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行经分别品第十三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阿阇浮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佛言:当与善知识从事。当乐善知识。当善意随般若波罗蜜教。何等为随般若波罗蜜教。是菩萨所布施。当施与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莫得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何以故?深般若波罗蜜萨芸若无所著。若持戒忍辱精进禅智慧。当持是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莫得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何以故?萨芸若无所著。无得乐阿罗汉辟支佛道。阿阇浮菩萨稍入般若波罗蜜中如是,

须菩提言:菩萨谦苦。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言:菩萨谦苦安隐於世间护为世间自归。为世间舍。为世间度。为世间台。为世间导何等为菩萨为世间护死生勤苦悉护教度脱是为世间护。何等为世间自归。生老病死悉度之。是为世间自归。何等为世间舍。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得怛萨阿竭名。时为世间说经无所著。是为世间舍。何等为无所著。色无著无缚。是色无所从生无所从灭。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诸法亦无著无缚如是,何等为世间度。是色非色为度。痛痒思想生死识。是识非识为度。度为诸法。须菩提言:如佛所说,度为诸法得阿惟三佛。何以故?无所著耶。佛言:如是无所著菩萨为谦苦。念法不懈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因说经。是亦为世间度。何等为世间台。譬若水中台其水两避行。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过去当来今现在两断。如是断者诸法亦断。设使诸法断者,是为定。是为甘露。是为泥洌菩萨念法不懈得阿惟三佛。是为世间台。何等为世间导。菩萨得阿惟三佛。便说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说诸法空。是亦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诸法空。诸法无有想。诸法无有处。诸法无有识。诸法无所从生。诸法空。诸法如梦。诸法如一。诸法如幻。诸法无有边。诸法无有是。皆等无有异。

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谁当了是耶。佛言:菩萨求以来大久远乃从过去佛时於其所作功德以来。如是辈人乃晓知深般若波罗蜜耳。须菩提言:何谓求以来大久远。佛言:去离於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复有。尔乃晓知是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是菩萨为世间导耶。佛言:如是菩萨得阿惟三佛。为不可计阿僧祇人作导。须菩提言:菩萨为谦苦。是为摩诃僧那僧涅为般泥洹不可计阿僧祇人。佛言:如是菩萨为谦苦。是为摩诃僧那僧涅。是故为僧那僧涅无缚。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无缚。亦不於阿罗汉辟支佛。亦不於萨芸若。诸法无缚。是故为僧那僧涅须菩提言:菩萨求深般若波罗蜜。不当索三处。佛言:何因缘菩萨求深般若波罗蜜。不当索三处。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甚深。亦不可有守者,亦不无守者,从般若波罗蜜中。为无所出法。守般若波罗蜜为守空。守般若波罗蜜为守诸法。守般若波罗蜜为守无所有。守般若波罗蜜为守无所著。佛言:在般若波罗蜜中者,当知是阿惟越致菩萨。於深般若波罗蜜中无所適著。终不随他人语不信馀道。心不恐畏不懈担从过去佛问是深经中慧。今闻深般若波罗蜜。心续不恐畏不懈怠须菩提白佛言:若有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心不恐畏不懈担何因缘当念般若波罗蜜中观视。佛言:心向萨芸若。是为观视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何谓心向萨芸若。佛言:心向空。是为观萨芸若。观萨芸若是为不观。不可计萨芸若。如不可计色为非色。如不可计痛痒思想生死识为非识。亦不入亦不出。亦不得亦不知。亦不有知亦不无知。亦无所生亦无所败。亦无所作者,亦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亦无所见亦无所在。如是不可限空。不可计萨芸若。不可计无有作佛者,无有得佛者,无有从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中得佛者,亦不从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得佛也。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难知。佛语诸天子。深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难知。怛萨阿竭安隐甚深是经悉知阿惟三佛无有作。阿惟三佛亦无有阿惟三佛。是经如空甚深。无有与等者,如诸法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爱欲天子梵天子等白佛言:诸世间人希有信是深经者,世间人所欲皆著。愍念之故当为说是深经耳佛言:如是诸天子。世间人希有信是深经者所欲皆著。悯念是世间人故。当为说深经耳。

猜你喜欢
  诣严炽王品第四·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六·海明
  法眼禅师十规论目次·文益
  第一 阿耆多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太虚
  金色王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澄观
  三种人·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三·海明
  目次·佚名
  佛说摩利支天经·佚名
  卷四百九十三·佚名
  新青年救国之新道德·太虚
  往古品第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景良·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清晓祥云绕碧天。老人星忽下南躔。庭兰共酌长生酒,持上华堂彩侍前。   开绮席,舞朱颜。轻红莲叶荐金盘。沉香小院浑先暑,更有杯传数百年。

