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适禅学研究记事

1925

1月写《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

1926

9月在巴黎国立图书馆发现了三种神会的语录。

11月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发现神会的《显宗记》。

本年对中国禅宗真史料的存在作了一个初步设想,即指出在日本和敦煌可能还能找到其真迹。

1927

1月在大西洋上撰写《海外读书杂记》,记载巴黎、伦敦发现敦煌写本的细节。

4—5月归国途中,在东京会见高楠顺次郎、常盘大定、矢吹庆辉,知矢吹亦从伦敦得敦煌本《坛经》。

8月在伦敦《泰晤士附刊》周刊文学发表书评,评论铃木大拙的英文《禅佛学论集》(EssaysinZenBuddismFiresteries),指出集中关于禅的文章是较弱的篇什。

8月写《菩提达摩考》。

1928

3月写《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7月写信给汤用彤教授,讨论禅宗史的纲领。

7月写《禅学古史考》。

1929

9月写《菩提达摩考》。

1930

1月写《跋曹溪大师别传》(《坛经考之一》)。

4月出版《神会和尚遗集》,在这部以史料为主的集子中,写作了长篇的《荷泽大师神会传》。

1931

1月在致朝鲜学者金九经信中说了读铃木大拙的英文著作《楞伽经研究》的感想。指出自己与铃木的异同:“铃木先生的楞伽研究……有一部分的见解,他和我很相同。但有些地方,我不能完全同意,他似乎过信禅宗旧史,故终不能了解楞伽宗后来的历史。”

11月为金九经编校《楞伽师资记》写序。

1932

1月在《中国社会和政治评论》(ChinesSocialandPoliticaiSeieneReviewvol.Is,No.4)发表《禅宗在中国的发展》(DevelopmentofZenBuddhisminChina)。

5月完成《中国中古思想小史》,原拟写14章,仅写了12章,第八章之后是关于佛教禅宗的。

1933

11月在横滨会见铃木大拙。

1934

3月写《跋日本京都崛川兴圣寺藏北宋惠昕本坛经影印本》(《坛经考之二》)。

6月与铃木大拙会晤于北京大学。

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中国禅学的发展》(共四讲),自称此次是第一次讲中国禅学的发展。

1935

4月写《楞伽宗考》。

1936

9月日本学者今关天彭将胡适研究佛教禅宗的6篇论文译成日文,集为《中国禅学之变迁》,由东方学艺书院出版。

1952

7月写《朱子论禅家的方法》。

9月写《六祖坛经原作檀经考》(以后又改正此说)。

12月在台湾大学作题为《治学方法》的演讲,其中说禅宗史研究者颇多。

1953

1月在(台北)蔡元培先生诞辰84岁纪念会上发表演讲《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4月《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与方法》(Ch'an(Zan)BuddhisminchinaitsHistoryandMethod)发表在《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EastandWestVol.3,No.1)。同期另刊有铃木大拙的文章《论禅:对于胡适博士的答辩》,两人就禅佛教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6月重抄旧作《宗密的神会略传》。

是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1954

本年,托人影印了1934年的演讲《中国禅学的发展》。

1958

7月写《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8—11月完成《新校定的敦煌写本神会和尚遗著两种》。

8月写《(宋高僧传里的唐洛京荷泽寺神会传)》。

12月与台湾记者畅谈,称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贡献和永久的影响”。并说,等《神会和尚全集》出版后,等于完成了中国思想史的第二部(中古思想史)的首篇。

是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关于研究中国禅宗史中,称自己的工作是“耙粪工作”(muckraking)——把[佛教]这种中国文化里的垃圾耙出来。

1959

2月写《王梵志的道情诗》。

4月致信日本学者入矢义高,感谢他发现神会的《问答杂征义》。

5月写《记日本“入唐求法”诸僧的目录里的“南宗”资料》(又名《读书随笔一篇》)。

5月致信入矢义高,询问日本各寺所存入唐求法僧所带回禅宗史料情况,并希望日本的佛教史学家能在日本各大寺的经藏中作一番“大索”的工作。

11月写《北宋惟白和尚关于西天祖师偈颂来历及宝林传、圣胄集等书的记载》,指出12世纪初年努力改写《祖偈因缘》的惟白和尚,虽然不很引人注目,正证明了那一个大故事是很不可靠的假历史。

11月写《跋宝林传残本七卷》。

1960

1月写《能禅师与韶州广果寺》。

1月致函入矢义高,称赞铃木大拙在禅宗史料搜集方面所作“大贡献”,并期望铃木能倡导“大索”事业。

2月为日本庆祝铃木大拙90岁寿诞纪念册写《呼吁系统地调查多年散失在日本的唐代早期禅宗史料》(AnAppealforaSystematicSearchinJapanforLong-HidderT'angDynastySource-MaterialsoftheEarlyHistoryofZenBuddhism)载《佛教与文化》(BuddhismandCulture)(京都1960)

2月演讲《禅宗史:真历史与假历史》。据胡适自称,内容与铃木大拙祝寿文相同。

3—4月写《神会和尚语录的第三个敦煌写本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刘澄集》。

6月作《记中央图书馆藏的宋宝祐本五灯会元》。

1961

1月写《(金石录里的禅宗传法史料》。

1月致信日本学者柳田圣山,畅论禅宗史。

2月写《佛法金汤编记朱熹与开善道谦的关系》。

8月写《跋裴休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帖》。

10月写《七修类稿里的“六祖”》。

1966

12月《神会和尚遗集》增订两版。

1970

6月《胡适手稿》第7—10集刊行。

1974

12月柳田圣山编《胡适禅学案》由日本东京中文出版社出版。书前有柳田的长篇题解《胡适博士与中国初期禅宗史之研究》。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疏 第四卷·灌顶
  卷一百二十·佚名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一·胡珽
  卷第三·佚名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附拈颂)·雪兆果性
  覆徐润琴居士书·太虚
  辩正论序·法琳
  卷第十·普瑞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佚名
  第三品·佚名
  为瓶沙王说法品第十四·马鸣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四·希叟绍昙
  卷第一·晦翁悟明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僧儿·唐圭璋

