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读春秋略记卷十二  明 朱朝瑛 撰

哀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蔡人男女以辨楚使疆於江汝之间是楚欲迁蔡而蔡实未迁也故书围而已胡氏以为书围而称爵者恕楚之辞非也楚之书爵非予之也所以伤中国之不振也家氏曰入郢而鞭平王之尸者吴也蔡不与焉楚不能报之于强吴而乘中国无伯搂二三小国以释憾于蔡谓之复仇而仇卒不能复也前年灭顿灭胡今又以兵加于蔡其志在於蚕食小国以为利春秋奚取哉杜氏曰定六年郑灭许此复见者盖楚封之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宣公忘天子之丧哀公忘亲之丧其罪同而此年改卜之牛不复灾者鲁君遇灾多不知戒故天之示儆日以疎而鲁君之越礼日以甚矣

秋齐侯卫侯伐晋

齐卫助叛何以称伐必以卫贡五百为名而声赵鞅之罪也以晋之受伐见晋伯之衰以齐之助叛见齐之不足以复伯王法亡而伯令亦亡春秋之变於是乎穷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邾之事鲁厚矣然所厚者君也三家贪而自用不知有君何知有邻好哉先之何忌以弱者尝之使易我而不为备然後出其不意以大师继之邾必仓皇失措自然求成纳赂之不暇矣三家共取田而以二人盟者季孙为主示威以惧之叔仲为辅示德以縻之使不至叛而它去此其笼络之术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辄之立谷梁以为受之王父亦未必不然使无王父之命则夫子之不为卫君岂待问哉然辄有王父之命而蒯聩得仍称世子者既立其子则其罪未至於废絶也蒯聩不得违父命而君其国辄不得恃王父之命而遗其父惟以夷齐之处兄弟者处父子之间委於所可立使毋失社稷已耳乃以父子争国而求助于他人天理人情澌灭尽矣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

赵鞅恶卫之救朝歌故因蒯聩以乱卫郑则党於卫者故结范中行以御鞅虽曰两事实一情也所以蒯聩亦在行间思得一当以报晋耳齐人输粟不自送之而使郑人者?蒲之役薄赵鞅为易与而不虞蒯聩之善兵也是役也郑亦为卫御鞅而已然不免於助臣之叛君助子之拒父较之赵鞅悖尤甚焉宜其败也春秋则以赵鞅主是战者致乱之由鞅实为之也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鞭尸处宫之辱楚不能报之於吴必将报之于蔡蔡之迁楚固不如其迁吴也即欲效死勿去亦非仓卒可能吴师既入?自不得不迁然既决计于迁则吴之怒亦可以善辞解也何必杀执政以说蔡之无谋亦已甚矣故传言杀公子驷而後迁经先书迁而後书杀者言既失其国又失人心不旋踵而身受其祸有由然也

三年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以子拒父至于兴师则灵公之命之与蒯聩之谋弑其事之有无皆不必论已辄之天性已灭然莫为之助犹畏大国之议其後未必悖乱至此故曼姑主兵而春秋首国夏者盖以此也庐陵李氏曰此与宋华元围宋彭城相对宋事以晋首兵者善晋之讨逆也卫事以齐首兵者恶齐之助逆也故彭城书宋以彭城归宋也戚不书卫不以子制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商之三宗周之世室皆有经典明文胡氏以子孙不得选择祖宗固非然诸侯之有世室必有功德於天下自天子命之而後可鲁庙之亲尽而不毁者有桓宫僖宫亲尽而复立者有炀宫武宫皆不足以当此不灾炀武而灾桓僖者三家皆出於桓而立於僖天之灾之所以谴三家也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啓公作开】

启阳在今沂州鲁取沂西田故城之以备邾也

宋乐髠帅师伐曹

薛氏曰讨乐大心之乱也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猎者公子驷之党蔡既杀驷以为说于吴矣犹惧吴怨之未解也复放其党于吴使吴得自治之耳其怯已甚故书人以放微之也凡大夫见逐皆书出奔而胥甲父公孙猎独以放书无可责焉之辞也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句绎之盟季孙不与邾畏季孙而亲叔仲矣及季孙斯卒邾必恃叔仲之盟而不为之备故乘其不备而围之也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杀公谷作弑】蔡公孙辰出奔吴

