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沙威王萧晃传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高帝的第四个儿子。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武力,被高帝所宠爱。升明二年(478),代替哥哥萧映为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晃熟悉弓箭和骑马,起初沈攸之事变发生,萧晃带着很多武人,在街道上耀武扬威,当时的人们说他是“焕焕萧四伞”。当年,调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监二州诸军事。

高帝登基,萧晃每次论说政事,都被典签所删减,萧晃就把他给杀了。皇上大怒,亲手写了诏书命令对他进行杖打。改任他为南徐州刺史,加官为都督。武帝做皇太子,去参拜武进陵,在曲阿后湖让军兵对打,使萧晃带领马军。皇上听说后,又不高兴。临死的时候,把萧晃交代给了武帝,嘱咐把他安排在京城附近地区,不要让他远出。

永明元年(483),以萧晃为都督、南徐州刺史。入京后做了中书监。当时禁止诸王设置仪仗,在京城的,只许设带刀卫士四十人。萧晃喜爱武装铺排,从徐州免职回来,私自载了数百人的仪仗还京,被宫中主管部门发觉,给他投到了江中。武帝听说后大怒,将要依法处置,豫章王萧嶷叩头流泪说:“萧晃的罪确实不可宽恕,但是陛下应当回忆先朝很可怜白象。”白象,是萧晃的小字。皇上也流下了眼泪。高帝病危时,曾经告诫武帝说:“宋朝皇族如果兄弟间不互相残害,其他家族哪能钻他们的空子?你要深深地以此为戒。”所以武帝终于没有其他意图,然而萧晃也得不到亲宠。当时的舆论,认为武帝优于魏文帝,而不及汉明帝。

后来任命他为车骑将军、侍中。死后,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曾经游览钟山,萧晃随行。卫队以马槊刺路边的枯树,皇上让身边的几个人共同牵拽,缠上绳子一齐用力而槊不出来,于是便让萧晃骑马来拔,结果应手而出。每次边远州郡贡献了骏马,皇上便派萧晃在华林园中进行调试。高帝常说:“这是我家的任城王。”武帝借着这个意思,所以追谥他叫作“威”。

猜你喜欢
  卷六十·志第二十七·柯劭忞
  术事第二·陆贾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八·荀悦
  卷一百七·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一·李心传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九·徐乾学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佚名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崔亮传·张廷玉
  卷二十七·佚名
  明代的殉葬制度·吴晗
  建州女真问题·吴晗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连仲宣·唐圭璋

      仲宣,贵溪(今江西省)人。宣和中,特免文解。   念奴娇   暗黄著柳,渐寒威收敛,日和风细。□□端门初锡宴,郁郁葱葱佳气。太一行春,春藜照夜,夜色明如水。鳌山彩结,恍然移在平地。   曲盖初展湘罗,玉皇香案,近雕阑十二。

  • 白香词谱 全文·舒梦兰

    一、菩萨蛮·闺情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ˇ⊙●⊙○△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ˇ⊙○○●▲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ˇ⊙●●

  • ●白石道人歌曲跋·姜夔

    歌曲特文人余事耳或者少谐音律白石留心学古有志雅乐如会要所载奉常所录未能尽见也声文之美概具此编嘉泰壬戌刻于云间之东岩其家转徙自随珍藏者五十载淳佑辛亥复归嘉禾郡斋千岁令威夫岂偶然因笔之以识岁月端午日菊坡赵

  • 卷二十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七李翱洗墨池剩有临池兴,人称协律郎。至今蝌蚪迹,犹带墨痕香。 【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湖广通志》卷八九。】朱庆余惆怅诗梦里分明入汉宫,觉来灯背锦屏空。紫台日落关山晓,肠断君恩信画工。 【见

  • 唐诗拾遗序·高棅

    唐诗拾遗序予既爱唐诗喜编録初采众作裒为一集曰唐诗品彚凡得唐诸家六百二十人共诗五千七百六十九首分为九十卷自洪武甲子迨于癸酉方脱稿其用心亦勤矣切虑见知之所不及选择之所忽怠犹有以没古人之善者于是再取诸书深加

