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苟论第四 不苟

不苟

原文:

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後动,必当义然後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 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於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於商,死而见说乎周。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於前,莫肯之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孔子闻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胜细民者,天下有不胜千乘者。秦缪公见戎由余,说而欲留之,由余不肯。缪公以告蹇叔。蹇叔曰:“君以告内史廖。”内史廖对曰: “戎人不达於五音与五味,君不若遗之。”缪公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由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蹇叔非不能为内史廖之所为也,其义不行也。缪公能令人臣时立其正义,故雪殽之耻,而西至河雍也。秦缪公相百里奚。晋使叔虎、齐使东郭蹇如秦,公孙枝请见之。公曰: “请见客,子之事欤?”对曰:“非也。”“相国使子乎?”对曰:“不也。” 公曰:“然则子事非子之事也。秦国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犹惧为诸侯笑,今子为非子之事!退!将论而罪。”公孙枝出,自敷於百里氏。百里奚请之。公曰:“此所闻於相国欤?枝无罪,奚请?有罪,奚请焉?”百里奚归,辞公孙枝。公孙枝徙,自敷於街。百里奚令吏行其罪。定分官,此古人之所以为法也。今缪公乡之矣。其霸西戎,岂不宜哉?晋文公将伐邺,赵衰言所以胜邺之术。文公用之,果胜。还,将行赏。衰曰:“君将赏其本乎?赏其末乎?赏其末,则骑乘者存;赏其本,则臣闻之郤子虎。”文公召郤子虎曰:“衰言所以胜邺,邺既胜,将赏之,曰‘盖闻之於子虎,请赏子虎。’”子虎曰:“言之易,行之难,臣言之者也。”公曰:“子无辞。”郤子虎不敢固辞,乃受矣。凡行赏欲其博也,博则多助。今虎非亲言者也,而赏犹及之,此疏远者之所以尽能竭智者也。晋文公亡久矣,归而因大乱之馀,犹能以霸,其由此欤。

译文:

贤明的人做事,即使使地位尊贵也不随意而行,即使为君主所听信也不借以谋私,一定要合于事理才行动,符合道义才去做。这是忠臣的德行,是贤明的君主所赏识的,不肖的君主所厌恶的。不肖的君主并不是厌恶忠臣的声音。他们虽然不肖,喜欢忠臣的声音跟贤君还是相同的,但实际做起来却跟贤君不同。实际行动不同,所以他们的功名祸福也就不同。实际行动不同,所以伍子胥被闽闾赏识,却被夫差厌恶;比干活着时被商厌恶,死后却受到周的赞赏。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到了殷都郊外,袜带掉了下来。当时他的五个辅臣都在身边陪侍,没有一个人肯替他把带子系上,他们说:“我用来侍奉君主的,并不是替他系带子。”武王左手放下白羽,右手放下黄锇,自己费力地把带子系上了。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这正是五个人成为王者辅臣的原因,也正是不肖的君主所不能容忍的。”由于忠正耿介的臣民在,所以天子有时不能胜过小民,占有天下有时不能胜过一个普通国家。

秦穆公见到戎国的由余,很赏识他,想把他留下。由余不答应。穆公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蹇叔。蹇叔说:“您去把它告诉内史廖。”内史廖听了,回答说:“戎人不懂得音乐和美味,您不如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穆公就把两队女乐和高明的厨师送给了戎人。戎王十分高兴,神魂颠倒,任意胡 为,饮酒昼夜不止。由余多次劝谏不听,一怒之下归附了秦穆公。蹇叔并不是不能做内史廖做的事,而是他所遵守的道义不允许这洋做。秦穆公能让臣下时时坚持自己应遵守的道义,所以能洗刷殽之战的耻辱,把疆土向西开拓到雍州。

秦穆公任百里奚为相国。这时,晋派叔虎,齐派东郭蹇出使秦国,公孙枝请求会见他们。穆公说:“请求会见客人.这是你职分内的事吗?”公孙枝回答说:“不是。”穆公叉说:“是相国委派你了吗?”回答|兑说;“没有。”秦穆公说:“这样看来,你是要做不该你做的事。秦国偏僻荒远,处于戎夷之地,即使是事事都有专职,人人备守其责,仍然怕被诸侯耻笑,而现在你竟然要做不该你做的事!下去吧!我要对你的罪过审理惩治!”公孙枝出朝,到百里奚那里陈述事情的原委。百里奚替他向穆公求情。穆公说;“这样的事是相国该过问的吗?公孙枝没有罪的话,有什么必要求情?要是有罪的话,求情又有什么用?”百里奚回来,回绝了公孙枝。公孙枝转而又到闹市中去陈诉。百里奚就命令官吏对公孙枝论罪行罚。确定官员的名分职守,这是古人实行法治的方法。如果秦穆公已朝这个方向努力了。他称霸西戎,岂不是情理之中的吗?

晋文公将要伐邶,赵袁向文公建白胜邺的方法。文公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取得了胜利,伐邶回来,文公准备赏赐他。赵袁说:“您是要赏赐根本呢,还是要赏赐末节呢?如果赏赐末节,那么有参战的将士在;如果赏赐根本,那么我的建议是从郁子虎那里听来的。”文公召见椰子虎,说:“赵衰建白胜邺的方法,现在邺已被战胜,我要赏赐他,他说:‘我是从子虎那里听来的,请赏赐予虎。”,椰子虎说,“事情谈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我只不过是个谈了几句话的人。”文公说;“你就不耍推辞了。”椰子虎不敢坚决推辞,这才接受了赏赐。凡是行赏,赏赐的范围应该越大越好,范围太,得到的帮助就多。如今椰子虎并不是直接进言的人,而仍然赏赐到他,这是疏远的人为君主竭尽才智的原因。晋文公在外流亡很久,回国后继承的又是大乱以后的残破局面,但仍能凭这种条件成就霸业,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猜你喜欢
  诏圣第五十八·桓宽
  卷一·佚名
  卷六十九·卫湜
  第十二章 禁挟妓·佚名
  卷八十·秦蕙田
  卷二十·严粲
  庄公·庄公十九年·左丘明
  序·佚名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六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玄奘
  寄禅和尚行述·冯毓孥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三[宋磻]·惟白
  覆四川佛教会电·太虚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847_1 【猛虎行】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卷847_2 【西山叟】齐己   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

