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灵素传 全文

  林灵素,初名灵噩,字岁昌。家世寒微,慕远游,至蜀,从赵升道人游数载。赵卒,得其书,秘藏之,由是善妖术,辅以五雷法。往来宿、毫、淮、泗间,乞食诸寺,僧多厌之。

  政和三年,至京师,寓东太乙宫。徽宗梦赴东华帝君召游神霄宫,觉而异之,敕道录徐知常访神霄事迹。知常素不晓,告假。或告曰:“道堂有温州林道士,累言神霄,亦作《神霄诗》题壁间。”知常得之,大惊以闻。召见,上问有何木,对曰:“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上视灵噩风貌如旧识,赐名灵素,号金门羽客、通真达灵玄妙先生。赐金牌,无时入内。五年,筑通真宫以居

  时宫禁多怪,命灵素治之。埋铁简长九尺于地,是怪遂绝,因建宝篆宫、太乙西宫,建仁济亭,施符水,开神霄宝篆坛;诏天下宫观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无观者以寺充,仍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像;上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皆灵素所建也,灵素被旨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丹经》、《灵篇》,删修注解。每遇初七,升座讲,听讲皆宰执、百官、三衙、亲王、中贵,士庶观者如堵,讲说三洞道经,京师士民,始化奉道矣。灵素为閟不一,上每以“聪明神仙”呼之。御笔赐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班上。

  上思明达后,欲见之。灵素复为叶静张致太香之木,上尤异之,谓灵素曰:“昔朕到青华帝君处,获言改除魔髡,何谓也?”灵素遂纵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伽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改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有旨依奏。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十二人,并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灵素斗法。僧不胜,情愿戴冠执简。太子乞赎僧罪。有旨:“胡僧放,道坚系中国人,送开封府刺面决配,于开宝寺前令众。”

  明年,京师大旱,命灵素祈雨,未应。蔡京奏其妄。上密召灵素曰:“朕诸事一听卿,且与祈三日大雨,以塞大臣之谤。”灵素请急召建昌军南丰道士王文卿(乃神霄甲子之臣兼丽部),与之同告上帝。文卿既至,执简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大喜,赐文卿神霄凝神殿侍宸。灵素眷倚日隆。

  忽京城传吕洞宾访灵素,遂捻土烧香,香气直至禁中,上遣人探问,香气自通真官来。上亟乘小车到宫,见壁间有诗云:“捻上焚香事有因,世间宜假不宜真。太平无事张天觉,四海闲游吕洞宾。”京城印行,绕街叫卖,太子亦买数本进上。上大震怒,捐赏钱千缗,开封府捕之。有太学斋仆王青告首,是福州士人黄待聘令青卖,送大理勘,招待聘兄弟及外族为僧行,不喜改道,故云。有旨:斩马行街。灵素知蔡京乡人所为,上表乞归本贯,诏不允。

  通真有一室,灵素人静之所,常封锁,虽驾来亦不入。京遣人廉得有黄罗大帐、金龙朱红椅桌、金龙香炉。京具奏:“请上亲往,臣当从驾。”上幸通真宫,引京至,开锁同入,无一物,粉壁明窗而已。京皇恐待罪。

  宣和元年三月,京师大水临城,上令中贵同灵素登城治水,敕之,水势  不退。回奏:“臣非不能治水,一者是乃天道,二青水自太子而得,但令太子拜之,可信也。”遂遣太子登城,赐御香,设四拜,水退四丈,是夜水退尽,京城之民,皆仰太子圣德。灵素遂上表乞骸骨,不允。

  秋九月,全台上言灵素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灵素即时携衣被行出宫。十一月,与官祠温州居住。二年,灵素一日携所上表见太守闾丘颚,乞与缴进,及与州官亲党诀别而卒。生前自卜坟于城南山,命其随行弟子皇城使张如晦:“可掘穴深五丈,见龟蛇便下棺。”既掘不见电蛇,而深不可视,乃葬焉。靖康初,遣使监温州伐墓,不知所迹,但见乱石纵横,强进多死,遂已。

  此耿延禧所作《灵素传》也。灵素本末,世不知其全,故著之。今温州天喜宫有御题云:太中大夫、冲和殿侍宸、金门羽客、通真达灵玄妙先生、在京神霄玉清万寿管辖提举通真宫林灵素。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脱脱
  卷五十·志第二十六·礼四·张廷玉
  卷四十四 漢紀三十六·司马光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五·苏天爵
  卷十一·六朝(晋)·蒋一葵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佚名
  卷七·班固
  卷七十九·司马迁
  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范晔
  郑余庆传·刘昫
  王淮传·脱脱
  卷四十四 宋人构怨·李有棠
  附卷二·佚名
  瞿宝文·周诒春
  王宠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七·郑方坤

      楚 荆南  廖圗  廖圗字赞禹防州人文学博赡为时辈所服湖南马氏辟幕下奏天防府学士与刘昭禹李臯徐仲雅蔡毘韦鼎释虚中齐已俱以文藻知名更唱迭和今有集行于世赠上人云暂把枯藤倚壁根禅堂初剏楚江濆直疑松小难