凡大夫弑君君虽无道无不书大夫名公孙翩书盗非贱翩也贱蔡昭也贱蔡昭者以失人心而贱之也楚之强齐晋不能制蔡昭用吴以乱楚而楚为之大困不敢报怨於蔡者十二年蔡於斯时能内修其政教死守之自可以固吾圉也既受制于吴而失其国又诛逐其臣而大失人心至於变起仓卒而莫为之救是一匹夫而已故以盗杀书之以为不能自强者之戒陈氏曰书君薨夫人孙于邾公于庆父出奔莒则夫人庆父与闻乎弑矣书盗杀蔡侯申蔡公孙辰出奔吴则辰与闻乎杀矣杜氏曰昭侯为文侯玄孙而同名必有一误

葬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子

事不可考书执恶宋也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书国以杀而不去其官则非盗党可知公孙者皆翩之族也辰必与闻乎弑故惧而出奔姓与霍不与闻自以为无罪故不去而见杀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蛮公作曼】

晋文执曹伯不为宋而执之故曰畀宋人此执戎蛮子则为楚而执之故曰归于楚不必京师乃书归也春秋书此恶其以伯国之遗不能外楚而反为楚役也

城西郛 六月辛丑亳社灾【亳公作蒲】

武王灭殷使诸侯各立殷社而屋之以为亡国之戒天之灾之以鲁之忘戒与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陈氏曰杀公孙翩不书以为盗则不足讨也葬蔡昭公则书以为盗杀则不必不葬也

葬滕顷公

五年春城毗【公作比又作芷】

去年城西郛此年城毗杜氏皆以备晋盖晋方伐卫卫在鲁西故有震邻之惧也

夏齐侯伐宋

洮之会至此六年未有衅端齐忽兴师伐宋岂以宋人伐曹执小邾子故托是讨之以图伯与齐景耄矣妄图何益

晋赵鞅帅师伐卫

辄以子拒父而赵鞅伐之师出庶几有名故晋自侵楚之後凡加兵於中国者惟此书伐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杵公作处】冬叔还如齐闰月葬齐景公

刘氏曰丧以年断者不以闰数以月断者则以闰数孙氏曰丧事不数闰月以闰月葬非礼也

六年春城邾瑕【公作葭】

系瑕于邾书城而不书取又不书大夫帅师则邾之畏鲁不敢复争鲁之卑邾无所复忌皆可见矣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晋之伐鲜虞者至是而五矣此虽以范氏之乱为名其实亦利其土地耳

吴伐陈

吴之入楚尝召陈侯不至而怨之今已十六年矣而复修旧怨者以其附楚也

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张氏曰高国为齐世臣齐景废长立少不能谏止乃从君于昬受其顾命力又不足以卫上委之而逃故书奔以罪之

叔还会吴于柤

鲁政不修务与吴亲以资其力君子於此知其必有吴患矣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荼【公作舍】

弑君者朱毛也使之者阳生也阳生之入则由於陈乞也以弑君主阳生则陈乞之罪不着不以弑君主阳生则阳生之罪又不明故于阳生之入也去其公子所谓待贬而恶见者贬絶以见恶也于荼之弑也专主陈乞则以弑君为乞之本谋此春秋诛意之法也观阳生以君二多难告陈乞而乞不对则其意可知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鲁之伐邾宋之伐曹不灭不已春秋备书以着其恶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此报定十五年罕达之师也左氏以为郑叛晋故夫洮之会宋亦叛晋矣何以责郑盖自齐侯伐宋之後宋必复亲晋以求援故此之侵郑以叛晋为名其实则讨郑之纳叛也不以纳叛为名而以叛晋为名反不足以服郑故不书伐而书侵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赵鞅前书伐卫矣此复书侵者其志不在讨辄而在于仇范中行故义声不足以服人也

夏公会吴于鄫【谷作缯】

鲁之会吴者再矣鲁会而诸侯莫有与者则诸侯皆外之可知也故春秋终书国号而已黄池之会以其辞尊居卑则一进之舍是则末尝进之也

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薛氏曰伐邾本三家之志今公自为之三家归功於上实归过於上也

宋人围曹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高氏曰郑与曹疎救曹非志於义欲报皇瑗之师也谢氏曰曹病于宋久矣大国莫之援仅见于郑安得不书救以予之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宋之入曹犹鲁之入邾其国未灭也虽以曹伯归而曹之臣民犹据其国以待救未尝服宋十四年传向魋入於曹以叛是曹未服之证也故书入而不书灭以存曹也

