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叟集原序

海叟集云间袁凯氏所着海叟其自号也防稽杨廉夫尝作白燕诗及览叟作惊叹以为不及叟诗法子美虽时有出入而气格韵致不在杨下其耿耿于叟者要非一日矣按集中白燕诗最下最传诸髙者顾不传云间故吴地叟亦不与四杰列皆不可晓者夫毁誉可尽信哉洪武间叟为御史上将戮一人太子固谏而止上以问叟对曰陛下创业之义东朝守成之仁上意遂解未防以病免归翰林陆吉士子渊叟同郡人间道前事令人侃侃生气夫斯亦足以传矣而况于诗乎叟名行既晦集亦罕存子渊购得刻本于京师士人家楮墨焦烂蠧湼者殆半乃删定为今集仍旧名者着叟志也夫韩退之唐之闻人也其文至宋欧阳公始暴于世然则如叟者尚奚尤哉仲黙谓国初诗人叟为冠故子渊表扬甚力君子以为知言李梦阳序

景明仕宦时尝与学士大夫论诗谓三代前不可一日无诗故其治美而不可尚三代以后言治者不及诗无异其靡有治也然诗不传其故有二称为理学者比之曲艺小道而不屑为遂亡其辞其为之者率牵于时好而莫知上达遂亡其意辞意俱亡而斯道废矣学之者茍非好古而笃信弗有成也譬之琴者古操人所不乐闻又难学新声繁艶易学人又喜之非果有自信孰不就所易学以媚人所喜者也若是将使古道复至于无闻焉而已矣景明学诗自为举子歴宦于今十年日觉前所学者非是盖诗虽盛称于唐其好古者陈子昻后莫若李杜二家歌行近体诚有可法而古作尚有离去者犹未尽可法之也故景明学歌行近体有取于二家旁及唐初盛唐诸人而古作必从汉魏求之虽迄今未有一得而执以自信弗敢有夺今年罢官归自以有余力得肆观古人之言又取我朝诸名家集欲读之然弗多得其得而读之者又皆不称鄙意独海叟诗为长叟歌行近体法杜甫古作不尽是要其取法亦必自汉魏以来者其所造就盖具体而未大耳噫其所识亦希矣吾郡守孙公懋仁笃于好古其子继芳者从予论学大有向往尝索古书无刻本者以传予谓古书自六经下先秦两汉之文其刻而传者亦足读之矣海叟为国初诗人之冠人悉无有知之可见好古者之难而不可以弗传也乃以授之而并系以鄙言观者亦将以是求叟之意矣叟姓袁氏名凯其集陆吉士深所编定者李户部梦阳有序其履歴可考而知也兹不复述何景明序

海叟集旧有刻又别有选行在野集者暇日因与李献吉贠外共读之又删次为今集云先生多权竒有才辨雅善谈谑卒亦以此自免于难顾其诗乃雅重悲壮浑雄沉郁殊不类岂先生别出其余以应世而中之所有固自不可测耶深先生乡人也恨相去逺无从考论姑诵其诗以附孟氏私淑之义云正徳元年秋八月八日云间陆深题

是编为海叟手定全集国初刻于张氏者久燬陆公俨山因编次为别本盖急于流布也世所传在野集者中多朱张二公以己意更窜如烟树微茫独倚阑改为烟树防茫梦里山故国飘零事已非改为老去悲秋不自知盖浅于知叟者矣然郡中作者代起而鲜知叟何耶其富有力者又多纎啬无暇为先辈表章风雅毎与西谷张君论及深有感焉因出示此编漫识其实如此嘉靖甲子春郡人董宜阳序

余少尝读李陵泣别一诗快畅千古忠义凛然不但其辞之工也逮后在西城董氏获阅全编而俨山诸老表扬甚力尤见前軰风流雅致同声倡和好古乐善之心与是集并有光焉虽然诗岂易传哉由汉魏以来浸滛于唐盛矣以李杜之圣而尚有遗论何也盖文章者道之精华而诗又其文之精而华者也独才妙思神所向徃一遇知音声施无穷耳此海叟之所以传而至今不朽也我朝文武开创之初元气未漓至人迭作则所谓声音之道与治通焉其信然乎偶续前刻辄附数言万厯己丑三月既望后学王俞书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二·彭定求
  舒大成·唐圭璋
  无何有翁·唐圭璋
  欧阳修·唐圭璋
  卷十九·阮阅
  十八家诗抄·卷二·曾国藩
  第一折·关汉卿
  卷一百十七·徐世昌
  五集卷二十·乾隆
  黄庭坚诗全集十二·黄庭坚
  卷108 ·佚名
  卷四十五·查慎行
  卷一百八十一·曹学佺
  宛陵羣英集巻六·汪泽民
  卷一百六十·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九·丘逢甲