      僧儿,广汉营妓。   满庭芳   团菊苞金,丛兰减翠,画成秋暮风烟。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   愁烦。梳洗濑,寻思陪宴,把月湖边。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闻

  • 石耆翁·唐圭璋

      耆翁,蜀人。   鹧鸪天   借问枝头昨夜春。   已传消息到柴门。   频看秀色无多艳,   拖得清香不见痕。   山矗矗,水潾潾。   村南村北冷销魂。   人间不识春风面,   羞见瑶台破月明。   蝶恋花

  • 御选宋诗卷二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七七言古诗三韩维读杜子美诗寒灯熠熠宵漏长颠倒图史形劳伤取观杜诗尽累纸坐觉神气来洋洋高言大义经比重往往变化安能常壮哉起我不暇寐满座叹息喧中堂唐之诗人以百数罗列众制何煌煌太阳垂光

  • 康熙二年二月至康熙十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二年二月,湖广提督董学礼疏报:前奉命会剿湖广西山巨寇李来亨、马腾云、党守素等,随同总兵穆生辉、于大海、高守贵凿山开道,追至李家店,擒伪总兵宋叚,斩获无算,贼焚巢遁。又别将恢复归州、巴东、巫山等处。陕督奏:提臣王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六月戊戌朔兵科给事中宋一韩言西北延绥最大以河套独强也九边宣大最急以去 陵京甚近也方今羽书交驰惟一二督抚是赖顷宣大总督之命虽下而延绥巡抚犹稽杨时宁不得去郑汝璧不得来窃恐边患莽发猝难遮御延绥宣

  • 第八九禀光绪二十年四月廿七日一一二一七-六·佚名

    户粮税总书朱琛,议废庄书,改由户书办理催收具禀案下户粮税总书朱琛,为禀请示遵事。缘本邑清理田赋案内,奉宪札,饬议设庄书一条,以为稽查逃粮、越占情弊等因,当经各前宪,谕令吕登瀛等,先后承充在案。嗣因光

  • 世家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三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四。○(甲午)二十年春正月壬子朔王在元王与公主诣阔阔眞妃殿献白马九匹。癸酉世祖皇帝崩王与公主以羊十马一祭于殡殿其文曰: " 

  •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叱列伏龟字摩头陀,是代郡西部人。世代任部落首领。魏初前来归附,世代担任第一领民酋长。叱列伏龟体形魁梧,腰带长达十围,举动安详文雅,又会武艺。承袭父业,仍任领民酋长。魏正光五年(524),广阳王元深北征,请叱列伏龟担任宁朔

  • 闗中奏议巻十五·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提督类一为敌众入境官军斩获首级夺获敌马等事钦差提督陜西三邉都御史臣杨一清谨题为敌众入境官军斩获首级夺获敌马敌噐等事嘉靖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据镇守陜西地方署都督佥事郑卿呈前事据守备靖边地方都指

  • 附录六·孙中山

    逸仙先生足下:六月十九日赐书,已由罗马敝事务所转到此处,甚谢,甚谢。并承瑰伟之补助战后整顿实业之案与《国际共同发展中国计划》相贻,尤感。奉读尊著计划,旁擘附图而及于先生所与理则的且有力的论据,觉其兴味深水。谨此布庆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九土田志八土田数目八旗给地总数镶黄旗满洲初次给地十九万三千八百六十晌二次给地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五晌三次给地二万一千八百八十五晌镶黄旗蒙古初次给地二万九千九百五晌二次给地二万

  • 纲鉴易知录卷五四·吴楚材

    唐纪德宗皇帝纲 甲子,兴元元年,春正月,大赦。目 陆贽言于上曰:“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陛下诚能不吝改过,以谢天下,使书诏之辞无所避忌,则反侧之徒革心向化矣。”上然之,故奉天所下书诏,虽骄将悍卒闻之

  • 广器·孔鲋

    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鹄中者,谓之正。正,方二尺。正中者,谓之槷。槷,方六寸。棘,戟也。鏚钺,斧也。干瞂,盾也。戈句孑,戟也。刃之削,谓之室。室,谓之韠鞛,珌鞸之餙也。矢服,谓之弢。小舩,谓之艇。艇之小者,曰?。舩头,谓之

  • 卷一百三十五·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

  • 八总持品二十三·佚名

    时有菩萨名师子英。在会中坐。问总{敖力}王菩萨。唯族姓子。菩萨所立。於何总持而皆受持。诸佛所说所演经典不可穷尽,则以善教悦可众生。靡不忽然如冥睹明。总{敖力}王菩萨。报师子英。菩萨所住此八总持。悦可众生使得

  •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地界清净故有为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地界清净。若有为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故有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太虚

    悬论 一 经题的诠释 二 翻译人的考证释经 甲一 缘起分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自利行 丙一 正修四念住 丙二 别观爱取缘 &nb

  • 李师师外传·佚名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佚名撰。不分卷。本书叙名妓李师师与宋徽宗故事,反映北宋末年金兵破汴,二帝被虏,师师殉国的悲壮历史故事。师师原为染匠王寅之女,年四岁,父母俱亡,由娼家李姥收养。及长,有殊色,善词曲,工歌艺,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