吴伐我

家氏曰不书救邾者茅夷鸿以利说吴吴说於利而动也後且执其君而扰乱其国何足言救乎谢氏曰不至国都则书某鄙至国都则书伐我按外伐惟书国鲁则别而书之所以详内事也哀公以前无不书四鄙者唯此年之吴与十一年之齐以伐我书见鲁之结怨於邻者深也吴虽无怨以邾人激之故也与吴盟不书讳城下之盟也所谓内大恶讳者惟见逼於强大不得已而为之者则讳之非是则弗讳也

夏齐人取讙及阐【公作僤】归邾子益于邾

齐间鲁难取其二邑亦为邾也鲁惧齐与吴合而讨已故归邾子不得已耳岂真能悔过哉然见难而知惧即善者机也春秋乐与人为善故书以嘉之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讙及阐

齐之取讙阐也左氏以为季姬未归故齐以为讨其归讙阐也左氏以为季姬归而嬖故因季姬而修好事或有之然其取之也必以邾子之执为名其归之也亦必以邾子之归为名圣人嘉其归田之实即与以存邾之名有所不靳无非成人之美而已书归不书来比于郓讙龟隂则非感於义也书归不书我比于济西则非狥乎私也

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庐陵李氏曰观左氏所载使有能者无死而止以二人归则杀人多矣春秋之末取师者二谢氏所谓着其祸之大者是也隐十年郑庄所伐取者三国皆书人则犹未至於取师也

夏楚人伐陈

六年吴伐陈楚救之不克何怪乎陈之即吴而伐之数数不已宜陈之终不服也

秋宋公伐郑

既取雍丘之师以郑为易与始声其纳叛之罪君亲帅师以讨之故前书侵郑至是书伐

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

鲁虐邾而吴救之乃吴之虐邾也更甚於鲁邾所以忘鲁怨而来奔亦大可悯矣

公会吴伐齐

僖尝用楚伐齐犹曰借之以释憾今既与齐平矣而会吴伐之直为吴役而已弃亲戚而长寇讐何其不智也

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吴因齐侯之卒欲加以弑逆之名穷兵深入一逞其志故三日哭于军门之外益以舟师自海入齐则弑君之言出自吴人齐人实未尝弑君也

夏宋人伐郑 晋赵鞅帅师侵齐

庐陵李氏曰乘吴之乱伐齐之丧无名甚矣故书侵

五月公至自伐齐 葬齐悼公 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

书归易词也盖辄纳之庐陵李氏曰彄蒯聩之党今归于卫必从辄而弃蒯聩也故十五年蒯聩入国彄复奔齐

薛伯夷卒【夷公作寅】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六年吴伐陈而楚救不书不予楚之救也今楚伐陈而吴救则书恶楚之虐小也然楚书大夫而吴举国号者当时诸侯之所进春秋因而进之而实弗与也特以着世道之变而已诸侯之所外不嫌于文与之而实弗敢进也则以着世道之未冺而夷夏之防犹有存焉者也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传称师及齐师战於郊是齐师直逼鲁之国都矣盖鲁之伐齐无名而会吴以伐尤出於不义彼直而强者益强我曲而弱者益弱齐所以逼国都而不能御也故书伐我易曰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言其柔而好刚取祸之重也哀公之谓与胡氏以此为自反之词非也横逆之来皆宜自反何必于此

夏陈辕颇出奔郑【辕公作袁】

襄陵许氏曰书辕颇之奔以为人臣附上而刻下托公以营私者之戒也

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庐陵李氏曰吴伐齐而以齐国书主此战者齐人皆知必败国书不能坚守以坐困之乃以伐鲁方归之疲兵逞志于一朝之忿师败身获为国大辱春秋深罪其轻战也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出奔宋

高氏曰春秋之末何大夫出奔之多也盖是时政在大夫始则相猜相忌终则相攻相逐也按传称世叔齐之出事由孔文子齐固不肖而文子所为亦无人理夫子何以称之左氏固未可信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田赋之说诸家纷然胡氏证据国语其说为长然左氏载孔子之言谓度於礼丘亦足矣其义似与国语不合窃尝会其意而通之国语所云藉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者即孟子所云粟米之征後世所云田租也国语所云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者即孟子所云布缕之征後世所云户调也田租之入虽有上下无不征也户调之不齐有不可尽征者鳏寡孤疾则免之惟通一丘以为计则有或不供之里无或不供之丘故曰丘亦足也鲁虽变法古意犹未尽亡今兵兴日烦户口凋落赋里之法遂坏而一切取之于田于是鳏寡孤疾皆不得免是之谓用田赋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春秋所谓讥也税亩书初丘甲书作此书用者犹用郊之用不度可否而用之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礼杂记云夫人之不命于天子自昭公始也盖以其同姓不可请命耳既不命于天子哀公君臣遂得而轻之其卒也不称夫人其葬也不称小君春秋亦着其实而已

