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七

朱批戴音保奏摺

雍正六年五月初三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奏

闻请

旨事窃【臣】奉

命巡察江南自上年十一月十二日接受印信後即从上江一带稽查驿递察视墩台并密访盗窝谕令地方文武协缉务期盗息民安本年挨次查閲下江各府州县巡历数月夙夜兢兢惟恐有负

圣主简任之至意惟是巡察一官往来全省向於所到处所一应日用薪蔬地方官皆照勘合供应近来州县耗羡悉巳提解归公今抚【臣】陈时夏与督【臣】范时绎会商引各衙门养亷之例於一年中动用

公项银二千四百两按季给【臣】俾自行备办其沿途需用夫船马匹仍令州县照常应付【臣】愚昧未经奏

闻不敢擅便理合具摺请

旨伏乞

圣主指示遵行谨

知道了应留为养亷之资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於如臯县地方【臣】家人

齎回奏

闻请

旨事一摺奉

皇上朱批知道了应留为养亷之资钦此【臣】随於舟次

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伏念【臣】一介庸愚虚糜廪禄毫无报称今奉

命巡察益虑不克胜任致贻素餐之诮乃蒙

圣恩锡以养亷路途既有余资家门亦获赡养惟是受恩愈重仰报益艰常深每怀靡及之心永志一饭不忘之戴【臣】不胜感奋激切之至谨缮摺恭谢

天恩谨

勉之秉公巡察遇事据实奏闻不与地方官通同狥隐沽名钓誉如是可矣诸凡不必过於深刻切戒

同日又

奏为遵

旨访察贩私现获人盐船只事窃【臣】承准户部题覆为请专道员盘缉带私之责以杜透越锢弊事奉

旨依议盘查私盐着该管官员实力奉行毋得虚应故事并令江南巡察御史不时访察钦此钦遵劄付到【臣臣】随於本月初十日查至泰州地方见有板船出没港汊甚多询之土人云此等港汊皆通场竈因谕该州知州凡港汊中往来板船须严饬快捕搜查如获私盐必究其买自何场何竈【臣】即前往泰兴如臯等县直抵通州於途中据该州详报十三日在安丰场之龙王庙捉获板船四只私盐四十七包盐犯一名徐大余犯赴水逃脱等因【臣】批令该州讯其从何场何竈买出据徐大供有囤户王鸣玉丁复章等又据供出逃犯李德良张四等【臣】复饬令该州务获囤户逃犯到案讯确贩卖情由究拟通报窃思一隅如此则三十场竈可知其弊皆起於囤户窝顿而地方文武不能实力查拏所致今现获徐大等船盐虽非大夥而贩私律例甚严【臣】饬州务究根由以期戒一警百其余州县【臣】身到之处当在在留心遇有大夥大窝立檄营县协拏再行据实奏

闻为此具摺谨

察缉窝顿实为清源之举此奏甚属可嘉

雍正七年九月初十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臣】荷蒙

圣恩授以巡察重任於经过地方留心采访今将一得

之愚敬为我

皇上陈之

一移驻道员以重疆圉也查崇明一县孤悬江海之中延袤数百余里人民繁聚私盐匪类易於出没武职设有总兵游守等员足资防范惟文职正印止设知县一员佐杂设县丞典史巡检各一员康熙五十六年以江常镇道驻劄崇明雍正二年改归苏松巡道管辖而该道现驻苏州城内自苏至崇约二百五十余里虽有管辖之虚名并无弹压之实效且崇明县与淮扬道所属之通州水面接界遇有涨沙通崇之民互相控争往往经年累月延案莫结以【臣】愚见莫若将苏松巡道驻劄崇明使其兼辖通州不但稽察私盐匪类耳目易周一有小民争沙事发便可就近秉公清理矣一酌移闲员以收实效也查太仓州属之宝山县八都地方有名高桥镇与县城隔一吴淞江人烟凑集奸良丛聚周围五十余里三面环江且密迩崇明兴贩私盐者多系该地居民虽县城设有巡捕员役鞭长莫及稽察难周【臣】查有顾迳司巡检一员向驻宝山县城内今县城既有知县主簿典史与武弁同城足资弹压则此巡检实属闲冗应请嗣後移驻高桥镇地方一切匪类私盐俾伊就近稽察以专责成於地方大有裨益矣

