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教学

此卷论教人之道,见师之所以教者,即弟子之所以学,惟在辨邪正,定从违,使之循循焉由下学而个达,将希贤希圣,自可广其传于无穷也。朱子曰: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书,是做人底样子。

朱子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学先圣之礼乐焉,非独教之。固将有以养之也。盖理义以养其心;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降登,疾徐俯仰者,礼乐之节也,肄习之,以养其血脉。以至于左右起居,盘盂几杖,有铭有戒。其所以养之之具,可谓备至几矣。

宋子曰:杨龟山既受学于河南程氏,归以其说教授东南,一时学者翕然趋之。而龟山每告之曰:唐虞以前,载籍未具,而当是之时,圣贤若彼其多也。晚周以来,下历秦汉,以迄于今,文字之多,至不可以数计,然旷千百年,欲求一人如颜曾者而不可得,则是道之所以传,固不在于文字,而古之圣贤所以为圣贤者,其用心必有在矣。

及西山李氏请见于馀杭,则其告之,亦曰:学者当知古人之学,何所用心,学之将以何用?若日孔门之学「仁」而已,则何为而谓之「仁」,若曰,「仁,人心也,」则何者而谓之人心耶!

李公受言,退求其说以进,愈投而愈不合,于是独取《论语》《孟子》之书而伏读之,蚤夜不懈,十有八年,然后涣然若有得也。龟山盖深许之。而公之语学者,亦曰:学者于经,读之又读,而于其无味之处,益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不置,然后始当骤进耳。

朱子《答孙仁甫》曰:读者穷理,则细立课程,耐烦著实而勿求速解,操存持守,则随时随处,省觉收敛,而毋计近功。如此积累,做得三五年工夫,庶几心意渐驯,根本粗立,而有可据之地。

朱子曰:今朋友之不进者,皆有彼善于此为足矣之心,而无求为贤之志。故皆有自恕之心,而不能痛去其病,故其病常随在,依旧逐事物流转,将求其彼善于此,亦不可得矣。

朱子曰:学者轻俊者不美,朴厚者好。

有少年试教官,朱子曰:公如何须要去试教官,如今最没道理,是教人怀牒来试讨教官。某尝经历诸州,教官都是许多小儿子,未生髭须,入学底多是老大底人,如何服得他?某思量须是立个定制,非四十以上不得任教官。又云:须是罢了党除及注授教官,却请本州乡先生为之。如福州便教林少颖这般人做,士子也也归心他,教也必不苟。又云:只见泉州教官却老成意思。

朱子曰:刘元城有言,「子弟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此言极有味。

朱子曰:古人小学,只教之以事,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如今全失了小学工夫,要补填实难,只得教人且把敬为主,收敛身心方可。

朱子《与魏应仲》曰: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趣。诵之宜舒缓不迫,令字字分明,要须端庄正坐,如对圣贤,则心定而义理易究。不可贪多务广,涉猎卤莽,才看过了,便谓已通。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一钞记,以时省阅,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

朱子曰:教道后进,须是严毅,然亦须有以兴起而开发之,徒拘束之亦不济事。

朱子曰:后生且教他依本子,认得训诂文义分明为急,自此反复不厌,日久月深,自然心与理熟,有得力处。今人多是躐等妄作,诳误后生,辗转相欺,其实都晓不得也。

朱子曰:古人教人,非独教之,亦须有以养之。

朱子曰:圣人之教,循循有序,不过使人反而求之圣近至小之中,博之以文,开其讲学之端;约之以礼,严其践履之实。

朱子曰:凡圣人之言,皆悫实而精明,平易而精奥。

朱子曰:古人之教,自其孩幼,而教之以孝弟诚敬之实,及其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间,各有以知其义礼之所在,而致涵养践履之功也。

朱子曰:先王学校之官,所以为政事之本,道德之归,而不可以一日废焉者也。至于后世,学校之设,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朱子曰:圣人教人,大概只是说孝弟忠信日用常行底语,人能就上面做将去,则心之放者自收,心之昏者自著。如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说得详。

朱子曰:夫子说,非礼勿视、听、言、动,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言忠信,行笃敬。孟子又说,求放心,存心养性。《大学》又教人格致诚正。程子又发明一「敬」字。各自观之,似乎参差不齐,千头万绪,其实只一理,只就一处下工夫,则馀者皆兼摄在里许。圣贤之道如一室,虽门户不同,从一处行来都入得,但恐不行工夫尔。

朱子曰:前贤据实理以教人,初无立门庭之意。

朱子曰:古人上下之分虽严,然待臣仆如子弟,待子弟如臣仆。伯玉之使,孔子与之坐;陶渊明篮舆,用其子与门人;子路之负米;子贡之埋马;夫子之钓戈;有若之三踊于鲁大夫之庭;冉有用于却齐,以入其军;而樊须虽少,能用命也。古之人执干戈卫社稷,躬耕稼陶渔之事。后世骄侈日甚,反以臣子之职为耻,此风日变,不可复也。士君子知为学者渐率其子弟,庶几可少变乎?

