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月令解       礼类三【礼记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月令解十二卷宋张虙撰虙慈溪人庆元丙辰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是编乃虙端平初入侍读幄时以纂未及竟以病归家居时乃续完之表进於朝十二月各自为卷奏称每一月改则令以此一月进于御前可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虽未免过胶古义不尽可见施行然辞义晓畅於顺时出政之际皆三致意焉其用心有足取者月令于刘向别録属明堂阴阳记当即汉书艺文志所云古明堂之遗事在明堂阴阳三十篇之内者吕氏春秋録以分冠十二纪马融贾逵蔡邕王肃孔晁张华皆以为周公作郑康成高诱以为即不韦作论者据汉百官表言太尉为秦官或又据国语晋有元尉舆尉之文谓尉之名不必起於秦然究不得因元尉舆尉遂断三代必有太尉也意不韦采记旧文或传益以秦制欤今考其书古帝王法政施令之大端皆彰彰具存得其意而变通之未尝非通经适用之一助至其言误某令则致某灾殆因洪范庶徵而推衍之遂为汉儒阴阳五行之滥觞虙解皆未能驳正然列在礼经相沿已久亦不能独为虙咎也原书因随月进御故凡解见孟月者仲月季月皆重见永乐大典所载合为一编多删其复于例为协间有删之不尽者今并汰除以归画一焉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玉杯第二·苏舆
  卷四·杂著汇·李贽
  言与不言的利和弊·孔子
  第二章 17·辜鸿铭
  卷三十二·卫湜
  卷三十一·毛奇龄
  常棣·佚名
  春秋经解巻十二·孙觉
  诗故卷三·朱谋玮
  八光品第五·佚名
  卷十三·佚名
  道行经分别品第十三·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瞿汝稷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钱宀孙·唐圭璋

      宀孙号若洲。与柴望同时。   踏莎行   征雁云深,乱蛩寒浅。惊心怕见年华晚。萧疏堤柳不禁霜,江梅瘦影清相伴。   舞暗香茵,歌阑团扇。月明梦绕天涯远。断肠人在画楼中,东风不放珠帘卷。

  • 虞某·唐圭璋

      虞策子弟,不知其名。虞策字经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八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江神子   相逢只怕有分离。许多时。暗为期。常是眉来眼去、惹猜疑。何似总休拈弄上,轻咳嗽、有人知。   终须买个小船儿。

  • 则禅师·唐圭璋

      则禅师,主潼川天宁寺。   满庭芳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

  • 海叟集原序·袁凯

    海叟集云间袁凯氏所着海叟其自号也防稽杨廉夫尝作白燕诗及览叟作惊叹以为不及叟诗法子美虽时有出入而气格韵致不在杨下其耿耿于叟者要非一日矣按集中白燕诗最下最传诸髙者顾不传云间故吴地叟亦不与四杰列皆不可晓者夫

  • 卷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雨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李成德作二笔几以其一见遗云得様于郄子中家并示长句輙次其韵奉酬琴不安弦制奇古可怜不入文房谱防须龙尾玉蟾蜍与汝俱成防心侣谁能好事为品题端效

  • 卷二百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一女红类五言古子夜夏歌        【晋】乐 府田蚕事巳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咏剪防花        【梁】刘孝威叶舒非渐大花发是初开无论人讶似蜂见

  •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九长孙佐辅长孙佐辅德宗时人其弟公辅为吉州刺史往依焉其诗号古调集今存十七首拟古咏河边枯树野火【一作人】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一作枯朽】半心存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别友

  • 卷四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元稹酬卢秘书【并序】予自唐归京之岁秘书郎卢拱作喜遇白赞善学士诗二十韵兼以见贻白诗酬和先出予草蹙末暇皇【一作卢】频有致师之挑故篇末不无愤辞其次用本韵习然也偶有冲天气都无处世

  • 卷一百九十六·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脱脱

        ◎兵十   ○迁补之制  屯戍之制   迁补之制 自殿前、侍卫马步军校,每遇大礼后,各以次迁,谓之"转员"。转员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遥领团练使。员溢,即从上罢军职,为正团练使、刺

  • 卷第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司马光

      起旃蒙單閼(乙卯),盡柔兆執徐(丙辰),凡二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乾寧二年(乙卯、八九五年)   春,正月,辛酉,幽州軍民數萬以麾蓋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審、劉仁恭將兵略定巡屬。   癸未,朱全忠遣其將朱友恭圍

  • 汉王元佐传·脱脱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亲是元德皇后。年幼时禀性聪警,相貌像太宗,太宗很钟爱他。十三岁时,跟从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皇帝车马前奔跑,太宗让元佐射杀,元佐一发而中,契丹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跟从太宗征战太原、幽

  • 卷之三十一  野記一(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一 允明幼存內外二祖之懷膝,長侍婦翁之杖几,師門友席,崇論爍聞,洋洋乎盈耳矣。坐忘無勇,弗即條述,新

  • 卷十四 康诰第十一·孔颖达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灭三监。以殷馀民封康叔,以三监之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惩其数叛,故使贤母弟主之。○数叛,上所角反,下亦作畔。作《康诰》、《酒诰》、《梓材》。康诰命康叔之诰。康,圻内国名。叔,封字。○梓音子。圻,具依反

  • 提要·郑樵

    【臣】等谨按六经奥论六卷旧本题宋郑樵撰朱彛尊曝书亭集有是书防曰成化中旴江危邦辅藏本黎温序而行之云是郑渔仲所着荆川唐氏辑稗编从之今观其书议论与通志畧不合樵尝上书自述其著作胪列名目甚悉而是书曽未之及非樵所

  • 予学原文·许劭

    得失卷一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得失之患,启于不舍。不予之心,兴于愚念。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强者不予,得而复失。弱者不予,失之难测。予非失,乃存也。得勿喜,失或幸,功不

  • 提要·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详解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陈振孙书録解题曰昭禹未详何等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皆宗王氏新説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

  • 浮山远禅师·惠洪

    禅师名法远。郑圃田人也。出于王氏。年十九。游并州。见三交嵩禅师。求出世法。嵩曰。汝当剃落。堕三宝数。乃可受法。远曰。法有僧俗乎。嵩曰。与其为俗。曷若为僧。僧则能续佛寿命故也。于是断发。受具足戒。谒汾州

  • 摄大乘论疏卷第七·佚名

    事善知识即是生行解力。□□□□□云已入决定信乐□□□□正思惟力亦名加行力。由无量宿世所习因力故。得承事诸佛为修道□□缘。由值佛闻法生正思惟起决定信乐。得此所信之法精进勤修即是加行。信乐位乃通。今所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