公会吴于槖臯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公作运】赵氏曰吴败齐师鲁以为德故复会之修前好也又为之会宋卫合之以从吴吴主中夏鲁为之也按传言三国会吴经不书者辞吴而自为盟诸侯犹能外吴其会也出于一时之权故为鲁讳之也三国盟不书窃盟也

宋向巢帅师伐郑

宋取郑师而後又伐郑者三而叛人终不可得于是破锡围岩直取叛人于所居之地是谓忿兵而已

冬十有二月螽

书螽以其不时而恒燠之徵也左氏以为失闰非也以三年内所书月日推之自十一年五月甲戌至十二年五月甲辰为三百三十一日是必甲戌之日在十一年五月二十三四之後则十二年五月始得有甲辰十一年五月之甲戌既在二十三四之後则十年三月又不得有戊戌其间已置一闰无疑以此知左氏之妄而又托之圣人其不可据如此以授时历推应闰十一年二月与春秋之月日合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

宋取郑师郑亦取宋师佳兵不祥不戢自焚非独天道好还抑亦人事所不免也

夏许男成卒【成公作戌】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向者吴尝以爵书矣因诸侯之进之也其後仍举国号者因诸侯之外之也凡吴之佹进而佹退者非以着吴之善恶而以着诸侯之得失也惟此之书爵则有不同谷梁氏曰吴子进乎哉遂子矣辞尊称而居卑称以会乎诸侯以尊天王国语云赵鞅谓吴夫差曰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曰吴王夫诸侯无二君周室无二王君若无卑天子而干其不祥而曰吴公敢不顺从君命吴王许诺乃就幕而会赵鞅数语虽属饰词然义甚正大固桓文当日所以责楚者无是也吴方有越难恐晋乘之以王命合诸侯而轧已也遂去其僭号以自进于中国春秋因而书爵则此之书爵者盖实进之而非徒以其文也故首晋侯而又书及以为晋侯功此亦春秋之特笔所谓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圣人之恕以待人引人于善如此左氏称单平公在会经不书恐未可信国语亦无之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高氏曰楚尝伐陈而吴救之今乘吴之出会而伐之畏吴也

於越入吴

吴恃胜而骄自谓莫敌黄池方会而越人乘之闻败而惧乃去其僭号以结好中国亦何及哉豫之小过曰盱豫悔迟有悔书入吴于黄池之後言悔迟也

秋公至自会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公无曼字】

蒯聩在戚十二年矣晋能以大义责卫以至情动卫卫自不能不服晋不知出此而数兴师只以范中行故耳故终书侵

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星孛东方者东方悖乱田氏簒齐越人灭吴之徵也

盗杀陈夏区夫【区公作彄】

与盗杀郑公子騑同义皆所谓负且乘致寇至者也

十有二月螽

九月之螽以害稼书十二月之螽以恒燠书然害气所生亦必有伤于物如宣十五年冬书蝝生自不同于书无氷书李梅实之类也刘向以此为恒寒之罚殊谬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麟者仁兽周南咏之礼运云圣王之世麟在郊棷当此簒弑纷挐侵伐纵横之世蜚蜮螽螟不絶于书而有仁兽生于其间即此可以见天地之心剥穷而必复也虽不幸而被获天地之心终不可冺剥之传曰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顺者委曲之深心止者维持之大力观象者观此消息盈虚之象也士君子身处乱世不以利害动其心观剥之上九而知柔中有不变之刚委曲以维持之则消者可以复息虚者可以复盈不食之果旋见朋来既获之麟亦为瑞应矣故夫伯者之尊王亦其天地之心见于剥穷之日者也圣人为之别择而表章之委曲以维持之所为拨乱世反之正者用此道也前书天王狩于河阳此书西狩获麟俨然圣明御世太和在宇宙间春秋为之兆矣圣人知天立命之学大要在于此故以此终焉首年书元亦此义也元者善之长即天地之心人君赞化罔不在初而已

 

 

读春秋略记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 丧服第十一·郑玄
  僖公卷十一(起八年,尽二十一年)·何休
  泰伯第八·朱熹
  凡例·焦袁熹
  平书卷五经学篇上·王源
  第二章 4·辜鸿铭
  卷一百九·卫湜
  卷三十九·真德秀
  提要·洪咨夔
  卷十四·严粲
  卷十三·熊节
  胜族品第三·佚名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信心铭原文·僧璨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887_1 【上安禄山(禄山入洛阳,大雪盈尺,言上诗)】卢言   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经纶。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   卷887_2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裴谞   江水上源急如箭,潭北转急令目眩。中间十里澄漫漫,  

