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九年

(丙戌)十九年大明萬曆十四年

二月

○工曹正郞趙穆陳疏,迄退。其疏略曰:

父子君臣,其理一也。故子有疾痛,必呼於父,而父不得不動於中。臣有悶迫,必達於君,而君不得不矜其情。此固天下古今人情之所固然也。

又曰:

今《小學》、四書翻譯,校正廳中,略已畢功,所未訖者,只繕寫讎校一事而已。如臣有無,本不關輕重,況於功役已畢之後乎?

又曰:

臣師臣李滉,一生勤苦,學問功夫,老而益篤,深得濂洛以來諸儒之正傳。故其發於詩文論辨者,皆所以淑人心而扶世道,承前聖而啓後蒙也。身沒之後,文多散落,其孫安道裒稡未訖,又至夭殞,家無他子弟,可以管此者。其文至今湮晦,不得傳於世,臣竊痛悶,謹與鄕中諸生,讐校繕寫,而尙未就緖。臣若蒙恩許退,則未死之前,庶遂此事,亦一幸也。臣生當聖時,學寡才踈,未得効力於百僚之末,固爲聖朝之罪人矣。獨此一事,冀不負師門,而或未必無補於人心世道也。故敢倂及之。

答曰,不允。

五月

5月3日

○丁酉,雨水深,布帛尺一寸一分。

○全羅道巡按御史馳啓曰:「臣辭朝時,袛受封書,以此製述,左道南原一百七十七張,右道羅州二百五十三張,依場中收券,監封上送事。」

5月4日

○戊戌,黃海監司馳啓曰:「本道近年以來,連歲凶荒,倉穀之數亦多逋欠,兩麥成熟之期,艱難苦待,入春以後,旱乾太甚,所見慘惻,許多民生連命無路。道內倉穀,盡爲分賑,百計無策,嗷嗷待哺之狀,慘不忍見。依辛巳年例,各別講究,京倉陳米優數下送,以濟濱死之民事。」啓下戶曹。

○開城府留守馳啓曰:「今年旱甚,兩麥不實,倉穀罄盡,救活無計。依戊申年例,京倉米,令該曹磨鍊題給,以救垂死之民命。」事下戶曹。

5月22日

○丙辰,平安監司啓本:

平壤地黎,土炭站山崖之地,塵色正黑,似是淫濕之處。火燒處土色,雜石之土,俱燒如塵,四邊投置,草木輒生,烟氣起火。尋覓火根,則別無火氣,積熱成火,變怪非常,火之始作,未知自何。大槪,地中火焚土石累月,極爲駭愕。

事下禮曹。

5月23日

○丁巳,司諫院啓曰:「大司憲鄭彦智,執義黃祐漢,掌令供仁恕,持平申湜、沈岱,幷引嫌而退。當初金千年推鞫文案,果多顚錯。申湜雖不參於其間,及移文之日,所當詳察處置,而泛然參置,不無其失。前日所爲,不可更改,則輸送文案,勢之當然。詳加酌量,欲得其宜,則遲以時月,亦不得不爾。持平申湜請命遞差,大司憲鄭彦智以下幷命出仕。康津縣監柳潡,酗酒妄作,不治官事,性本泛濫,貪汚恣行,如此之人,不可一日在職。童蒙訓導金謇,爲人凡劣,素無施敎之資,及授本職,童蒙之授業者,專不樂赴。徒費國廩,莫此爲甚,請竝命罷職。」答曰:「竝依啓。」

5月25日

○己未,以尹先覺爲弘文應敎,李訒爲承旨,洪麟祥爲持平,李誠中爲大司諫。

六月

6月1日

○朔甲子,全羅監司馳啓曰:「道內農事形止,兩麥損傷,或有不得掛鎌之處,農糧頓乏,賑救無策,秋成種麥,極爲可慮。早穀成熟前,繼救極難。各官富實人私儲穀行移,各年備上救荒橡實有無訪問,以補接濟之用。」事下戶曹。