    (癸卯、甲辰稿)(清光绪二十九、三十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梦题岳阳楼壁梦拥灵旗宝纛行,鸾骖小驻岳阳城。蒙蒙云气开南极,浩浩江流作楚声。衡岳雁归秋万里,洞庭龙卧月三更。他年记取题诗处,南纪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谢谠

    第十一齣 鸾俦赏夏【绦都春】〔生上〕池荷展叶。听高枝午蝉奏。风声咽。石竹花香。白玉栏干丝树遮。新篁渐长琅玕节。更楼畔海榴醉缬。数声渔笛。木兰船上。採莲歌接。人皆惜春豔。我爱夏日长。倚风引壶酌。胜对桃李

  • 卷二百二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栗斋诗集巩丰字仲至号栗斋其先郓州须城人渡江为婺州武义人少防吕东莱之门淳熈十一年进士甞知临安县稍迁提辖左藏库卒有东平集晓起甘蔗渊晓起东风恶

  • 卷四 五言律·佚名

    元好问少室南原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九月晦日王村道中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

  • 志第六 礼仪六·魏徵

    梁制,乘舆郊天、祀地、礼明堂、祠宗庙、元会临轩,则黑介帻,通天冠平冕,俗所谓平天冠者也。其制 ,玄表,硃绿里,广七寸,长尺二寸,加于通天冠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前圆而后方。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长齐肩。以组为缨,各如其绶色,傍垂

  • ●尚书崔文敏公传·李鹗翀

    海盐郑晓 公名铣字子锺一字仲鳬安阳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初宦瑾擅权卿佐皆伏谒跪公遇瑾史馆门独长揖瑾怒目视公他日诸史官旅见又皆长揖瑾益怒谓张彩曰翰林白面后生多轻薄如崔铣尤甚会 孝宗实录成

  • 卷一百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七 朱批孙国玺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初十日浙江杭州府知府【臣】孙国玺谨 奏为奏请 睿鉴事窃【臣】至愚极陋备员州县於雍正四年八月引见幸荷 皇上简授开封府知府曾面奉 谕旨准【臣】摺奏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 洪武四年十二月庚辰朔。 辛巳,上命礼部:“今岁各处乡试,取中举人,俱免会试,悉起赴京用之。”时吏部奏天下官多缺员,故有是命。 壬午,改高邮守御千户所为高邮卫。 置扬州卫。 暹罗斛国王参烈昭毗

  • 卷三·王溥

    后唐天成三年十一月,太常定议:“少帝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博士吕明龟奏:“谨按礼经,臣不诔君,称天以谥之。是以本朝故事,命太尉率百寮奉谥册告天于圜丘回,读于灵前,并在七月之内,谥册入陵。若追尊定谥,命太尉读谥册于太

  • 隐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

  • 卷三十八·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严内外上 易家人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臣若水通曰程頥云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

  • 卷二十四之下·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四之下 明 何楷 撰 周襄王之世诗 鳲鸠曹人美晋文公也【按左传晋文公为公子时出亡过曹曹共公不礼焉及即位伐曹执曹伯以畀宋人事在鲁僖公二十九年于是周襄

  • 佛说十地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现前地之余  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不坏意乐转更圆满。决定意乐贤善意乐。甚深意乐不退转意乐。不休息意乐无垢意乐无边意乐求智意乐。方便与慧相应意乐皆得圆满。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佚名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难偃。三界由此轮回。爱水未清。四惑因兹流湎。自非独拔开士出有至人。何能裂爱网而辟重关。质深疑而启昏趣。有离垢慧菩萨者。道高初住。德跨八恒。假时俗之津途。发深识之嘉问。如来

  • 卷第二·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七佛 世尊因文殊一日忽起佛见法见。被世尊威神摄向二铁围山。 五云逢云。什么处是二铁围山。还会么。如今有人起佛见法见。五云与烹茶两碗。且道是赏伊罚伊。 白

  • 英雄泪·冷血生

    《英雄泪》全名《绣像英雄泪国事悲合刻》,冷血生著,二十六回,宣统二年 (1910)上海校径山房石印本。书叙日本伊藤博文灭亡朝鲜的过程与朝鲜爱国志士奋起反抗为国捐躯的事迹。此作以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为主

  • 去国集·胡适

    去国集,胡适选录其1910-1916年所作旧体诗词15首编辑而成。附于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尝试集》之后。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1922年10月第4版为增订版。

  • 东坡书传·苏轼

    十三卷。宋苏轼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着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着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据晁公武《读书志》,该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