以上二条【臣】管见所及是否可采伏乞

皇上敕部议覆施行谨

将所奏交与抚臣尹继善再加斟酌奏闻如应具题具疏题请可也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臣】奉

命巡察江南遍历上下两江地方谨据见闻所及敬为

皇上陈之

一专选驿道以肃邮政也窃照驿道一缺专理驿站马匹雍正七年奉文每年亲自逐驿查閲一次但查验马匹必须熟习鞍马之人亲临点视谕令如法餧养方为有益【臣】见汉人行动必藉舟舆多於鞍马未谙不若旗员自幼嫺习乘骑必能熟悉检閲【臣】请嗣後驿道一缺亦照理事同知必用满洲之例专选旗员补授俾令轻骑遍视分别去取谕以如法餧养庶每年查验方有实效而於邮政益加整顿矣

一沿江之开窰采取土石宜禁也窃照江寜府句容县所属之龙潭地方至镇江府丹徒县所属之银山沿江南岸一带俱系石山土冈屏障江边绵亘九十余里内包两邑田亩外截长江潮汐设遇江水骤涨藉有山冈为之扞御【臣】巡察沿江经行其地查九十里中开烧砖灰窰户共有三十四处石则开凿烧灰土则刨烧砖瓦现在山石多有缺损土冈多有断续将来积渐日久民田必受冲激以【臣】愚见仰请

勅下督抚嗣後沿江一带开凿土石之处永行严禁其窰户人等令於内地无碍处所开烧庶田亩得资防扞而江岸永远巩固矣

以上二条【臣】愚昧管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将廷议发来汝看明知愚昧管见故为渎奏是何胸臆在汝不过闲中偶尔游戏之想独不念朕万几之劳乎观此则汝毫无爱君之诚可谓人面而兽心矣

同日又

奏为请

旨事窃【臣】钦奉

恩命简任巡察自雍正五年十一月到任以来一切案件虽片纸只字无不亲自斟酌并无亲信可托之人深恐精力未周致乖职守【臣】止有一子名戴福系监生年巳二十五岁在显亲王门下充当亲军校伏乞

圣主洪恩准赏随任虽年幼未谙吏治尚属小心谨慎或可稍佐【臣】才之不逮且【臣】得以不时教诲犹得勉期报效於将来也为此缮摺请

旨【臣】不胜悚惶之至伏乞

圣主睿鉴施行谨

既据奏请自然准将尔子赏发南来但恐未必佐汝不逮反至作祸耳慎加防范管教毋忽

朱批谕旨卷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陶宗仪
  卷二十五·商辂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中·袁枢
  一一 寿先生·周作人
  ·沿边各隘·丁曰健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陈寿
  刘恕传·脱脱
  樊山政书卷十一·樊增祥
  卷一百二·杨士奇
  孟尝君将入秦·佚名
  卷一百十四·佚名
  卷第二·佚名
  费兴仁·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二·吴景旭

      甲集上之下  三百篇  勺药  尧山堂外纪曰熙宁始尚经术说诗者竞为穿凿如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谓此为氵㸒泆之会必求其为士赠女乎女赠士乎刘贡父曰勺药能行血破胎气此葢士赠女也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则女之赠士也本

  • 卷一百二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二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傅忠肃公集傅察字公晦孟州济原人也从曽祖曰尧俞有传察为人端重有特操举进士蔡京欲妻以子察力拒之为青州司法参军歴永平溜川丞久之除太常博士迁吏部