6月3日

○丙寅,全羅右水使馳啓曰:「㫌義縣監金大頤,與賊大船一隻相逢接戰失捕,賊謀叵測。窺覘乘虛,不無作賊之患,防備諸事,日新待變,別加申勑。」事下備邊司。傳曰:「金大頣,別助防將魚得洙,不畏軍法,狃於尋常,不爲捕捉,極爲駭愕。竝拿囚。」

6月20日

○癸未,有都目政。以黃暹爲執義,洪宗祿爲舍人,申磼爲正言。

6月26日

○己丑,以朴應福爲右承旨,洪麟祥爲弘文校理,洪宗祿爲執義,丁允福爲大司成。

○玉堂,時弊上疏,入啓。答曰:「疏陳十條,具見誠款,良用嘉焉。當爲留念。」

○以金宇顒爲刑曹參判,宇顒詣闕謝恩,乞改重加,疏三上,不許。因謝病,免歸。

八月

8月1日

○朔癸亥,司憲府啓曰:「平安道敬差官宋圻,爲人所輕,必不能彈壓列邑。請命遞差。」答曰:「依啓。」

8月3日

○乙丑,以權悏爲持平,金億齡爲刑曹參議,李忠誠爲禮曹佐郞,權克禮爲大司諫。

8月4日

○丙寅,管押使,肅拜後啓曰:「中原一路禮單時,兩南人情,太半不來。發程後,或有追來之處,譯官一人落後,使之齎來何如?」傳曰:「依啓。」

○司諫院啓曰:「赴京行次,凡從事官等,一時隨行者,其意有在。而管押使成世寧,稱以路費缺小,譯官一人,啓請落後,使牟利之徒,得以恣意行詐,後弊不可不慮。成世寧請命推考。分臺各司糾察之任,專委於監察,不可不擇授。監察金應瑞,門地卑微,爲人所輕,請命遞差。」答曰:「竝依啓。」

8月7日

○己巳,司諫院啓曰:「順川郡守柳祖訥,性本迂愚,怠棄職事,不可一日在官,請命罷職。軍器判官邊斗星,人物悖戾,一家之內,多有淫穢之行,請命罷職。」答曰:「竝依啓。」

8月9日

○辛巳,傳曰:「殺父及繼母陽川居金彦伊,已爲依律正刑,破家瀦澤,妻子爲奴,本邑降號,其時縣令罷職事,下義禁府。」

8月20日

○壬午,司憲府啓曰:「韓山郡守朴廉,嗜酒沈湎,不治官事,貽害多端。請命罷職。江華府使宋重器,年旣衰耗,持身不謹,交結牟利之人,顯有麤鄙之失,請命罷職。踏檢災傷,以定年分,爲任至重,不可不擇。全羅左道尹勉,京畿右道李憙,名論素輕,請竝命改差。」答曰:「依啓。」

8月24日

○丙戌,以申恪爲江華府使,姜義虎爲豐德郡守,沈禮謙爲韓山郡守,金韞爲承政院注書,申湜爲司諫院獻納,李恒福爲弘文館修撰,李彦吉爲禮曹佐郞,金齊閔爲全羅都事,李拭爲吏曹參議,韓準爲全羅監司。傳曰:「韓準特加,以權悏爲直講。」

8月27日

○己丑,傳曰:「慶尙道種子馬,尤甚不用意封進,極爲慢忽,監司李山甫罷職。」

8月29日

○辛卯,司諫院啓曰:「爲人臣,旣已受任在外,則私情雖迫,不可自擅。而禮曹佐郞李彦吉,前爲全羅都事時,聞其母病重,不待監司處置,徑自上來,請命罷職。爲監司者,旣知彦吉擅棄之罪,則所當啓請治罪,而泛然改差狀啓,亦甚無謂。前監司洪淵,竝命推考。佐幕之任,不可不擇授。而全羅都事金齊閔,人物庸踈,加以衰老嗜酒,頗有不稱之譏,請命遞差。」答曰:「竝依啓。」