  • 卷二·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二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魏文帝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此诗艺文类聚作徐干盖别有所据明梅禹金八代诗乗署此为苏武妻作而题曰答外赠诗可谓拙于作伪矣】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三·柯劭忞

      张禧 宏纲 贾辅 文备 王国昌 通 解诚 赵匣剌 孔元 张洪 赵伯成 虎益 张万家奴 孝忠 离昂 嘉 綦公直 忙古台 完颜石柱 程介福张立   张禧,东安州人。   父仁义,金末徙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信安守将

  • ●卷十八。题名四·梁章钜

    ◎汉军机章京蒋炳 字晓沧,江苏阳湖人。雍正丙午举人。九年六月由内阁侍读入直,官至河南巡抚。柴潮生 字禹门,浙江仁和人。雍正甲辰举人。十年正月由内阁中书入直,官至户科给事中。彭元基 字(缺),江西南昌人。康熙(缺)举人。

  • 医闾漫记·贺钦

    九月曰,清河羊山之战,虏见我军奋勇追之,即退遁。追者归,辄随之。有军士数人谋曰:“此有沟可伏兵,汝等牵我数人之马归。我辈伏之渠。彼蹑尔后,伺其至,伏起射之。尔等反兵追之,贼可得也。”谋出于下,非将令也,无人为牵其

  • 第十二回 九州岛中诸列国并入强秦·黄士衡

    诗曰:野草闲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贤愚千载知谁是,贵贱同归土一丘。词曰:检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却说武王克商,封建诸侯,爵五

  • 序·缪荃孙

    苏省邦交,其在春秋,实始吴晋。会柤之后,遂遍中夏,勾践承之。周王致伯,无疆之败,地属于楚,不专苏境,自可不录。吴濞既王,亦通诸粤。七国之变,削弱宗藩,南边诸郡,不隶王国,邦交遂绝。汉鼎三分,孙吴为国,蜀汉而外,颇通外徼。西晋灭之,邦交

  • 孝文本纪第十·司马迁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说明】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

  • 选举二四·徐松

    宋铨选审官西院典职官全同,存目不录。尚书右选【宋会要】神宗正史职官志: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置。诏曰:「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翊本兵,任为重矣,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

  • 卷二十七·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七宋 徐天麟 撰运历上五运【正朔服色附】自齐威宣时驺子之徒论着终始五德之运【如淳曰今其书有五德终始五德各以所胜为行秦谓周为火德灭火者水故自谓水德师古曰驺子即驺衍】及秦帝而齐人

  • 目录·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明諡纪彚编目録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一功令会典事例【近日事例附】卷二諡法卷三諡法卷四尊諡帝后卷五尊諡皇妃諡六字卷六尊諡皇妃諡四字卷七尊諡皇妃諡二字卷八尊諡东宫

  • 四十一年·佚名

    (乙未)四十一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春正月1月25日○壬戌,獻納申靖夏疏論:湖西左道京試官金有慶,不由直路,拕過家鄕,盤桓郡邑,淹延時日。湖中士風偸薄,每疑考官行私,而有慶作事謬妄,乃至於此。宜趁未開場前拿推,以嚴科場。從之,代送他試

  • 卷一百一 程子门人·黎靖德

      ◎总论   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掞张思叔辈,又不见他文字。看程门诸公力量见识,比之康节横渠,皆赶不上。"〔义刚〕   程子门下诸公便不及,所以和靖云:"见伊川不曾许一人。"或问:"伊川称谢

  • 平书订卷五 建官第三下·李塨

    平书曰:太仓陆世仪云,从来帝王之家,处宗族为难,尊其位、重其禄固亲亲之道,然过于优柔,不为限制,宗繁费大,为惠终穷,亦国家莫大之忧也。夫子孙之亲与祖宗等,祖宗尚以亲尽为隆杀,况子孙而不为之差等乎?宜以古礼为准,上则高曾祖考,下则

  • 卷一·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一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易经三易三易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皆以两字为义今人但称周易曰易非也夏曰连山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商曰归藏以纯坤为

  • 行品第一·佚名

    尔时世尊,为令四众各得欢喜。说是般若波罗蜜经使获利乐。即说伽陀曰:所有菩萨为世间,灭除盖障烦恼垢。发净信心住寂静,当行智度彼岸行。诸江河流阎浮提,华果药草皆得润。龙王主住无热池,彼龙威力流江河。亦如佛子声闻等,说法

  •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延寿

    夫确定一心。心外无法。圣教所印。理事圆通。只如法华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缘果报本末。初后不滥。行相非虚。今唯说一心。如何合教。答。一心者。即诸法实相也。亦诸法实性也。然诸法即实相。实相即诸法。从心

  • 卷第三·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三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元末大浮屠塔铭(凡十有一人) 妙果禅师塔铭 (至正七年化) 至正初余得邵庵虞公所著妙果禅师语录序而读之其称师之道有云江河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