则恩轻而义重矣河广之诗其词向取而圣人录于国风者明宋襄公之重本亦此义也其垂训逺矣】

夏单伯逆王姬音注【单伯天子之卿采地诸侯也王将嫁女于齐既命鲁爲主故单伯逆女不称使也王姬不称字以王爲尊且别于内女也天子嫁女于诸侯使同姓诸侯主之不亲婚尊卑不敌也单音善】

【单伯者吾之命大夫也逆王姬使我爲之主也其不言如者谷梁子以爲义不可受于京师也躬君弑于齐使之主婚姻与齐爲礼其义固不可受也此明忘亲释怨则无以立人之道矣】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鲁于王室爲懿亲其主王姬亦旧矣馆于国中必有常处今特筑之于外者谷梁子以爲仇雠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知其不可故特筑之于外也筑之于外得变之正乎曰不正有三年之丧天王于义不当使之主有不戴天之雠庄公于义不可爲之主筑之于外之爲宜不若辞而弗主之爲正也是以君子贵端本焉或曰天王有命固不可辞使单伯逆于京师上得尊周之义爲之筑馆于外下未失居丧之礼奚爲不可曰以常礼言之可也今庄公有父之雠方居苫块此礼之大变也而爲之主婚是废人伦灭天理矣春秋于此事一书再书又再书者其义以复雠爲重示天下后世臣子不可忘君亲之意故虽筑馆于外不以爲得礼而特书之也】音注【衰音催】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音注【庄公卒子宣公杵臼立】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音注【荣叔周大夫追锡桓公命若昭七年追命卫襄之比此锡命之始桓弑君兄自立不请命而王追锡命故王不称天】

【啖助曰不称天王宠篡弑以渎三纲也春秋书王必称天所履者天位也所行者天道也所赏者天命也所刑者天讨也今桓公杀君篡国而王不能诛反追命之无天甚矣桓无王王无天其失非小恶也与葬成风引爲夫人使妾并嫡无以异故其文一施之范乃以出居于郑来聘求车三事爲证而谓非义之所存误矣】

王姬归于齐

【鲁主王姬之嫁旧矣在他公时常事不书此独书者以归于齐故也逆于京师筑馆于外而不书归于齐则无以见其罪之在也书归于齐而后忘亲释怨之罪着矣春秋复雠之义明矣】音注【见音现】

齐师迁纪郱鄑郚音注【此迁邑之始齐欲灭纪故迁其三邑之民而取其地郱音萍鄑音兹郚音吾】

【郱鄑部者纪三邑也邑不言迁迁不言师其以师迁之者见纪民犹足与守而齐人强暴用大众以迫之爲己属也凡书迁者自是而灭矣春秋兴灭国继絶世则迁国邑者不再贬而罪已见矣】

【己庄王丑五年】二年【齐襄六晋缗十三卫惠八黔牟四蔡哀三郑厉九子仪二曹庄十陈宣公杵臼元年杞靖十二宋庄十八卒秦武六楚武四十九】

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

【按二传于余丘邾邑也国而曰伐此邑尔其曰伐何也志庆父之得兵权也庄公防年即位首以庆父主兵卒致于般之祸于余丘法不当书圣人特书以志乱之所由爲后戒也鲁在春秋中见弑者三君其贼未有不得鲁国之兵权者公子翚再爲主将专会诸侯不出隐公之命仲遂擅兵两世入伐邾会师救郑三军服其威令之日久矣故翚弑隐公而寪氏不能明其罪庆父弑子般而成季不能遏其恶公子遂杀恶及视而叔仲惠伯不能免其死夫岂一朝一夕之故哉春秋所书爲戒逺矣】音注【将去声寪音委】

秋七月齐王姬卒

【内女嫁爲诸侯妻则书卒王姬何以书比内女爲之服也故檀弓曰齐告王姬之丧鲁庄公爲之大功或曰由鲁嫁故爲之服姊妹之服夫服称情而爲之节者也庄公于齐王姬厚矣如不共戴天之念何此所谓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也特卒王姫以着其罪】音注【告礼记作谷】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防齐侯于禚音注【齐地音灼】

【妇人无外事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今会齐侯于禚是庄公不能防闲其母失子道也故赵匡曰姜氏齐侯之恶着矣亦所以病公也曰子可以制母乎夫死从子通乎其下况于国君君者人神之主风教之本也不能正家如正国何若庄公者哀痛以思父诚敬以事母威刑以督下车马仆从莫不俟命夫人徒往乎夫人之往也则公威命之不行哀戚之不至尔】