九月

○以趙穆除尙衣判官,不赴。

冬十月

10月1日

○朔壬戌,藥房啓曰:「中殿未寧,必軫聖慮,問安。」答曰:「平安,勿爲問安。」

○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午時,中殿咽喉症危重,以議藥事,御醫專數,命入于大殿,針醫吳忭,亦入。藥房提調來詣差備門外,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提調啓曰:「中殿證候彌留,請設侍藥廳。」答曰,依啓。

○護軍崔岦,以吏文庭試居首,加階嘉善。兩司啓請改正,答曰,不允。

10月2日

○癸亥,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兵曹啓曰:「薦禽打圍,泉岾今月二十八日,走鴨山同月二十九日,推擇事。」

○府啓:「打圍薦禽,亦國之大事,其在平時,固不可廢。第以今年失稔,畿甸尤甚。登場之日,亦多流莩之民,所當講究荒政,以示救恤之意。豈可驅此流離之民,重困於戈獵之場哉?況收聲之後,立冬之日,天心示警雷雹乃作,此正恐懼修省之時,尤不可勞民動衆,以拂天怒也。請泉岾、走鴨山打圍之擧,亟命停罷。」答曰,不允。

10月3日

○甲子,侍藥廳、政院、玉堂、朝廷問安。答曰:「知道。漸差歇,勿爲問安。」

○兩司啓曰:「僉知崔岦,嘉善加改正事。」答曰:「不允。」

10月4日

○乙丑,兩司啓曰:「僉知崔岦,嘉善加改正事。」答曰:「不允。」

10月5日

○丙寅,侍藥廳、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兩司啓曰:「僉知崔岦,賞加改正事。」上從之。

○政院啓曰:「聖節使貢馬一匹,例授於玉河館。房堗修補,因致失火,延燒十一間,至於禮部題本,請使書狀官推考。上通事不能愼火之罪,竝推考治罪。」答曰:「使、書狀,先罷後推,上通事,拿來推治。」

○政院啓曰:「回還聖節使,江上搜銀御史,敢稟。」傳曰:「吏曹佐郞李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保 沈昙庆·沈约
  列传第七 寇洛 李弼 弟标 于谨 子实·令狐德棻
  卷二百十六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卷十九·李心传
  康熙五十一年一月至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蒋良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纪昀
  天·周绍良
  皇侃传·李延寿
  卷三十五·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杨士奇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九·允禄
  卷四十一·徐一夔
  卷三百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479_1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柳公权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卷479_2 【应制为宫嫔咏】柳公权   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

  • 钱外仁·唐圭璋

      孝宗时有钱端礼,字处和。处仁或为其兄弟辈。又据词中“穹庐”云云,处仁当为南宋人。   念奴娇   勋门积庆,为皇家此日,重生贤辅。崧岳储神须信道,非特当年申甫。清白传芳,高明驰誉,材更兼文武。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

  • ◆梅花道人吴镇(梅花庵稿)·顾嗣立

    镇字仲珪,嘉兴人。性高介,书仿杨凝式,画出关荆董巨。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有画苑四大家之目。少与兄元璋师事毘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尤邃先天易,言禨祥多中。垂帘卖卜,隐于武塘。所居

  • 卷五百·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四 黄省曾 艳歌行 南山有乔松高高凌紫虚东枝蔽朝景西干匿流晖大中明堂材巧匠不可围万岁未裁用弃置此岑隈梁栋质虚在公输骨已灰凤鸟巢其巅驺麟亦追

  • 卷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张说说字道济洛阳人弱冠应诏举累转右补阙预脩三教珠英擢凤阁舍人忤防流钦州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员外郎累拜兵部侍郎?文馆学士景云中迁中书侍郎知政事进中书令封燕国公为姚崇所搆岀刺相州坐