朱子曰:圣人教人,不过博文约礼,而学者所造,向有浅深。此喟然弗畔所以不同也。

朱子《与长受之》曰: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要切之言,逐日札记,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

猜你喜欢
  别通篇第三十八·王充
  景公禄晏子平阴与槀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十六·晏婴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以节俭第十四·晏婴
  大学纂笺卷一·詹道传
  春秋凡例卷上·王樵
  卷十·段昌武
  礼记析疑卷十四·方苞
  第十章 勤职业·佚名
  三礼图卷二·刘绩
  卷十九·刘瑾
  卷三十五·朱熹
  卷四·乾隆
  梵志阿颰经全文·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四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元龙·唐圭璋

      嘉定镇江志:元龙字子去,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以特科入官,终县令。   好事近   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阮郎归   春雨

  • ●卷九·潘德舆

      李于鳞选唐诗,五古不取老杜《北征》,七古不取太白《蜀道难》、《远别离》,知其于此事所见甚左。然于鳞七律,当代首推,而所选七律,於老杜《诸将》、《咏怀古迹》等作,亦一概不录;若初唐人应制诸篇,则累累选之,不知有何意绪?于

  • 卷三十五·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十五明 梅鼎祚 编襍曲歌辞【晋】讌饮歌【晋书曰高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讌饮累日怅然有盛为歌曰】晋宣帝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将扫羣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

  • 卷九·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湖後集卷九      宋 陈起 撰姚寛 寛字令威嵊人按文献通考载西溪居士集五卷陈氏曰姚寛撰寛待制舜明廷辉之子宏字令声之弟为工部监门金人来侵寛言木德所照必无虞言验将除

  • 野处类藁巻下·洪迈

    宋 洪迈 撰书僧房陆续流泉自成句来拥红炉聴山雨道人更有深深处诘曲如珠蚁丝度几砚无尘寒欲雾雕盘篆破孤萤吐味如嚼蜡那禁咀茶甘未囘君莫去题芦雁屏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防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柯劭忞

      吕思诚 武祺 成遵 贾鲁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人。父允,佥汉中道廉访司事。母冯氏梦见神人,及寤,思诚生,有光照室,人异之。   长从萧奭学,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未赴,丁内艰。改景州蓚县尹,差民户为三等,均其徭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汪楫

      崇禎四年四月   ○崇禎四年四月   四年辛未四月甲辰朔孟夏帝親享太廟   刑科給事中吳執御上言臣前疏請嚴邊防擇守令二事皇上以為不待天戒申飭固已然臣目擊耳聞實見邊防未嚴守令未擇即如遵永至今兵踞而民

  • 中兴小纪卷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元年秋七月乙未是嵗当祀明堂文武有合转官者右仆射范宗尹以为多所侥幸乃建言论崇观政宣以来滥赏而参知政事秦桧力賛之壬寅上谓宰执曰议得当否朕不欲人毎以此事议及上皇圣徳时吏部侍郎髙衞主右选上疏诋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纪昀

    列传宋 【一百】○宋一百陈敏 张诏毕再遇安丙 杨巨源 李好义陈敏张诏毕再遇安丙杨巨源李好义△陈敏陈敏字符功赣之石城人父皓有才武建炎末以破赣贼李仁功补官至承信郎敏身长六尺余精骑射积官至忠靖郎以杨存中荐擢

  • 三〇 青莲阁·周作人

    我们于辛丑(一九〇一)八月初二日到上海,在那里耽搁三天,初四日乘轮船出发,至初六日上午到南京。据日记上所载如下:“初二日,晴。晨至上海,寓宝善街老椿记客栈。上午至青莲阁,啜茶一盏。夜至四马路春仙茶园看戏,演《天水关》《蝴

  • 非儒上第三十八(阙)·墨子

    (阙)

  • 卷二·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安溪 李光坡 撰曲禮下第二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疏曰物有宜奉持者有宜提挈者奉者仰手當心提者屈臂當帶帶有二處朝服之屬其帶則高於心深衣之類其帶則下於脇此當帶

  • 春秋说卷八·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庄公四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千钧之弩不轻于发机百金之子不轻于倚衡前是追戎于济西今又声其罪伐之堂堂之师有足大者而至公以危辞葢公精于四矢御乱之射每师出辄身履行阵以公敌戎孰若命将制胜之

  • 卷四百一十二·佚名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十三之二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於布施时都无所吝。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

  • 卷九十八·佚名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下【经】&ldquo;是时,十方诸佛安慰萨陀波仑菩萨言:&lsquo;善哉!善哉!善男子,我等本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得是诸三昧,亦如汝今所得。我等得是诸三昧,善入般若波罗蜜,成就方便力,住阿鞞跋致地。我

  • 卷第一·佚名

    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一门人性容录住遵义府九青山东印禅寺顺治戊戌春师在夜郎山怀白堂受请进院三门云门庭孤峻堂奥幽深且道从那里入乃以拄杖三击云七通八达了也便进。佛殿云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此是过量人行履即今新长老礼拜

  • 欧奈维尔城堡的秘密·莫里斯·勒布朗

    亚森罗平在赴欧奈维尔城堡“收集其中的艺术品时,发现有人捷足先登,而这些人的兴趣却不是那些价值连城的画廊里的画,而是城堡的管家-老贝纳丹,老贝纳丹究竟掌握着城堡的什么秘密呢?

  • 克斋集·陈文蔚

    诗文集。南宋陈文蔚撰。17卷。凡书5卷,札表1卷,《朱先生叙述》1卷,《克斋讲义》1卷,序记2卷,祭文墓志2卷,赋1卷,诗4卷。别本5卷。其集宋诸书目皆未著录,原集亦无传本。今本为明初张时雨同其族孙良鉴掇拾编刊,明崇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