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 抵巇 4

【原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①。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②。圣人者,天地之使③也。世无可抵④,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⑤,可以检下⑥。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⑦。

【注释】

①合离:分合。陶弘景注:“合离谓否泰,言天地之道。正观尚有否泰,为之巘隙,又况于人乎!故曰不可不察也。”

②“察之”句:陶弘景注:“捭阖亦否泰也。体大道以经人事者,圣人也。”

③天地之使:指圣人在天地间,成为国家的主宰。陶弘景注:“后天而奉天时,故曰天地之使也。”

④世无可抵:乱世之时,无可补救。

⑤上合:顺应时势治理乱世。

⑥检下:收拾乱局使天下归我所有。陶弘景注:“上合谓抵而塞之,助时为治;检下谓抵而得之,束手归己也。”

⑦为天地守神:守神,祭祀神灵。本句可理解为维持国家纲纪。陶弘景注:“言能因循此道,则大宝之位可居,故能为天地守其神祀也。”

【译文】

自天地产生以来,聚合、离散是常见的事,其中必然会产生缝隙,不可不加以细察。考察社会就要用“捭阖”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的人,就是拥有智慧的圣人。所谓圣人,可以说是人世的主宰。如果世道混乱不可挽救,圣人就会远离是非,隐遁一江一湖以待时机;如果世道还可以挽救,圣人就会为国家筹划谋略。运用“抵巇”可以顺应形势治理乱世,也可以收拾残局以夺取天下。能够因循此道,方可稳居帝位,保有对天地神灵的奉祀。

猜你喜欢
  恒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安分篇 第六 凡十八条·范立本
  闻人与达人·孔子
  卷三·叶酉
  卷五十九·山井鼎
  卷十二·朱朝瑛
  书义断法卷一·陈悦道
  昭公·昭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卷十一 教学·张伯行
  修行观阴第十五·佚名
  大悲经商主品第二·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贤劫经卷第三·佚名
  劝发菩提心文原文·省庵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八鄱阳史简编元徐瑞松巢漫稿三五言古风杂感夸父以渴毙麦杖终死兵项王称防山覇图竟无成区区诸勇力如何与天争子房类妇人谈笑立功名去去从谷城迢遥学长生阿瞒事鞍马横槊尚赋诗淮淝政交锋别墅方

  • 御选元诗卷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四五言古诗二戴表元次韵荅朱侯招游海山江南春草黄江北秋雁飞穷居念还往故物悉已非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归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岂不愿和悦调苦心易悲青天无古今白日相因依向来炎炎人所得一何微

  • 第十五场·田汉

    渔翁 (上,唱[摇板〕)恨敌寇无端把反造,强掳渔船搭浮桥。老汉也曾苦哀告,七岁的孙儿水内抛。不顾性命把义士找……阮复成 (上,唱[快板〕)汉阳城外杀气高。不怕敌人赶不跑,只怕人心不一条。急忙忙哪顾得年纪老!(与渔翁撞,倒介)渔翁

  • 志第三 历下·沈约

    《元嘉历法》: 上元庚辰甲子纪首至太甲元年癸亥,三千五百二十三年,至元嘉二十年癸未,五千七百三年,算外。 元法,三千六百四十八。 章岁,十九。 纪法,六百八。 章月,二百三十五。 纪月,七千五百二十。 章闰,七。 纪日,二十

  • 列传第二十七 裴让之(弟诹之) 谳之 皇甫和 李构 张宴之 陆卬 王松年 刘祎·李百药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柯劭忞

      ○循吏   刘义 谢天吉 赵振玉 黄顺翁 仓振 曾冲子 张耕 葛荣 齐克中赵志 阎从 王琚仁 杜处愿 刘济 周惠 李英 许维桢 王德亮 田滋 王安贞 邢裕 秉仁 徐泰亨 陈春 耶律伯坚 陈楚仙 刘辉 柯谦 九思 王肖翁 卢

  • ●卷六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丁亥,尽三十日辛卯。   二十六日丁亥王琼郑建雄以兵八千来勤王。   王琼历官中山府路马步军副总管尝从种师中战金人於榆次至是京师受围琼以兵勤王朝廷以为京城巡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恭亲王奕、着在内廷行走。现月  ○又谕、钦奉懿旨。本日召见恭亲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纪昀

    宋纪太祖○太祖太祖皇帝姓赵氏讳匡胤其先封赵城因以为氏汉京兆尹广汉居涿郡遂世为涿郡人高祖朓仕唐为县令曾祖珽厯藩镇从事兼御史 中丞祖敬厯营蓟涿三州刺史敬生弘殷唐庄宗时典禁军汉干佑中以讨王景崇功 【宋史作王景

  • 刘秀之传·沈约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县人,是司徒刘穆之的堂兄的儿子。他家先辈一直住在京口。他祖父刘爽,官至尚书都官郎,山陽县令。父亲刘仲道,高祖在京城时,让他补任建武参军,和孟昶共同留守京都,事定之后,被用为余姚县令,死于任上。刘秀之父

  • 长沙威王萧晃传·李延寿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高帝的第四个儿子。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武力,被高帝所宠爱。升明二年(478),代替哥哥萧映为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晃熟悉弓箭和骑马,起初沈攸之事变发生,萧晃带着很多武人,在街道上耀武扬威,当时的人们说

  • 卷二十 二十之二·孔颖达

    《閟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宇,居也。○閟,笔位反,音秘,同。僖音希。[疏]“《閟宫》八章,首章十七句,二章十二句,三章三十八句,四章十七句,五章六章章八句,七章八章章十句”至“之宇”。○正义曰:作《閟宫》诗者,颂美僖公能复

  • 卷九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赈济上 易益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説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臣若水通曰此孔子以卦体释益之名义而极賛益之善也无疆无穷也自上下下犹言自君而施于民

  • 卷五·佚名

    △相品第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庄严佛处。是时世尊

  • 为东亚佛教大会答记者问·太虚

    各国佛教大会,原由太虚于去岁在世界佛教联合会发起,议定每年开会一次,首次已于去岁六月在庐山大林寺开过。第二次会地,议决在日本举行,由日本代表定名为东亚佛教大会。此次赴日之代表,即根据去岁大林寺之议决案。至此行责任

  • 佛说分别缘生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乌卢尾螺池边。泥连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独止其中。心生思念。世间苦法。无能免者。无能怖者。决定实有。如是观察。是大义利。世间乐法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归命十方无边际  所住一切世界中过未现在诸如来  菩萨声闻缘觉等智者当知。人身难得。于刹那间。成诸胜行亦复为难。

  •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中·孟献忠

    梓州司马 孟献忠 撰灭罪篇第三(并序三章) 神力篇第四(并序十六章)灭罪篇第三(并序三章)夫三界虚妄。一心所作。心在分别。一切俱邪。心绝攀缘。则万殊皆正。夫心者。不内不外。亦不中间。心垢则众罪咸生。心净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