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六十八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八>

祭法言王立七廟一壇一墠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曰鬼諸侯五廟一壇一墠去祖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壇為鬼大夫三廟二壇顯考祖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適士二廟一壇顯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官師一廟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為鬼鄭

氏曰天子諸侯為壇墠祈禱謂後遷在祧者也既事則反其主於祧鬼亦在祧顧遠之於無事祫乃祭之爾唯天子諸侯有主禘祫大夫有祖考者亦鬼其百世不禘祫無主爾凡鬼者薦而不祭國語曰壇場之所

祭法言天子至士立廟之制多與禮異其言壇墠等威之辨理或有之蓋先王之於祖有仁以盡其愛有義以斷其恩近則月祭遠則享嘗在祧無寢去祧無廟此以義處仁也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壇墠之設為其無廟而不忍忘焉此以仁行義也蓋禱祈則出其主於壇墠而祭之既事則復其主於廟而藏之惟禘祫與載之出疆然後在祭告之列其他不預也大夫士之無禘祫禮之節然爾鄭氏謂大夫士無木主誤也其言凡鬼薦而不祭賈氏申之謂大夫之鬼薦於太祖壇士之鬼薦之於廟此尤無據

不遷之廟

父昭子穆而有常數者禮也祖功宗德而無定法者義也故周於三昭三穆之外而有文武之廟魯於二昭二穆之外而有魯公之世室觀春秋傳稱襄王致文武胙於齊侯史記稱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方是時文武固已遠矣襄王顯王猶且祀之則其廟不毁可知矣家語左傳稱孔子在陳聞魯廟火曰其桓僖乎以為桓僖親盡無大功德而魯不毁故天災之其言雖涉於怪而理或有焉若然則魯公之室在所不毁可知矣王舜中劉歆王肅韓退之之徒皆謂天子祖德宗功之廟不在七世之列特鄭康成以周禮守祧有八人小記王者立四廟則謂周制七廟文武為二祧親廟四而已是不知周公制禮之時文武尚為近廟其所以宗之之禮特起於後代也果所以宗之者在七廟内使繼世祖先間有豐功盛德不下文武復在可宗之列則親廟又益殺乎理必不然祭法曰遠廟為祧則祧者兆也天子以五世六世之祖為祧所謂有二祧是也諸侯以始為祧所謂先君之祧是也鄭氏以祧為超去之超誤矣既曰超矣又以文武為不毁之祧何耶明堂位曰魯公之廟文世室武公之廟武世室然武公之於魯徇宣王立庶之非以階魯國攻殺之禍而豐功懿德不著於世自武至閔其廟已在可遷之列矣春秋成公六年二月立武宫昭十五年有事於武宫左氏曰季文子以鞌之戰立武宫公羊曰武宫者何武公也立者不宜立也蓋武宫立於成公之時歷襄及昭積世不毁故史記得以大之欲以比周之文武也

王者立四廟

喪服小記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庶子王亦如之何也韋玄成曰王者禘其祖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言始受命而王祭天以其祖配不為立廟親盡也然則玄成以禘為祭天固不足信以立四廟為始受命而王者於理或然蓋始受命而王者不必備事七世故立四廟止於高祖而已其上親盡不祭可也庶子王亦如之者禮為人後者為父母期公子為後為其母於子祭於孫否蓋為人後者雖受重於所後而不廢父母期公子為後雖受重於君母而不廢其母祭則庶子為王雖有正統之七廟其可輒廢祖考之祭乎於是自立四廟以視始受命而王者所以著其不忘本也昔漢宣帝以從孫繼昭帝患昭穆之體一也於是立悼皇考廟以當一代之穆而王舜中劉歆以為孝宣以兄孫繼統為孝昭後考廟固不當立累世奉之是兩統二父也然宣帝以悼皇考當一代之穆固不合禮若特立廟乃庶子王之所當立者謂不當立誤矣

廟位

周官小宗伯禮記祭義皆曰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考工記匠人營國左祖右社蓋宗廟陽也故居左社稷隂也故居右【何休曰質家右宗廟上親親文家右社稷上尊尊無據】隂故社稷皆北嚮陽故宗廟皆南嚮君祭社南嚮於北牖下而亳社亦北牖則社稷北嚮可知廟所以象王之朝而朝必南面則廟皆南嚮可知聘禮賓入大門内公揖入每門每曲揖然後及祖廟司儀諸公相為賓及將幣三揖三讓每門止一相然後及廟賈公彦曰賓大門東行至廟【考之於禮諸侯之廟在闕門内先儒皆謂在大門内】其間有每門者諸侯五廟祖廟位居中東二昭廟西二穆廟各有門門之旁有牆牆之中夾通門則祖廟以西閤門者三東行而歷三門及至祖廟則廟皆南嚮矣廟皆南嚮而昭南面穆北面者禘祫之位也晉孫毓曰宗廟之制外為都宫内各有寢廟别為門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次而南蓋其所傳聞者異也