  • 卷八十九·志第四十二·地理五·脱脱

        ◎地理五   ○福建路 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 利州路 夔州路   福建路。州六:福,建,泉,南剑,漳,汀。军二:邵武,兴化。县四十七。南渡后,升建州为府。绍兴三十二年,户一百三十九万五百六十五,口二百八十二万八千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十月庚午朔颁明年大统历○时享 太庙遣驸马许从诚代○辛未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广宁伯刘允中祭 陵寝○癸酉○以海寇不靖免淮扬二府及通州海门如皋宝应等州县正官入觐○甲戌○采访法秘御史王大任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十二月壬寅朔以三年考满荫光禄寺卿张忠子照为国子生○癸卯升提督誊黄通政司右通政卢勋为太仆寺卿○甲辰山西抚臣言太原平阳二府泽汾沁三州所属荒田可垦者计一万七千四百九十余顷岁可入粟九万一千六百四十

  •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成化九年十一月戊子朔钦天监进化十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臣颁行天下 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石璟樊凯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己丑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天启七年四月丁酉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陕西总督王之采甘肃巡抚王家祯言今春银定矮木素剌麻宾免班记诸虏约会土卖火刀赤等由黑水河地突犯副总兵陈洪范官惟贤等帅兵御之将士奋勇斩首百八十余颗得旨丑虏入犯军士戮力堵

  •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三十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一乾隆二十一年秋九月丙寅朔命停派阿拉善兵丁赴北路军营上谕军机大臣曰前因擒拏青滚杂卜降防令阿拉善贝子罗卜藏多尔济选兵一二千名听候调

  • 赵琰传·魏收

    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当初,苻氏叛乱,赵琰被奶妈带着奔逃到寿春,长到十四岁才回到老家。精心奉养父母,茶水饭食,必亲自调弄。皇兴年间(467~471),京城缺粮,奴婢碾粟筛出瘪谷,赵琰看见狠狠把她教训了一顿,责令她留

  • 孛秃传·宋濂

    孛秃,亦乞列思氏,善骑射,太祖曾暗遣术儿彻丹出使,至也儿古纳河。孛秃知其为太祖所遣,又见天色已晚,乃留宿使者,杀羊款待。术儿彻丹的马疲乏,又为他更换良马。使者回还时,孛秃予以同样款待。术儿彻丹将此情形入告太祖,太祖大喜,以

  • 卷第六十三·佚名

    宰相十三 进官加恩别使五吕大防加恩制元祐四年明堂门下。昔吾祖宗革五代之遗。复三王之旧。皇祐之盛。始寓总章于外朝。元丰之隆。乃严上帝之定位。厥有成宪。敷遗后人。朕因而循之。罔有失坠。乃辛巳之吉。躬被冕服

  •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经籍考经【仪注 ?纬】宋史艺文志仪注类一百七十一部三千四百三十八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仪注类五十七部四百二十四卷元郑泳郑氏家仪【无卷数】泳字

  • 通制条格卷第六·拜住

     选举  选格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职官随朝以三十个月日为任满,在外以周岁为满,钱谷之官各以得代为满,吏员须以九十个月方得出职。由职官转补者同职官例。若未及任满,本管官司不得辄动公文越例保申

  • ●救难鉴第十(二十七案)·徐谦

      物难人救,人难物救。岂唯物救,天也垂救。不爽锱铢,善人自救。辑救难   义虎桥(《闲居偶录》)   彭城有义虎桥。昔有商于齐鲁之墟者,夜归迷道,堕虎穴,自分必死。虎熟睨之,不加噬,反善遇焉。昼衔物与食,夜为呵护。月余,人稍

  •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戴圣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②,而知其美恶(3),然后能博喻(4)。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3)。”

  • 三要达道篇·佚名

    三要达道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论述修道之要。作者据《阴符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之说,认为「养道者欲去九邪,先正三要」。所谓三要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使眼不为五色所乱

  • 灰衣人·程小青

    我深信故老们流传下来的俗谚,有好多都是有着强固的心理根据的。譬如酒人们所颂赞的那“酒逢知己干杯少”一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霍桑和我都是不会饮酒的。有一次他因着多喝了几杯,竟至闹出一件笑话,我曾记过一篇《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