  • 卷四·谷应泰

      ○太祖平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夏五月,泰州张士诚起兵,陷高邮。士诚,白驹场亭民,为盐场纲司牙侩,与弟士德、士信俱以贩盐,缘为奸利,性轻财好施,颇得众心。至是,因乱,与其党李伯升、潘原明、   吕珍等十八人,聚兵陷泰州。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纪昀

    列传元 【三十九】○元三十九刘因吴澄程巨夫赵孟俯 邓文原 袁桷曹元用 齐履谦刘因吴澄程巨夫赵孟俯邓文原袁桷曹元用齐履谦△刘因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世为儒家父述刻意问学邃性理之说中统初刘肃宣抚真定辟为武邑

  • 卷七·佚名

    王恽元贞守成事鉴臣恽再拜,昧死谨言。臣伏念叨忝禄仕以来三十五年,比者复蒙先皇帝召至阙下,授以翰职,顾惟衰庸,思有以图报万一,幸遇皇帝陛下嗣登宝位,谨封上十有五事,题之曰《守成事鉴》,皆逐事直说,不敢过为言

  • 令狐楚传·刘昫

    令狐楚字壳士,自称是立朝之初的十八学士之一令狐德..的后裔。他的祖父令狐崇亮,曾任绵州昌明县令。其父令狐承简,是太原府功曹。世代书香门第。令狐楚儿童时已学写文章,二十岁左右应考进士,贞元七年(791)考中进士。桂管观

  • 胡友信传·张廷玉

    胡友信,字诚之,浙江德清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顺德知县。该县每年赋税都由奸吏承输,他们将其所得利益分一点给上级长官,谓之“月钱”,胡友信上任后,与百姓约定,每年赋税分三次交纳,而每次多寡由自己决定,官府不多取,闾里无另

  • (四)互选资政院议员详细规则·佚名

    第一条 本规则系遵资政院奏定各省谘议局互选资政院议员章程第十一条之规定,由本局拟定,经互选监督核定施行。 第二条 领票所、写票所、开票所、投票所,均设于本局内。 第三条 管理发票员、监察写票员、管理投票员、

  • 卷九·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九元 汪克寛 撰莊公下【丁惠王未三年】二十年【齊桓十二晉獻三衛惠二十六蔡穆侯肸元年鄭厲二十七曹莊二十八陳宣十九杞共七宋桓八秦宣二楚堵敖熊囏元

  • 小说法法第十六·管仲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

  • 新中国建设与新佛教·太虚

    ──二十六年九月在北碚三峡实验区讲──一 发端             二 新中国建设之趋势  三 佛教之特质  四 新中国建设与新佛教一 发端余今到此处为第二次。在五年前──民二十一年──曾来一次,晤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佛心品第四  尔时佛心如红莲华。莲华叶间有八万四千诸白色光。其光遍照五道众生。此光出时受苦众生皆悉出现。所谓苦者。阿鼻地狱。十八小地狱。十八寒地狱。十八黑闇地狱。十八小热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时左右六军使睹此庆云陈表奉贺。永泰元年九月三日特进右龙武大将军知军事上柱国徐国公臣刘仙智等上表。臣仙智等言。昨日迎新译仁王护国般若

  • 续名医类案·魏之琇

    中医医案专著。魏之琇编集。有清《四库全书》刊本及同治年间刊本。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信述堂之1957年影印本。魏之琇(1722—1772),字玉潢,别号柳州,浙江杭州人,家为世医。他在重订《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发现该书固然

  • 乐府指迷·沈义父

    词论。南宋沈义父撰。一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宋亡,隐居不仕。此编前有沈氏自序,谓得词法于翁逢龙、吴文英,故作此以传子弟。作者对词篇创作中诸多理论问题用“得之所闻”,糅合己意,分门别类予以阐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