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 抵巇 3

【原文】

天下分错①,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②,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③;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

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④,或抵覆之⑤。五帝⑥之政,抵而塞之。三王⑦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⑧,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⑨。

【注释】

①分错:混乱,分裂。

②窜匿:逃离隐匿。

③伐射:征伐相射。

④反之:任其背反,不加控制。

⑤覆之:使之颠覆,取而代之。陶弘景注:“如此谓抵而塞之,如彼谓抵而得之;反之谓助之为理,覆之谓因取其国。”

⑥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一说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⑦三王:这里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因为夏商周有征伐之事。陶弘景注:“五帝之政,世间犹可理,故曰抵而塞之,是以有禅让之事。三王之事,世间不可理,故曰抵而得之,是以有征伐之事也。”

⑧诸侯相抵:指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穆公,互相抵制、对抗。

⑨右:上策。

【译文】

天下动乱不止,国无明主,那么公侯缺乏道德约束,就会任由小人谗言害人,贤能之臣不被任用,圣人逃离隐遁。贪婪狡诈之人兴风作一浪一,君臣上下互相猜疑,国家就会土崩瓦解,诸侯之间互相攻伐。父子离散,没有规则,反目成仇,以上这些,都是国家出现轻微裂痕的状况。

圣人看到这些萌生的轻微裂痕,则会想方设法加以弥补。假如国家还有治理的希望,就用“抵巇”法去堵塞;假如国家乱到不可治理时,就用“抵巇”法使其崩溃并取而代之。或者采取措施,以防形势恶化;或者任其崩溃,计划取代;或者加以治理,使其步入正轨;或者将其彻底取代。五帝当政,虽然也有动荡之时,但圣人出来堵塞弥补,仍可延续;三王之时,天下大乱,只能取代前世君主,获取天下。诸侯间互相征伐,互相取代,这样的事不可胜数。在动乱的时代,采取措施,善用抵巇,才是国家发展的上策。

猜你喜欢
  《尚書古文疏證》卷五上·阎若璩
  青阳祖师醒世语·石成金
  卷六【起桓公七年尽十八年】·杜预
  春秋辨义卷首四·卓尔康
  第五章 24·辜鸿铭
  偶会篇第十·王充
  气寿篇第四·王充
  卷五百七·佚名
  卷十三·佚名
  卷二·佚名
  三法度論卷上·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楞严经卷第八文句·智旭
  欢送日本佛教访华团致词·太虚
  梵天择地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目许·李渔

    (末、净带丑上)粉饰陋容偎杏脸,安排蛮力夺花魁。从来名媛怜知己,何必张郎始画眉。(净)我们定过花案之后,约定那些妓女今日游街,是桩极兴头、极快活的事。可笑老侯不达时务,硬拉个外路朋友要走来搭席,未免碍手碍脚,不便燥脾,如何是

  • 第二折·白朴

    (安禄山引众将上,云)某安禄山是也。自到渔阳,操练蕃汉人马,精兵见有四十万,战将千员。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播弄朝政。我今只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才是我平生愿足。左右,军马齐备了么?(众将

  • 卷二·龙榆生

    34 梅尧臣 一首 录字能改斋漫录【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①地春袍, ①:↑穴↓卒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

  • 一四五九 闽浙总督伍拉纳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五九 闽浙总督伍拉纳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月二十日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臣觉罗伍拉纳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循例具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

  •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

  • 四二 老师二·周作人

    汉文老师我在学堂里只有一个,张然明名培恒,是本地举人,说的满口南京土话,又年老口齿不清,更是难懂得很,但是他对于所教汉文头班学生很是客气,那些汉文列在三等,虽然洋文是头班,即是那螃蟹似的那么走路的仁兄,在他班里却毫不假以

  • 怨东风·胡兰成

    怨东风离胡 村四十里有个俞傅村,在上虞地界。俞傅村有份财主人家,上代做盐柴生意旺发,起屋买田,如今坤店王名声极好,不足只是年已五十,现放着嫡妾二妻,膝下尚男花女花俱无,因此上要了我做过房儿子。那年我才十二岁,还糊里糊涂,

  • 孙兴祖传·张廷玉

    孙兴祖,濠州人。跟从太祖渡江,累积功劳担任都先锋。攻打龙江,晋升为统军元帅。攻破瑞昌八阵营,提升为天策卫指挥使。兴祖沉毅而有谋略,大将军徐达十分欣赏他。攻克泰州,因徐达的请求,命他镇守海陵。海陵是张士诚的部队入淮的

  • 卷二百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宿卫唐太宗时有请秦府旧兵入宿卫上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於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此意非益

  • 提要·张勇

    【臣】等谨案张襄壮奏疏六巻国朝张勇撰勇字飞熊上元人积军功官至靖逆侯靖逆将军提督甘肃军务加少傅兼太子太师是集为其子云翼所编始于顺治六年谢实授甘肃总兵官疏终于康熈二十三年甘州遗疏凡百二十篇勇初任甘肃总兵官

  •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司马迁

    【索隐】:七十二国,太史公旧;馀四十五国,褚先生补也。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於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征”,【集解】:《毛诗传》

  • 第十七章 8·辜鸿铭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辜讲孔子有一次对一位学生(子路)说:“

  • 卷三·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三宋 叶梦得 撰统论归顺辞也亦易辞也入逆辞也亦难辞也夫顺则易逆则难其理固相因然亦有顺而难者内有敌也亦有逆而易者内有主也顺逆理也难易事也春秋虽各据其实书又有非其实而特书以见义者楚公子

  • 卷前·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前春秋论旨自古说春秋者,莫害于「例」之一字,予已着端于前序,兹更详之。例字始见于杜元凯释例,以左氏之例而释之也。其言曰:「传之义例,总归诸凡,皆显其异同,从而释之。」是例者,实创于左而发明于杜也。嗟乎!自有「例

  • 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太虚

    ──民国三、四年在普陀作── 一 判摄本经文义分    甲一 经序分    甲二 经宗分     乙一 顿问顿答悬示始终全义     乙二 委说委示等流智悲二教      丙一 悟证如来性觉     

  • 佛祖宗统单传世系之图·纪荫

    佛祖宗统单传世系之图释迦文佛  (西竺)初祖迦叶  二祖阿难  三祖商那和修  四祖优波鞠多  五祖提多迦  六祖弥遮迦  七祖婆须蜜  八祖佛陀难提  九祖伏驮蜜多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  

  • 浮邱子·汤鹏

    哲学、政治著作。清汤鹏撰,12卷91篇。约作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树文》篇作者自述撰写宗旨: “其旨务在剖析天人王霸,发抒体用本末,原于经训,证于史策,切于家国、天下,施于无穷。其心务在琢磨主术臣道,护持国势

  • 空谷集·投子义青

    凡六卷。全称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系宋代僧投子义青集历代诸师机缘一○○则,而一一作颂附之。其后,丹霞子淳加附示众及着语。至元代僧林泉从伦,又作评唱,而合并刊行。本集与从容录、碧岩录等类似,皆系公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