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月斋指月录原序

嵆叔夜好锻。阮遥集好蜡屐。当其意之所适。视世之他好。杂陈于前。无足移也。此不必明哲。第无二子之僻者。皆能喻锻与屐无足尚。交嗤其失所好已。而以二子之才之美。方其跌宕炉韛婆娑火蜡之间。虽穷极要眇以开之。使勿好有嗑然而笑耳。终不为之移已。及其既喻。则天地此炉韛也。万有此火蜡也。孰足控搏。孰足容与。程伯子浮云尧舜之业。以玩物丧志。目辑录五经语者。意不若是乎。人之好不齐。乃或尊锻而卑屐。君屐而隶锻。不亦过乎。予垂髫则好读竺坟。尤好宗门家言。及岁乙亥夏。侍管师东溟先生于郡之竹堂寺。幸以焦芽与沾甘露。开蔽良多。既而师则朝彻蝉蜕五宗掩耳不欲复闻。予则沈醋。于是恒语同辈。圣人六蓺之精蕴。诸所训诂。非读竺坟。不能得其真。生于万物之中。而得为人。人而男。男而知读书。于书知竺坟。于竺坟知宗门。是犹[谷-(一/禾)+牛]乳而得雪山之牛。复能得酪于乳。得生酥于酪。而熟酥。而醍醐哉。虽有他好。吾不移矣。此正予跌宕炉韛。婆娑火蜡时语也。于是在架之书。率多宗门家言。每读之。如一瓶一钵。从诸耆宿于长林深壑。虽人间世波涛际天。埃[土*盍]蔽日。予席枕此如握灵犀。得辟尘分流之妙。彼浡潏堀堁莫能我侵矣。意适处辄手录之。当点笔意适。虽圭组见逼必谢之。儿穉牵挽必谢之。寒暑之薄肌骨。饥渴之迫脏腑。有不暇顾。肯复移意他好之杂陈耶。僻而至是。奚必人嗤。予固自嗤矣。至乙未。积录有三十二卷。适友人陈孟起。见而误赏焉。孟起遂为录二本。会有黄州之役。过故里。严道彻至斋中。亦误赏焉。遂以孟起本遗之。道彻遽欲授梓。予笑曰。此予嵆氏之鍜。阮氏之屐也。凡所云意适者。皆鸩毒也。道之所以塞也。予既已喻其僻矣。子乃欲使有目者。共嗤其僻耶。坚止之。逮辛丑。予自昭武乞骸归。道彻欲梓。此意益坚。且曰。子谓此为僻。子则谓然。然可以已众僻。古之人不云乎。惟楔出楔。至为发愿倡率其弟侄若子梓行之。予既不能止。遂不敢藏其僻。为次第缘起于其端。题之曰水月斋指月录。水月幻也。而云指月。果有如盘山所云。心月孤悬。光吞万象者乎。吾不可得而知也。其质之炉韛火蜡。

万历壬寅夏五月戊寅。

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 槃谈书。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二·霁仑超永
  成唯識寶生論科目·欧阳竟无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佚名
  书 赠 海 定·太虚
  慈品第七·佚名
  阿育王传卷第一·佚名
  第二十卷·佚名
  卷十(惟净译)·佚名
  卷二·彭绍升
  卷第二十八·佚名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佚名
  四童子三昧经卷中·佚名
  卷第一·行策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覆净平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词综》(卷三十一 补 人)·朱彝尊

    (六十九首)宋词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饮潇洒太湖岸,淡泞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氵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

  • ●前言·确庵耐庵

      成书始末及其编者  奉使行程录和青宫译语  汴京之陷和开封府状  靖康余绪——呻吟语和宋俘记  本书的流传及其版本  余论  笺证凡例及其它  [一]成书始末及其编者  靖康稗史共包括宣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一八五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一四○三—九·佚名

    新竹县皂隶高登、徐祥,具领光绪九年秋冬两季工食银具领状台下皂隶高登、徐祥,今当大老爷台前,领得光绪九年分秋、冬两季工食银肆拾玖两陆钱,除扣减平外,实应银肆拾陆两陆钱贰分肆厘,中间不敢冒领。合具

  • 卷十·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官制表周礼为周公制太平之书世儒多疑其伪独有宋程朱诸大儒亟称之然以愚观之窃有未尽然者昔先王经理天下天子治内诸侯治外故孟子言班爵禄之

  • 咸丰十年九月廿八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族接胡富保信,内有与陈作梅密信,因作梅已赴江西,余拆阅。中言沅甫乡里之评,如此大非乱世所宜,公可密告涤丈箴规之云云。余因作梅在此数月,并未提及一字,不知所指何事。因问少荃曾闻作梅说及我家事否。少荃言

  • 卷五十四·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正百官下 唐高祖武徳七年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次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为九寺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

  • 卷二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二十一宋 朱子 撰邦国礼二之上大射仪经七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将有祭祀之事当射宰告于君君乃命之言君有命政教宜由尊者 疏曰知将有祭祀之事当射者以下

  • 大乘密嚴經科文·欧阳竟无

      ●密嚴道場品  此品談常住廣大微妙刹土   ┌佛俱密嚴人   ┌先示刹土名及生者德         ┌修觀名如來藏   ├佛入密嚴場┌長行┤       ┌初刹土無量     ├不滅名涅槃法界  

  • 灵隐寺募化重建罗汉堂启·太虚

    灵隐乃东南一大名刹,古称绝胜觉场,不惟山水灵秀,而殿宇亦甚宏恢,故为士女瞻礼之所集,中外游观之所萃。曩者、毁于红羊之劫,虽次第修复,唯罗汉堂犹为清初所建,所塑五百余尊罗汉像,匠心妙手,各具神态,冠绝全国诸刹之罗汉。且其逾三

  • 月灯三昧经卷第八·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童子。是以菩萨摩诃萨。为欲乐求是三昧故。应修善根。行于法施。或行财施。以此檀度。以四种回向而回向之。何等为四。一者过去诸佛善巧方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亦得是善方便。

  • 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胡兰成

    第七十九則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舉:僧問舒州投子山大同禪師:一切聲是佛聲是否?投子云:是。僧云:和尚莫撒尿壺作沸碗鳴聲。投子便打。又問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是否?投子云:是。僧云:喚和尚作一頭驢得麼?投子便打。雖說一切聲是佛聲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二(末)·窥基

    经 尔时弥勒(至)而有此瑞赞曰。第六大段大众现前欲闻法成就。文段有三。初弥勒示相怀疑。次众人实生心惑。后慈氏双申两意。发问先因弥勒道满当主。因成现世。逢缘不少植业良多。岂复睹豪光而不知。观等持而不了。但

  •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言。有一菩萨名摩里支。而彼菩萨恒行

  •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一卷·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天竺国婆罗门僧遍智奉 诏集  尔时般若菩萨入三摩地。名金刚等至。炽盛炎焰。其炎普照一切佛土。周遍焚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一切魔罗作难者。一切尾曩也迦罗刹娑等。被是大

  • 卷第二十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受请升座拈衣法语 杨岐会禅师九峰受疏。拈衣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 保宁勇禅师在蒋山受小疏

  • 美人恩·张恨水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

  • 曲论·徐复祚

    明·徐复祚撰。一卷。一名 《三家村曲谈》。复祚 (1560—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谟竹、三家村老等。常熟(今属江苏) 人。徐氏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此书即后人从中辑出有关论曲之语、编次而成。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