乙酉宋公冯卒音注【庄公卒子闵公防立冯音凭】

【庚庄王寅六年】三年【齐襄七晋缗十四卫恵九黔牟五蔡哀四郑厉十子仪三曹庄十一陈宣二靖十三宋闵公防元年秦武七楚武五十】

春王正月溺防齐师伐衞音注【溺鲁大夫】

【谷梁子曰此公子溺也其不称公子何也恶其会仇雠伐同姓故贬而名之也有父之雠而释怨其罪大矣况与合党兴师伐人国乎】音注【恶去声】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

【左氏曰缓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王崩至是盖七年矣先儒或言天子不志葬又以爲不言葬者常也夫事孰有大于葬天子者而可以不志乎死生终始之际人道之大变岂以是爲常事而不书也】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音注【季纪侯弟酅纪邑音携 齐欲灭纪故季以邑入齐爲附庸先祀不废社稷有奉故书字贵之也】

【大夫不得用地公子不当去国盗地以下敌弃君以避患非人臣也故春秋之义私逃者必书奔有罪者必加贬今季不书奔则非窃地也不书名则非贬也诸侯兄弟贬则书名宋辰秦鍼之类是也不贬则书字蔡季许叔之类是也纪季所以不书奔者有纪侯之命矣所以不书名者天下无道强众相陵天子不能正方伯不能伐屈己事齐请后五庙其亦不得已而爲之者非其罪也所以无贬乎入云者难词也】音注【鍼其廉反】

冬公次于滑音注【滑郑地此书次之始】

【谷梁子曰次止也有畏也欲救纪而不能也春秋纪兵伐而书次以次爲善救而书次以次爲讥次于滑讥之也鲁纪有婚姻之好当恤其患于齐有父之雠不共戴天苟能救纪抑齐一举而两善并矣见义不爲而有畏也春秋之所恶故书公次于滑以讥之也或言夫子意在刺无王命若讥其怯懦则当褒其勇者春秋乃鼓乱之书爲此言者误矣易于谦之六五则曰利用侵伐师之六四则曰左次旡咎进退勇怯顾义如何耳岂可专以勇爲鼓乱而不与乎】音注【好去声恶去声】

【辛庄王卯七年】四年【齐襄八晋缗十五卫惠十黔牟六蔡哀五郑厉十一子仪四曹庄十二陈宣三靖十四宋闵二秦武八楚武五十一卒】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襄】于祝丘音注【祝丘鲁地享者两君之礼所以训恭俭也两君相见享于庙中礼也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非两君相见又去其国而享诸侯甚矣】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音注【不期而会曰遇】

【苏辙曰郑伯子仪也桓十五年书突出奔蔡忽归于郑是年九月突入于栎十七年高渠弥弑怱立子亹十八年齐襄公杀子亹郑人立子仪庄十四年突使傅瑕杀子仪而入则遇于垂者子仪也然则郑有二君可乎春秋有一国而二君者郑突与仪衞衎与剽是也突衎始终为君子仪君郑十有四年剽君衞十有一年皆能君者也故春秋因其实而君之然则孰与曰皆不与也突之入以篡衎之出以恶仪剽虽国人所立而突衎在焉非所以为安也故四人者春秋莫适与也皆不没其实耳君子不幸而处此如子臧季札可也不如是则乱不止为此説者善矣然而郑伯实厉公也非子仪也】音注【亹音尾衎苦旦反适音嫡】

纪侯大去其国音注【以国与季季奉社稷故不言灭不见迫逐故不言奔大去者不反之词凡大阅大雩大搜而谓之大者讥其僭也大无者志仓廪之竭也大去者土地人民仪章器物悉委置之而不顾也或曰以争国为小而不为以去国为大而为之者也夫守天子之土疆承先祖之祭祀义莫重焉委而去之无贬欤曰有国家者以义言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则当效死而勿去以道言之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亦可去而不守于斯二者顾所择如何尔然则拟诸太王去邠之事其可以无愧矣曰太王去邠从之者如归市纪侯去国日以微灭则何太王之可拟哉故圣人与其不争而去而不与其去而不存与其不争而去是以异于失地之君而不名不与其去而不存是故书叔姬归酅而不録纪侯之卒明其为君之末矣】

