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评组织论中的全化论

胡君先骕叙述南非洲斯末资将军的全化论,先说从达尔文以来的机械论,反对者有柏格森等的生命论,最近则有沟通两者间的组织论,而全化论即为组织论中之一派。予按照胡君所叙,则前者张东荪君所译为层创的进化论,或突出的进化论,亦应为组织论的一派。组织论即“诸法众缘生”义,但全化论似乎比层创论更较圆美!全化论之特点,首在攻破十九世纪来由科学方法所生之误认。科学约重要方法即为分析,但分析可发生两种错认:一、分析时、或分析又综合时,与未经分析前原情形,必有所遗漏或不同,而以分析时、或分析又综合时所得为原情形真相,即为误认。二、以分析所得之质素为实体,而以原有情形为此质素构成之结果,即为一种颠倒。以实际上原有情形乃为自然之事实,而分析所得为分析所获之抽象的结果而已。此与佛法中大乘法相之攻破小乘等之法执者,颇同意致。

其次之特点,乃在提出各事各物各有其逐渐稀薄而至于无尽的“场”,而各各事物,不过为其各各“场”的中心。此所谓“场”,与层创论所谓“时空的架构”,当亦相近。佛典说六大,前四大为分析所得的质与力,而第五曰“空大”,则非分析所能得,即同时空架构的场。然唯此全化论所说心灵的场,乃能说到识大或阿赖耶识,故较层创论又进一步。

又其最重要之特点,乃在所谓愈趋愈进于全体化的观念,亦即全化论所以名为全化论者。最完全的全体,为充足物质、生命、心灵,而灵肉相即不离的人格。要之、宇宙一切,皆各各渐趋于完美的人格化,即全体化,是为宇宙之目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噫!非六大无碍之毗卢遮那身,其孰能当此!(见海刊十一卷八期)


猜你喜欢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希麟
  卷第十二·函昰
  卷第二十七·佚名
  佛说玉耶女经·佚名
  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卷之一·德然
  卷第三·佚名
  卷第三十(第五诵之二)·佚名
  卷第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十二·赞宁
  佛说初分说经卷上·佚名
  显识论·佚名
  卷一百一十四(释道龚译)·佚名
  卷六·佚名
  卷第十一·通云
  杨岐会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嗣初·唐圭璋

      水调歌头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黄屋龙旂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   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

  •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

  • 卷二百七十六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起神宗熙寧九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乙酉朔,廣南東路轉運使陳倩言:「乞選差經水戰兵官,以備舟師攻討。」詔:「師期不遠,若自朝廷選人,即已趨赴不及,其令招討司選差及更博訪舟師利害施行。」二月四日蔡承禧言:「陳倩精神昏

  • 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蔡东藩

      却说宁王宸濠,系太祖子宁王权五世孙,宁王权为成祖所给,徙封江西,见第二十二回及二十七回。历四世乃至宸濠,宸濠父名觐钧,尝纳娼女为妾,乃生此儿。及年长,轻佻无威仪,术士李自然、李日芳等,反说他龙姿凤表,可为天子。又是术

  • 世家卷第十二 高丽史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肃宗二。○(癸未)八年春正月癸未以王源检校司徒守司空上柱国。己丑东女眞高罗骨等三十人来朝。辛卯西女眞芒闲等二十四人来朝。二月丙辰

  • 九八、孟子在齐威王时先已游齐考·钱穆

    《孟子》:“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餽七十镒而受。于薛,餽五十镒而受。”玩其语气,似孟子至宋在去齐之后。阎潜邱谓:“孟子去齐过宋,当周慎靓王之三年,正康王改元之岁,宋始称王。”全

  •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黄鸿寿

    圣祖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世宗即位,命贝勒胤祀、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召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胤禵驰驿回京。封胤祀和硕廉亲王,胤祥和硕怡亲王,胤祹多罗履郡王,二阿哥胤礽子弘晰多罗履郡王。先是,康

  • 三十二年·佚名

    (己亥)三十二年大明萬曆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領議政李元翼還自京師。上箚曰:柳成龍以陳奏時,不卽請行被劾。夫辨誣之擧,晷刻爲急,而處事遲緩,以致人議,尙誰咎哉,而因此一事,攻擊之議紛然而起,遂大有蔓及之端,臣竊憂之。成

  • 第四章 5·辜鸿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辜讲孔子说:“荣华富贵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如果为得到荣华富贵而放

  • 目录·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目録卷一存策书之大体第一序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一一嗣君逾年即位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不行即位礼不书即位告朔朝正书王正月二即位不在正月故不书正月三岁首必书王月无系月之事不书王月四一时无事

  • 卷三百三十九·佚名

    △初分巧便学品第五十五之三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四念住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四念住离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离故学

  • 第三十八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七(夜摩天之三)尔时如是。始生天子。作如是念。彼天大乐。胜于此间夜摩天王。如是思惟。于须臾间。心动不定。于境界乐心生爱乐。复更深着。观诸乐处。普于天众何者何者受乐之事。一切皆见。次第安详游历彼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二(之下)·智俨

    终南山至相寺沙门智俨述菩萨十无尽藏品第十八四门同上。菩萨者人。十者本数。无尽分齐也。藏者蕴积也。良以体非数分。行无穷竭。而生灭所不易故云无尽。一摄一切统含无外。故曰藏也。余可准知。二来意者。所以来。正

  • 卷第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上明华藏中央之剎种以为主剎。次下明十方右绕之伴剎。乃右旋十海。即绕处

  • 卷第一·佚名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超宣等编福建建宁莲峰禅院语录师于崇祯辛巳年十月初七日受众绅衿请就院开堂法座前拈疏云珠回玉转百匝千重佛祖纲宗尽在里许烦维那道破令四众咸知。指法座云宝华座最高层谁人敢踏上头行新长

  • 幼学分年课程·陈惟彦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 太上老君经律·佚名

    太上老君经律。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慕集早期天师道戒律四种(缺二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三十九(简称七签本)。前田繁树《六朝时期干吉传的演变》认为本律出自南陈

  • 清代割地谈·程善之

    清代之盛,因其(九虎)武凭陵之气震荡四方,又能以操纵之术驾驭远藩,故疆土之广,汉唐且有未及。及其衰也,一蹙动千万里。如乌梁海二十五佐领之割让,黑龙江北霍尔果斯河外之割让。尤其可怪者,而桦太一岛,拉达克一部,来不知所从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