  • 赵氏孤儿大报雠·臧懋循

    赵氏孤儿大报雠杂剧(元)纪君祥撰●赵氏孤儿大报雠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第五折 〔音释〕题目 公孙杵臼耻勘问 正名 赵氏孤儿大报雠楔子〔凈扮屠

  • 草上的露珠儿·徐志摩

    草上的露珠儿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诗人哟!可不是春至人间 还不开放你 创造的喷泉,嗤嗤!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璠瑜, 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 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 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诗人

  • 卷二·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二蒲州吴雯撰七古昌化寺观吴伟画壁长句晨兴骑马缘山嵎初日照眼明金铺石磴无人散松子入门茗荈追清娱何人善绘江夏吴应真五百穷规模其上调御古丈夫诸天剑佩纷来趋袈裟一缕覆大地三大劫等翻辘轳无

  • 第八十二回 通叛党兰汗弑君 诛贼臣燕宗复国·蔡东藩

      却说段速骨等引着乱兵,进逼龙城。城中守兵甚少,由慕容盛募民为役,始得万人,登陴奋力拒守。速骨等人数虽多,但同谋不过百人,余皆胁从为乱,并无斗志。惟尚书顿邱王兰汗,本为慕容垂季舅,又是慕容盛妇翁,他偏起了歹心,与速骨等

  • 第十八回 犯上兴兵一败涂地 诛叔纳妹只手瞒天·蔡东藩

      却说南平王铄,与义恭等还入建康,虽得进位司空,但因归义最迟,终为宋主骏所忌。铄亦常怀忧惧,寤寐不安,夜眠时或尝惊起,与家人絮谈,语多荒谬,及神志清醒,始自觉为失魂。一日食中遇毒,竟尔暴亡。当时统说由宋主所使,将他毒毙,表

  • 卷二十九·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九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悼公复伯成公三年夏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防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防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

  •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兵考【四】直省兵【臣】等谨按郡国之设兵自分置郡国始若汉之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唐之折冲府兵宋之诸州镇厢兵皆是也然往往行之未久寖失其初意其後并其制而隳之明初於一郡设所连郡设

  • 卷三十三 丧服小记第十五·郑玄

    虞,杖不入于室,?,杖不升于堂。(哀益衰,散弥多也。虞于寝,?于祖庙。)[疏]“虞杖”至“于堂”。○正义曰:此论哀杀去杖之节也。○注“虞于寝,?于祖庙”。○正义曰:按《士虞礼》:“虞于寝。”又按《檀弓》云:“明日?于祖。”是?于祖

  •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晏婴

    庄公将伐晋,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意骄。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公作色不说。晏子辞不为臣,退而穷处,堂下生蓼藿,门外生荆棘。

  • 卷三·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三     宋 赵鹏飞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弑不书即位正也吾於隐公既言之三月夫人孙于齐桓公之弑其谋甚晦方公与夫人如齐亦岂虞夫妇之间萌逆弑之谋及公薨于齐鲁人盖以为齐侯杀之亦不知其谋

  • 孔佛概論之概論·欧阳竟无

    佛學淵而廣,孔學簡而晦,概論所以需要也。顧概論亦難,今日且談概論中之概論。 毗盧遮那頂上行,六經皆我注腳,求人之所以為人斯已耳,何佛之學,何孔之學?然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求然之同故,佛須學,孔須學。孔學是菩薩分學,佛學則

  • 孟子卷二·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下·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具寿邬波难陀初始出家。分得一床。甚是破坏。若动身时。床便作声。在床上卧。不敢转侧。恐畏作声。邬波难陀即作是念。我若不乞更作

  • 卷第八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 【经】下方过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一切如来圆满光普照佛

  • 卷十·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六祖下二十六世临济宗苏州邓尉宝藏普持禅师参万峰蔚和尚。彻证大法。蔚付以偈曰。大愚肋下痛还拳。三要三玄绝正偏。临济窟中师子子。灯灯续焰古今传○僧慧旵参。具述悟由。师斥之曰。佛法如大海相似。转

  • 洺水集·程珌

    宋代诗文别集。30卷。南宋程珌著。此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为60卷,至明崇祯年间,其裔孙至远刊印时,已有半数散失。《四库全书总目》称“珌立朝以经济自任,诗词皆不甚擅长”,“至于论备边、蠲税诸疏,则拳拳于国

  •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