  • 补遗·范梈

      泻露亭  初秋白露降,爽气迫虚帏。薄林方泥泥,洒汉复霏霏。暗袭玉堂悄,斜飘金掌微。鹤眠寒屡警,萤火湿犹飞。叶垂知月朗,花艶怯阳晞。兰饮畏朝坠,草沾伤夕归。为霜当夙戒,去日漫增欷。俜停吴宫女,三月采蔷薇。挹彼枝上香

  • ●琴心记目录·孙柚

    第一齣 家门始终第二齣 相如倦游第三齣 文君新寡第四齣 设馆都亭第五齣 王孙作醵第六齣 孤红窥宴第七齣 挑动春心第八齣 私通侍者第九齣 临流守约第十齣 夜亡成都第十一齣 临邛夜追第十二齣 相偕抵舍第十

  • 卷二十九·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九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招防高堂防宇槛层轩刘公干诗涕泣洒衣裳 赵云春秋纬书高栋深宇以避风雨何逊闺怨诗晓河没高栋斜月半

  • 石湖集补钞·吴之振

    范成大琉璃河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惟嘉祐中宋敏求《番录》乃谓之六里河。大抵胡语,难得其真。)挽王提刑彦光论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云

  • 林灵素传 全文·赵与时

      林灵素,初名灵噩,字岁昌。家世寒微,慕远游,至蜀,从赵升道人游数载。赵卒,得其书,秘藏之,由是善妖术,辅以五雷法。往来宿、毫、淮、泗间,乞食诸寺,僧多厌之。  政和三年,至京师,寓东太乙宫。徽宗梦赴东华帝君召游神霄宫,觉而异

  • 第三四三供词及堂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七日一二二○二--二○·佚名

    北门总理王礼让之供词及分府准充据王礼让:供年五十岁,原籍晋江县人,有妻子,现住本城北门内,开郊行生理。兹蒙赏给戳记,发交监生领回,认真办理,小心公事,不敢贻误,总求恩典。谕:验得王礼让为人诚实,堪充北门总

  • 六六七 谕着德保同办《音韵述微》·佚名

    六六七 谕着德保同办《音韵述微》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奉旨:《音韵述微》着派德保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四一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办应领应留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一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办应领应留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臣高晋谨奏,为遵旨开单覆奏事。窃臣前接廷寄钦奉上谕:各省进到书籍,着交总裁督同总纂、提调、纂修等通行查检,开列清单,行知督抚酌委妥便之员,赴翰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七·来保

    五月戊戌四川布政使仓德奏言督臣张广泗添调之陜甘云贵官兵余丁一万三千名内凉州河州官兵由茂州赴营陜西固原延绥官兵自栈道入川由灌县出口云贵官兵由成都省城前赴军营添调新兵即应加増粮运【臣】商之抚臣先后雇覔背夫

  •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封爵表三宗室封爵三【郡王贝勒贝子】郡王<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

  • 十九年·佚名

    (丙戌)十九年大明萬曆十四年二月○工曹正郞趙穆陳疏,迄退。其疏略曰:父子君臣,其理一也。故子有疾痛,必呼於父,而父不得不動於中。臣有悶迫,必達於君,而君不得不矜其情。此固天下古今人情之所固然也。又曰:今《小學》、四書翻譯

  • 平书订卷十二 河淮第八·李塨

    平书曰:南方之水利不必言矣,北方苟如吾制田之法,沟洫开、陂塘作、水道通,亦不必言矣。所虑者河淮耳。河自宋南徙,吞淮入海,近代迁徙无恒,为患日甚。然河虽为患,而淮无恙也,今则河淮交横,上以阻漕,下以病民,岁糜金钱数百万,而终不得

  • 不退转法轮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彼时世尊,於後夜起三昧正受。号离垢光。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亦以普明三昧。弥勒菩萨导众大士普显三昧。於是贤者舍利弗。後夜寤起自出其室。发心往诣文殊

  • 胡适禅学研究记事·胡适

    19251月写《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19269月在巴黎国立图书馆发现了三种神会的语录。11月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发现神会的《显宗记》。本年对中国禅宗真史料的存在作了一个初步设想,即指出在日本和敦煌可能还能找到其真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八[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二世舒州浮山法远圆鉴禅师法嗣东京十方净因禅院净照禅师讳道臻。福州古田人也。俗姓载氏。父梦伟冠裳者导从至舍。母黄氏遂妊。复梦幢幡梵呗引厖眉碧眼

  • 复黄谦六居士书·太虚

    谦六居士元览:来信垂询,具征精进!所言虽非无见,“但参究心是何物”,在发明心之一名所明是何耳。心若本无,何名为心?心岂竟同蛇毛兔角,但名无实耶?此应参究!若随缘生,谁随于缘?缘复是何?更应参究!此不先明,谁尽虚空界耶?亦应参究!心本无

  •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许亢宗

    《三朝北盟会编》卷首书目称此书为《奉使金国行程录》,卷二十又作《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而《大金国志》卷四十则称之为《许奉使行程录》。靖康稗史之一。此书是许亢宗等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代表宋朝祝贺金太宗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