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

【葬纪伯姬不称齐人而目其君者见齐防迫逐纪侯使之去国虽其夫人在殡而不及葬然后襄公之罪着矣或曰葬之礼也而以为着其罪何也弑鲁君灭其婚姻之国而葬其女是犹加刃于人以手抚之也而可以为礼乎斥言齐侯贱之也或曰恶其诈也如纪似礼存纪似义葬伯姬似仁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音注【见音现恶去声】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

【谷梁子曰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卑公之敌所以卑公也何为卑公不复雠而怨不释刺释怨也父母之雠不共戴天兄弟之雠不与同国九族之雠不同乡党朋友之雠不同市朝今荘公与齐侯不与共戴天则无时焉可通也而与之狩是忘亲释怨非人子矣夫狩者驰骋田猎其为乐下主乎已一为干豆其事上主乎宗庙以为有人心者宜于此焉变矣故齐侯称人而鲁公书及以着其罪】音注【刺七赐反乐音洛干音干】

【壬庄王辰八年】五年【齐襄九晋缗十六衞惠十一黔牟七蔡哀六郑厉十二子仪五曹庄十三陈宣四靖十五宋闵三秦武九楚文王熊赀元年】

春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师者众多之地按齐诗载驱刺襄公无礼义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淫之诗也其三章曰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翺翔彭彭者多貎也其四章曰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遨儦儦者众貌也曰会曰享犹爲之名也至是如齐师羞恶之心亡矣夫人之行不可复制矣春秋书此以戒后世谨礼于微虑患于早之意也】音注【汤失章反彭必亡反儦表骄反恶去声行去声复扶又反】

秋郳黎来来朝音注【郳附庸国也黎来名也后爲小邾子】

【郳国也黎来名也国何以名外国之附庸也中国附庸例书字邾仪父萧叔是也外国附庸例书名郳黎来介葛卢是也能修朝礼故特书曰朝其后王命以爲小邾子盖于此已能自进于礼矣】

冬公防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衞

【谷梁子曰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诸侯所以人公也其人公何也逆王命也桓公十六年衞侯朔出奔齐经书其名者以王命絶之也又党有罪以纳之故贬而称人】

【癸庄王已九年】六年【齐襄十晋缗十七衞惠十二黔牟八蔡哀七郑厉十三子仪六曹庄十四陈宣五杞靖十六宋闵四秦武十楚文二】

春王正月音注【正月公谷作三月】

王人子突救衞音注【书救始此自救衞无功而后王命益不行天下】

【王人防者子突其字也以下士之防超从大夫之例而书字者褒救衞也朔陷其兄使至于死罪固大矣然其父所立诸侯莫得而治也王治其旧恶而废之可也又借诸侯之力抗王命以入国是故四国之君贬而称人王人之防嘉而书字或曰子突王之子弟也用兵大事而委诸子弟使无成功故书人以讥之必若此言是春秋以成败论事而不计理也使诸侯苟顾逆顺之理子突虽防自足以申王命矣彼既肆行莫之顾也虽天子亲临将有请从如祝聃者况其下乎子突不胜五国使之得入也其亦不幸焉尔矣幸不幸命也守义循理者法也君子行法以俟命故其褒贬如此】

夏六月衞侯朔入于衞

秋公至自伐衞

【入有二义一难词也一逆词也朔借诸侯之力连五国之师距王官之微者以复归于衞其势宜无难矣而书入者逆王命也春秋大义在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而不拘大人世及之礼虽以正取国未之贵也况杀其兄又逆王命乎故衞朔书名书入以着其恶王人书字书救以着其善外则诸侯书人内则庄公书至而春秋之情见矣】音注【距与拒同见音现】

冬齐人来归衞俘

【俘者二传以爲寳按商书称遂伐三朡俘厥寳玉则俘者正文也寳者释辞也言齐归卫寳则知四国皆受朔之赂矣春秋特书此事结正诸侯之罪也夫以弟弑兄臣弑君篡居其位上逆天王之命人理所不容矣彼诸侯者岂其弗察而援之甚力则未有以騐其丧心失志迷惑之端也及书齐人归寳然后知其有欲货之心而后动于恶也世衰道微暴行交作徇于货寳贿赂公行使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与不至于篡弑夺攘则不厌也春秋书此结正诸侯之罪垂戒明矣】音注【朡祖丛反援于眷反丧去声行去声去上声】