禮書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商书·高宗肜日·佚名
  中庸或问卷上·胡广
  孟子集编卷一·真德秀
  卷六十五·程公说
  提要·严虞惇
  第十二章 2·辜鸿铭
  春秋左传补注卷四·惠栋
  卷二十五·王天与
  卷四十三·顺治
  周书·君牙·佚名
  (三)·钱穆
  卷二·佚名
  存心与择法·太虚
  佛说人仙经·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香词谱 全文·舒梦兰

    一、菩萨蛮&middot;闺情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ˇ⊙●⊙○△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ˇ⊙○○●▲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ˇ⊙●●

  • 卷504 ·佚名

    张閏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竦踊峰环碧玉城,乱蝉争送夕阳明。 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培吊古情。 陈迹亦年惊梦幻,清文随处振英茎。 胡床等到三更看,閒过桐乡或驾鲸。 张閏 过下黄村

  • 卷四十七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七下 【戌辰】四年春正月以刘昌为泾原节度使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 【昌元谅皆帅卒力田数年军食充美泾陇稍安】质实【泾陇二州名泾注见汉光武建武元年安定陇注

  • 绎史卷四十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人颂僖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谷梁传小寝非

  • 史记集解序·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集解序 裴駰【索隐駰字龙驹河东闻喜人宋中郎外兵曹参军父松之字世期太中大夫注三国志宋书父子同传正义裴駰采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衆书之目而解史记故题史记集解序序绪也孙炎云谓端绪也孔子作易卦

  • 李珏传·欧阳修

    李珏的字叫待价,他的祖先来自赵郡,迁居淮阴。他早年失去了父亲,侍奉母亲以行孝出名。才二十岁,考中了明经科。李绛任华州刺史,见了他,说“:你额头饱满,不是一般人的相貌,明经太平常,不适合你。”他就又考中了进士中的高等。河阳

  • 景帝本纪·张廷玉

    恭仁康定景皇帝,名叫朱祁钰,宣宗第二子。其母贤妃吴氏。英宗即位,封祁钰为成阝王。正统十四年(1449)秋八月,英宗被俘北去,皇太后命成阝王监国。十九日,转运通州粮食到京师。征两畿、山东、河南防备倭寇运粮诸军入卫守备。召

  • 卷五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四弭盗康熙四年乙巳七月庚子上谕兵部近来地方失事盗贼遁逸不能即获皆各地方防汛官兵不急追捕之故如地方一有盗警防汛官兵即将盗贼

  • 第六十九章 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李宗仁

    一5月8日我自桂林飞抵广州,随即发表书面谈话,声明中共破坏和谈,一意孤行,政府只有作战到底。可是广州此时情况较南京尤为艰难,蒋先生所开的空头支票,一张也不兑现。通货膨胀尤无法阻遏。行政院曾派副院长朱家骅两度

  • 卷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七学校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学校考叙历代学校之制及祠祭褒赠先圣先师之首末幸学养老之仪而附之以郡国乡党之学窃惟司马迁曰教化之行也建首善

  • 食货五八·徐松

    赈贷下孝宗隆兴元年二月十八日,尚书户部员外郎、奉使两淮冯方言:「据高邮军百姓状:『自前年金贼犯顺,烧毁屋宇,农具、稻斛无余,归业之始,无以耕种。』欲乞就附近支拨常平及义仓米,委本路提举司,令高邮军措置借贷,抱认催索,趁此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丁亥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文武群臣于谨身殿,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戊子,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寇边,上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

  • 卷十三 十三之二·孔颖达

    《鼓锺》,刺幽王也。[疏]“《鼓锺》四章,章五句”至“幽王”。○正义曰:毛以刺鼓其淫乐,以示诸侯。郑以为作先王正乐于淮水之上。毛、郑虽其意不同,俱是失所,故刺之。经四章,毛、郑皆上三章是失礼之事,卒章陈正礼责之。此刺幽

  • 驳五经异义补遗·郑玄

    汉 郑玄 撰卿大夫有主不异义或曰卿大夫有主不答曰【一云谨案】卿大夫非有土之君不得格享昭穆故无木主【一云不得有主】春秋左氏传曰卫孔悝反祏于西圃祏石主也言大夫以石为主谨案大夫以石为主礼无明文大夫士无昭穆不

  • 卷六十四·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六十四哀公附録鲁史【自此以下至十六年皆鲁史记之文弟子欲存孔子卒故并録以续春秋】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句绎杜注地名】【左】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射小邾大夫春秋止于获麟故射不在三叛人之

  • 序·佚名

    出曜经者,婆须密舅法救菩萨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录。其本起系而为释名曰出曜。出曜之言旧名譬喻。即十二部经第六部也。有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葱岭涉流沙。不远万里来至长

  • 东牟集·王洋

    诗文别集。又称《王东牟集》、《王东牟先生集》、《东牟文集》、《右史集》。十四卷。宋王洋撰。周必大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序其集,为三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二十九卷。《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五册

  • 水蜜桃谱·褚华

    记述清代上海栽培水蜜桃的专著。作者褚华,字秋萼,号文州,清乾隆时上海书生, 成书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水蜜桃系品种在12世纪的文献中已有记载,开始仅限于浙江省有栽培,明代后期传播到上海一带,成为显宦顾氏露香园