  • 第三十四回 分八路进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华龄·蔡东藩

      却说乾隆帝即位后,朝政颇尚宽大,凡宗室人等,旧被圈禁,至是一律释放。封允、允禵公爵,复阿其那、塞思黑红带,收入玉牒。自己的兄弟骨肉亦均封为亲王。已故弟兄,各追封赐谥。尊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元妃富察氏为皇

  • 宋史全文卷十八上·佚名

    宋高宗五辛亥绍兴元年春正月己亥朔,改元。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自绍圣废制科,至是,始因德音,下礼官讲求,然未有应者。金人掠天水县,知县事赵壁等不屈,皆杀之。丁未,言者论大臣用人之际,当惟其贤,不必以尝经堂除为限。先是,吕

  • 二五○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搜买旧书折·佚名

    二五○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搜买旧书折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暂护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韦谦恒跪奏,为遵旨搜买旧书,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一日途次大定,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年正月初

  • 六朝通鉴博议卷四·李焘

    (宋)李焘 撰桓温复取寿春五年六月桓温闻赵乱出屯安陆遣诸将经营北方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征北大将军禇裒上表请伐赵即日戒严直指泗口七月帅众三万径赴彭城北方士民降者日以千计朝野皆以为中原指期可复光禄大夫蔡谟独

  • 翰苑羣书卷四·洪遵

    宋 洪遵 编韦执谊翰林院故事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考视前代即无旧名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或当时才彦

  • 一六一、春申君见杀考·钱穆

    战国晚年,有两事相似而甚奇者,则吕不韦之子秦始皇政,而黄歇之子为楚幽王悼是也。然细考之,殆均出好事者为之,无足信者。不韦之事,梁氏《志疑》力辨之。《史记》本传云:“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集解》徐广

  • 如天之為第八十·苏舆

      陰陽之氣,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為好惡喜怒,在天者為暖清寒暑。出入上下、左右、前後,平行而不止,未嘗有所稽留滯鬱也。其在人者,亦宜行而無留,若四時之條條然也。夫喜怒哀樂之止動也,此天之所為人性命者。臨其時而欲發其

  • 卷六 性理三·黎靖德

      ◎仁义礼智等名义   道者,兼体、用,该隐、费而言也。〔节〕(以下道理。)   道是统名,理是细目。〔可学〕   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条理界瓣。因举康节云:"夫道也者,道也。道无形,行之则见於事矣。如'道

  • 卷第三·马永卿

      艺祖既平江南,诏以兵器尽纳扬州,不得支动,号曰“禁库”。方腊作乱,童贯出征,许于逐州军选练兵仗。既开禁库,两房将士望见所贮弓挺直,大喜曰:“此良弓也!”因出试之,宛然如新。是日,弓数千张立尽。噫!自开

  • 卷二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三宋 吕祖谦 撰桑扈之什桑扈【音户】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长乐刘氏曰君臣以言其朝廷也上下以言其风俗也朝廷风俗之礼而谓之文者尊卑异位也亲疎异情也长幼异序也内外异宜也

  • 后跋·姜宝

    春秋事义全考后防春秋事义全考乃鳯阿姜太史公所着以行于世者也公少负奇抱博综羣籍魁南宫歴官大司冦即宦成犹志春秋不辍每公余辄按经搜传龉者驳阙者补积春累秋辑成而名之曰事义全考【弼】尝负笈侍逰吴门得闻其槩乃今李

  • 元辰章醮立成历·佚名

    元辰章醮立成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元辰章三卷」,《通志‧艺文略》着录「元辰章用二卷」,疑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为禳灾算命术。上卷载上章禳灾醮仪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王顼龄

    二十一卷。清王顼龄(1642-1725)等奉敕撰。项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康熙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初以文学进,游历诸卿,谙练典故。卒,谥文恭。着述除《书经传说汇纂》之外,尚有《世恩堂集》等。康熙六十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