【甲庄王午十年】七年【齐襄十一晋缗十八衞惠十三蔡哀八郑厉十四子仪七曹庄十五陈宣六杞靖十七宋闵五秦武十一楚文三】

春夫人姜氏会齐侯【襄】于防音注【防鲁地】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音注【见音现中去声又如字】

【恒星者列星也如雨者言众也人事感于下则天变动于上前此者五国连衡旅拒王命后此者齐桓晋文更霸中国政归盟主而王室遂虚其爲法度废絶威信淩迟之象着矣汉成帝永始中亦有星陨之异而诸侯擅权贼莽居摄汉之宗支扫荡几尽天之示人显矣春秋谨于天象至矣】音注【更音庚几平声】

秋大水无麦苖

【书大水畏天灾也无麦苗重民命也畏天灾重民命见王者之心矣忽天灾而不惧轻民命而不圗国之亡无日矣春秋所以谨之也】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防鲁地也谷齐地也初会于禚次享于祝丘又次如齐师又一歳而再会焉其爲恶益逺矣明年无知弑诸儿其祸淫之明騐也】

【乙庄王十未一年】八年【齐襄十二弑晋缗十九衞惠十四蔡哀九郑厉十五子仪八曹庄十六陈宣七杞靖十八宋闵六秦武十二楚文四】

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用大众曰师次止也伐而次者有整兵慎战之意其次善之也遂伐楚次于陉是也救而次者有缓师畏敌之意其次讥之也次于匡于聂北于雍榆是也俟而次者有无名妄动之意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是也何俟乎陈蔡或曰陈蔡将过我俟而邀之也或曰鲁将与陈蔡有事于邻国而陈蔡不至故次于郎以待之也若是皆非义矣其曰次曰以俟者深贬之也】

甲午治兵音注【治兵于庙将以围郕】

【此治兵于郎也俟而不至暴师露众役久不用则有失伍离次逃亡溃散之虞故复申明军法以整齐之其志非善之也讥黩武也】音注【暴步木反复扶又反】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音注【二国同讨而齐独纳郕降户江反书及齐师者亲仇雠也围郕者伐同姓也郕降于齐师者见伐国无义而不能服也于是庄公之恶着矣】

秋师还音注【还音旋后同】

【书师还讥役久也按左氏仲庆父请伐齐师庄公不可是国君上将亲与围郕之役也然其次其及其还皆不称公者重众也春秋正例君将不称帅师则以君爲重今此不称公又以爲重众何也轻举大众妄动久役俟陈蔡而陈蔡不至围郕而郕不服歴三时而后还则无名黩武非义害人未有如此之甚也至是师爲重矣义系于师故不书公以着劳民毒众之罪爲后戒也春秋王道轻重之权衡此类是矣】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

【无知曷爲不称公孙而以国氏罪僖公也弑君者无知于僖公何罪乎不以公孙之道待无知使恃宠而当国也按无知者夷仲年之子年者僖公母弟也私其同母异于他弟施及其子衣服礼秩如嫡此乱本也故于年之来聘特以弟书于无知之弑不称公孙着其有宠而当国也垂戒之义明矣古者亲亲与尊贤并行而不相悖故尧亲九族必先明俊德而后九族睦周封同姓必庸康叔蔡仲而后王室强徒知宠爱亲属而不急于尊贤使爲仪表以明亲亲之道必有篡弑之祸矣】

弑其君诸儿音注【诸儿襄公名】

【按左氏齐侯防于姑棼遂田于具丘徒人费遇贼于门先入伏公出而鬬死石之纷如死于阶下是能死节者也春秋重死节之臣而法有特书其不见于经何也如费等所谓便嬖私昵之臣逢君之恶田猎毕弋而不修民事使百姓苦之者也与大臣孔父仇牧义形于色不畏强御以身死其軄则异矣当是时管仲隰朋鲍叔皆沉于下僚不见庸也而徒人费石之纷如乃得居左右襄公之所踈逺亲信者如此故以齐国之强大一也桓公用之则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由亲贤人逺小人所以兴也襄公用之不能保其身死于戸下由亲小人逺贤人所以亡也此二人虽死于难与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者犹不逮焉乃致乱之臣死不偿责又何取乎】音注【棼非云反费补义反远去声难去声】

猜你喜欢
  卷四 集灵·陈继儒
  中庸通卷三·胡炳文
  谁来指点迷津?·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
  第十六章 1·辜鸿铭
  卷五·惠栋
  提要·程川
  卷六·黄仲炎
  绿衣·佚名
  饰邪·韩非
  管子轻重六·马非百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冯友兰
  释迦牟尼的教育·太虚
  卷六十二·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实甫