  • 第二十六出 起炉·李渔

    (末、副净扮二水卒上)莫做夜叉头,堂牌再不勾。终朝忙到夜,快活羡泥鳅。——自家非别,东海龙王手下巡海的夜叉便是。我们当了这个差使,一刻也不得清闲,终日在海边巡逻,有事就要去报。如今是隆冬天气,海上的风色比别处

  • 楔子·佚名

    (刘玄德引祗从上,诗云)急离江东趱路归,荆州还隔彩云偎。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回。某刘备自到江东,已经旬日。孙权意欲将我拘留在国,索换荆州。昨日孔明着刘封推送暖衣,故坠锦囊,赚某还家。孙权不知是计,即日打发俺夫妻

  • 卷三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六目録【五十八字】踏莎行寇准晏殊【五首】陈尧佐欧阳修晏几道【四首】张先苏轼黄庭坚【二首】秦观陈师道李之仪【二首】贺铸【五首】毛滂【八

  • 唐诗镜卷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五 宋之问【文苑传云字延清弘农人弱冠知名善五言诗时无出其右者累迁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选为弘文馆学士寻转越州长史睿

  • 卷四百八十 元祐八年(癸酉,1993)·李焘

      起哲宗元祐八年正月盡其月   正月己卯朔,不受朝。   壬午,溪峒武寧州故彭如足男永懋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監察御史、武騎尉。   左朝奉郎邵〈龠虒〉為戶部郎中。   甲申,英州別駕、新州安置蔡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十有二月按是月乙亥朔戊寅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兼浙西安抚使胡唐老为军贼戚方所杀方勇悍善射初为教骏卒军兴盗起在九朵花行伍中未知名方杀其为首人遂率众归建康投杜充充以为准备将建康失利诸军皆散

  • 卷二十四·佚名

    七月初五日(庚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常青、李侍尧、蓝元枚、柴大纪、徐嗣曾曰:偶阅「通鉴辑览」,见魏司马懿破襄平一事。懿以公孙渊使其将率步骑数万屯辽,队围堑二十余里,乃欲以老师攻之,正堕其计;且贼大众在此,其巢穴空虚,若直至

  • 卷之一千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自序·魏收

    汉朝初年,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名均,魏均的儿子名恢,魏恢的儿子名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年时就死去了父亲,颇有志气和节操,对经传史籍有广博的知识。汉成帝的时候,官职做到了巨鹿太守,退休后家居在巨鹿。魏歆的儿

  • 【注 解】·钱穆

    ① 本篇全据《史记 孔子世家》,而略有删正,乃十余年前旧稿。近撰《孔子传》,详略不同,又细微处续有改定,当从近撰。② 以上叙孔子先世,据索隐引《家语》增入。③ 以上叔梁纥娶鲁施氏以下,据索隐引《家语》增入。④ 索隐云:野

  • 同治九年五月初四日·曾国藩

    早饭后诊脉一谈。清理文件,阅《国朝文录》。小睡半时。巳刻,黄静轩来久谈,劝我静坐凝神,以目光内视丹田,因举四语要决曰: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但灭动心,不灭照心。又称二语曰: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有生谓委念初生,杀生谓立予铲除

  • 卷五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五十四 明 冯复京 撰鲁颂駉篇坰传云坰逺野也林外曰坰笺云必牧于坰野者避民居与良田○释地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孙炎曰邑国都也设百里之国五者之界界各

  • 第五节 论公德·梁启超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此西儒亚里士多德之言)。人而不群,禽兽奚择?而非徒空言高论曰群之群之,而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

  • 卷之二十·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义父子之义《宋史》:太祖母昭宪杜太后治家严毅有法,生五子,长太祖,次匡济、光义、光美、匡赞。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拜於堂上,众皆称贺,后独愀然不乐。左右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

  • 卷第五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九有五补特伽罗。谓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乃至广说。问何故尊者此结蕴中依五补特伽罗作论。后智定蕴中依七补特伽

  • 荆州记·盛弘之

    盛弘之《荆州记》是一部产生于六朝时期的地理专著。原书亡佚较早,今已不得见。部分文献遗存于历代类书,古注,杂记等。《荆州记》作为六朝时期较为杰出的地理文学作品之一,书中载述了大量与文人创作相关的事迹,丰富的山水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