    (末上,云)“画虎未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惊人。”本是举过便除,奉圣旨着翰林院编修国史。他每那知我的心,甚么文章做得成。使琴童递佳音,不见回来。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早问太医院着人来看视,下药去了

  • 第九十五回 杨玄感兵败死穷途 斛斯政拘回遭惨戮·蔡东藩

      却说高丽事起,征兵索粮,骚动天下,百姓不堪供亿,铤而走险,相聚为盗。邹平民王薄,据长白山,此系山东之长白山。自称知世郎。平原民刘霸道,据豆子珪,号为阿舅贼。蔻人高士达,聚众清河,穉人张金称,聚众河曲,还有漳南人窦建德,也与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七章倒号·佚名

    第一宽期恳章字扶危持颠,功同覆载;扑燎凿井,事值艰难。敝号当在拮据之时,虽欲极力维持,无如手长袖短,幸诸君念畴曩之交情,宽舒不迫,海量包涵,真衔感无已,首谢靡穷矣!今也有怀,欲白敬陈无语,伏祈鉴原。以敝号所负诸君款项,非不欲迅速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二·佚名

    六月二十一日甲辰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安毕沅曰甘省军营莭次挐获贼犯马文熹马玉华并盘获逆党马升贵等已有防觧送热河预备讯问但甘省现在办理军需在在需员差委除马文熹一犯现派法灵阿觧送热河外其余应觧各犯并将来拿获

  • 卷二·朱克敬

    孙鼎臣子宗锡、宗谷,皆端介好学,家居贫甚,亲故无相问者。会岁暮,某山人赋长句遗之曰:“手翻遗集泪如麻,心苦雕龙计总差。翰苑文章推玉局,蓬门风雪卧西华。科名记在同人贵,车笠盟荒古道赊。手拂残笺吟乞汝,忍寒持谒孝标车

  • ●雪交亭正气录卷六·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己丑纪檗庵曰:年来死难之臣,或以一旅屯山中,至是而败者;或变名远引,为人踪迹者;或久系临刑者。予掩卷而叹曰:『孔子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之者谁?天使之也。可、不可者,圣人论理之词也』!盖曰天使人由

  • 卷十五·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五 孟子【上之三】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於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然曰

  •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预流向预流果若常若无常。说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常若无常。说预流向预流果若乐若苦。说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

  • 卷四·佚名

    △十千人授记品第十善男子,於尔时十千懈怠者同发声言:唯世尊,我等欲於净佛土中。成如来应供正遍知。所谓世界普贤菩萨行菩萨行所修净处。如是我等行六波罗蜜。满於佛土逮成正觉。善男子,宝藏如来亦复如是,授彼十千懈怠者记

  • 称佛名号品第九·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

  • 净戒品之馀·佚名

    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闻佛所说如是等经。心不清净欢喜信乐。自知有过便疑此经。为我等说不为馀人。何以故?如我等比丘在此事故。舍利弗。如是上妙无比之法。破戒比丘乃生瞋恨。於说法者心多不信。得闻如是佛所说经。违

  •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若著悭贪。人天所贱。是以智者应当布施。所以者何。我昔曾闻。有大长者。名曰卢至。其家巨富财产无量。仓库盈溢如毗沙门。由其往昔于胜福田修布施因。故获其报。然其施时不能至心。以是之故。虽

  • 卷第十(译经宋)·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译经宋)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宋世录者。刘裕字德舆。彭城都乡人。初生之辰神光照室。长七尺六寸。受东晋禅称宋。仍都建康。至第三主元嘉年中。有上事者。云比寺塔修饰过。兴乐福之徒奢竞日

  • 断残集·郁达夫

    著译合集。郁达夫著。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7卷。收《关于小说的话》、《关于黄仲则》、《政权和民权》、《移家琐记》、《光慈的晚年》等文学短论、杂文、散记38篇。

  • 汲古堂集·何白

    二十八卷。明何白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 (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 《汲古堂集》。是集凡二十八卷。载

  • 历代名贤确论·佚名

    一百卷,作者不详,但在此书前面,有明人吴宽写的序言,在序言中,他称书中对名贤的论述,都出自唐宋人之手,而且散见于这些人的文集中,由于这些评述过于零散,不便于查阅,所以他对其整理编纂,辑成此编,以便观览,但对于书的作者,吴宽并未载

  •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刍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